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电梯里只有她们两个人。
宁??盯着不断上升的数字,心里想着谢天谢地梁新禾不算情商低的人,也幸好她并不话痨。
她不免得想起贺如意的话――你和梁小姐交个朋友嘛,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事情也有个照应啊……
邻居……
之前不是邻居碰到的频率也出乎意外的高,这还是建立在自己不怎么出门而梁新禾工作很忙的前提下。
当设计师应该很忙吧?
作为一个从没进职场的人,她猜的。
现在变成了邻居了,还是上下楼,想必更容易遇到吧?
她也不能每次都假装视而不见吧?
何况她看上去也不讨厌,她对于梁新禾的印象其实还不错。
大概很小的时候,宁??就发觉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她的知觉比别人迟钝,她的反应比别人慢,她的社交比别人差很多。
当她在人群的时候,她总是无法找到方法去融进去。
除了亲人,其他人在她的眼里都是模糊的。
曾经,只有章妮思是高清的。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身侧的梁新禾,长相非常清秀,气质十分温婉。其实,她也知道她一些事情。
年龄,看不太出来,肯定比自己小一些,她好像职业里获得一些成就了,大概28岁?
有一个伴侣,出轨,分手,卖房,现在应该是单身中。
还有最近是脚趾受伤了……
宁??快速地往下看一眼她的脚,脱口而出:“你的脚好点了吗?”
“……好多了。”梁新禾慢了半拍才回答,她眼里有一丝惊讶。
宁??撤回了视线。
好一个“任务完成”的眼神。
梁新禾笑着在心里摇摇头。
“嘀”的一声,15楼到了,她可以察觉到宁??的身体语言瞬间松弛了下来,看着她走出了电梯门。
“拜拜。”梁新禾举起手挥了挥。
“……再见。”宁??总算抬脸对她点点头。
电梯门合上。
梁新禾轻轻地笑出声来。
这邻居也太有趣了吧?
她的朋友不多,现在身边也只有韩开亮和吴思源,他们现在各忙各的,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
韩开亮生完孩子之后,变得越来越忙,她们之间聊天的重点也不可避免地变成孩子了。
她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失落的,还有点孤独。
可能是她刚结束一段感情长跑吧,过段时间就好了。
又或许,结交新朋友,分散一点注意力就会好一些。
梁新禾不可避免地对宁??产生一些好奇,她的工作是什么?如果熟悉了之后,她是不是还会是这样一副生人勿近的社恐模样?
-
进了六月,西城进入了梅雨季,潮湿闷热雨且多,到了月中,梁新禾曾经的一个客户送给她两大篮余姚杨梅,非常新鲜,颗粒饱满,色泽红艳。
韩开亮带走了一点,公司的同事分完,还有一大篮她带着回家了。
她吃得不多,杨梅也不能久放。
她忽然想起了宁??。
她拿出了一些,其余的大部分仍在篮子里。
她迟疑了几秒,还是拎了起来,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还行,不算晚,还在会客时间。
9点之前是属于会客时间。
9点之后是属于私人时间,至少9点半过后是。
刚工作那几年她几乎没什么假期,有时候通宵达旦熬夜,有时24小时待命。
现在工作稍微自由了些,她更加珍惜自己的私人时间,同样也想尊重别人的。
也不算心血来潮,既然想交人家这个朋友,那自己就得主动点,临出门时她照了下镜子,还行,妆容虽然有点糊,但还能见人,扭开门就出去了。
15C。
这里一层楼一共有四户
。
A,B户型都是小户型,70平左右,两室一厅,而C,D户型是偏大一些的,接近100,三室两厅。
宁??住的是偏大一点的。
到了15楼,入户门是深灰色的,她按了按门铃。
等了一会儿,都没有人来开门。
梁新禾往上看了一眼,见到了猫眼。
接着门才打开了。
瘦白的手捋起一缕散落的乌发塞至耳后,剩余的长发松散地夹在脑后,镜片后的眼睛里弥漫着惊讶:“你……”
梁新禾露出微笑:“宁小姐,是这样的,有一个客户送了很多杨梅给我,他们家里是余姚那边的,有个果园,早上刚摘的,给一些你尝尝看?”
宁??看着她,貌似有点失神,欲言又止。
“你对杨梅过敏吗?”梁新禾替她接了一句。
“……没有。”宁??终于说,她长长的睫毛眨了下,仿佛她的内在还在处理这件事情。
“你不喜欢吃杨梅吗?”梁新禾放轻了声音,幸好宁??只是意外,惊讶,犹疑,却没有排斥,这省了她们之间再变得尴尬。
“还好,我挺喜欢的。”宁??说,垂眸扫了一下篮子,“可是这太多了……”
“我在公司已经吃了不少了,我家里还有,你也知道杨梅不能放久的,要新鲜才好吃。”
梁新禾将篮子递过去,宁??顿了一两秒,接了过来。
“谢谢。”
“我要谢谢你才是,要不这么多杨梅我肯定吃不完,你可以分一点给你姐姐,还有朋友……”
“……”宁??拎着篮子,动作有一瞬的僵硬。
梁新禾了然,笑着说:“那我回家了,我刚下班,现在只想回家躺着。”
她清楚地看到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宁??僵硬的身体语言就松解了,可神情之间又有点不好意思。
她已经尽力了,别再为难她了。梁新禾在心里说,挥手:“拜拜~
宁小姐。”
“……再见,”宁??轻声说道,神情却露出一点犹豫。
梁新禾顿时脚下一停,望着她。
“叫我宁??就好。”
“……梁新禾。”她笑了,“你也可以叫我名字就好。”
宁??抿了下唇,一霎安静之后,点了下头。
两人再次对视。
她身后有一层薄黄的玄关的灯光,穿着很简单的一件卡其色的宽松的长袖棉麻连衣裙。
素颜。
梁新禾没见过素颜像她这么好看又有独特气质的女人。
她转身,走向了电梯,按了数字,瞄了一眼,微微笑。
宁??仍然站在原地。
梁新禾进了电梯,门上映出了她弯弯的笑眼。
第17章
Chapter
17
在梁新禾敲门之前,宁??正在和她的经纪人余贝通话。
在国内,作家经纪人制度并不成熟和完善,无法像国外的经纪人那样独立代理各类版权,与书商和出版社谈判,进行市场调研等等。传统作家的合作方式基本是作家本人和出版社编辑商讨洽谈比较的方式,并没有专业的经纪人为其服务。
余贝会成为宁??的经纪人,说来也话长。
她们同是西城大学文学院的本科学生,不同班级,住在同一栋宿舍楼,可两人的生活圈子完全没有任何的交集。
宁??除了章妮思之外
,几乎没有任何朋友,而余贝是班级的团支书,人缘非常好,社团活动经验丰富。
她们上大学那几年,正是网络文学开始流行的时候,余贝那时迷上了看网上,不仅沉迷她还有副业,是当年二次元一家比较知名的工作室的重要成员,她身兼多职,既能参与编辑,校对,排版,又能自如与写手,印厂厂家,读者卖家等多方沟通,十分多专多能。
宁??从初中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到了高中,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一写短篇的,散文,随笔等等。她只是写给自己看,与自己对话,是一种很为私密的表达。
到了大学,她开始写长篇,同样写给自己看而已。
宁??最喜欢在周末带着笔记本电脑到图书馆,找一处宁静的角落,安静地码字。
有一天,她在浑然忘我地码着剧情,后头猛地传来一声惊呼“天啊怎么会这样?”
回头一看是余贝满眼兴奋地盯着她的屏幕看:“你写的是破案吗最后谁是凶手呀?”
宁??吓得当场抱起笔记本就跑。
“哎哎哎,你是在网上连载吗?哪个网站啊,我要去追连载!”
后来余贝说她足足在图书馆守了一周,宁??都没出现,只能作罢。
余贝的大学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学习,娱乐以及工作缺一不可,充实而快乐,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而宁??几年大学生活得像个隐形人,她们再也没能遇到。
本科毕业后余贝去了出版社当编辑,五年后,她与几位同行合伙创业,开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
此时的宁??以“未晓”的笔名出版了两本书,已经小有名气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向她询问各类版权等等的合作事宜,她疲于应对,一律婉拒,可是这样反而更加激起了资本对她作品的兴趣。
因缘巧合,余贝就此再度遇到了宁??。她已经不是大学时期里热情而稍显有些冒失的性子,立刻就察觉出宁??不是在自视甚高吊人胃口,也不是不满意价格,而是她过于谨慎,过于怕生,过于怕麻烦,所以干脆一刀切,全都放弃。
幸好,宁??也不太像大学时期那么社恐了,她们一来二去就有了联系。
起初,余贝都是通过邮箱和她联系,接着是QQ,接着是微信,后来才是打电话,现在仍极少见面。
两人聊天都是在谈宁??的作品,渐渐地,余贝会给她试读,校对,剧情反馈。
等余贝发现宁??攒了两本书后都没发表震惊得久久不能话语,对宁??说:“好吧,你如果信我的话,我来帮你做这些你讨厌的事情,你就安心地写书就好。”
从此宁??终于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写作上面,由余贝帮她出面处理写作之外所有的事情。
两人配合得很好,宁??也几乎不接受任何的采访,外界甚至都不知道未晓的性别。
余贝住在申城,与西城距离不远,不过两人一年最多也就见一次,这种相处的方式最适合宁??。
不知不觉地,两人合作已经度过九个年头。
对于宁??最近的状态,余贝是很清楚的,她劝她不要着急,多休息,把身体养好再动笔
也不迟。
宁??以前也有过一次短暂的瓶颈期,她当年采取的办法就是冷处理,暂时不动笔,看看自己喜欢的作家们的书,触类旁通,很快就过去了。
不过这次这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看着喜欢的作家的文字,宁??反而更难过了,更沮丧了。前些日子似乎有些灵感,可是一打开文档,脑袋里依旧全都空白。
活了三十六年,她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写东西,其他的事情她一件都做不好,感情也是一塌糊涂。
现在她唯一的技能也要失去了吗?
宁??陷入了深深的恐慌。
江郎才尽,是文字工作者最可怕的梦魇。
她想没有人能懂得她的恐惧,一直以来,文字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一有灵感,只需在纸上稍作大纲,手指触到键盘的时候,那一个个文字会争先恐后地从她的指尖,蹦过键盘,跳到屏幕上……
那些文字仿佛是她的血液流淌出来的,她一向是个不善言辞的不会讨人喜欢的人,只有文字会亲近她。
只有写作,她才不会觉得孤独。
宁??知道她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那就是一无所有,最后连写作都写不出来了。
余贝只能尽量劝她,根本不敢逼她,她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她让宁??出去旅游散散心,怕她一个人在家憋出病来,可宁??拒绝了。
她很担心宁??的状态,可也不太敢在邮件和电话里表现出来,她打算挤出几天假去西城陪陪宁??的时候,她忽然主动打电话联系自己了:“我换个笔名去写网文怎么样?”
余贝心里打了一个突,不动声色地问:“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的?”
宁??:“想换个方式,说不定会打开新的局面。”
余贝沉默了一小会,问她:“那你懂得现在的网文流行什么吗?如果你想写,还得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平台。”
宁??:“我知道的。”
余贝:“
现在的适合写手连载的平台各有各的优缺点,我觉得比较适合你的就是――”
宁??:“绿江。”
余贝心里微叹了口气。
绿江确实是目前市面上比较适合女写手写作的平台了,编辑不会干涉作者写作,对字数没有要求,比较适合中短篇写作的平台,版权也掌握在作者本人手中。
只是这平台适合新手,适合熟谙网文套路的写手,适合宁??吗?
她从一个默默无名马甲从头开始?她能接受寂寂无名没有任何响声的落差吗?
实际她很意外,很吃惊,没想到宁??选择了这么一个破釜沉舟另辟蹊径的方式。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这还是她认识的谨慎保守的宁??吗?
宁??:“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是真没想到……”余贝低喃了一声,沉思了会,委婉地说:“你知道网络是不太一样的,受众不太一样,看网文的读者群年龄普偏低一点,还要比较追求快节奏的……”
她顿了顿,想听听宁??的反应,可她在那头安安静静的,余贝只得继续说:“当然如果是新手的话,也有一点办法可以运作,不过我觉得你应该不想要那种方式吧。”
宁??轻轻地嗯了一声。
两人沉默了几秒。
余贝“哎”地一声扬起声线,轻松气氛地问:“那你说一下你的想法嘛,跟我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连载的时候有同步的反馈,这和我之前写东西的时候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