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秘书开来的是一辆红旗小轿车,六个人坐着的确有点挤,尤其是郑爱国这个大块头,就快占了一半位置了。
但白若乔抱着个孩子,又是女同志,总不好跟几个大老爷们挤。
所以都默认让她坐副驾驶。
不过这会几人心情都不错。
白若乔一坐好,刘厂长就赶忙把报纸递给她,笑得见牙不见眼,“小白,快看,人民日报夸你呢。”
白若乔一愣,立刻接过报纸。
报纸被折叠好,看到的那一面正好就是关于他们青阳纺织厂的内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标题《新风尚·新天地——安省青阳唱响新的东方红
》
接下来整篇文章除开头引入建设现代化,构建华国新天地等理念,之后基本大篇幅都在描述青阳纺织厂以及雅云。
赞扬青阳纺织厂敢为天下先,肯定雅云服饰的创新理念,并且还深度赞扬了雅云品牌的创建者和设计师。
其中白若乔作为设计师,被另外拎出来夸了一遍,并呼吁广大同志要向他们学习,共同为华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引领华国再谱东方红。
从文章上,可以看出撰写者对青阳纺织厂创建雅云服饰的肯定与赞赏,都快把青阳纺织厂写成改革先驱了。
不过笔者文章内容松弛有度,虽然一直在夸奖,但不会让人看着觉得夸太厉害,失了平衡。
但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篇好文章,又是登在《人民日报》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上,可想而知未来反响会如何了。
难怪刘秘书说青阳纺织厂大出风头,这可不,这下是全国都‘刷脸’了。
她有些好奇这文章是谁写的,简直就是及时雨。
对青阳纺织厂和雅云品牌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宣传。
但对她来说,则是一次机会难得的刷积分的机会。
虽然文章中提到她都是用白同志来称呼,但只要这个人是她,积分就会落在她头上。
她目光落到末尾,撰写人是一个叫桃夭的编辑。
以后有机会,得亲自感谢一番才行,这文章出现得太是时候了。
整个车厢的人都因为这篇文章心情飞扬起来,除了郑爱国。
不过他一直都是拘谨又沉默的人,所以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异常。
见她看了半天没回应,刘厂长忍不住问,“小白同志,你是不是有投过稿还是和报社什么人接触过?”
从这文章那说好话不要钱似的架势来看,像是熟人一样。
他心想着,如果白若乔在报社有这样的熟人,那他简直赚大发了,招一个白若乔,多贴了多少资源进来啊。
白若乔却没如他愿的点头,而是摇摇头,把报纸递回去,“我不认识,应该是最近我们雅云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又正好契合目前发展现代化的思想,所以被拿出来做表率。”
“哎呀,这样的话那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张副厂长忍不住拍手,然后又满脸激动的搓着手心。
毕竟这次他作为商品部部长,也是报上有名,这可是第一次,也是万分荣誉的事情。
相当于被官方全国点名表扬了。
再想想《人民日报》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张副厂长就觉得脸都亮堂了好几分,已经能想象到等回去后面上会多有光了。
张副厂长此刻是万分感谢厂长的,得亏当时他把白若乔这么个宝藏划归给他。
他现在完全是被带着蜉蝣直上啊。
如果他了解后现代网络热门用语的话,就能找出一个极度契合此刻心情的词——躺赢。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不算是运气,雅云是真的做得不错。”刘秘书笑着插话,“我妹子前儿还在念叨着雅云新款的事儿,天天往百货商场和供销社到处溜达,就想在新款出来的第一时间买到。”
几人听他这么一说,都来了兴趣。
他们也只是从报告和数据上知道雅云目前在各省市的销售情况都不错,口碑也很好。
倒还没怎么听外边的人如何评价雅云。
“是吗,你妹子也喜欢啊。”刘厂长一听就来劲了。
刘秘书呵呵一笑,“那可真是太喜欢了,你们雅云出的每一款她都没错过,自已穿不了的,就给家里人买,现在都快只认雅云的衣服了,还有,之前海市那边不是有不少人开始学外国人穿那什么花衬衫喇叭裤的吗,现在大多数也全换成你们雅云的。”
几人听他这么一说,心情就更好了起来。
不过刘秘书停顿了一下,又突然来了句,“不过……”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赵部长准备挖人
“不过什么?”几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张副厂长就下意识追问起来。
刘秘书也没卖关子,“不知道你们察觉了没有,已经有不少厂长在模仿你们了。”
还以为是什么变动,听完众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刘厂长摆摆手,嗨了一声,“没事,就怕只有我们一家来干,都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一家打拼多无聊,百花齐放才是春。”
刘秘书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有些意外。
毕竟虽然每个厂子的确都是真为国家做贡献,但业绩都是自个的。
雅云的主意和风潮是青阳纺织厂率先带出来的,衣服也是他们辛辛苦苦设计出来,别人却什么交代都没有,直接模仿坐享其成。
一般人估摸都不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倒没想刘厂长还挺豁达的。
果真如赵部长说的,刘厂长这人务实,无私。
不过也是,不是这样的性子,也做不来带着十几个厂子一起联名给省城白送东西庆国庆了。
他忍不住夸了一句,“刘厂长果然无私又大义。”
刘厂长却是哈哈一笑,“倒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那话是小白同志说的,又不是只为厂子挣收益,咱整这么多无非就是要给国家创利益,就一家累死累活估计也起不到什么多大的改变效果,如果全国都动起来的话,那到时候还不得满大街都是新气象了。”
张副厂长也跟着夸一句,“对,而且小白同志还有句话也说得很对,有竞争才有动力,不管是国家还是工厂的发展,都不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良性竞争,不然就可能会一直在原地踏步,大家一起互相竞争起来,才能源源不断的创新。”
刘秘书闻言,面露诧异,忍不住余光往白若乔那扫了一眼。
他倒也没少听孟司长夸白若乔。
虽然她人没在他们管理司露过脸,但大名在办公室已经传开了。
主要是每次刘厂长不管是打电话来报告,或者亲自来报告,总少不了把白若乔拉出来夸。
他夸就算了,赵部长那边有时候难得打电话来安排任务,也竟然会夸白若乔,这次还特意为了她大老远过来这边。
可见人家多有本事了。
何况她那些方案策略什么,他也都看过,不得不说,的确很优秀。
特别是那个建厂分销制的方案,简直太新颖,又非常大胆,还偏偏就正好解决了赵部长和孟司长当时纠结的一个难题。
建厂投入大,难度高的问题不是只有青阳纺织厂有,现在很多厂子东西越来越多样化了,需要建的工厂类别也多。
但一个厂子建下来投入实在太大,听说商业部今年就已经收到不少建厂的申请了。
建厂是好事,问题是他们都是来要钱的。
现在华国最缺的就是钱和粮食。
所以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源,肯定要落在最优处。
但这样下来,也相当于限制了许多厂子的发展。
可白若乔的建厂分销制就很好的缓解了这个难题。
厂子钱不够,可以自已去拉周边公社投资。
思路只是稍微这么一变,不止解决问题,还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国家不用额外掏钱,工厂也不用掏钱,公社白得订单,只要建厂就能得到收益,同时还能增加一大批就业岗位。
简直就是一箭多雕。
加上创办雅云服饰,还有之后做的一系列事情。
白若乔的大名早就在赵部长那边挂名了。
其实还有件事。
刘秘书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乐呵呵,一脸爷慧眼如炬,慧眼识英才,厉害吧的表情的刘厂长,眼神复杂。
他知道赵部长已经把白若乔列为观察对象,如果她还能再继续做出一些功绩来。
刘厂长估摸保不住这位人才了,赵部长肯定是要把人挖到商业部的。
现在上边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行创新发展,赵部长正是缺乏这种人才,白若乔如果真有这样的才能,那注定不会独属一个小小县城纺织厂。
就算赵部长不挖人,别的大厂肯定也会行动起来。
他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正一脸骄傲的刘厂长,心想能多笑时就多笑吧。
从招待所到商办工业管理司也就二十分钟的车程。
众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大门口。
刘秘书亮出工作证,随后在铁门打开后,便继续开着车往里走。
等在车位停好了,一众人才下车。
“哇,好多车车。”安安一看到周围各种大小车辆,顿时眼睛都亮了。
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种车。
有拖拉机、小汽车、小货车、大货车、军用越野车、拖车等等。
白若乔见小家伙那一副恨不得跑过去把每一辆车都观察个遍的模样,无奈摸摸他的小脑袋。
安安还是很乖的,虽然很好奇,但也没乱跑。
众人不由都露出善意的微笑。
他们要去谈正事,小孩自然不能一起。
所以白若乔把安安交给郑爱国,刘秘书就先把他们带去食堂那边先等着。
“那就麻烦郑同志帮我照看一下安安了。”白若乔笑吟吟的看着郑爱国。×02
郑爱国看着她与往日没什么不同的笑容,却不知道为什么,背脊猛的蹿起一丝凉气,全身鸡皮都冒了起来。
他勉强的扯起嘴角,“不用客气,你们放心谈,安安我会照顾好的。”
“谢谢。”白若乔又笑着道谢,然后弯腰和安安叮嘱一句,便从郑爱国手中拎过提包,一行人跟着刘秘书去办公室。
管理司不大,食堂走三分钟上一楼就到办公室。
刘厂长和张副厂长都来过,白若乔倒是第一次。
刘秘书一边带路,一边给他们说一下情况。
赵部长是三天前来这里办事的,听孟司长提起青阳纺织厂的事,就让孟司长给刘厂长去电话,把几个人叫过来想详细了解一番。
不过事实上赵部长这一趟的主要目的就是青阳纺织厂,他早就想找白若乔聊聊了。
不过他过去那边的话,难免会惊动其他厂子,别到时候整得大费周章的,所以就借司长的名义叫他们过来。
这也是之前刘厂长那么难办的原因。
赵部长特意不远千里从北城过来,就是为了见白若乔,她如果不去的话,整个厂子都要把两位大佬给得罪了。
所幸小白同志还是很顾全大局的,刘厂长对于这个下属那是越来越满意。
他都想着,再等十几年,如果白若乔期间成绩足够,他把厂长位置给她都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悲催的郑爱国
刘秘书把几人带到办公室。
办公室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大厅里是一个公共办公区,有三个人正在工位上办公。
往里走两间屋子,一间是司长办公室,一间是资料室。
这会司长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着。
从门口看去,能隐约看到里边有几个人在。
刘秘书把他们带到门口,让他们先停下,然后上前轻轻敲了两下门。
等屋里的人看过来,才把情况说了一遍。
“那赶紧请他们进来。”孟司长立即笑呵呵道。
刘秘书颔首,便朝几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刘厂长也朝他点头示意,就带着其余两人先后走进去。
一进门,他就热情的打起招呼,“赵部长,孟司长,许久不见啊,你们好,你们好。”
三人本都是老战友,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所以也没有什么拘谨见外的。
张副厂长就稍微拘谨了一些,只是跟着打招呼问候。
白若乔自然也跟着,只是多打量了一下屋里两位大佬。
赵部长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听说他是从军部转职的,以为会是大将之风的一个人,没想到竟是一位举手投足都带着大儒之感的人。
他带着一双金丝眼镜,笑容虽淡,却非常温和,眼神也带着柔和的笑意,整个人都显得很温润儒雅。
孟司长就和想象中的差不多了,身上依然能明显的看到军人的作风和举止,跟刘厂长打了招呼后就哈哈朗笑着上前揽着他的肩膀开始叙旧。
“老刘啊,最近你可出风头了啊你,一出又一出的,你们还真在给我造惊喜呢。”
刘厂长扬扬眉,目光撇到桌子上,那份放在文件最上方的报纸,顿时也笑得满脸自得。
“那这惊喜你看着怎么样啊,满意不?”
“满意,满意,当然满意了哈哈,别说,那报纸还真说得不错,自从你们这边做起来后,不少厂子也开始牟着劲搞发展了,你们厂子带了个好头啊。”
刘厂长立刻打蛇随棍上,嘿嘿一笑,“既然满意,那有没有什么表示啊?”
孟司长笑呵呵,“继续努力,今年优秀评选肯定有你们。”
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乐和时,赵部长的视线已经和白若乔的目光对上。
赵部长笑着朝她点头,态度很是和蔼可亲。
就是有一点让白若乔有些疑惑。
那眼神不像在评估一个有潜力的下属,倒像是长辈在看一个优秀的小辈一般。
有那么点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意思。
她想到赵部长和自家老爸也是同事,难道是听老爸提起她了,还是老爸那边有打过招呼了?
可是不对,这个时候老爸应该还不知道她的情况吧?
如果是从赵部长那里得知自已的情况,估摸会直接找过来吧。
毕竟她现在所在的地方可不是当初知青办登记的下乡地点。х38
看着白若乔坦然迎上,没有半分退缩和拘谨的清亮眸子,赵部长暗暗在心里点头。
不愧是将门虎女,只要有能力,在哪里都能挣出一片天地来。
目光落到她提着的沉甸甸手提袋上,他张口打断那边两人的叙旧,让几人先坐下来说话。
这个场合也不可能真的用来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