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赵云孙权孙尚香 本章:第159章

    瞥了请辞的陈群等人一眼,刘禅顿时不由得面色一冷。

    “呃,殿下误会了!太上皇所言俱为事实,下臣等又岂敢有半句怨言?下臣等之所以请辞,实乃年老昏聩、力不从心……”

    “启禀殿下,汉例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臣等皆已年过七旬,实在精力不济,若是因此而误了国家大事……”

    看着面色不豫的刘禅,带着些许的苦笑,陈群等人赶紧开口解释起来。

    “年老昏聩、精力不济?呵呵,依孤看这皆为托词吧。汝等先前事曹之时,可是精力充沛得很呐?怎么,现在逆曹没了,汝等也昏聩了、精力不济了?”

    听到陈群几人给出的理由,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冷笑。

    “呃,这……”

    听到刘禅这杀人诛心之语,陈群等人顿时不上得一阵语塞。

    没办法,谁叫他们先前抵抗汉军时,一个个的都那么‘精神’呢?如今曹魏不再了,却是以身体老迈、精神不济为理由想要退休,这换成谁能不起疑?

    “哼,既然汝等并非因太上皇斥责之故,亦非不愿再食汉39,那这致仕之言便休要再提。汝等‘欠’了大汉多少年,如今自当加倍偿还之,以弥补汝等所犯过错……”

    末了,根本不给一时语塞的几人开口的机会,刘禅却是‘蛮横’的单方面做出了要榨干他们剩余价值的决定。

    事实上,原本对于曹魏这些出身世家大放的‘旧官僚’,刘禅其实还真没有多大的兴趣。

    之所以要将他们留下来,不过是充当过渡期的门面,给那些刚刚被动了‘大手术’的世家之人一些希望而已。

    毕竟中原及河北等曹魏故地新平,即便有均田地政策跟宣教司的宣传,但这直达普通百姓的统治根基还是比不上荆益交扬等‘老区’的。

    因此,在这种新的统治基础还未打牢之前,适当安抚一下那些刚被‘大棒子’敲打过的世家大族之人,用以维持新得之地的平静,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臣……下臣等谨殿下之命!”

    听到刘禅那句‘欠了大汉几年当加倍偿还’弥补的话后,带着满脸的无奈与苦笑,最终陈群几人还是不得不跪地接令。

    ……

    “下臣等参见太了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继陈群、钟繇和王郎几名‘抗战派’后,华歆、刘晔这两个‘起义派’功臣,终于还是等到了刘禅的接见!

    “呵呵,自濡须一晤不过数年,刘侍中倒是日渐苍老啊!”

    看着年不过堪堪五旬的刘晔,先前年过七旬都没被其言老的刘禅,这一次却是‘感慨’上了对方的年龄来。

    “下臣昔日受殿下棒喝点醒,数年来心中对此常怀愧疚,故此老得快了些!”

    听到刘禅的‘感慨’,带着满脸的‘愧疚’之色,刘晔却是恬不知耻的将当年随曹丕南征之时,被刘禅骂得狗血淋头之事,说成了是对方‘点醒’自已的鞭策,且借机为自已表起了功来。

    “启禀殿下,子扬得殿下提点、幡然醒悟,每每尝思报国之策。此次我大汉天军兵临邺城,实为子扬首倡接应我我大汉天兵入城……”

    就在刘晔话音刚落之际,旁边华歆这‘德高望重’之人,也是一如二人之前谈妥的条件,为其敲起了边鼓、做起了辩护来。

    “哈哈,先前太上皇还曾言人非圣贤,叔父知错能改,果不负我刘氏之姓也!”

    听完华歆帮刘晔敲完的‘边鼓’,刘禅也是随即满脸笑容的称赞起来,就连对刘晔的称呼都从之前曹魏所封的‘侍中’变成了‘叔父’,与之前接见陈群等人的不假辞色简直是天壤之别。

    “殿下,下臣有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刘禅这句‘叔父’的称呼,心中顿时大定的刘晔,此刻却突然面郑重的再次跪了下来。

    “呵呵,叔父与孤皆为自家人,有何话直说便是,不必如此多礼!”

    看着再次跪下的刘晔,刘禅却是赶紧将其扶了起来。

    “殿下,臣所言虽有挑拨之嫌,然事关我大汉江山社稷之安定……太上皇当年曾多次引起事端,虽其目的虽为兴复我大汉江山,然如今大汉社稷已定,陛下与殿下当谨防太上皇再起复位心思,乱我大汉社稷朝纲啊!”

    被刘禅扶起的刘晔,先是表明了心迹,交自已的进谏定性为了一心为公之后,这才面色郑重的把矛头指向了刘协这个太上皇。

    “呃,如今大汉江山社稷已定,太上皇一心归隐田园,不问世事,叔父是否有些过虑了?”

    面对刘晔这‘大义灭亲’的进谏,刘禅此刻似乎也是有些不确定了起来。

    “殿下,您与陛下皆为仁厚之人……这帝位一旦坐过,非是万不得已经之下,又有几人甘愿放弃?”

    看到刘禅那果然犹疑起来的面色,刘晔当即也是再接再厉,继续给刘协上起了眼药来。

    在他看来,事涉皇权帝位,即便刘备、刘禅再大度、仁厚,那也绝对不可能允许有丝毫这样的威胁产生,即便只是可能。

    “叔父处处心怀大汉,不论亲疏,请受小侄一拜!”

    片刻之后,面色犹疑的刘禅随即便一脸感激的冲刘晔躬身行了一礼。

    “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事涉我大汉江山社稷,臣岂敢以血脉亲疏而误国家大事!”

    面对刘禅的大礼,心中得意无比的刘晔,面上却是一脸的大义凛然。

    说起来,若是从血缘上来论,同为光武帝之后的刘晔与刘协两人,其关系那可是比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刘禅父子要近多了。

    但很显然,在心怀‘国家大义’的刘晔面前,这点儿血缘关系又算得了什么?

    “叔父之大功,小侄必铭记于心。待回京之后,小侄必禀明父皇……”

    片刻之后,在刘晔大义凛然的表情中,刘禅也是表现出一脸的焦急,匆匆许下了自已的诺言后,便将二人打发了下去。

    ……

    “他娘的,什么玩意儿!”

    就在刘晔与华歆刚刚离去之后,刚刚还笑意盈盈的刘禅,此刻却是满脸的鄙夷之色。

    很显然,先前接见华歆、刘晔时的热情,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逢场作戏而已。

    “黄皓,即刻命绣衣卫……记住,此事若是办不好,孤让屁股开花!”

    第441章

    “启禀殿下,征北大都督有军报送回!”

    章武八年冬,十一月

    东都洛阳,从虎牢关回军于此已经两月有余的刘禅,终于是接到了姜维扫清河北诸州郡的军报。

    “好啊,大汉重归一统,这内战终于是打完了!”

    看完手中军姜维送回的军报,刘禅也是不由得感慨的摇了摇头。

    自刘禅正式下令扫清河北,历时两月余,征北大都督姜维率骠骑将军马超、北征将军魏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冀、幽、并河北诸州郡,辽东公孙度亦归顺,大汉十三州全部收复!

    至此,自灵帝光和七年黄巾之乱始,历时四十四年的大汉内乱终告结束,华夏再次统一于汉,真正第二次重续了大汉王朝!

    “阿斗,如今战事结束,我大汉十三州已重归一统,是否择日班师回京?”

    正当刘禅还在为这场历时数十年、死了无数人的内战结束而感慨之时,耳边却是传来了二爷、诸葛大大等一众文武大臣那同样带着激动不已的询问声。

    “传孤令,命王平领无前飞军驻涿郡,关平领军五万驻许昌;另拨荆州、江东部汉军各一万五千驻守邺城,由霍弋统领;吴懿领军两万驻洛阳,其余各地之军暂驻原地……”

    被二爷、诸葛大大这么一提醒,略一沉吟后,刘禅也是随即安排起了各地的驻军事宜来。

    说起来,虽然如今大汉已经重新一统,但中原与河北之地终归还是新得,留下大军驻守、震慑,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随着如今大汉的重新一统,汉军的编制自然也是要重新调整。以前的什么荆州部、江东部、陇右部什么的,自然也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需要。

    只不过,这些事情太过繁琐,不是短时间能弄好的。

    因此,除了关键之处外,其它地方的驻军刘禅也只是暂时保持如今的现状,准备回京后做出了详细安排后再调整。

    “京营各军及陇右兵马,三日后随孤班师回京!”

    末了,在安排好了各地驻军之事后,刘禅也是随即确定下了班师时间。

    ……

    “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历史如轮回,今又回长安!没想到昔日董卓命人所散之谶语,竟是真的应验了!”

    洛阳城外,浩浩荡荡往长安而行的大军之中,感慨不已的刘协却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当初被董卓挟持迁都长安的事情来。

    “哈哈,皇兄若是担心住不惯长安,日后可随时回洛阳小住便是,无须担心!”

    听到刘协的感慨,以为其是不舍得离开洛阳的刘禅,却是毫不在意的开口笑道,哪有半分刘晔等人提醒的提防之意。

    “呵呵,皇弟误会了!虽说当年是被董卓挟持去的长安,不过如今之洛阳也已非从前。长安方是我汉室宗庙所在……”

    摇了摇头,刘协眼中却是并没半分对洛阳的留恋之意。

    说起来,虽然出生于洛阳,但刘协在洛阳呆的时间其实却是并不长。刚登基就被董卓挟持到了长安的他,好不容易摆脱董卓后,却是又被曹操挟持到了许昌。

    所以,对于洛阳,刘协又哪有多少留恋的感情。

    更何况,虽然‘东汉’的都城是洛阳,但一直以来,汉室宗庙可是都在长安。‘东汉’历代皇帝祭祀宗庙,那可都是要回长安的!

    因此,对于此次重回长安,事实上刘协其实还是挺期待的。

    ……

    “皇叔!”

    长安灞桥,看着亲迎至此的刘备,口称‘叔父’率先上前行礼的刘协,倒是免去了刘备不少的尴尬。

    章武八年腊月,经历了近一个月的缓慢行军后,班师凯旋的大军终于是抵达了长安霸桥。

    本来,作为皇帝、父亲,刘备自然是不需要出城这么远来迎接刘禅这位太子殿下的。

    但有着迎接刘协这个太上皇的名义,刘备这个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大军凯旋,自然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无形之中,才刚一到长安,刘协这个太上皇却是又被‘利用’了一把。

    “臣迎接太上皇来迟,让太上皇身陷逆曹受苦了。当年曹丕篡我大汉社稷,群臣以汉祀不可绝相谏,臣……”

    扶住行礼的刘协,先是表达了一番迎接来迟的歉意后,一身天子冠冕袍服的刘备,脸上却是带着些尴尬之色望向了刘协,想要为自已登基为帝的事情作些解释。

    “皇叔不必如此!彼时吾已逊位,汉祚已断。若无皇叔承续汉室大统,我汉室大统将绝矣!皇叔不必为此小事介怀……”

    没等刘备解释的话出口,刘协已是抢先开口,当着一众文武大臣和军民之面,以大汉前天子的身份,再次肯定了刘备这个大汉天子的皇位合法性。

    说起来,经历了太多的世态炎凉之后,如今早已大彻大悟的刘协,再一次做起了这‘禅位’之事时,却是完全没了以往做曹家人形图章时的不甘与无奈。

    “汉室江山于吾手中分崩离析……今大汉天下再次一统,汉室得以复兴,全赖皇叔力挽狂澜。汉家之帝位,皇叔当之无愧!”

    末了,再从法统性上肯定了刘备这个大汉现天子的合法性后,刘协更是以‘再造大汉’的功绩上,再一次肯定了刘备这个大汉天子的正当性!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就在刘协话音刚落之际,随着法正这个门下侍中一个隐蔽的手势过后,一道‘万岁’高呼却是瞬间从前来迎接的军民队伍中传出。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如同丢进油锅里的火星一般,刹那之间,在这声道岁高呼的引导下,十数万军民那如同山呼海啸般的万岁高呼,却是瞬间直冲云宵,声震长安!

    “传朕诏令,命户部颁发酒肉,犒赏三军将士。并于未央宫大宴群臣,共迎太上皇回京!”

    待那震天的万岁高呼渐渐平息下来之后,一道犒赏三军、大宴群臣的诏命,也是随即从刘备口中下达!

    第442章

    “啧啧,父皇这是将未央宫又重修了?”

    长安未央宫,看着眼前修饰一新、比之先前不知要豪华气派了多少的未央宫,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

    倒不是说他嫌弃自家老爹贪图享受,毕竟如今的‘季汉’虽然才刚刚一统,但仗着荆益交扬等‘老区’的厚实家底,别说重修个未央宫了,就是把整个皇宫重修一遍,那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刘禅之所以如此表情,那是因为他早就计划好了要重建一个新长安。这旧长安和宫城,自然也就用不着如此浪费了不是?

    “竖子,且不说新城尚未开建,为父可舍不得离开这大汉历代先帝所建之城。日后新城建好之后,要住你自已去住,为父与太上皇就住这旧城……”

    看着刘禅那一脸无语的表情,刘备那‘亲切’无比的‘竖子’声不出所料的随即便在他耳边响起。

    “竖……竖……”

    听到刘备对刘禅那随意至极,完全没有‘皇家风范’的笑骂声,一旁的刘协惊讶之下却是差点儿没把这‘坚子’也跟着叫了出来。

    没办法,比起草根儿出身的刘备、刘禅父子,刘协那可是真正受皇家礼仪熏陶教育长大的。

    所以,他又哪里会想到,刘备刘禅这对皇帝与太子之间,居然也能如同民间百姓父子般相处得如此融洽。

    “呵呵,太上皇无须惊讶。君臣之别那是朝堂上论给外人看的。自家人的时候,何必如此生分,讲那么多规矩!”

    看着刘协那一脸惊讶的表情,冲着刘禅一声笑骂过后,刘备却是转头跟刘协解释起了这朝堂为君臣,家中论父子的事来。

    “皇叔与皇弟这父子亲情,真是羡煞旁人也……”

    听完刘备的解释,自幼丧母,绝对从小缺爱的刘协,羡慕不已的同时顿时不由得一阵感慨。

    “臭小子,别不识好歹!你父皇重修这未央宫可不是为了自已享受,这还不是为了让你登基之时风光些……”

    就在刘协还在为刘备、刘禅这父子亲情羡慕感慨之时,一旁挽着曹节这个皇太后正说话的孙尚香,此时却是开口点破了刘备重修这未央宫的真正目的。

    说起来,这重新装修未央宫的事,早在刘禅领军出征之后就在进行了。而且说来也巧,这未央宫重新装修完毕之时,也刚好是刘备收到姜维发回的曹穆投降的捷报之时。

    “呃,父皇,要不你还是再干两年再说?你看我这刚刚才打仗回来,戎马倥偬的辛苦了几个月,怎么着也得再休息个一年半载才有精力不是……”

    得知老爹重修未央宫是为了给自已登基之用,刘禅这位权力丝毫不逊于自家皇帝老爹,就只差一个皇帝头衔的实权太子,却是下意识的就又想‘摸鱼’了。

    说起来,虽说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料,但真正事到临头之时,刘禅却还是不禁有些那啥了起来。

    倒不是说他矫情,实在是他这担着太子的名,干着皇帝的活儿太久了,却是对这皇帝的位置都没啥期待性了。

    更何况,当太子再咋的偶尔有还可以明正言顺的摸鱼偷懒。但若是当了皇帝,谁来给自已放假?

    “哼,从你出兵到现在回京,总共也不过历时四月,总共也就打了两仗而已,有何辛苦可言?这日子为父都已经给你选好了,就下月初一,刚好也是新年伊始……”

    然而,对于刘禅这征战辛苦的借口,刘备却是根本不为所动。不等其说完,却是直接开口把他登基的日子都给定了下来,根本就不给他挣扎的机会。

    “呃,皇叔……皇叔真要禅位于皇弟?”

    听到刘备连禅位的日子都给定好了,即便先前早就从刘禅口中知晓有这个可能的刘协,这会儿也仍是不禁有些难以置信和无语。

    要知道,自始皇称帝以来,真正以皇帝身份禅位于别人的,目前也就他一个。王莽那次受禅时,刘婴只不过是皇太子而已。

    但不管是刘婴禅位给王莽,还是他自已禅位给曹丕,那可都是被逼无奈,有谁是自愿的?

    但现在,刘备不但主动要将皇位禅让给刘禅,关键是特喵的刘禅看样子还不怎么情愿,这能不让他无语吗?

    “太上皇,这竖子就是懒,其实却是比咱更适合当皇帝。这些年……咱今年已经六十有七,这人老了,精力不济了。早点儿把国家交给他,咱还可以多过几年舒心的日子。届时跟太上皇一起饮酒游猎、种菜,岂不美哉!”

    没有在意刘协那一脸惊讶跟无语的表情,刘备却是已经满脸憧憬的在畅想着自已的美好退休生活了。

    “大哥,这喝酒打猎的事可不能忘了小弟!反正现在国家安定也没仗打了,到时候俺跟二哥这将军也不当了,就陪着大哥喝酒打猎去,哈哈哈哈……”

    就在刘备畅想着自已的美好退休生活之时,伴随着一道震得人耳膜生疼的大笑声响起,只见前来赴宴的三爷跟二爷,此时已是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嘿嘿,三叔你确定打猎喝酒比打仗更有劲儿?”

    看着一脸认真的三爷,刘禅顿时不由得一脸坏笑了起来。

    开玩笑,眼见这‘接班’的事情已成定局,他又怎么可能让二爷跟三爷这样的镇国‘核弹头’退休!

    所以,眼珠一转之下,刘禅却是直接投其所好的‘利诱’起了自已这叔父兼老丈杆子起来。

    “你小子哄谁呢,如今咱大汉十三州哪里还有仗打?”

    面对刘禅的‘忽悠’,跟刘协、曹节这个太上皇、太后行完礼的三爷顿时不由得撇了撇嘴。

    很显然,被刘禅‘忽悠’得多了,三爷的反诈骗能力那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叔,咱大汉国内的仗是打完了,但……”

    看着反诈能力强了许多的三爷,刘禅张口就准备继续忽悠、诱惑。

    “呵呵,二弟、三弟,你们如今可不能致仕,还是再辅佐阿斗几年吧再说吧!”

    只不过,还没等刘禅继续忽悠下去,老爹刘备却是已经开口否定了三爷拉着二爷退休的想法。

    “大哥,就三年,三年之后,弟亦……”

    就在刘备否定了三爷的退休想法之时,先前并未开口的二爷也是一脸坚定的提出了退休之事。

    很显然,这次三爷提出退休的事情,并不只是二人一时性起而为,不然二人也不会提前这么多时间赶来赴宴了。

    没办法,两汉以来,外戚干政所带来的危害实在太大。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第15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第159章并对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