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她倒是看到不少拿着扇子的人了。
看来不少都是从早上跟到现在的。
游行时间快到时,一家三口就赶紧过去指定地点,登记姓名后领了小红旗。
小红旗一人领一支,然后两支被安安拿在手上兴奋的摇着,一支被白若乔拿着。
至于扇子,听派发物料的人说早上一部分已经派发完了,还有部分会在庆祝大会场内派发。
庆祝大会在大剧院内,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也就是说相当于是内部派发了。
一点,游行准时开始。
白若乔就见游行队伍秩序的排好队出来,然后整齐的行走在大路上。
走在最前面是系着红领巾的中小学生,女生穿裙子,男生穿短裤,队伍相当整齐。
人群欢呼中,她隐约听到不少人在喊着谁的名字,应该是认识队伍中的人。
往后是企业工人和农民等,一律都穿着白衬衫、蓝裤子和白鞋子。
学生和青年同志们手里或拿着塑料花,或拿彩带,有节奏地呼着各种庆祝口号。
而工人和农民则扛着各种庆祝横幅标语。
队伍中间还有五颜六色的彩车,是游行队伍中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往往彩车经过时,人群中呼声是最高的。
彩车上还放着一首《东方红》。
随着队伍往前,人群也跟着一起走,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
赵四海直接把安安放到脖子上坐着。
小家伙早已经不知拘谨怕生为何物。
两手扬着小国旗,后期也被人群感染着,啊啊啊的喊起来。
间或还激动的直蹦。
白若乔生怕他会掉下来,一直伸手托着他的后背。
第九十一章
百万元大户
队伍一直到中心广场那边才停下,随后开始列队喊标语,唱国歌。
早已经等候的众位领导先后上前,与前方各个职业的游行代表握手,并发表讲话。
随后就是学生代表上前献花。
群众都被隔在围栏外边,看着这一热闹盛景,呼声惊天震地。
白若乔突然就想到了北城。
今天的北城一定更加热闹。
此刻的北城绝对不能用热闹来形容。
从阅兵仪式开始后,几乎整个北城都沸腾起来。
白若夭带着摄影师周游在四处,跑了一整天,脚都被磨出水泡。
她却没去搭理,一回到报社立刻扯过稿纸开始运笔如飞的写起新闻稿。
很快,一篇千字稿子便写完了。
她来来回回的反复,不断删改,最后终于得到满意的终稿,直接送到了主编那。
这篇稿子可是她进入新闻办的梯子,自然要万分慎重的对待。
她知道,此次新闻办的甄选考题,也是国庆节相关报道。
白芸芸的底子怎么样她一清二楚。
那家伙也就只能靠关系活着,白瞎了那个大学名额。
不过没关系,现在就来看看走关系和靠实力,最后哪个能登高。
—
夜幕降临,庆祝大会表演节目已经过半。
为了与民同乐,大剧院的窗帘都被拉开,周围一圈玻璃窗都站满了挤挤挨挨的人群。
白若乔一家没有挤进去,只在外边听了一会声音,就到处逛起来。
晚上的合市意外的比白天更热闹,也更好看。
周边很多大队社员下工后也跑过来凑热闹。
整个城市里,所有标志性建筑都被拉上小灯,连绵不断。
在夜幕中璀璨若星光。
或许不如厚实的灯红酒绿不夜天,霓虹照亮如火龙,但在此刻,却比之更为夺目。
因为那亮起来的一盏盏灯,是祖国从泥泞中,一步步迈向繁荣的象征。
三人在街上逛了许久,买了不少东西,然后才意犹未尽的回招待所。
当然,意犹未尽的是安安。
小家伙今天算是最开心的那一个。
一整天下来,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
哪怕现在已经困到睁不开眼睛,还不死心的晃悠着手里的小国旗,嘴里嘟囔着一些标语的关键词。
没有一句完整的,不过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晚上回来,正好又遇见了那位许大爷。
大爷面上带着笑意,满面红光,显然心情非常不错。
“回来啦,玩得怎么样?”见到他们,大爷笑着打招呼。
“玩了一天了,安安都不愿意回来。”白若乔笑道。
安安还趴在自家阿爸的肩膀,闭着眼睛迷迷糊糊的睡着。
大概听到自已的名字,他又软软的嘟囔了句,“呼儿嘿哟……大救星……带……向前进……”
白若乔顿时一阵无语失笑。
许大爷也哈哈低笑起来,“调调还挺准,行吧,快带孩子回去睡觉,看都累的。”
“行,那我们走了,明天见。”
进了屋,三人简单擦洗完,就都倒床睡了。
今天一天也着实累得够呛。
等被喊醒时,天还没亮。
看了下时间,五点。
“快去刷牙洗脸,干粮我借了厨房热好了。”
赵四海已经给安安穿好衣服,小家伙困得不行,被折腾完还继续趴在床上呼呼睡。
跟来时的生龙活虎简直两个样。
简单吃完早饭,三人就又急匆匆的出门。
不知道许大爷情况,便也没去道别了,直接赶往火车站。
等到青阳县,下了火车,安安还在睡。
白若乔轻轻拍着他的小脸蛋,哭笑不得。
这小家伙得多困。
安安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声音软软糯糯,“阿妈,我们到家了么。”
“还没有,刚下火车,清醒清醒,咱们先去吃饭。”
赵四海已经推着自行车过来。
三人先去饭店吃饭。
女服务员刘彩霞看到他们过来,就笑着打了声招呼。
一家三口现在也算是饭店的熟客了。
“咦?这是国旗啊,你们昨儿也去了省城?”
“对,这不,刚回来。”白若乔笑道。
刘彩霞顿时一脸羡慕,一边写票一边问安安,“安安在省城都看了什么呀?省城好看不?”
“可好看了,好多好多的人,好多花,可漂亮,还有辣么大的大花车,哦哦,还有好长好长的车车,叫火车,里边可以坐好多好多人……”
小家伙精神顿时一振,立刻baba的说起来,引得周边的人也忍不住看过来,然后也跟着善意的笑了笑。
利索的吃完饭,三人就直接回了家。
白若乔只请了半天假,下午还得回厂子。
赵四海则请了一天,下午要带着新货回公社那边找唐华。
这批货是白若乔思考了很久才选出来的。
这次依然还是手表。
没办法,手表比较小,方便携带。
她总不能让人去出租屋拉一车的收音机,到时候铁定得暴露。
所以选来选去还是只有手表比较方便,价格也适中。
这次她选的是两种中端的平价手表。
一种是十级一类的上海手表,凭票购买市价120元。
一种是十级二类的北京手表,凭票购买市价是110元。
两种各5000只,她的底价是每种在市价上加至少10块。
这些的销售人群是面对普通大众的,所以她不期望能卖多高。
反正对她来说不管卖多少都是赚的。
唐华他们最近正好没什么事,每天就在单位侃大山。
得到这批货,他简直惊吓又惊喜。
他没想到这次竟然那么多货。
更没想到那边竟然也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货。
虽然东西单价比上两个低很多,但挡不住它量大啊。
别说一只加10块钱,加20块钱他都觉得没问题。
就以每只130块来算,一万只都卖出去的话,那可得挣一百多万呐。
想着那庞大的数据,唐华拿着手表的手都抖了起来。
130万,他们车队抽三成,那也有四十万了。
干完这票直接收山都行!
“老四,还是你厉害,哥几个这辈子能吃香喝辣,全托了你的福!”
这生意的老四谈下来的,人家一次性就给那么多货,显然也是看在老四的面子上。
若非老四,他们估计也只能赚一次。
这样的倒爷,一般合作都不会固定找一家,因为不保险。
但现在他们一家合作三次了,这一次还是大货。
干完这趟,所有兄弟都是妥妥的万元户了。
第九十二章
买房等拆迁
“别这么说,先来说说这次销货的事。”赵四海拍拍他的肩膀道。
这次那么多货,肯定不能继续往一个地方销。
所以赵四海给他们划拉出十条路线。
十条线中又有一百多个点。
这批手表就直接分散在这一百多个点去卖,范围几乎覆盖了全国。
这样虽然麻烦了许多,但安全系数也很高。
白若乔事先也说了,这批货暂时不着急,在年底之前卖完就行。
“嗨,许同志这是小看我们不是,别说一万只,就算十万只,哥也能一个月就给销了。”
他这话也不是说大话。
跑运输这么多年,他在各地都有结交一些‘朋友’。
他们自已要按照运输队的时间和地点来,但那些人不需要。
最多分出一点利润,直接让那边帮着销掉就行。
一百个点,每个点也就一百只的量,如果是名贵的手表还不好说。
但这种大众手表,那就真的太容易了,哪怕在一些小地方的黑市也能轻松销出。
赵四海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没反驳唐华的话。
不过也和他说了,这是最后一批。
他和白若乔郑重商量过,暂时不要再倒卖货物。
不管这些货是她自已弄的,还是帮别人销的,都太危险了。
白若乔知道他的担心,便也答应了。
这次唐华倒也没有失望。
反正这一次也足够了。
“对了,老四,你说我们要不要也跟着买一些铺面?”他突然道。
赵四海抬头,示意他继续说。
唐华嘿嘿笑着直搓手,“我是想,他们能弄来这么些硬货,那肯定本事不一般,突然一次性要买那么多铺面,绝对不会是嫌钱多往水里砸,说不定是有些什么关系,知道点什么,所以……”
赵四海把玩着苹果,斜眼看他。
唐华被他这么一看,顿时就紧张起来,也有些不确定了。
他呼噜了一把光头,讪笑道,“如果你觉得不妥,那就不买,反正现在大家手上都有钱,以后想整什么,总归都比较容易些。”
赵四海却是一笑,扯了个袋子,把桌上的水果往袋里装。
“她也给了我建议,我正好想和你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