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很多事情苏岑都是以华夏的的名号来完成的,而苏岑是华夏这个秘密,只有极少人知道。
老实说来,田牧对苏岑的信任,就仅仅是来源于苏岑是陆严良举荐的。
至于苏岑能不能找出问题,他还真没底。
但面上还是不能自己先泄气的。
“你尽力就行,实在不行我再打电话问问陆总工。”
苏岑点头,“那咱们走吧?”
不泄气是一回事,但这么草率就走,田牧是真的没想到的。
这不应该先打个电话问问陆总工,问问其中的技术问题,或者是其他别的问题先请教一下什么的吗?
就这么草率的就走了?
田牧站了起来,试探开口:“你不给陆总工打个电话?”
这下子到苏岑疑惑了。
为什么要给陆老头打电话?
“您要跟陆总工报备?”
田牧摇头:“你不打电话问问具体什么情况?这榴弹炮是陆总工参与研发的,有陆总工的讲解,咱们的进度也能快一点。”
田牧这么一说,苏岑就明白了。
这几天跟苏家人相处惯了,一时之间忘了自己脸嫩,在别人看来公信力不足这个现实问题。
苏岑四两拨千斤;“我们先过去看看什么情况,真解决不了再回来打电话。”
这么一说,田牧也觉得有道理。
都还没看呢,不知道问题怎么跟陆总工沟通。
“是这个理,那咱现在就走。”
田牧带着苏岑和许天单强三人,开车来到了另一个营地。
那是隶属于特战旅管辖下的炮兵团,是华国炮兵的尖端力量,任何大炮坦克都是先给这样的尖端炮兵团配备的。
现在出问题的榴弹炮,就是最新配备下来的。
苏岑三人跟在田牧后面,进了炮兵团就直奔训练场。
训练场上停着3辆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其中两辆榴弹炮前都有一个类似周汉这样的训练员,带着十来个士兵,对榴弹炮的结构操作一一讲解着。
70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两个队伍的不远处,有另一支队伍。
正羡慕地看着那两支忙碌的队伍,那一双双的眼神里透着极其强烈的幽怨。
在这支幽怨队伍的不远处,停着第三辆榴弹炮。
应该就是田牧口中所说的,出了问题的榴弹炮。
田牧的到来,让大家都停了下来,看向田牧。
但大家的眼神,更多的还是在看田牧身后的苏岑。
特战旅真不大,就算他们的日常训练在这边的营地,但营里有什么新鲜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就比如,营里新来的带新兵的女政委。
听说武力值还不赖。
但田旅长怎么突然把这新来的女同志带过来炮兵团这边了?难道田旅长看不惯他们,想让这女同志也给他们上一课?
不会吧!不会真的是这样吧!
田牧当然不知道炮兵们脑子里想的什么心思。
他朝另两个队伍摆摆手,示意他们忙自己的。
转头就朝那幽怨队伍的训练员喊:“方楠,你来一下。”
方楠正好也有事要问田牧,田牧刚开口,方楠就大步向着田牧走了过来。
“田旅长您找我?您之前说的找专家啥时候找啊?这大家都在训练,就我们队闲着,都快闲出蘑菇来了。”
田牧指着苏岑介绍道。
“这位是苏岑同志,你带苏岑同志看看榴弹炮的情况,一切听苏岑同志指挥。”
方楠收到这个命令,人都傻了。
田旅长叫他带这位女同志看榴弹炮的情况?!
确定不是在跟他说笑?
他有点迟疑:“您的意思是,请的专家是这位苏同志?”
田牧却是板着一张脸:“你有意见?”
方楠一个激灵,赶紧瞄了苏岑一眼,连连摆手否认。
“没!没意见!苏同志您跟我来,我给您详细说说什么情况。”
他敢有意见吗?不敢!
听说这苏同志可是轻轻松松就把那新兵刺头撂翻了的。
那可是正经被当成步兵训练的,即使只是新兵,那格斗经验也是杠杠的。
他一个技术炮兵,就别凑热闹了。
要是苏同志一个心情不好,把他给撂倒了,他还带什么狗屁兵,直接找个洞钻进去得了。
刚才大家看见方楠被旅长叫过去,还以为方楠要倒霉了呢。
为了看方楠倒霉,训练都开始一心二用了。
谁知道,方楠直接就带着这女同志走了?
不,没有走。
开始介绍起榴弹炮了?!
苏岑跟着方楠走到榴弹炮前,扫了一眼那比寻常炮筒小不少的炮口直径,基本确定了这辆自行榴弹炮是什么时候的产物。
方楠则没注意到苏岑的微小动作,自顾自地介绍着榴弹炮的基本结构。
但很多结构基本都是一笔带过。
他怕说得太深奥,苏岑同志觉得他待人不友好,故意说些她听不懂的东西。
方楠怎么想的,苏岑没时间理会。
她耳朵听着方楠大致的介绍,眼睛却在大概丈量着炮筒的长度,火炮大致的平衡性。
还趁着方楠动手打开火炮弹药箱的时候,顺便察看了下火炮的减震装置。
大概打量之后,苏岑也得出了不少的信息。
这应该是华国首辆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弹药并不是寻常的152或155毫米,而是采用的口径较小的122毫米弹药。
63A装甲运输车,搭载54-2式122毫米榴弹炮。
装甲车底盘短,承重不足。
搭载的榴弹炮还是个重家伙,这就导致了装甲运输车在行驶的时候,行走系统很容易出问题。
履带不够长,承重力不够。
多次起火发射之后,履带的受损会更严重,从而使装甲运输车的行走系统的问题更大化,然后一直恶性循环。
第153章
做更好的炮弹!
当然,这只是苏岑表面看到的,还没有得到验证。
她三两步走到装甲运输车的履带前检查。
果不其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受损。
她记得田牧说过,这榴弹炮投入训练才10天而已,这才短短10天,作为基底的底盘履带就已经开始受损,这已经算是很大的问题了。
在苏岑过去检查的时候,方楠也好奇跟了上去。
见苏岑盯着运输车的履带看,方楠眨着清澈懵懂的眼眸,不耻下问:“你在发啥呆呢?听不明白?我已经尽量拣简单的讲了,要不我再讲详细点?”
苏岑想都没想就胡说八道。
“不用了,我就是听不懂所以太无聊,蹲在这里数履带片。”
说完,苏岑没管方楠,直接起身走向田牧。
而方楠则愣在原地一脸问号。
数履带片这么好玩?
不是,他好像没告诉苏同志那叫履带吧?难道他刚才无心说了,自己都没注意?
他记性什么时候这么差了?
田牧叫苏岑就在表面看了几眼,连检查都没动手检查,就这样就回来了。
不由有点失望。
他就说专业的事还是得专业的人来。
苏岑走到田牧跟前,指了下那边还在熟悉榴弹炮的两个队伍,“您让他们停一下吧,装甲运输车的承重力不够,之后要重新整改。”
田牧没想到苏岑真能说出个理由来。
他一下子就愣住了,下意识反问:“承重力不够?你怎么知道?”
苏岑见田牧这副样子,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只是皱着鼻子想了想,片刻之后才开口:“那咱们就试验看看。”
苏岑让田牧找来一些长短不一的厚铁板,让三个技术炮兵,也就是三个队伍的训练员驾驶起榴弹炮,让他们感受目前榴弹炮的行驶状况。
然后,就把那些长长短短的厚铁片杵在装甲运输车的履带上。
履带、铁片和地面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套装式的三角形,在履带和地面之间做出加固的作用。
这时候,苏岑让他们点火发射榴弹炮。
轰隆三声!
在学员们还震撼于榴弹炮的威力的时候,苏岑已经上前把铁片拆下,让三个技术炮兵继续驾驶榴弹炮走一段路。
等他们下来的时候,苏岑就开口问:“记住这其中的差距了吗?行走系统是不是比之前滞涩了?”
方楠侧头,在脑海里对比了刚才两个驾驶的感觉,点了点头。
“有点,是装甲车出了问题?”
其中戴金丝眼镜的技术炮兵不赞同,皱着眉反驳:“63A装甲运输车的行走系统一直都很优秀,从没出现过问题。”
苏岑没说他们错也没说他们对,只是笑着cue下一步流程。
“你们记住刚才的感觉,现在咱们在继续实验。”
这一次,苏岑没有撑铁板,直接让他们点火。
又是轰隆三声。
苏岑继续让他们驾驶行走起来,对比一下差异。
金丝眼镜的技术炮兵应该是感觉出了什么,一下来就去看了履带的压地状况,明显比刚才垫铁片的深很多。
方楠下来之后也傻了。
他们刚才的驾驶状况是骗不了人的。
虽然不算很明显,但三次驾驶的情况差距,的确是有差别的。
一到二的差距,二到三的差距,能感觉到前者的差距小。
仅仅三炮就有差别,那就证明这榴弹炮是有问题的,还是大问题!
金丝眼镜这一次很肯定,看向苏岑问:“你觉得是装甲运输车的承重出了问题?”
苏岑微笑摇头。
“都没问题,就是它们不适配。”
这时,田牧也过来了,看向苏岑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真的是承重的问题?”
见技术炮兵都看向苏岑,以苏岑为主心骨。
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把炮兵团的技术炮兵收服。
没点真功夫还真做不到。
田牧再一次觉得,自己刚才可能真的看走眼了,难怪这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能被陆总工举荐。
但田牧也没太纠结。
他想起刚才苏岑垫铁板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照你刚才的做法,是不是咱们把底盘加宽做长,承重力会不会好一些?”
苏岑点头肯定:“会好一些,但没必要。”
但片刻之后又摇头。
“54-2式122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才不到12公里,远远比不上花旗国和S国,他们的反坦克火箭炮的射程早已经达到20公里,只是单单改进这一点点早已经不够了。”
这辆自行榴弹炮太落后,运输车是敞开式设计,防护不够。
没有浮渡装置,作战环境的约制太大。
还有就是射程短。
这是硬伤中的硬伤。
照现在军工的情况,全面改进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加装液压装置,加装浮渡装置,再用上新试验成功的CL—20弹药。
这么一改进,哪还是捡S国老大哥不要的破烂啊!
至少能直接跃升到世界前五好不好!
然而,苏岑提的这个想法是田牧不敢想的。
要知道,现在正是华国“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时候,百分之八十的部队,连坦克都没有摸过,更别说是这只有先进国家才配备的榴弹炮。
“你是说要大整改?我们有这技术?”田牧惊呼。
相对于田牧的惊讶,苏岑就淡定很多。
眼神里甚至还透着一丝狡黠和调笑。
“这不是陆总工该操心的事吗,您能愁出个什么路子来?”
苏岑这么一说,田牧先是傻了,然后笑了,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你说得对,有事找陆总工肯定没错!”
说完田牧就招呼苏岑回自己办公室。
至于回办公室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