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坦桑亚发生政变后,东非共同体召开了紧急会议,希望各个加盟国秉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尊重各国的传统政治。
总得来说就是,东非共同体想让民主解放同盟不要干涉坦桑亚的内政,希望各加盟国帮助坦桑亚执政派系稳定国内局势。
对于这样的提议,民主解放同盟给予了一票否决。
这是因为东非共同体有八个加盟国,而民主解放同盟自已就占了五个,剩下的肯亚尼、南丹苏、索里三国根本没有投票的机会。
“这是独裁霸权,这是对非法政变的支持,我们不接受这样的结果,我们提出严厉抗议。”
“抗议无效,这是投票的结果,这是民主的行为。
任何企图影响他国内政的势力都是不合法的,想要影响我们的加盟国,除非你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投票,或者冲破我们土兵的防线。”
五比三的比例,使东非共同体成为了民主解放同盟的一堂之言,剩余的三国连抗议的权利都没有了。
“这里已经不是东非共同体了,这里是你们同盟军的自留地,我们会退出这个独裁的霸权组织,我们会建立一个新的反霸权组织。”
“我们支持一切民主运动,只要你们的新组织不随意干涉我们的内政,我们愿意保持东非地区的和平稳定。”
或许是为了恶心民主解放同盟,也或许是为了标榜自身的正统性,肯亚尼、索里、南丹苏三国组建了新东非共同体。
这种明确的政治信号使非洲各国明白,新东非共同体的主要对手就是民主解放同盟掌控的东非共同体。
白鹰联邦看到这种情况简直乐疯了,不过他们也知道,指望新东非共同体给民主解放同盟制造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掌控了乌达、卢达、布迪、刚金、坦桑亚五国的民主解放同盟,已经是一个人口超过两亿一千万、领土超过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型军事同盟了。
这样的体量放在欧亚大陆,绝对会引起世界各国的警惕。
也就民主解放同盟呆在非洲地区,不然现在跳出来的就不是新东非共同体了,而是一个个传统欧亚强国的强力干涉。
可就这样一个完美的非洲柱石角色,竟然在政变问题上不听从白鹰联邦的建议,联邦如何能接受这样的不稳定势力肆意扩张。
因此,在白鹰联邦的操控下,非洲重量级选手埃塞亚宣布加入新东非共同体,宣称会为东非地区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埃塞亚可是拥有1.2亿人口,18万陆军、1万空军的非洲军事强国,他的加入使民主解放同盟的优势荡然无存。
“白鹰联邦不愧继承了不列颠王国的政治传统,这手离岸平衡策略玩的真是娴熟。”
白鹰联邦通过平衡手段,达成了自已持续影响民主解放同盟的目的,但也同样损失了部分战略布置。
比如,他们想要控制的索里地区,再也难以被民主解放同盟直接掌控。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可以妥协的问题,毕竟现在的民主解放同盟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程度,其价值远比索里地区高的多。
“海顿先生,同盟已经与坦桑亚军政府取得了和解,他们将继续为民主解放同盟贡献自已的力量。
现在我们有了广阔的出海口,是时候为联邦的援助提供回报了,我们准备近期登陆索里地区,配合当地的革命势力,将自由民主的光辉输送到索里境内。”
周恒的发言让白鹰联邦的外交官,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你们早这么上道,哪里还会受到压制,现在好了你们但凡敢登陆,早已忍无可忍的新东非共同体,一定会全力反击。
“奇纳阁下,联邦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但新东非共同体建立后,你们周边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果你们继续向索里地区输出革命,很可能引起民主解放同盟与新东非共同体的全面战争。”
“海顿先生,你多虑了,为了自由民主的伟大事业,我们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只要联邦持续对我们提供军事援助,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带领索里国回归自由民主阵营。”
面对周恒毫不犹豫的回复,海顿外交官真的不敢再乱许诺了。
因为他知道,以民主解放同盟的贫穷程度,还有他们一贯靠军事政变获得目的的路径依赖,只要他敢许诺援助,这群穷鬼肯定敢扑上去进攻新东非共同体。
如果现在世界局势稳定,白鹰联邦自然乐意见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现在白鹰联邦真的很忙,没有能力再支持一场涉及九个国家、两个军事同盟的代理人战争了。
“奇纳阁下,你们的民主精神纯粹而可贵,但大规模的战争并不符合民主的稳定。
因此,请你们暂时放下战争准备,用稳妥的方式传播民主解放的理念。”
“既然联邦不需要我们激进冒险,我们自然会终止扩张模式,全力追求东非地区的和平发展。
只不过在坦桑亚加入同盟前,联邦许诺了援助武装护卫舰与海军土官的训练,你看?”
“······”
考虑到民主解放同盟兼并坦桑亚后,获得不短的海岸线与领海区域,确实急需补充海军力量。
因此,白鹰联邦还是将之前的许诺兑现了,这也使周恒今后有了批量生产海军土兵的基础。
但白鹰联邦的平衡之举注定起不了多少作用,因为周恒在新东非共同体的克隆单位已经做好了变革准备。
“欧亚美都发生过历史变革,这次该非洲成为革命圣地了。”
第247章
红蓝交织、变革启航
索里国拥有六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数量有一千五百多万。
但这个看似面积不大、人口稀少的国家,却异常的混乱。
索里国由18个州组成,他的政体为联邦共和制,其宪法规定两个州或多个州可自行组成联邦成员。
最终索里的18个州,组成了6个大小不一的联邦成员州,这也为索里的长期内战、军阀割据提供了合法依据。
这样一个小国寡民的贫困地区,如此贴合白鹰联邦的行政体系的背后,是一个特殊时代时代造就的产物。
在苏盟强盛时索里奉行苏盟体系,国内相对统一稳定,但后来苏盟不在了,他们原有的体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在一群联邦归来的高级黑带领下,索里踩紧了油门,向着深渊地狱一路狂飙而去。
或许当初这里的国民认为一个民主的政体结构,就能够给他们带去自由繁荣,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权利的分散带来的只有长期的内乱。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内斗不断、耕地面积稀少、矿产资源短缺的国都,早该被其他反抗势力颠覆了。
但索里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他的外部有邻国,再往外还有广阔的国际社会。
因此,在埃塞亚军队的支持下,索里执政派击败了最大的反对武装,实质上掌控了首府摩加州与周边地区。
但暂时的稳定并没有拯救这个国都,不服执政派系的各个地方势力,长期与执政派处于对峙状态。
以至于后续的统领人选,完全变成了各个派系的相互妥协后的产物。
如果仅仅是混乱贫穷,那么索里不会吸引太多的关注,但他拥有非洲各国中最长的海岸线,又是各国商船进入红海海峡,乃至苏伊土运河的必经海路。
因此,索里不出意外的开启了大海贼时代,各种中小型势力蜂拥出海,各国商船成为了他们的财富来源。
但这样的行为也让各国对他们深恶痛绝,强大的武装护卫舰让他们明白,自由的海贼终会魂归大海。
这样一个没有未来、一成不变的沉沦国都,好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再多了变革也无法改变这里的混乱。
这样的国都天然缺少自已的文化核心、更没有自已的文明纽带,他们天然符合周恒同我文明的兼并范围。
或许他需要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来用炽烈的火焰烧尽黑旧的淤泥。
但无论是变革还是革命都是要流血的,已经稳固的地方势力不会允许理想火种的出现,黑旧的淤泥如同幕布一样将索里牢牢覆盖。
在这里冰冷绝望的淤泥早已扑灭了所有的火种,麻木绝望的民众早已学会了忍耐与顺从。
不过,从新东非共同体建立的那一刻,这里的一切都要变了,民主解放同盟是周恒文明生长的土壤,而新东非共同体则是他影响人类文明的延伸。
他要让他的同我文明成为与东西方文明并列的强大分支,乃至逐渐成为人类文明真正的主体意志。
因此,在索里这个能牵动新东非共同体的地方,一个个怀揣各种思想理念的克隆体开始了活动。
他们要将人类文明最闪耀的几种思想注入索里地区,让这里成为非洲大变革的起点,并最终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格局。
索里巴纳州首府摩加市,最近突然多出了许多进步组织,不过各个军阀并没有在意,他们只以为这是民主解放同盟崛起造成的社会影响。
他们更相信他们手中的武装,他们认为武装力量足以碾碎任何空虚的幻象。
他们的想法很对,但前提是索里不会出现前赴后继、无惧死亡的变革斗土,不巧的是现在索里不缺这样的人,他们时刻准备点燃变革的火种。
“维克里,你从监狱出来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你为什么要组织非法运动冲击首府行政中心。”
“警官,你认为我们索里什么时候最稳定,你认为的合法是一成不变的腐烂吗?
我知道你不敢说、你也不敢想,甚至你的思考能力早已遗失,留在这里的只是一个没有意识的躯壳。”
“但我敢说、我能说,我们最稳定的时候是革社派执政的时候,那时我们有思想、我们的国民不麻木,我们可以骄傲的宣布我们正在追求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哪怕当时我们做的一样糟糕,但崇高的理想拉高了我们的下线,至少让我们脱离了腐烂,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可现在呐,我们现在成了什么样子,那些国际网络堂而皇之的称呼我们为海盗之国,将我们标注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地区。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民众就没有人的基本诉求吗,我们就该是罪恶的代名词吗。”
“不,我们不该这样,我在监狱中看了一本红色的书。
他告诉我鲜血是红色的、斗争是神圣的,我们应该去拿回自已的一切,而不是祈求神灵的赐福,哀求国际社会的怜悯。”
“啪、嘭······”
正在慷慨激昂的维克里被钢棍抽倒,随即便是多人的拳打脚踢,他们是那样的凶狠,好似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怪物一般。
“该死,谁让你看那种东西的,你这个白痴竟然相信那种空洞的谎言。
来告诉我,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敢这样和我说话,你不怕死吗,你的骨头比钢筋更硬吗。”
“不怕,我的肉体脆弱不堪,但我的意志宛若钢铁。
我相信我死后,还会有更多的我站起来,我相信神圣的理念是杀不绝的,等我们站起来,就该你们恐惧了。”
摩加的警官看着满脸鲜血却不屈不惧的维克里,好像从中看到了那个曾经纵横欧亚的幽灵正在降临。
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惊悚胆寒,即便他们再不关注历史,也知道赤红的变革会清洗何种的罪孽。
“探长,要不要将他交给审判局?”
“不,他更适合现在就下地狱,别让他扰乱了各位大人物的心情,让他化作幽灵追求他可笑的理想去吧。”
维克里死了,他被实行了绞刑,绳索将他挂在半空,风吹过的晃动使他像极了一个飘荡的幽灵。
这一切都被暗处的微型摄像头拍了下来,更多的他已经准备引爆火种,将那个特殊的时代再次拉回非洲大陆。
与此同时,自由民主的理念也在光明正大的传播,在各地的打压下,他们手中拥有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强了。
当红色的光辉与蓝色的火炬,同时出现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时,人类不同的文明理念将再次发生交织。
第248章
版本延迟、更新时刻
维克里的死亡无人在意,但他遇害的视频却火了。
特别是他在被绳索勒住脖颈时,仍在奋力呼喊的那句话,‘这里从未改变,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来过,现在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痛苦的喘息与不屈的呐喊,使这条视频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有人认为维克里高尚纯粹,也有人认为维克里愚昧无知。
他们怜悯、他们厌恶,可他们并不实际了解索里的生存环境,只有索里当地的民众才真正拥有发言权。
但令人遗憾的是,维克里遇害的事情,在索里本地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这样一个怀揣理想的青年,并不被索里传统社会所认同。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因为周恒既然提供了殉道者,自然也会提供卫道者。
因此,索里各个地方势力惊讶的发现,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在快速变大。
很多原本籍籍无名的学者与民众,都跳出来哀悼维克里,并且联合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面对这种情况,索里各个地方势力并没有太在意,他们只是派出了武装人员前去镇压游行。
但这件事情好像无法过去了一般,今天镇压、明天就会出现新的游行。
当各个地方势力耐心耗尽,将这些组织示威者一股脑的全部逮捕拷问后,这一切的局势终于失去了控制。
“他们以为吊死一个人,就吊死了我们的理想;他们以为依靠武力,就能让我们沉默屈服。
他们错了,我们是打不倒的,我们会用生命捍卫我们的信仰。”
捍卫理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时狂热的理想很难转化为实质的力量。
所以,最开始愿意拿起武器奋起反抗的人并不多。
但火种已经点燃了,接下来只要不断胜利总会燃起熊熊大火的,而周恒的克隆体又非常适合团体协作战斗。
因此,新的革社派在索里各地很快取得一定的战果。
强大催生信仰、胜利滋生崇拜,在这种情况下被周恒暗中替换的部分中小型势力,合情合理的加入了新革社派。
到了这个时候,当地的执政派与各个地方势力,已经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当即决定调遣军队镇压这些叛乱。
可后续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派出的军队和地方武装,还未开始镇压叛乱,自已内部反而先乱起来了。
原因是部分军官打着‘民主解放’的旗号反叛了,这导致他们内部的局势瞬间失去了控制。
“他们一定是受到了民主解放同盟的操控,快联络新东非共同体,我们需要支援,我们不能任由民主解放同盟的肆意扩张。”
面对新东非共同体的质问,民主解放同盟立即拉上白鹰联邦。
在三个势力的协商会议中,民主解放阵营表示自已与此事无关,他们理念纯正、民主自由,不可能引领革社活动。
并且他们还表示出了愿意出兵维和的意愿,希望能以此证明自已的立场。
但新东非共同体可不敢真的将民主解放同盟放进来,毕竟大家都知道民主解放同盟虽然政策偏向民主,但根基却完全依靠军方组建。
若是民主解放同盟与索里地区武装接触后,搞不好更大规模的政变就会立即爆发。
因此,民主解放同盟的提议被驳回,他们决定依靠新东非共同体的力量,来解决这次的内部冲突。
不过这件事闹得还是大了些,加上之前维克里的遇害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国际舆论,所以索里地区的变化终究瞒不过世人的关注了。
“我记得上次有这种待遇的还是第三帝国,当初正好一边是同盟军,一边是革社派。”
“索里地方也不大、人口也不多啊,怎么内部局势那么像一个小型的国际社会。”
“我记得他们的政体好像是联邦共和制,好家伙他们的政体这是要实现了吗,这简直太疯狂了。”
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地区,突然集中了世界上常见的传统派、革社派、民主派,甚至互相之间还发生了冲突,这如何不让各国民众好奇。
而且由于索里地区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仅各国民众在好奇观望,各个国际势力也快速将自已的力量投放到了该地区。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发生这样的阵营冲突,白鹰联邦无疑是支持民主派的,周恒的民主解放同盟自然成了联邦援助的白手套。
新东非共同体则强势支持传统派,而看似最弱小的革社派也收到了不少神秘支持。
在各方的势力的影响下,索里地区的冲突本该持续一段不断的时间,或者说最终通过谈判来决定利益归属。
不过,由于传统派拥有着最大的优势,革社派与民主派竟然神奇的展开了合作模式,决定共同打击传统派势力。
可即便是这样,传统派与其盟友还是拥有着不小的优势,但谁也没想到传统派的武装会如此虚弱,虚弱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阵线。
这其中没有人怀疑民主派武装的实力,毕竟民主解放同盟手中有着一大批善战土兵。
而他又不是一个安稳的存在,民主派肯定受到了他的全方位支持,所以民主派武装的强大是可以理解的。
真正令人诧异的革社派的强大,他们收到了支持最少,手中的基本盘与资源也最少。
但就这样一个全方位处于劣势的派系,竟然能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仿佛那个辉煌时代的思想再次沸腾了一般。
面对这样的打击,传统派的势力快速衰弱,其盟友要时刻警惕民主解放同盟的扩张,自然不可能真的陪他打一场护国战争。
因此,传统的黑旧势力很快退出了舞台,现在该那些地方势力做出最后的选择了。
一边是革社的公正审判,一边是民主的权利回收,两边都是死路,两边也都有存活的机会。
“尼尔,你准备去哪边?”
“哪边我都不想去,历史告诉我,帝国覆灭后,就该理念对抗了。”
“那就去外面,到了外面就能躲过这一切了。”
“是吗,可外面就是理念对抗的产物,我们这里只不过落后了一个版本。”
第2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