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卢贝多 本章:第四十六章

    季岚熙神色微凝,这山海关到居庸关一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九边战线最吃紧的地方,的的确确需要一位将才来统领。

    虽然肃王掌兵有功,但毕竟他还是一位藩王,冒然把大郑的北疆兵权交给藩王来统治,今上就不怕赵衍此时有不臣之心么?

    赵衍静静地抬起头望向帐外,只露出一截坚毅的下颌线,神色莫名。

    过了半响,他才缓缓地开口,声音莫名有些嘶哑:“随着那道旨意来的,还有一件消息。”

    季岚熙被他漆黑的眼眸盯得一窒,那双长而锐利的眼睛还似以往那样平静无波,只是往日是神秘莫测的深涧,今日则是风暴前夕的海洋。

    “宫中传来密报,陛下可能要不好了。”

    什么!季岚熙陡然站了起来,眉头蹙起,原著里明明是今年年底元朔帝才会山陵崩,怎的现在突然提前了!

    坐在旁边的楼安海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平时用来卖弄风雅的扇子也顾不得拿,猛地站了起来,直勾勾地盯着赵衍:“今上可是真的不好了?臣记得王府从盛京启程那日,今上的身体还是好好的,怎的会这么突然?”

    他焦急地在帐中踱步,急得出了一脑门子汗,这皇上身子一垮,储君一事必定要引起众议,单单舒贵妃与二皇子一脉必定不能善罢甘休,赵衍此时又刚得圣眷,未免他们会放弃对付太子,先拿肃王开刀。

    赵衍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他转过头对季岚熙道:“你最近你父亲从京中给你带了什么消息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爹倒没说什么,只是一些家常话,劝我要尽心侍奉王爷。”季岚熙思忖了片刻,她和季盛明面上的信件一律都是写些三从四德,女真女戒的官话,从未涉猎过深,以免被人抓住了把柄。

    至于季盛半月前的密信,还真是一点都没有提到过皇上的事情,此事唯有两个可能,一是事发突然,季盛没有时间给辽东传递消息,还有一件

    她垂下眼眸,眸光微敛,还有一件,便是季盛现在在京中被要事绊住,这信根本就走不出紫禁城!

    “王爷的探子可知京中发生了何事?”

    赵衍深深地瞧了她一眼:“十月十五日,陛下协乳母及季盛等人于西苑出游,船行至水中央时忽地卷起一阵妖风,船只倾覆,幸而陛下被迅速救起,暂时圣体无碍,只是受到了风寒,需要修养调理一阵,政事由太子与司礼监协理,诸位大臣等皆不可入内。”

    “这便是探子能打探到的、此时的全部消息了。”

    季岚熙眨了眨眼,元朔帝落水一事显然大有蹊跷。

    原著里的元朔帝是今年年底驾崩,二皇子政变失败,这才举家逃往长安。

    只是这一世里突然出了一个赵衍,几场战事下来颇受元朔帝的倚重,难保有人看着眼红眼热,唯恐又来了一个竞争对手,便做了幕后推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这招式倒用的狠辣,季岚熙心中愤愤,能在皇帝身边安插这么一根暗钉,不知要废多少心力,如今就真么舍了,这幕后的人还当真是着急!

    只是皇帝落水这样大的事情,季盛不可能不知会一声,除非季岚熙用手轻轻地抚过桌子,脑海里忽地有什么东西划过。

    她轻轻地咳了咳,一双凤眸望向赵衍:“夫君可知道,自落水之后,陛下召见过群臣没有?”

    两人四目相对,过了半晌,赵衍才缓缓地沉声说:“暂无。”

    那便是了,季岚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唯有这个,唯有这个消息,季盛才不能给自己在信中递出来,即使是密信也不行。

    她轻轻地对逆光而立的那人道:“王爷,整兵吧。”

    “陛下已经驾崩了。”

    “我要见陛下。”陈昌黎直直地立在西暖阁门外,冷哼道。

    他的前面站着一个老太监,脸上堆着笑褶子,口中“嗳呦”“嗳呦”地叫:“大人,不是奴才不让您进去,只是司礼监有令,陛下霍然勿药,身子还未大好,仍需静养,不准放人进去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陈昌黎眯起眼睛,这位六十多岁的两朝元老仍然精神矍铄,眼睛锐利如同鹰隼一般。

    对面的内侍也是个老人儿,仍被他盯得心中直发慌,脸上还得挂着笑,心中暗道了不得了,这内阁首辅要是真没想开,带着一群大臣冲撞了西暖阁,怕是里面守着的锦衣卫要以惊驾的名义杀个血流成河呢!

    陈昌黎盯了他半响,忽地把袍子撩起,直直地跪在地上,朗声道:“臣——!求见陛下,望陛下圣体常安!”

    那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天际,急得内侍直跳脚,生怕把锦衣卫给引来了。

    陈昌黎后面的大臣们见此也对视了一眼,也纷纷呼拉拉地跪下一片:“臣等求见陛下,望陛下圣体常安!”

    有鸽子从西暖阁飞过,羽翼剪开凝重的空气,陈昌黎宛若石碑一般立在青砖上,他面前朱红色的大门仍然紧闭着,带着皇家的赫赫威严,如同沉滞了千百年一般。

    “吱呀”一声,门开了。

    季盛打着麈尾,笑眯眯地看向底下的人群,他侧了侧身,站在门槛那边,前面正是跪下的陈昌黎,悠然地开口道:“陛下身子还未大好,听闻陈首辅的声音从梦中惊醒,特命我来告诉首辅不用觐见了。”

    陈昌黎用干瘦的手抚过胡须,腰挺的笔直,冷冷道:“陛下圣体未愈,自然不宜劳心劳力,只是今日京中有卑污小人谗言陛下换储之事,动摇国本,竟传了个满城风雨,此事重要,非司礼监与内阁能及也,臣自然要请愿于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季盛仍和善地笑着,对着底下黑压压的一片大臣,似是在思索什么似的不曾言语。

    陈昌黎的眼中精光闪烁,他今天前来自然不是为了换储一事,太子居嫡居长,即使陛下不喜,那二皇子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不足为惧。

    陛下落水已经有三日,太医院的诸太医一致诊断为风寒受惊,需要静养,并无大碍。

    只是此事实在是奇怪,陛下圣体一向虚弱,调养也是常有的事,可自从落水以后,司礼监却遮遮掩掩起来,不仅不叫后妃侍疾,竟然调出锦衣卫来护卫陛下左右,只容许太医与内侍出行。

    西暖阁上上下下被围的密不透风,真真叫一个针扎不进,水泼不透。

    季盛这般遮掩,陈昌黎不得不怀疑其中蹊跷,比如

    陛下已经殁了,有人却秘不发丧!

    若季盛真的敢做出此等天理不容之事来,便是株连九族也不为过!这便是扳倒阉党的绝好机会!

    陈昌黎冷声道:“还请公公通传一声,也叫满朝上下安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季盛打了个哈哈:“首辅真是言重了,”他笑道,“这些风言风语的腌臜话,首辅怎么就放在心上了呢?赶明儿个咱家让东厂上下彻查一番,看看是哪个黑了心肝的东西,咱家不拔了他的舌头!”

    “首辅既然不放心,那便亲自回了陛下,只是陛下风寒未愈,还要劳烦您在帘外听旨。”季盛深深地俯身,向门内伸手,“您先请吧。”

    陈昌黎深深地看了季盛一眼,起身拂袖而去,心中泛起些许怀疑,观季盛的言语,并无疑惧之相,像是陛下还在西暖阁养病一般。

    陛下若真的还在世,那季盛又为何多此一举呢?陈昌黎眉头紧皱,只觉得有诈,却不知在何处。

    弯弯绕绕之间,已经有内侍请陈昌黎到了暖阁,只见内间已用明黄色的纱帐隔开,屋内昏暗,点着蜡烛,只能隐约见到一个人影躺在床上,看不真切。

    陈昌黎是臣子,自然不能随意立侍左右,只能在帐外觐见。他跪在地上,俯首道:“臣陈昌黎,参见陛下,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账内的人低声咳了咳,便传来一阵衣料摩擦的声音,“是陈首辅啊。”

    陈昌黎听此话,确实是今上的声音,他的心中还存疑虑,又不好抬起头直面天颜,只好在下面屏气凝神,把皇上的话听个真切。

    忽地,外面传来内侍尖锐的声音:“皇后驾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有两位侍女扶着一个聘婷身影匆匆而来,正是闻风而来的当今皇后陈氏,身后还跟着大太监季盛。

    陈皇后与跪在地上的父亲对视一眼,父女二人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她的眼睛顿时红了,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哽咽道:“臣妾参见陛下。近日陛下身子不爽利,臣妾也日日难安。刚刚太医院送来一碗煎药,还请臣妾为皇上服下吧。”

    说罢便跪在地上,滚下泪来。

    帐内传来一声虚弱的轻叹,“皇后有心了,大伴。”季盛在外面唱了个诺,“朕的风寒未愈,不要把病气传给了皇后,你同皇后一同进来服侍,只皇后在十步外的地方侍疾。”

    “是。”两人应声而答,季盛接了旁边的药碗,便把床上的人扶起用药。

    陈皇后也进了帐内,十步以外倒能看得真切,她眯着眼睛,借烛火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看了一遍那人的模样相貌,心中不禁惊异:床上这人,还真的是元朔帝!

    她捏紧帕子擦擦眼泪,回头对父亲使了个眼色。

    陈昌黎面色不虞,心中却翻起滔天巨浪,季盛弄出这等阵仗,难道只是为了戏耍他不成!必定是哪里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他的脸沉了下来,见季盛已经服侍好元朔帝吃完药,只好冷声道:“陛下圣体未愈,臣等先行告退。”

    还是得早点回去,趁早发现季盛的计谋为妙!

    里面的人像是已经睡下了,并不动作,只发出一声轻哼。

    陈昌黎与陈皇后见到如此,也只能行礼退出西暖阁。

    门外,陈皇后咬牙道:“看来今日竟是我们错了!这季阉当真是狡猾,不知又要放什么迷魂风呢!父亲可要小心些。”

    陈昌黎不知季盛到底为何事,只好神色凝重地皱眉地说:“皇后还要对陛下多多留心,不要让阉人有机可趁。”

    陈皇后早就歇了照顾元朔帝的心思,嘴上恨恨道:“自然,父亲也要注意舒贵妃,我怕他们又要搞出许多动静来。”

    两人低低地说了几句话,便各自散开。

    殿内,季盛拿着一把烛剪正剪烛花,“噼啪”一声,昏暗的房间顿时明亮了一晌,他忽地笑了一声,懒懒地道:“还不出来领赏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一个人影簌簌地从旁边滚了过来,年龄约莫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太监的服饰,脸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儿,不住地颤抖着,身上的衣服竟然湿了一大片。

    那汉子“啪啪”磕了两声响头,颤声道:“岂敢领内相的赏,内相看上小的这条舌头,已是天大的恩宠了,只求内相在事成之后,能放小的徒儿一条生路!”

    季盛白净圆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稀奇地端详了那汉子半响:“那是自然。你把这件事办好了,也不枉咱家养你这戏班子这么些年了。”

    汉子在地上诺诺,吓得说不出话来。季盛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且去吧,行事可得小心些”他拉长了声音,“不然,你的舌头可就不保喽。”

    说罢他便悠然地站了起来,看向窗外。

    季盛是三教九流出身,自然知道这下三九中的奇人异士,他会用,也敢用。就比如盛京有那么个戏班子,班主有一条鹦鹉似的好舌头,最善仿人声,甚至能以假乱真。

    季盛笑了笑,漠然地看向龙账的方向,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仿佛躺在那龙床上的,是一个死人一般。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方便以后阅读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四十六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第四十六章并对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