第三十二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卢贝多 本章:第三十二章

    季岚熙见孟慎功虽只穿了件粗麻长衫,但身长玉立,仍不掩读书人的模样,只是仔细观察一番,就能发现他手的粗糙异常,皮肤皲裂,反倒像是一双老农的手。

    她淡淡略过还在处在惊呆状态下的妇人,对着孟慎功笑道:“纪某是坡下的王老爹引来的,听闻孟兄善于选种培育,某这里正有一份可以加辽东百姓福泽的差事,还望孟兄玉成!”

    没想到孟慎功只摇了摇头说:“纪兄言重了,什么选种培育,我早就不干这个了,还请您领请高明吧。”说罢便紧紧地盯着季岚熙,眼神里充满了紧张和审视。

    “瞎!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不懂事!”刚才与孟慎功撕打成一团的妇人发话了,她捋了捋头发,连忙凑了过来,对着季岚熙喜笑颜开地问,“敢问这位小公子,我家慎功去了你那里做事,一个月能有多少月俸啊?”

    季岚熙打算一招揽这个人才,立即就让他出任正九品的典农所大使,于是便按照大郑的律例开口答道:“一个月有五石五斗的黍米,包吃住。”

    五石五斗?那妇人听到这个数目眼睛差点都直了,便是她家男人在磨坊做差事也没有那么多,这不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么!

    她扯着孟慎功的衣袖,连连答道:“好好好,我这个做大嫂的就先替我家慎功啊,谢谢您了。什么时候签卖身契啊?”

    “纪公子,莫要听我大嫂的话!”孟慎功被她嵌的紧紧的,挣脱不得,憋红了一张脸恳求地看向季岚熙,“我实在是应不下这个差事,您还是快走吧!”

    “你这挨千刀的!”那妇人一听到手的鸭子就要飞了,哪里肯罢休,对着孟慎功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你这么多年读的书都是读到狗肚子里了!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先生没教过你?呸!克死了爹的东西!今日我说你去,你便得去!”

    孟慎功望着面目狰狞的大嫂,忽然有一种虚幻的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他家里本来也是农民,世代务农,孟家的孩子从出生就能一眼望到死。

    到孟慎功他爹那一代,就觉得这样不成,读书好,读书能明礼,还能做大官,于是便拼了老命地送孟家的两个儿子读书。

    村里的人家都笑话孟老爹,一年累死累活的,农活儿都赶到夜里,也不见个男孩儿来帮忙,就干那些没用的东西。你老孟家从根儿里就是贱命,还敢想着做大官,祖坟也没冒青烟啊。

    孟慎功他哥不爱学那些个四书五经的,三天两头地跑出去玩,孟老爹打了好几顿也不管用,于是他便叹息一声,把大儿子送回家务农了。

    孟家的小儿子还算争气,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出口做文章,连先生都夸他是块读书的料。

    孟慎功考上童生那天,整个村子里敲锣打鼓,村长凑出了几百个大钱给孟家做贺礼,连从来都看不起孟老爹的邻居也要摆出个笑脸,恭恭敬敬地道一声贺。

    孟慎功书读的越多,就越在心里琢磨一件事,孔夫子讲了许多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到底如何修身、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其中具体方法,却是一样都没提。

    虽说大道至简,但人有五谷轮回,不能光靠着大道来吃饭,于是他决定,从农事出发,把自己领悟的“道”融汇在实务上。

    孟老爹见到孟慎功这副模样,气的牙根痒痒。好么,自己好不容易教出个儿子,翻来覆去,竟然又去做土里刨食的营生了!不久便气的一病不起,撒手而去。

    孟慎功在他爹棺材前尽了孝,他哥便带着他嫂子分家了,拿走大部分的土地余粮,只剩下孟家的老房子和一个半瞎的老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孟家村的人都说孟老爹家的小儿子是个白眼狼,不正常,还克死了爹。

    孟慎功一边照顾老娘,一边日思夜想,终于在两年后的一个春天培育出一株小麦。

    那株小麦长了几枝穗,他借着昏黄的油灯一边数,一边哭。一枝穗上结着饱满的种子,整整有四十五粒。

    四十五粒啊!大郑的小麦,一穗只有二十粒,这下翻了整整两倍!

    若是有十穗呢?百穗呢?一亩地呢?整个辽东平原呢?

    这株小麦不知道能救下多少黎民百姓,从此父母不必为了饥荒而丢弃稚儿,兄弟姐妹不必为了能多吃一口饭而反目成仇,如此,天下可归心矣。

    第二天一早,孟慎功把这根小麦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送去了巡抚。他想告诉巡抚,这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喜事啊,他不求功名,只求巡抚能把小麦进献给万岁,万岁若看到了

    孟慎功没能见到辽东巡抚,他甚至连门都没进去。

    巡抚的门子见他穿着粗鄙,又说着什么献麦子的疯话,不禁在心中哂笑。

    只听过给巡抚送金子送银子的,从来没听过谁给巡抚送麦子,他喝多了酒,这个年轻人又在脚边苦苦纠缠,一下子怒从胆边生,找来一众泼皮,给孟慎功狠狠地打了一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孟家村的人都在一天清晨惊讶地发现,孟老爹家的小儿子脚跛了,不再说什么“麦子”、“救国”的疯话了,每天只照顾老娘,偶尔帮村里人写信、卖字为生。

    他现在是一个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人。

    “这位婶子。”那名姓纪的青年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你就是孟兄的嫂嫂?”

    “对对对!”那妇人拘谨地擦了擦手,眼睛里满是精明和算计,“小妇人便是他的长嫂,长嫂如母么,小公子放心,我一定让他去您府上办事,去几年都成!”

    “婶子在说些什么话呢!”季岚熙惊讶地开口道,不可思议地望着那名妇人,“我观令堂精神矍铄,孟兄的事自然要由令堂来负责。虽说长嫂如母,那也得是老妈妈不在时候才能由婶子主持家事,您不要再说这些话了。”

    她轻轻地说:“免得被外人认为婶子是在咒老妈妈,便是不好了,这可是大罪啊。”

    什么?妇人心中一惊,对了,她怎么把那个瘫在炕上的老妪给忘了,真是碍事,怎么还不早点寻了那个短命的公公去!

    “我这婆婆半瞎在炕上几年了。”妇人用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泪滴,哽咽道,“平日里都是我与慎功他大兄照顾,就是这两年家里多添了三个小的,这才交给了慎功,让他照顾两年,也算尽尽孝心,我这苦命的婆婆,如今已是不管家事了。”

    孟慎功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嗓子却像哑了似的,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季岚熙走到炕边,牵着那哀哀哭泣的老妇人的手,柔声说道:“老妈妈,这位婶子说要让慎功随我一起共事,您可愿意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老妇人紧紧地抓住季岚熙的手,像是受到力量鼓舞似的,猛地把手中的垫子向着妇人声音的方向掷了出去,大声道:“你个你个毒妇,我当初就是瞎了眼,才能让你进了老孟家的门!这两年你唆使大郎取走家产,一点都不顾兄弟姐妹的情分,我人瞎了,心却不瞎!”

    “你是要喝二郎的血,吸二郎的髓啊!如今有个机会把二郎卖了换钱,你上赶着就去了,恨不得能多赚几两。快滚,快滚!你若再不走,我明儿个就爬到村正家去,一头撞死在村口,让大家都看看我们老孟家出了个什么样的毒妇!再托梦让族长开祠堂,把你浸猪笼!”

    那妇人一听平时逆来顺受的婆婆竟然说出如此狠话,再加上那个玉人般的小公子皮笑肉不笑的,眼神阴冷,大有真把她浸猪笼之意,忍不住心里发虚,两股战战,灰溜溜跑走了。

    老妇人不住地喘着气,季岚熙连忙从地上捡了个还没摔破的茶杯,涮了涮之后倒了一杯水给这老妈妈,“老妈妈,您且消消气,为了这种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老妇人喝着水,泪流满面地道:“都怪我平时只与人为善,连别人欺负到头上了都不敢反抗,还连累了二郎!小公子,您刚才一番话,老妪感激不尽,若您真觉得我这儿子有些用处,求您赏他口饭吃,便是大恩大德了!老妪就是到了阴司里,也要念着您的情!”说着便要给季岚熙磕头行礼。

    季岚熙哪敢受她这大礼,连忙把老妇人扶了起来,好好地安抚了一番。

    待老妇人哭累睡下,季岚熙便和孟慎功一起去了下房,下房的窗口处摆着些麦子水稻的植株,支了一张烂炕,正是孟慎功的房间。

    孟慎功仿佛还没有认清现实,他的眼神飘忽,轻轻地问:“您真要让我培育粮种?”

    “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母亲贫弱多病,我不能离开她一步。”他固执地说。

    “你可以把母亲接到府里来,我们有专门的房间来奉养。”对面的人回答。

    “我想问您为什么?”他喃喃地道,“夫子说,这是奇技淫巧,分人心神,心生怨怼,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为什么?”对面的人奇道,“难道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吃得起饭,吃的饱饭,还不够回答你的为什么么?”

    孟慎功猛地挣大了双眼。

    他哭了。他这一生只哭过三次,爹死了他哭过,小麦培育成功他哭过,还有就是这次。

    季岚熙看着眼前的这个汉子泣不成声。

    “谢谢。”他说,“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方便以后阅读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三十二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三十二章并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