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芸芸的家世摆在那里,她就算手握证据,一旦出事,恐怕用处也不大。
想到最近白芸芸送来的几封信,再想想刚刚白若乔的话,只觉得一股寒意直蹿心口。
“白芸芸,你好狠!”
她双眼布满红血丝,脸上都是青紫,此刻狰狞的模样,让不小心看到的人都觉得害怕。
已经走远的白若乔淡定的收了手上的金针,嘴角微勾。
不出意外的话,按照上辈子的轨迹,这会白芸芸应该已经在新闻办上班了。
公正公平的新闻记者啊~
白芸芸,希望我给你准备的这份礼物,你能满意。
从小就被当成假想敌,白芸芸了解她,她也同样了解对方。
白芸芸最想要的就是踩着他们,站在高处,被所有人看见,享受万众瞩目的感觉,享受被追捧和夸赞。
而她首先要做的,就在……成全她。
让她终于能站在高处,万众瞩目,然后……
跟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被追打和谩骂,身败名裂,再无翻身的机会。
就是她那位继奶奶想帮,也要掂量掂量自已的名声够不够被败。
“不就是众叛亲离嘛,你让我享受一遭,我也不能慢待你了。”
第二天中午,苏穗华就给她带来了一个预料中的消息。
林芊芊昨天晚上拿刀砍伤了李赖子,然后逃跑了,现在都没找到人。
“差点人就没了。”方晓晓凑过来,小声道,“我听说,当时屋里还有一个男人,也被伤着了……”
她做贼似的转头四处看了看,拿起手挡住嘴巴一侧,凑上前悄声说,“据说那个男人那地方都被砍掉了。”
“晓晓。”苏穗华无奈叫了她一声,这家伙真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说。
方晓晓嘿嘿笑着摸摸鼻子。
她之前对林芊芊还多少有点同情,结果昨晚对方上门借钱就算了,还对她冷嘲热讽的,还又扯上白若乔,把她给气得不行。
所以现在是没有半分的同情。
“那报公安了吗?”白若乔问。
“嘿,这才是重点,李家不愿意报公安,说是自家事别人管不住,他们家可不敢上公安去,估摸真是干了拉皮条的事,那可是重罪,不过啊,嘿嘿~”
方晓晓说着,又嘿嘿笑起来。
白若乔觉得这姑娘有点傻气,见她一脸‘赶紧问我接下来怎么样’的表情。
便顺势问道,“不过什么?”
苏穗华一脸无奈的摇摇头。
她是个不爱八卦的人,所以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何况都是一些腌臜事。
方晓晓道,“不是还有一个男的被伤么,因为伤得太重,他的家人可能也不知情,所以就闹起来要说法,所以最后还是报公安了,现在估摸都在公安局里边,就不知道最后结果怎么样。”
至于林芊芊到底跑哪去,会不会被公安抓到,那就不关她们的事。
“行了行了,赶紧把饭吃了,别等会赶不上上课。”苏穗华无奈伸手推了推她的饭盒,示意她多吃饭少说话。
方晓晓吐吐舌头,笑嘻嘻的低头咬了口玉米馒头。
她们一天中也只有中午吃饭的时间能和白若乔聚一下。
所以两人就干脆带饭过来这边,跟白若乔一起吃饭。
不过白若乔不需要上课,所以基本都是准点才吃饭,两人的时间就有点紧了。
这话聊完,饭吃了,时间也就差不多。
两人端起饭盒准备去洗,一边和还在吃饭的白若乔别说。
“那我们先走了啊,诶,对了,我听说后天秋收就能结束了。”苏穗华临走时补了一句,还暧昧的朝她眨了眨眼睛暗示。
白若乔挑了挑眉,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想了下秋收后要做的事,她赶紧也加快吃饭的速度。
秋收后要分粮,新屋那边也要收尾,到时候估摸还得请帮忙建屋的人到新屋吃饭,她铁定得回去的。
估摸得请至少两天的假,所以她得赶紧把手上的工作给安排好。
十一月的第一天,青阳纺织厂又登报了。
虽然这次只上了安省日报,但依然引来不少热度。
这次上报的是一篇关于时尚与改变的文章。
全文中心思想主要在点明改变的重要性,却从侧面烘托出时尚。
主要是作者文笔好,写得又红又专,把为祖国做贡献,为人民服务诠释个彻底。
文章中,在引出时尚时,还带出了《雅云杂志》。
不错,这次的投稿主要就是为了宣传《雅云杂志》。
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属于华国自已的时尚杂志,国外的时尚杂志肯定也不会接华国的投稿。
所以白若乔决定自已创办属于雅云和华国自已的时尚杂志。
这本杂志她已经准备了半个多月。
其中70%以上的图片都是她自已手绘的。
为了这本杂志,她自个都豁出去了,当首期杂志的封面模特。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举闻名天下知
杂志上,她剪了一头齐耳短发,不是当时普遍的锅子盖头剪齐的短发,而是做了一些时尚的设计,发尾微内卷,衬托得她本就立体精致的五官更加夺目。
她上身只穿了之前那件白色的高考t恤。
戴了一条纯棉的白色假高领,搭配一条浅蓝色修身的解放军裤。
t恤一边扎进裤腰里,露出一条精致的彩色麻线编制的腰带。
整个看着显得特别的青春靓丽还个性。
明明只是最简单普通的衣服和裤子,搭配着穿在她身上,却让人眼睛一亮,看了几乎就挪不开。
而封面的主题是——我们的时尚,是那份从未改变的民族精神。
这个封面被放在报纸上,立刻就引起了讨论度。
高考热度、华国变中求发展的最新理念、民族精神,以及封面的美人。
每一个点都能激起众人的讨论欲。
借着报纸的讨论度,青阳纺织厂也发出通知,《雅云》首刊已经全部送往各个合作商铺。
不过杂志不售卖,新的几款衣服也正式上市了,所有购买新款衣服达到一定要求的,都能免费领取到一本《雅云》。
虽然雅云从创办到现在满打满算也还没有两个月,却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粉丝。
雅云每次出新款都会引起一次抢购热潮。
以前因为刚开始,参与抢购的人还没那么多,所以热度也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但这次是经由雅云三番四次上报纸宣扬出的热度,加上高考服饰、杂志等热度加成。
这次抢购的人简直翻了百倍不止。
甚至不少以前不太了解雅云,甚至不太理解这种时尚改变的人,现在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
因此接下来,全国各地,只要与雅云有合作的店铺,几乎每天都人满为患。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冲着雅云新款和杂志去的。
只是本次《雅云》首刊只发行了一万册,几乎快成稀有的限量版。
若非还记着不能倒卖,不然估摸不少人都想公然喊价高价购买了。
不过明面上的人不敢,但黑市可是热闹了。
还真有不少的人弄到一些杂志在黑市高价售卖出去,倒让不少倒爷多挣了不少钱。
杂志上市后的第四天,人日再次刊登了一篇赞扬《雅云》开创华国时尚之风。
这个时期,华国与国外市场接轨越发密切,国外的时尚理念不断传入,许多国外杂志也跟着传进来。
《雅云》的出现,正好借着这股风,又侧面激起了民族情怀,所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哪怕一些不赞同过快与国际接轨,大肆改变,接触资本主义的人,也没有太大的反对。
一来是青阳纺织厂不过只是一个小地方的小厂子,虽然动静不小,但到底对这些人的利益造不成什么太大影响。
在他们看来不过就是哗众取宠而已,本质还是看不上服装市场真能搞出什么花来。
二来也是上边有人在暗中帮着青阳纺织厂这边,打通关系,压制不好言论。
因此青阳纺织厂的一应举措不止极为顺利,还得到上面的支持与助力。
杂志上市的一周后,一份最新的数据报告在会议上传阅开来。
期间室内除了纸张翻动的声音外,再没有其他的声音,基本都被这份数据镇住了。
这阵子,他们都知道雅云服饰的销量不错,却没有想到竟然不错到这个程度,完全无法想象。
别说他们了,这份数据第一时间提交到孟司长和赵部长手上时,两人也都有些不敢置信。
这份报告总共取三个节点。
即从雅云创立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
九月份刚创立时,销量就已经是一鸣惊人了。
到十月份时,雅云服饰的总销售额多达80余万。
十月份整个月,销量一路翻倍的攀升,最后总销售额高达400多万。
十一月第一周,月销售总额就已经是200多万了,是上个月总销售额的一半多。
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十一月说不定还有可能破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对比去年纺织厂的年销售总额就知道多可怕了。
去年青阳纺织厂的年销售总额是500多万。
还是整个厂子的销售额总和。
却还不如雅云两个月的销售额。
而这样的销售额,还是在雅云没有完全打开市场的前提下。
如果真的彻底打开国内市场,那又会是怎么样的可怕光景。
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包括赵部长在内,其实都没觉得服装真能创造多大的效益。
哪怕能,那也是在将来。
因为目前国民对于服装的需求都以实用为主,很多人一件衣服都可以穿上几年不换。
更多的人甚至更愿意买块便宜的布自已去做衣服。
他们看中白若乔的计划和策略,但其实也主要着眼在外汇市场上而已。
国内大家不爱买衣服,国外就不一样了啊。
可他们谁也没想到,国内市场竟然也这么好。
一周200万的销售额,这还只是工厂的成本价。
衣服到国民手中,价格会再高一些,预估大概有三百多万左右。
取个中间平均值,如果一件衣服8块钱,那么这三百多万就相当于有两百多万人买。
虽然两百多万人在九亿人里只能算少数。
可雅云从创办迄今才两个月,又只是一周的数据,这体量可以看到有多恐怖了。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光一个雅云说不定年销售总额就能有好几千万。
已经快赶上几个核心大厂的年销售额了。
这份数据,太出乎意料,给震醒了不少人。
永远不要看轻的消费者的购买潜力和需求。
哪怕三个月的期限还没到,外汇的计划还没完成,但仅凭这一份,已经足够让众人对白若乔彻底心服口服,再无任何意见。
本以为是招进来一个花钱加重压力的,没想到其实是迎了一尊财神爷进来。
此刻,不少人对刘厂长也同样是心服口服,不愧是厂长,果然不做亏本买卖,简直太明智了。
因为这一份数据,赵部长又打了一通跨省电话过来。
这通电话,除了赞扬纺织厂外,还表明了要借调白若乔。
在听到这句时,刘厂长的笑脸直接就僵在脸上。
第一百四十四章
白芸芸的愤怒
虽然对方说明年才借调,可他很明白,这一借估摸就不还了。
理智上他清楚,这对白若乔未来的发展是最好的,毕竟人往高处走嘛,像这样有能力的人才,不该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埋没了。
但情感上,他,她舍不得啊!
可再舍不得,这件事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所以刘厂长还是先找白若乔说了这件事,问她的意见。
不想却得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意外的答案。
白若乔也没瞒他,直接说明年考试后会以学业为主,也就是说不管是工厂还是商业部,她暂时都不会呆。
同时她也表明,在这个时期会尽量给工厂培养一个接班人,至于商业部那边,只能劳烦刘厂长帮她回绝一下。
听到他这个决定,刘厂长顿时哑然,劝也不是,不劝心里也过不去。
他是知道白若乔明年才会参与高考,他之前是想着,她考上了,那就半读半工,也不用亲力亲为,就负责远程指导就行了。
可现在看来,她是直接不干了啊。
这可比被借调还让人难受。
大学可有四年,以白若乔的能力,这四年得能创造多少奇迹。
可偏偏他也不能阻止她,毕竟上大学也是为了学习更多知识,以后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这同样是她非常重要的前途。
白若乔看着刘厂长那纠结得快打结的眉头和欲言又止的模样,知道他是在想什么,也没点破,交代完便先撤了。
留下刘厂子一个人纠结半晌后,还是打电话把这个消息跟赵部长那边说了。
既然要纠结,那就一起纠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