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孙颖莎王楚钦 本章:第115章

    听说现在他们已经被拆了,王楚钦又有了新的搭档。

    那未来是不是又有新变化呢?这对于乒乓球运动,对于混双这个项目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余编一边默默观察,一边思索着。

    马龙走进球馆跟余编等人打招呼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个王大头。

    原来他被龙哥叫过去了,莎莎顺便抬头看了一眼。王楚钦自然地贴过来,问她:“你拿的什么呢?”

    莎莎不太自然地摆了摆袋子,给他介绍旁边的人:“这央视的郑编导,她给我的。”

    王楚钦跟郑芸点了个头问好,又朝莎莎说:“你一直拿着干啥,我给你放那边去。”

    莎莎捏着袋子不想给,里面都是甜食和吃的,怕他没收。最近过年吃胖了,队医和康复师都建议她要控制饮食,因为运动量不够,吃多就胖得快。

    看她这个扭捏样子,王楚钦不看也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王楚钦侧头睥睨,伸出一只手到莎莎跟前,用一种命令式的口吻说道:“拿来吧。”

    莎莎撇着嘴不情不愿地交出了袋子,看着他走过去放到了自已的背包旁边。

    郑芸在旁边看着感觉特别好玩,调侃到:“王楚钦看着挺严肃的,你怕他啊?”

    莎莎笑了笑:“没有,他就是跟不熟的人不爱说话,一点也不凶的。”

    怕他?过会就让你们看看到底谁怕谁。

    ***

    余编跟马龙沟通了下,会对几个跟王楚钦和孙颖莎比较熟的队友做下采访,跟之前做其他几个单元时类似。

    主要的问题就是围绕对队友的看法,对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的看法等等,以及看能不能从队友这边再挖点精彩的素材出来。

    国乒更新换代快,与王楚钦和莎头一同相处了多年的队友,很多都已经离队了。有些需要异地采访,有些可能都联系不到了。

    马龙自已在前面一个单元里做过主角,现在是在这个单元里做“辅导员”。

    余编:王楚钦几乎是你看着长大的,从北京队到国家队,从做他的队长,带着他拿了第一个世界级的男双冠军,到后面跟他一起在巴黎奥运会夺下团体冠军。大家都说“王楚钦是拴在马龙裤腰带上带大的”,你对他现在的成绩会有感慨吗?

    马龙:哈哈哈哈,其实有点夸张啊。大头,嗯,王楚钦,确实一直跟我在一个队。但说我带大的,有点夸大其词了。他其实很小的时候就很独立,有想法,有担当。我照顾得不多,可能教练他们照顾得更多些。

    怎么说呢,有时候确实很感慨。但我想,可能不仅是我,还有挺多人,许昕,继科,刘指(刘国正),李指等,都想不到大头能取得现在这么好的成绩。

    巴黎打完团体赛的最后一场,他下来之后就抱着我哭,说龙哥,我终于打完了,我打赢了,我们赢了。那天,我们几个都哭了。

    哈哈哈,有点丢人哈,但我确实感觉到可以把担子交给他了,我也可以没有压力和遗憾地走剩余的路,想打就打,想退就退了。所以,我还有点感谢他。

    余编:后面你在,里面有一张赛场上你搂着王楚钦和孙颖莎一起拍的合照,当时他俩还没完全公开。所以那时候他们在队里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吗?

    马龙:额,这个,额,当时就挺高兴的拍照。其实是许昕让我拍的,他说让我拍了发给他。结果他把我的脸P成了他的,还发给我看,后面我就发了那个

    其实呢,现在可以说了哈。大头和孙颖莎,他俩反正从小吧,从十几岁起就爱打打闹闹,以前真没人觉得他俩会在一起。大家都把孙颖莎当妹妹看,大头也挺招女生喜欢的,反正我是一直不信。

    结果有天,就那次南阳直通赛,许昕跟我在后台,看到两个人...抱一起了,吓了我一跳。你说场上抱下得了,下了场还抱就有点......

    不过他俩挺争气的,从那场打完许昕后就配的很好,后面拿到混双冠军,真的挺不容易的。大家都为他们高兴,这是我们的第一块奥运混双金牌。

    余编:他俩在混双项目上拿了几乎现在所有世界级比赛的冠军,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绩与荣誉,很直接地影响了这个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甚至可以说是间接推动混双变成了奥运会的常规项目。对于国乒教练组来说,你们是有这方面的间接引导,或者你们之前想过吗?

    马龙:这个我没啥资格回答,哈哈,我做教练也才两年多。但以我的理解,是没有。真的是顺其自然,谁也没想到他俩这么能打,能打出这么多冠军。

    也没有任何人能预估到他们两个人1+1大于二的效果这么强,吸引了那么庞大的粉丝群体,让世界上很多从来不看乒乓球的人来看比赛,关注这项运动。

    但这种关注有好有坏,产生的影响越大,责任也越重,面对的苛责也越多。

    我还是希望大家把运动员不要当成明星,不要盲目崇拜与喜欢。比赛有输有赢,竞争也是良性的。

    我们在赛场下,都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发脾气甚至做错事。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请大家不要放大或者传播曲解。

    当然,打比赛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并不崇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天天都在为国争光,很多时候也就是敬业一点,想打赢而已。过多的赞誉也是一种捧杀。希望大家理性的看待。

    余编:龙指说的确实是,现在大家都不太理性。王楚钦之前已经换了新搭档,听说最近又要换,现在咱们队里混双都没有固定搭档了吗?

    马龙:呵呵,这个问题我就更不好回答了,我也不是管混双的。这也涉及到我们内部的一些变动,目前是在调整期,我想未来还是有固定搭档的。

    余编:好的好的,谢谢龙指,咱们这就结束吧。

    马龙:好的,拜拜,给你换下一位!

    ****

    余编:曼昱你好,我是央视的余清哲,去年有跟你做过两次专访。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

    曼昱:余编你好,那个,我应该记得吧。(对不起,我不记得,我是鱼,除了乒乓球,我只有七秒记忆)

    余编:哈哈哈,没事,咱们可以开始了吗?

    曼昱:可以。

    余编:你觉得打混双,会产生感情吗?

    曼昱:啊?这么直接的问题吗......

    余编:啊,这个不好回答吗,那要不我换一个。你打混双的搭档中,觉得跟谁配最默契呢?

    曼昱:啊???那我要不还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吧。

    我觉得打混双,可能会产生感情,但要看跟谁配。配得对,就会产生,配的不对,也没啥特别的感情,大家都队友。

    (余编低吟了一下,内心os:额,你这回答,跟没回答差不多。)

    余编:那你跟林高远,额,我不是八卦啊,纯粹想探讨下。都说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和爱情产生的多巴胺一致,大家都觉得混双打多了,会产生感情。

    曼昱: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喜欢高远的时候,他站我对面打我。

    余编:(这么大方地承认吗,你还是含蓄不爱说话的王曼昱吗)那能不能分享下,对混双这个项目的看法,咳咳,大家都说混双让男人更男人,女人更女人,不知道你听说过没?

    曼昱:听过,不过我不认同。我打比赛都很男人,混双也一样。

    余编:咳咳...咳咳...那我还是换个问题吧,你和孙颖莎王楚钦差不多同龄,一起在国家队相处多年,你和孙颖莎搭过女双,和王楚钦搭过男双,不是,是混双,觉得有什么区别,或者相同点吗?

    曼昱:没什么不同,我说了,我都很男人。

    余编:额,配合上呢,一点都没有区别吗?

    曼昱:当然和莎莎配合更好了,我们技术比较相近。对王楚钦也比较欣赏,他是左手,双打技术好。区别在于他们一个右手,一个左手吧。我站位要换。

    余编:......那你对他俩的事情是不是都挺了解的,听说你们关系都很好。

    曼昱:什么事情,是莎莎为了王楚钦跟教练组宣战,还是王楚钦的表白啊,还是他俩第一次接吻完又跑梁靖崑家那边的古镇里边我们找半天找不到人....还是......

    余编:什么???还有这些事,你快再多说点,展开说说。

    曼昱:啊?这些他们自已没说吗,我听莎莎说你们不是采访他们俩好几次了吗。

    (完了完了,说错话了,我去,我是不是捅娄子了......)

    余编:听是听了点,但没事,你再说点吧

    曼昱:那个,我还有事,还要训练呢。我给你叫下一个吧,我先走了,拜拜

    余编:别啊,曼昱,别走啊,我不是要听八卦,我就是想了解了解

    (曼昱一溜烟拉开门跑了,果然她就不该来,碰到采访就没好事.......)

    第314章

    大漏勺们

    另一间会议室,郑编正跟林高远和大胖梁靖崑一起做采访。

    大胖坐着,低着头在对手指,完全不敢抬头看,怕一看就要问他。虽然女编导说就是随便问几个问题,但当摄像机一对着,梁靖崑就脑袋空空,莫名地紧张。

    高远还是带着一副浅笑,坐得很放松。但他不断掰手指指节的动作,以郑编的专业判断,他应该比旁边那个还紧张。或者说,还不安。

    郑芸笑了笑,温和地开口:“两位,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两人互相瞟了一眼,点点头。

    郑编:“我们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你们平时是怎么来看待这个事的,出去比赛都有很大压力吗?”

    高远瞟了眼右边,开口:也还好吧,压力肯定是有的,肯定是不想输。尤其是升国旗的比赛,都会拼命去打。但最近几年比赛比之前多太多了,也很多商业赛,这种压力慢慢习惯了也还好。

    梁靖崑:嗯,我也差不多。

    郑编抬头看了眼,看到梁靖崑飞快说完一句话后又低头了。嗯,没了??

    她只好继续提问:怎么看待和队友的合作与竞争呢?很多时候大家看到上一场明明两个在合作双打什么的,下一场又是单打对上了。尤其是高远,你应该是目前和其他人都合作过

    吧。

    梁靖崑低头咬唇憋笑,嘿嘿嘿,这题我不用回答。

    高远:竞争对我们来说已经太正常,大家都习惯了。毕竟可以说,最强的选手几乎都是自已队友,如果打得好,单打遇到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觉得还是合作的时间多一些,竞争只是在赛场上那么一个小时。下了场,大家都是兄弟。平时我们训练也会对练啊,模仿啊,互相学习什么的。

    在国乒里面,没有太多那种藏着掖着的事情。技术方向上,每个人可能会有偏向。每个人的球感,掌握的技术能力也有差异。但整体上,我们是一个很好的互帮互助的集体。

    高远说完了,郑编瞅了瞅梁靖崑。看他还低头,只好开口提醒:“那梁靖崑你呢,也是怎么看的吗?”

    怎么还问我啊,不知道我双打不行吗。大胖抬起他,憨厚一笑:俺也一样。

    高远绷不住笑了声,拿手捂住嘴止住笑,身体却在微微抖动。

    郑编无语,摊开本子继续:“那我们聊下混双这个项目吧,两位觉得打混双会产生特殊情感吗?那个,梁靖崑,要不你先回答吧。”

    被点的大胖只好抬起头,愣了十秒钟后才开口:我感觉不会。打比赛很紧张,要观察对面两个人,真的不太能注意到自已队友。

    如果非说什么特殊,打混双我会多注意一下,女的比男的不经撞吧,踩到推到什么的不太好。

    看他这么实诚,郑编都要忍不住笑了,只好转向另一个:高远呢,你打混双的经验很丰富,听说国乒女一队的,你几乎都搭过。你觉得混双里,默契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高远心里“呵呵”了一声:都是队友,没有什么特殊的。默契在于训练时把套路练熟一点,执行好了,谁都差不多。

    郑编:听说你们现在固定混双搭档都拆了,你和王曼昱的搭档还有可能重组吗,已经有半年多没看到你们一起比赛了。

    高远捏紧了手指虎口,挤出一丝微笑:这些都听队里安排,现在都不好说。

    看越问他话越少,郑编把话头指给梁靖崑:“那大胖有没有最想合作的混双选手呢?”

    梁靖崑:混双,我想跟孙颖莎搭。但她现在还没完全好,暂时不打混双了。

    郑编继续:那你们对孙颖莎和王楚钦的搭档怎么看,他们在事业上拿了很多荣誉,生活中也很默契吗?

    梁靖崑:不默契啊,他们俩经常吵架。他俩.....

    高远赶紧按住大胖的手,轻咳了一声:这个,我们也不大特清楚。平时大家一起训练,都挺好的。

    郑编不死心地朝大胖一笑:“听说你和他俩关系很好,之前他们吵架也是你劝和的,对吗?”

    梁靖崑耿直点头:对对对,吵架我劝好几回了。你不知道,他俩当初能在一起都是我撮合的。我办婚礼嘛,他俩跑我家后花园......

    高远赶紧起身捂住了大胖的嘴,跟郑编导道歉:“那个,采访应该完了吧,我们还有事,先走了。”说着拖着大胖,拉开门就走。

    “胖子,你别乱说,说多了到时候播出去小心被骂。你看方博说他俩的事,被骂多惨。”高远拍着兄弟的肩,好心提醒道。

    大胖挠挠头,嘿嘿笑:“不是说要提供素材嘛,头头他肯定自已都说了。”,而且现在网上都是笑他傻,没多少人骂他。

    ***

    这边雅可刚跟郑编聊完,刚走出会议室,就碰到了黄友政从隔壁房间出来。简单互相交流了下都说了哪些“素材”,两个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里看到说完八卦后的心虚。

    完了,说多了。不知道会不会播出去时候会不会被莎莎姐大头哥打......

    两人一边下楼梯一边说笑呢,一楼拐角处差点和一个人迎面撞上,黄友政条件反射地把伸手把雅可往自已这边一拉。

    待看清是林诗栋后,雅可“哼”了一声,问他:“你干嘛呢,差点撞死我。”

    林诗栋也吓得退了一步,看着雅可紧张地挠了下脖子:“不好意思啊,我.....我下回注意。”,接着他抬头问黄友政:“上面采访没叫我去吗?”

    黄友政半懵半醒地回:“下午的时候,大头哥跟央视余编说你训练忙,没空做采访。好像那边已经结束了。”

    “什么?!”林诗栋拍了下大腿。他可有好多比赛心得以及素材啊,都在心里准备着呢,头哥竟然先下手为强不让他露脸!

    一定是怕他爆料,头哥可真小心眼。小石头只好悻悻地转身往一楼球馆里面走,回到了自已训练的球台。

    晚上训练结束,雅可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小石头却突然又蹦出来,带着一点不好意思开口问:“那个,雅可,刚不好意思撞到你了,之前你给我送药也没感谢你,要不我今天请你吃饭吧?”

    雅可抬头看了眼,把包背上,摆摆手:“不用了,我有事,拜拜。”

    林诗栋“啊”了一声,还想说点什么,结果雅可已经一蹦一跳地走出了球馆,一点头都没有回。

    ***

    晚点九点,球馆门口。余编跟王楚钦和马龙以及莎莎分别握了个手。

    “感谢今天咱们队里的配合,我们回去整理好素材后,会再修改我们的项目书脚本,距离正式的开拍还需筹划2个月左右,到时候我们还会再过来几次,拍正式的素材。”

    马龙笑着点点头:“欢迎下次再过来。确定了具体的拍摄计划后麻烦发给我们,还得调配队员的时间,调整计划,做准备等。”

    余编:“那是自然。但大家放心哈,我们这个项目后期的拍摄,不像其他纪录片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很多影像比赛视频等我们都已经输入到Al数据大模型里了,后期只是补充一些特定场景素材即可。后面真人演绎的部分也是如此。”

    几人不太懂这些,现在也看不到具体是什么样子,只跟着点头,表示大概听懂了。

    郑编在旁边挥手:“下次再见啦,莎莎,有空请你去我们央视编辑部玩啊。给你的袋子别忘了,觉得哪个好吃给我说,下次再给你带。”

    莎莎当众被这么当小孩子一样送零食请她去玩,有点不好意思。她都二十六了......

    但即使有点羞赧,莎莎依旧大方地点头回应:“好的,下次再见。”

    至于零食袋子嘛,谅王大头也不敢真没收。大不了她不一次性吃完,分个四五天,一周慢慢吃总行吧......

    第315章

    技术改变

    王楚钦洗完澡出来,习惯性甩了甩头发,拿着毛巾擦着。看到沙发上正襟危坐,端端正正看电视的人一眼,忍住笑,走了过来。

    “别装了,嘴巴里是什么。”王楚钦捏住莎莎的脸颊两边,把她捏成金鱼嘴,看她到底又偷吃了什么。

    莎莎立即抬手扒开他,哼哼哈哈地闭紧嘴。一说话她鸭脖要掉出来的。这人洗澡怎么这么快,走路还没声音。什么人啊真是,管的真宽。

    王楚钦只用一只手就把女生胡乱推他的两只手都捏一起了,又捏住她的脸道:“不错,最近养挺好,又变成量角器了。”

    “嗯嗯...啊啊啊...”,用不了手,嘴里有东西咬不了他,莎莎就用头去顶他。王楚钦没用什么力,立即被她撞倒了。

    “哎哟,力气还挺大昂,真是好了。”小王倒在沙发的另一边,也不起来。反而随便从沙发靠背上抽了个大点的玩偶,垫在脑袋底下,看着女生把茶几上的东西“藏”到下面的抽屉里。

    莎莎吐掉嘴巴里的东西,转头一看,立即过来拉他:“哎呀,你头发还有水,别把我小熊猫弄湿了,你给我起开。”

    王楚钦被拉了一把,顺势就往莎莎身上倒。心疼小熊猫,不心疼我是吧,那你什么都没有。

    他的头不断在莎莎衣服上蹭,半湿半干的头发有着微凉的触感,给温暖燥热的的室内带来一种清爽的湿意,仿佛穿越到了夏天的海边。

    莎莎抬起手臂微微隔开了他的脸跟自已胸前的距离,白了男生一眼:“赶紧去吹头发,不然明天还给你吃发球。白天打了赌的,谁输谁无条件服从。”

    王楚钦撇撇嘴,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

    白天央视的人过来队里采访,有外人在,他习惯地跟莎莎保持距离,连陪练的时候都克制地没有击掌。好不容易等回家了,她还这么冷酷无情。

    莎莎休息了好几个月,技术还在,但体能弱了后击球的速度和力量都减弱了不少。但她的发球却变得好了很多,比起以前算她所有技术里的短板,现在意外变成了长处。

    王楚钦今天给她陪练的半小时里,一连吃了好几个发球。让自诩发球方面行家的他,都有点挂不住。

    所以打赌互发五个球,看谁接不住。谁接不住多,剩余一整天都得听对方的。

    实际上,这是莎莎最近遇到问题后,不得已做出的技术上的转变。

    莎莎拥有女子少见的犀利正手和快速步伐,从小就训练左右横步、调整交叉步跑动等。因此哪怕她身材娇小,也拥有超强的护台能力。

    但膝盖手术后,即使目前恢复得不错,却依旧影响了跑动。莎莎的脚再也动的没有以前那么快了。

    康复专家说,通过恢复性训练应该还是再改善一点的。但这个也不是一下子,或者说也无法完全保证能回到从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调整。

    正手大动作进攻对跑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脚下跟不上,正手不仅不再是利器,反而是鸡肋。想用时跑不过去,不用又可惜。

    马龙在2019年做了手术后,也把技术上的重心从正手调整到了反手。不断在反手上突破自已从前的瓶颈。

    这其中有反手技术革新的原因,也有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合那么强有力的正手,反手技术体系对体能与跑动的要求相对低一点的原因。


如果您喜欢,请把《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方便以后阅读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第1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第115章并对愿我如星君如月之顶峰相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