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卢贝多 本章:第三十五章

    眼前的这位传教士高鼻深目,有着一头软而卷曲的黑发,被剃的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头皮上,远远看去就像一位头陀,他的双眼皮的折痕长且深,瞳孔与大郑的子民一样,是夜一般的黑色。

    林安多明显有些拘谨,他知道大郑的礼仪,在面见一位高贵的贵族小姐时,是不能盯着对方的眼睛看的,那样会被认为是对其极大的侮辱与不尊重,他轻轻地垂下眼帘,对着季岚熙行礼道:“尊贵的夫人,我的名字是林安多,来自大洋的彼岸。”

    “你好。”季岚熙看着他脖子上带着的小小银质十字,心下顿时有了判定,问道,“你是佛郎机人么?”

    “是的。”林安多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我来自佛郎机的里斯本,您是如何发现的呢?”

    林安多在大郑待了两年有余,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水手也未必能一眼认出他的家乡,毕竟无论是佛郎机人还是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人,在他们眼里都是同一个高鼻深目的模样。

    你的黑头发和黑眼睛就是典型的南欧人长相。季岚熙在心里回答,不过她当然不能说出口,于是只微微一笑道:“我曾在盛京时见过几个和你一样相貌的佛郎机人,只是你为何不与你的同伴一起待在澳门和盛京,跑到我们这个苦寒之地做甚呢?”

    林安多道:“我带来了一样宝物,想献给这里的君主,得到它的人,必然能成为一代明君。”

    他想起箱子中带的东西,和这样东西未来的价值,不禁手心一片滑腻,忍不住期冀地看向季岚熙。

    对面的贵族少女嘴角噙着一丝神秘莫测的笑意,轻声说道:“我们大郑人不信天地神鬼,向来都只靠自己的双手,现在如此,未来皆然。”

    林安多的心下一沉,他知道这名贵族少女在想些什么,只是他确实不是为了布道而来,而是想要达成另一件更加急迫紧切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为此,自己必须得得到这位年轻夫人的赏识,才能面见她的丈夫。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尊贵的夫人,我到大郑学习三年的语言文化,了解到先秦时阴阳学家的天圆地方学说,到现在人们仍然坚信不疑。只是您真的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么?大郑便处于四方之国的中央?”

    对面的少女似是被他问住了,她深深地望了自己一眼,只低头沉思并不答话。

    林安多此时心中却是有些后悔,这是他见过的第九位贵人,前面的大多数听了他的话之后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赶了出去,即使有几个愿意留下一观宝物的,也认为这是个胡编乱造的假物,不以为然。

    有学识的士人尚且如此,何况从不读书的女子呢,林安多在心中自嘲地一笑,自己还真是应了大郑的那句老话:急病乱投医了。

    “我从来都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大郑处于四国的中央。”

    什么!林安多猛地抬头,有些惊愕地看向季岚熙,这是他在大郑第一位听过这样说的人。

    季岚熙悠悠道:“我知道你们佛郎机人的海商从里斯本出发,一路向东到莫卧儿帝国的果阿,再抵达大郑的澳门;一路向西则是经过海洋,到达阿卡普尔科,那里有数不清的银和铁,前面则是一片更深更辽阔的海洋。你们西渡海洋,就能把白银送到大郑,再返回到自己的国家。”

    “若地真是方的,那么商船应该早早地就到达世界的边缘才对,又如何能从各大洋中来回折返呢?可见,我们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其实只是一个圆形罢了。”

    林安多怔愣,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这位夫人竟然是把他想要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

    只是,她又是如何有这样的见识的?不仅十分了解葡萄牙的商道航线,还能对经过每一个港口了如指掌?

    “那么,”季岚熙轻轻地斟了一杯茶,眼角轻轻扫过呆住的林安多,“泰西人,你想要献上的宝物又是什么呢?”

    林安多喃喃道:“对的,您是对的”他猛地揭开了怀中抱的紧紧的小箱子,中间装的正是一卷纸质卷轴。

    他轻而又轻地把卷轴铺在桌上,手法谨慎而珍视,缓缓地展开。

    图上画着的,正是整个世界。

    圣帝在上,德流天下,威震四夷。一直以来大郑的传统认为本国处于天地的中心,威震海内,六合八荒,因而可以料得第一次看到这幅地图的人是如何的惊异,又如何的愤怒。

    图上用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大陆,用黑的的细笔勾勒出轮廓,大郑与其他国家一样,如同珠子一般散落在大陆各处。

    知天高地迥,才觉宇宙之无穷,历兴尽悲来,才叹盈虚之有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世界很大,大郑很小。

    “这便是坤舆万国全图。”林安多轻轻地抚过桌上的纸卷,眼里满是狂热,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我没有机会去填满这幅地图空白的部分,夫人,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探险家,能够去探索全新的大陆。”

    “我以□□义向您担保,这幅地图上的内容绝无虚言,都是我的国家航海数百年来积累得到的。”

    季岚熙站起身,图上大郑的部分尤其画的详细真实,甚至连各省各府都描绘了出来,显然不单单是泰西人所绘,必有大郑人士也参与到了绘制工作上。

    她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寻找到了大郑,从长城一直走到山海关,再沿着被三省环抱的渤海湾,一直寻到了辽东。

    这样测绘精准的坤舆万国全图堪称罕见,她在季盛处都从未见过,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泰西人说拿就能拿到的,甚至很可能是禁内珍藏的贡品。

    “你把这样珍贵的地图交给我,所谓何事呢?”季岚熙问。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林安多的语气一下子就变得低沉了起来:“夫人,我们在大郑的各个港口辗转数载,却从未面见过您们的皇帝陛下,我们本想着一路教书治病,一路再寻觅机会有机会能一睹天颜,结果……前几日市泊司把我们赶了出去,说是大郑从此要禁海了!以后所有乘船而来的外国人都不准踏入大郑国土一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我们还有布道的任务还未完成,于是便商议几个人分开,赶快去寻找像您丈夫一样的亲王,把毕生所学献上,这于您领地下的民生大有裨益,只希望之后能见到皇帝陛下,能够福泽万世万民。”

    季岚熙蹙起眉毛,大郑的禁海令此时又收紧,可见现在朝廷上季盛与陈昌黎的斗争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地步了。

    明面上,大郑开海禁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沿海常有倭寇流窜,惹得沿海民众苦不堪言,于是干脆连民船商船一块禁掉,更方便朝廷水师巡视围剿。

    季岚熙手下有一家商行,却看的明明白白,那些所谓的倭寇其实大部分都是沿海的走私贩子。沿海的百姓自然要靠海吃饭,与外国行商交易个针头线脑或者买卖货物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

    官府一句海禁便把万万人的财路都断了,又只堵不疏,长时间得不到朝廷的许可,那些沿海的商绅自然心生怨气,干脆干起了走私的营生。

    官府把这些人统称为倭寇,又加紧海禁,进行进一步的围剿,双方都是愈演愈烈,竟然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那些商绅甚至拥护了一个名叫王海的人为千岛王,这位“千岛王”心思诡谲,长时间流窜于马六甲和东瀛,经常骚扰沿海各地,叫朝廷大为头疼。

    季盛是同意开放港口贸易的,一方面商税大大地增加了,好歹能补充些国库里可怜的银子,另一方面统领大郑四千战船水师的将军正是陈党人士,他到底也想在大郑水师中插进几个钉子。

    陈昌黎自然是不愿意开这个口子,大郑以农立国,农事为国之根本,商业利益太诱人,沿海地区百姓一股脑的都去经商,谁来种地啊?再者一旦开放商路港口,沿海地区歪风邪气更甚,不利于维护士人稳固的统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两个人都自成一派,拿海禁作为幌子在朝堂上互相倾轧,斗的是风起云涌,只剩下一个老成自在的万岁稳坐钓鱼台。

    这些且都是后话,季岚熙的船队大部分也都不在沿海地区,目前的情况赵衍在辽东还用不上水师,一切都以步兵骑兵为主。

    不过既然眼前的这位泰西人想要过来发一份光发一份热,也不是不可以,现在能允许被送到大郑的泰西人,大部分都接受过教育的。

    毕竟是免费送上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人才,不用也是白不用。

    季岚熙抬眸问道:“你且说说你都会些什么?”

    林安多一见季岚熙开口问话,便知道此事有戏,他长吁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答道:“我会一些医术、地理、水利”

    “等等,你说你会水利?”

    “是的,我会。”林安多有些骄傲,“夫人,我还可以开设讲堂,教您的孩子数算。”

    “这倒是不必了。”季岚熙眨了眨眼睛,“我想让你教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孟慎功在肃王府待了十几日,对王府的环境十分满意,季岚熙特意吩咐整整大半个后花园都交给他作为实验田,让他在里面自己捣鼓小麦和水稻。

    他举起一盆小麦对着阳光细看,那盆小麦是他从家里带来的,现在长势十分喜人,生机勃勃,已经抽出细嫩的穗子。

    孟慎功的旁边便是一片片的黄豆,这是他听王妃说的,两季作物之间可以在土里种下豆类,它们的根部能从空气里吸收一种营养,固定在土壤中,有利于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他正哼着辽东民间小曲儿,一边把花圃的一根杂草拔掉,只听见后面突然出现一句生硬的汉话,不似中原人的口音,“你好,请问你就是孟慎功么?我叫林安多,是王妃派来一起负责农业水利的,从此我们便是同僚了。”

    孟慎功心中一惊,连忙回头准备与自己的新同事行礼,不曾想那名同僚竟然是一名短发的头陀。

    他细细一看,那头陀高鼻深目,皮肤白的吓人,身材高大,乍一看竟然不像人,而是个会说人话的大马猴!

    孟慎功心下大骇,他第一次见到长成这样的人,王妃还真是礼贤下士啊。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方便以后阅读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三十五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三十五章并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