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陆俊迟苏回 本章:第114章

    苏回轻轻点头,这和他的推断几乎一致,所以在心理诊所里,他就对张君之做出了判断。

    苏回开口道:“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当初宋蓝恩最后制作的那一枚炸弹,还没有被找到。”

    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何之前没有发生爆炸,但是显然,事情还没有结束。

    几个人正讨论到这里,重案组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谭局出现在了门外。

    他往里看了看道:“今天人很齐嘛,你们几个都在啊。”

    陆俊迟忙起身给谭局推过来一张椅子,又转头出去让乔泽给谭局倒一杯茶。

    谭局摇了摇手:“茶就不必了。我啊,刚从省里开会回来。”

    陆俊迟心里微微一动,开口问:“领导有什么指示吗?”

    谭局苦笑了一下:“会议上,有人问我,372一案什么时候能够结案?是否需要厅里的帮助。”

    听了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

    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也已经理清了案件的真相,但是距离结案,好像还差一步之遥。

    就是这一步,迈出去就是胜利。

    可是现在,却有人催着结案了。还有人想把这个案子从他们手里接过来。

    陶李芝低着头不说话。

    姚飞有些紧张,手里转着的笔掉在地上。

    邢云海的眉头也紧皱着。

    谭局继续道:“这些天,反对的话我也听了不少,有人说,这个案子太大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后续的烂摊子该怎么收拾。有人说,有些事情不去动,才能够活得更久。还有的人说,这案子已经水落石出了,继续查下去也查不到什么。上面的人,有人想要下来摘桃子,还有的人想要息事宁人,让你们不再查下去。”

    他们不能也不敢假定,这案子是否还和更高层有关系,又会有多少牵连……

    苏回叫了一声:“谭局……”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领导的施压,同僚的反对,他们可想而知,谭局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了谭局的身上。

    那他们现在该怎么做呢?

    是查,还是停?

    谭局叹了口气道:“我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两年前的细沙案我下令暂时结案,结果差点酿成大祸……我是个有点固执的老头,认死理,就算是见了这么多的事情,还是坚信正义。”

    “我觉得,现在我这里听到这样的话,恰恰说明,有些人,已经开始害怕了。”谭局说到这里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几名下属,目光坚定,“所以这一次,我和领导说,因为这个案子,有很多人死去,我必须给那些亡魂一个交代。这案子还有疑点,还有问题,不过我相信,在我们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解决。我老头子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会把这个案子查下去一天!”

    “我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谭局说到这里起身,拍了拍陆俊迟的肩膀,“我等着,水落石出的一天。”

    这样的一段话,比多少轻飘飘的支持,加油,都要让他们触动。

    陆俊迟道:“谢谢谭局。”

    .

    从那天起,整个重案组除了要处理日常案件,还和几位侧写师一起,极力寻找着372最后的答案。

    他们不断地搜集着各种的信息,随后进行讨论,反复推演。

    张君之,王副局,已经暴露了身份,除了这些人是幕后主谋之外,其他的人还有谁?

    他们还曾经和谁联系过?

    在十年前的大火之中,对方毁去了大部分的资料。

    随后,人证,物证,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在逐一消失。

    时间是横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障碍,他们不能把所有精英的警力都铺在这一个案子上。

    当证据无存,人们的记忆逐渐淡忘,他们还能够从哪里找到幕后的真凶?

    那是一段难熬的时间,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为着那一个共同的目标,查出幕后真凶,不放过任何的一点蛛丝马迹。

    虽然每一天都只有一些零碎的进展,但是那些信息像是水滴,逐渐滴落着汇聚在一起,就能击穿石板。

    幕后的真凶像是消声灭迹了,隐藏了起来。

    可是再为圆满的计划也会有漏洞,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

    作为幕后的人,他一定是有他的执念,有他犯罪的原因。

    进入了年底,天气越发冷了起来。

    在华都的家中,苏回看着面前的拼图,他把最后一小块拼图合拢,整个拼图又连成了一整片。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完成这个拼图了,在这半个月里,他一直在反复地拼着。

    陆俊迟终于理解了,当初苏回和他说的,这个拼图没有边界,没有固定的拼法是什么意思了。

    拼图可以无尽的延伸下去,如果愿意,似乎永远不会结束。

    可是现在,苏回觉得他已经拼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反复推敲,几近完美。

    他把拼图的背面黏合在了一起,摆在了相框里。

    陆俊迟帮他把拼图封好,然后帮他挂在了卧室的墙面上。他问苏回:“你还准备拼新的拼图吗?”

    这段时间,苏回都没有收到新的快递。

    苏回凝望着墙上的拼图,那是一片浩瀚的宇宙。

    深紫色的天幕上,星辰点点,透出光辉。

    他轻声道:“不必了,我感兴趣的拼图都已经拼完了,我感觉,我已经拾起了所有的过去。也许以后再有好的拼图上市的话,还会试试吧。但是现在,足够了。”

    他说完话拉住了陆俊迟的手。

    陆俊迟的手很暖,只要握着,就可以从中汲取到力量。

    暗夜无声,整个城市里都安静了下来,仿佛只有他们两个人存在。

    灯光之下,陆俊迟低下头,轻轻吻上了苏回。

    一切,就快要结束了。

    .

    十二月底,如今已经入冬,天气逐渐寒冷,天色也黑得越来越早。

    每年的年底,都是所有人最忙的时候,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进行新一年的工作安排。

    总局里也不例外,开不完的会议,写不完的报告,做不完的PPT。

    每年这个时候,附近四省一市都会一起进行年末的盘点,举办英模表彰大会,以及各种颁奖事宜。

    今年附近省市的公安交流会议就选定在了华都举行。

    很早总局这里就开始甄选场地,布置现场,对与会人员进行邀请。

    会议上颁布的各种奖项不光有针对一线人员的,基层警员的,还有一些奖项是给后勤人员,法医,物鉴,以及技术人才的。

    这公安大会也算是一件大事,很多人都定好了日程,准备来华都。

    按照往年的惯例,一些重要的奖项是要到当天才揭晓,可是这一次不太一样,提前三天,就有一份获奖名单在公安内网上被公布了出来。

    这其中,就有了苏回的名字。

    而且是在最后一天下午的一个压轴奖项。

    华都总局内部对于这个奖项没有异议,其他省市公安系统的人反而来了兴趣,纷纷来打听苏回是谁。

    他们很快就了解到,苏回是翁玉华的学生。

    这次会议翁玉华和随良逸两位犯罪心理侧写的专家也早就定好了要来参加,他们拿了小奖,反倒像是在给苏回陪跑。

    这会议还没举行,就有不少人来到了重案组给苏回庆祝。

    陆俊迟帮着苏回解释:“都是谭局帮着申报的,上面的领导看了资料把奖项定了下来,苏老师对这些并不看重。”

    可这还不算完,在会议开始一天前,华都法制报刊登了有关苏回的一期专访。

    专访非常厚,用了十几个板面,似乎是对给苏回奖项的一种回应。

    天才侧写师,杰出青年警员,最为优秀的犯罪心理画像师,能够直击犯罪者心灵,侦破过一系列大案要案,解决棘手危及,多次直面犯罪分子,几次生死置之度外……

    整篇报道不仅揭示了苏回的身份,还刊登了苏回破获的一些案件,以及诸多事迹。

    让人们对这位外表俊秀孱弱,内心却坚如磐石的行为分析专家更为了解。

    一时间,荣耀加身,苏回可谓是风光无限,甚至比当年他隐身为诗人时,敬仰者还要多上一些。

    转眼交流大会就正式开启,整个会议的餐饮,住宿,举办全都安排在了华都会议中心。

    最后颁奖礼那天,日程被排了整整一天。

    上午彩排的时候,苏回就先到了,陆俊迟一直寸步不离地,跟在他的身后五步左右。

    在会场之中,陆俊迟就能够听到那些人的窃窃私语。

    “那个就是苏回啊,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这么年轻,没有想到会有那样的成就。”

    “长得比我想象中帅多了。”

    “这位苏顾问,算得上是谭局亲儿子了吧?”

    “那是人家有真才实学,你看报道上的那些大案,随便哪一个拿出来,不够格啊?”

    “是啊,别的不说,这次毒气案就是记的个人一等功。”

    苏回今天穿了一身警服,皮带束了腰,从侧面看腰线柔韧,背面看去不堪一握。他最近的身体好了一些,被陆俊迟带着开始运动,虽然还很瘦,气色却好了很多。

    苏回走到台前来,正好看到翁玉华坐在轮椅上,随良逸站在他的身后缓缓推着,在和工作人员对着等下颁奖的颁奖词。

    关于他们的颁奖环节,已经反复练习过。

    苏回走过去叫了一声老师,随后道:“好久不见。”

    然后他又转向一旁的随良逸,叫了一声随教授。

    第147章

    当年在学校的时候,

    翁玉华曾经对苏回很好。

    在几年前,国内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犯罪心理学系,犯罪心理这门课程只是作为犯罪学院的副课设置。翁玉华讲授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程,

    他对国内外的相关历史非常了解,

    在学术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

    在大学期间,

    翁玉华对苏回一直照顾有加,也对他有栽培之意。

    他带着苏回发表了在核心期刊的第一篇论文,把他引入了相关的学术圈子。

    后来,苏回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考取翁玉华的研究生。他提前两年完成研究生学业,

    临近毕业时,翁老师还问过苏回是否愿意留校任教。

    苏回那时候一心向往着学以致用,

    想要到一线去,

    翁老师就没有对他多加阻拦,还很支持他进入警局的选择。

    苏回快要毕业时,几处都对他伸出橄榄枝,

    其中有一些薪资待遇开得比华都要高,苏回和于烟见了两次面以后,最终选择在华都任职。

    师生一别,就是多年过去。

    如今再次见面,已是沧海桑田,

    物是人非。

    这几年,

    苏回也听到过一些有关翁老师的消息。

    翁老师的妻子于三年前去世。

    自从半年以前,翁玉华一次中风之后,腿脚就不太利索,从此他出席重要的活动都是靠着轮椅代步,翁玉华的师弟随良逸对他照顾有加,一直陪在左右。两个人不止是师兄弟,

    工作的合作对象,更是生活之中的好友,他们一路帮扶着,走到现在。

    “苏老师也是来进行彩排的?”看到了苏回,随良逸笑了,低头对翁玉华说,“你看,我们两个努力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你这个徒弟争气,犯罪心理和刑侦实践相结合,屡破大案要案,就连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奖励,他都能够拿到手里。”

    苏回听得出来,这次评奖,随良逸是对结果有些微词的。

    他们这样的前辈还没得过的奖,他反而拿到了。

    翁玉华看上去脸色不是太好,有些疲惫,开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苏回一直是我的得意门徒。”

    然后他转头看向苏回,似是替随良逸解释:“苏回你做过那些事,破过那么多的案子,吃过很多苦,也该得到这样的回报。你师叔是替你高兴。”

    “谢谢随教授,谢谢翁老师。”苏回说着取出一个小盒子,“翁老师,今年您的六十岁生日我没能来得及去参加,所以买了个小礼物送给您。另外等下午颁奖礼后,我想请您一起吃个饭。”

    随良逸主动帮着接过了小盒子,放在翁玉华的手里。

    翁玉华打开,发现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领带夹,看得出是金饰,材质很好。

    他的心头一动,伸出手把领带夹取出,夹在了领带上。

    翁玉华抬头对苏回道:“礼物我收下了,谢谢你。可是我们今天还要赶回去,就不和你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吧。”

    看来,他们等下参加完自己的环节,就准备离场了。

    苏回没有强求,和他们又聊了几句,转身离开。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会场里走过,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场,很多人还在闲聊着。

    台上的主持演练着颁奖词:“他凭借着精湛的犯罪侧写技术,通过缜密的推理和取证,屡次破获大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特别是在今年的……”

    听到这里,随良逸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你的好徒弟啊……”

    翁玉华低着头小声道:“他也是在尽职尽责。”

    不远处,谭局也在和到场的领导在寒暄着,有人问他:“谭局,那个案子你还在查吗?”

    谭局长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个案子,还好苏老师在我们局里,在他的努力之下,相信不久我们就能查清真相,水落石出。”

    “唉,苏顾问还真是优秀。不过这时间也的确拖了一段了,你们不准备申请省厅的专家辅助吗?”

    谭局看了看不远处,摆手道:“省厅的专家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毕竟不了解我们华都的情况,我们还是自己来吧,事情过了那么久了,侦破工作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在幕后的真凶尚未找到,不过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旁边不动声色地走过了,坐在了右侧的前排,开始和与会的其他领导打着招呼。

    很快,整个流程过了一遍,到了整点,领导入座,会议正式开场。

    会议开始先是领导进行讲话。

    随后是各个总局的领导进行总结。

    到了颁奖环节,获奖人员们一个一个上台。

    会议过了两个小时,终于告一段落。

    随良逸拿完了奖,推着翁玉华给前排各位领导打过招呼,随后退场。

    后排处,苏回和陆俊迟对视了一眼,陆俊迟也离开了现场。

    苏回的那个奖项是在后半程,会议的安排上有个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如果您喜欢,请把《刑侦笔记》,方便以后阅读刑侦笔记第11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刑侦笔记第114章并对刑侦笔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