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港地下黑市的空气裹着鱼糜腐败的甜腥,我数着第19根承重柱上的藤壶走向B-7仓库。
这些甲壳类生物的分布呈现斐波那契数列——5、8、13、21的螺旋间距,是资本集团雇用的生物数学家留下的定位标记。
藤壶壳上的钙质年轮显示,它们被移植到此处的精确时间是56天前,与病毒爆发倒计时完全吻合。
当我的战术靴底碾碎第113只海蟑螂时,甲壳碎裂的脆响频率(3.8kHz)恰好触发基因项链的共振开关,琥珀吊坠析出微量氚气,在视网膜投射出全息导航路径。
减压舱的钛合金外壳在氙气探照灯下泛着尸斑般的青灰,舱门密封圈渗出淡绿色凝胶状物质——这是苏联第三代深海载具特有的生物粘合剂,与顾清防护服接缝处的修补材料光谱特征完全一致。
我抚过舱门弹痕的微结构,碳化痕迹的拉曼光谱显示其形成于71小时前,与珊瑚虫预警的虎鲸号行动时间存在量子纠缠。
"辐射屏蔽层能抗500雷姆,但苏博士更需要防弹功能吧?
"卖家踢开舱体底部堆积的藤壶壳,露出内壁铅板的龟裂纹。
他袖口滑出的匕首沾着鮟鱇鱼粘液,刀刃电镀层的十字星纹在氚气微光中闪烁——乌克兰第聂伯军工厂1987年生产的刺杀专用刃,与我前世插入顾清左肩的凶器同位素特征完全吻合。
我后退半步,战术背包的碳纤维支架擦过B-7仓库第3根横梁。
当后腰抵上某个温热的胸腔时,怀表齿轮的啮合声先于枪声抵达耳膜。
子弹擦着我耳廓嵌入墙面,钨合金弹芯在混凝土中持续释放152kHz的次声波——这正是虎鲸号声呐的攻击频率。
身后男人卸掉卖家肘关节的动作像拆解螃蟹,战术手套掠过我的琥珀吊坠,折射出的光斑在减压舱表面组成莫尔条纹,条纹间距(0.13mm)精准对应苏联海军密码机的转子参数。
"军方三小时前才解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