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麦青给苏穗华消息的当天下午,一群公安干事就找上门。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奖入手荣誉加身
北城这边,白若乔一直守在电话边坐立不安的等着。
赵四海给她换了一杯温水,也坐下来,揽住她的肩膀轻轻拍了下。
“放心,会没事的。”
白若乔只是轻轻摇头,抿着嘴没说话,因为她心里很没有底。
虽然上辈子苏穗华是在一年后难产去世的,但她无法保证自已的重生会不会导致这种悲剧提前。
廖诗韵给她煮了一碗酒酿圆子过来,也跟着劝了两句。
正这时,旁边的电话响了起来。
白若乔立刻伸手就接。
赵四海、赵怀、廖诗韵三人立刻都看向她。
然后就见她眉心渐渐舒展开来,一直提着的心也落下不少,看来是好消息。
果然,就听白若乔回了句,“好,让她好好休息,把身体养好了,其他事情就交给公安同志去处理就好,保管她能顺利入学。”
听到她这话,几人对视一眼,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了。
白若乔放下电话后,也沉沉吐了口气,然后转头看向众人,终于露出一个略显轻松的微笑。
“穗华姐已经被救出来,正在医院,身体也没太大问题,医院说休养些时日,补充好营养就成。”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说那丫头看着就有福气的,肯定能化险为夷。”廖诗韵也松了口气。
他们这边倒是放心了,而此刻全国各地却有不少人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震傻了。
冒名顶替上大学时间,在恢复高考后的最近几年是最多的。
因为这个时候各方管控都比较松,所以可钻的空子也多。
这几年内,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各种原因被夺取上大学的资格。
这次因为老爷子的介入,任谁都无法轻易把事按下,直接引起上层震动。
毕竟此次恢复高考是邓同志立排万难确定下来的,自然会非常重视。
恢复高考出去会出现某些漏洞无可厚非,毕竟去年才开始尝试,很多方面一时间也无法完全顾到。
如果不闹起来,影响也不大的话,基本会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已经闹到跟前,就不能坐视不理。
所以大年还没过去,全国各地教育部就紧锣密鼓的加起班来。
各地的不少公安局也跟着忙碌起来。
因为不查不知道,真的一查吓一跳。
此次高考被录取的30多万名考生中,目前能查出来的,至少就有130人被冒名顶替。
这还是因为没有入学,要遍查困难,有一些像买卖通知书的,会入学后再做学籍修改和登记。
可想而知当中旬开学时,还会有多少冒名顶替的人。
这个数据,直接引起了上边震动,教育部长都被来回骂了好几次,差点位置都没保住。
而此次动作,全国各地也的确有不少领导被薅了帽子,其中不少是教育局的。
因此次事件太过恶劣,又闹得很大,所以上边很快也定下惩罚条例。
最后类似苏家这种买卖入学通知书的,依照涉及金额数目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量刑。
买苏穗华入学通知书的那家人基本参与的最低的都要拘留半年,还要赔偿苏穗华。
至于苏家人,作为卖方,量刑相对会轻一些,参与的人看情况给予拘留或通报批评。
不过作为主导者的苏父要坐三年牢。
同时公安局这边也接受苏穗华的请求,帮忙处理了分家。
此后苏穗华与苏家就是每月给5块钱赡养费的关系。
经过这一次,苏穗华对家里人,除小妹外是全部死心了。
不过这些亲人能为了利益牺牲她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就说苏家那么多人被罚,她估计在这些人眼中也成了罪人。
尤其是她亲妈特意跑到医院来哭闹咒骂她,更让她明白这个家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地。
苏穗华跟白若乔通了电话后,最终做下分家的决定。
她也没在医院呆太久,三天后出院,又休养了两天,就直接带着妹妹,提着行李前往南市。
苏穗华在南市安顿下来后,这件事白若乔就没有再管了。
时间匆匆,转眼过完了元宵,白若乔终于不得不踏上回家销假的路。
当然,还有一个廖诗韵。
至于安安,就暂时留在北城陪着家人,等七月两人就会回北城。
到时候大概也只能再呆两个月,一家三口就得去南市了。
到时候恐怕不会有那么多机会回来,所以也是想让老爷子和安安多些相处时间。
而且她记得,三月中旬外公也会回来,她没法好好陪着老人家,就只能让安安来帮忙弥补一二了。
再者,安安现在有系统,虽然学习上她比较放心,但在人格、思想、三观、性情上的塑造她可不放心。
有几位老爷子教导,她也不怕会被系统给教坏了。
火车鸣笛声不断,一家三口再怎么依依不舍,最后还是只能分别。
白若乔放开丈夫和儿子,退后两步,挽着廖诗韵的胳膊,朝众人拜手告别,然后转身上火车。
随着火车启动,赵四海抱着安安跟着火车跑,边跑边叮嘱她照顾好自已。
赵四海原本是计划和她一起回去的。
无奈从春节期间开始,他就时不时被请去科研所,最近还在帮忙研究一个项目,大概要月底才能回去。
听着安安的哭声,白若乔心也揪起来,眼眶都跟着红了。
这还是重生以来,安安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她身边。
她探出半个身子,朝着后边追着的人喊。
“安安,别哭,阿妈很快就会回来,想阿妈就给阿妈打电话,发电报,送信都行,要乖乖听话……”
随着火车慢慢加速,人越变越小,最后只能见到人影,白若乔鼻头一酸,终于忍不住掉了滴眼泪。
廖诗韵眼眶也有些红,给她递过去手帕。
“放心,家里会照顾好安安的,四个多月而已,很快就到了。”
白若乔接过帕子擦了下,点点头。
其实她心里已经这计划提前把工作收尾交接出去。
顺利的话,或许不需要等七月,六月左右就可以回了。
她的离开,白家人不开心,倒是刘厂长高兴坏了。
这段日子他一直提心吊胆,生怕白若乔这一去就不回来了。
连那些也知道白若乔家庭背景的,也三天两头的过来问,都怕白若乔直接跑路。
毕竟人家是可是真正的金窝窝里的凤凰,他们就是山野地的野鸡窝窝,用什么留住凤凰呢。
但想要打电话催促他也不敢,就怕被白家两位大佛知道,给败了印象。
所以从白若乔放假到现在,刘厂子提着的心就一直没放下。
这不,一得知人回来销假上班,赶紧就把人喊过来轻言细语的好声安抚一番。
顺便告诉她已经成功给她申请了“先进生产者”和“五好职工”、“劳模”等奖项。
一人三奖,这可是非常难得的,届时还需要在颁奖大会上做代表发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双叒上报纸了
白若乔看着正唾沫横飞,激情满满的刘厂长,虽然有些不忍心,但还是不得不给他泼了一桶冷水。
“厂长,我准备六月回北城备考。”
虽然没直接说要离职,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厂长还挂在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显得有点滑稽。
半个小时后,白若乔离开厂长办公室,轻轻吐了口气。
回到商品部时,除了她基本都早销假上班了。
见到她回来,大家还挺开心的。
白若乔笑着跟大家打招呼,发完迟来的上工红包后,就拍拍手,召集大家开会。
主要说明了上半年主要的工作以及要完成的目标。
虽然刘厂长说可以请她挂职做顾问工作就可以,但她没答应。
进工厂本来也是非计划之内,她也只当做一个消遣而已。
同样的,上学其实也不是重点。
她会选择高考进南大,一来是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二来也是不想身边的人担心。
到北大后,她的重心会开始放在事业上。
虽然1983年开始才会彻底改革开放,支持个体经济,但今年开始,政策其实已经宽松不少。
她需要利用这两年在国内打基础。
所以她不会在身上挂职,这也是她拒绝进商业部的原因。
将来为国做贡献的有海哥和安安就行,她只需要成为他们的后盾即可。
安排完工作后,她又落下一枚重磅炸弹。
“三月内我会按照大家的业绩,从中挑选一位副部长,厂长那边已经应下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好好努力。”
她说完,半点给众人询问的时间都没有,就拿着文件回办公室,留下一群被这个消息砸懵的人。
自从上次事件后,她先前带的老人已经基本离开,现在整个团队都是新组建了。
当上部长后,她的权利也提升,这些人基本都是她亲自挑选,这某个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
她虽然要离开,但也不可能看着这个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楼还没完工就塌了。
当然,她也暂时不会说自已要离开的消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白若乔又进入了陀螺似的忙碌中,且比去年还要忙一倍。
最让她无奈的是,忙碌的工作中,几乎还要时不时抽出点时间应付上门当说客的领导层。
不过这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说后都铩羽而归,众人便明白她是真的坚定了要离开的心了。
而且人家这次离开,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去别的厂子,大家也不好说什么。
好在白若乔用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把接下来,乃至三年内的基本计划和发展基调都给定下来。
只要这三年内,厂子按照她制定的三年战略计划去做,这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厂子依然会蒸蒸日上。
而这三年的时间,应该也足够厂子再培养或者寻找出更好更适合的人才。
如今大部分知青已经回城了,其中不乏有才华的人。
所以接下来她要还给厂子弄一个人才培训班。
每个月会这青阳纺织厂开启一次,免费向所有知识分子开放限定名额。
每次的培训为期三天,成绩优异的前十名都能获得临时工的机会。
如果期间工作评级高,也有机会转正。
这个消息出来,毫无疑问,青阳纺织厂又上报纸了。
而现在没有了那些危险的影响,又有家里人刻意帮忙。
作为计划发起人,白若乔三个字直接出现在报纸上,不再是白同志或者白副部长。
甚至编辑还花了点笔墨着重介绍她在青阳纺织厂的‘丰功伟绩’。
经此一报,白若乔这个名字瞬间在全国各地火了起来。
因为上面同时登报发文长篇大论肯定她这个计划,并着重表扬了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还列出她得的奖项。
并且这之后半个月内,上边直接下达通知,各个厂子都可以效仿青阳纺织厂的人才培训班,进行人才培养,其实也是变相的提供就业岗位。
随着下乡知识分子们回城,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就业困难问题。
现在上边也在头疼就业的事,不得不说白若乔这份计划又戳到心坎上了。
人才培训班虽然不能立刻解决就业问题,毕竟很多岗位暂时都是固定的,不是说扩充就扩充。
但至少能先稳住这些人,不然早晚会出乱子。
为此,白若乔又得了上边颁发的一张“积极分子”奖状和奖励的一台缝纫机。
说实话白若乔制定这份计划的时候也没想到会闹这么大。
而随着这件事传扬开来,白若乔自已不知道,她在知识分子心中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层。
之前的免费定制高考服就已经刷了知识青年们一遍好感。
后来的学习小组计划,又让不少知识分子及家人心怀感激。
如今又来了这么个人才培训班,同样又戳到这些回来后隐隐开始被嫌弃的知识青年的痛点。
这些影响力现在看来似乎都不算什么,但在未来某些时候,却能成为某股无法撼动的可怕力量。
当然,这些白若乔暂时都不知道,她也没时间去理会,因为真的很忙。
四月中旬,广州会就会开启,今年青阳纺织厂也得到了一个名额。
所以接下来要先忙广交会的事。
所幸有个‘挑选副部长’的胡萝卜吊在前头,底下的人一个个都铆足全力,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并且会主动绞尽脑汁帮忙解决问题。
这多少给白若乔分担了不少压力。
期间,她又伪装之前的身份,找了唐华几次,进行新的合作。
这次合作不是卖东西,而是运输。
今年个体经济的政策会相对放松一些。
她已经准备好申请,随时会寄到工商行政管理局。
以她去年和今年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国家颁发的奖状,再加上家人稍加运作,要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难。
所以她现在就可以提前准备铺货,等时间一到就能全国开店。
去年她让唐华帮忙购买的一百多家铺面已经基本装修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