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自身的同我文明属性,又使得他具有很强的同化性,这种同化并非周恒的单向选择,而是生命的双向奔赴。
若一个生命持续向周恒靠近,并继承周恒的一切,那他多半也会成为周恒的部分,甚至意识也会向周恒的心灵分化体层面转化。3906
因此具有‘学我者升,类我者同’属性的周恒,只能选择自已的心灵分化体来作为自已的继承者。
“恒,准备好了吗,请尽力减少你的能量与信息,追求相对的空与零。
不过,这不能做到绝对,你需要保留最后的本源意志,实时观测自身的变化。”
“空与零,思维求空、能量消零,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392章
因果三角,维度方舟
从高能到零能,从信息态到本性思维,类似的过程周恒并非没有经历过。
周恒当初向光子维度输送的心灵分化体时,便是类似本性思维的低能信息。3900
只不过那时他的心灵分化体依附在光速粒子之上,他自身的物质形态并没有达到光辉生命的高度。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周恒早已成为了完整的光辉生命,也以自已的生命形态接触到了光速极限。
此时,无论心灵层面、还是物质层面,周恒都有了向上探索的基础。
现在唯一制约他的就是他与物质、心灵、文明等方面的牵绊太深了,他很难做到正常意义上的做减求空。
因此,他根本不确定自已进行超脱实验时,会坠往心灵维度中的人类文明领域,还是先行者们所在的区域。
他唯一确定的是,心灵维度有他太多的锚点了,他几乎不可能进入沉沦迷航状态。
“恒,要开始了,你们九位探索者要尽力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超脱实验。
我们需要对比你们的不同信息感受,来确定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好,我已经做好准备了,随时可以启动探索实验。”
不同于另外的八名探索者,他们之间配合默契,能量形态与意识倾向均非常相似。
周恒却是这批探索者中的异类,无论是生命形态、还是思维立场,周恒与他们都有本质上的区别。
正常情况下进行个体超脱实验,周恒大概率会与他们经历完全不同的下坠现象。
事实上,一切与周恒想象的差不多,在超脱实验启动的瞬间,周恒下坠的曲折成都完全超越了其他八位探索者。
在将自身能量与绝大多数信息,全部传承于自已的心灵分化体后,光辉周恒仅剩的本性意识便失去了对光子维度的感知。
仅仅一瞬间,他这个近乎静止的本性思绪,便跌落了高速高能的光子维度。
此刻周恒的感知能力被降到了最低,失去能量供应的他也关闭了思维能力,仅仅保留了一些信息分析功能。
如果将一个个维度比作泡沫的话,周恒此时便处于一个个泡沫的间隙之中。
他极速的向未知的方向坠落,那速度不是正常意义上的光速,而是无序空间的随机波动。
他感觉有无数的丝线正在牵引他的坠落方向,那是光子的继承、物质的文明、心灵的呼唤。
在那些丝线的拉扯之下,周恒的坠落方式很快变为了一个倾斜的三角形结构。
其中以光子维度的拉扯最小,物质、心灵两个维度的牵引力量相差不大。
正常情况下,周恒应该被拉入物质维度或心灵维度,但光子维度的拉扯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他就像一个因果三角的重心一般,不接触因果三角的任何一个边点,又在这个不断变换形态的因果三角中打转。
在这个过程中,周恒进入了其他的维度,又因为超脱实验的特殊状态被因果三角拽了出来,继续在因果的牵引下,不断擦着一个个维度变换位置。
周恒知道,这是因为自已的空零状态太渺小了,渺小到了对其他维度没有吸附性,又被三个维度的巨大牵引力所吸附。
在这种情况下,周恒可以主动加持某个维度的信息,让自已向心灵维度或物质维度坠去。
当然,他也可以消散自身信息,以空白本性的形态坠入未知维度。
但他的本性思维却拒绝了这两个选择,因为他发现自已好像成为了另一种程度上的超脱者。
处于因果三角状态下的周恒,虽然没有超脱大宇宙,更没有成为超光速生命,但他却实实在在的脱离了维度的束缚。
现在他只需要加强光子维度的牵引力量,推动因果三角达到行对的牵引平衡,他便能处于维度之外,观测维度的形态变换。
这种超越维度的尝试对周恒而言,是一次能够直观观测大宇宙本质的机会,他当然不会舍近求远,坠入未知维度、探索维度之间的不同了。
“我明白了做减求空、个体超脱并非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我们需要先冲出维度的束缚,以更高的视觉注视大宇宙的混沌,方能在无序中发现自已的有序道路。”
无序是没有方向与未来的,他自然不可能超越极限、脱离束缚。
周恒与光之战土均是有序个体,但这并非代表他们的道路就是有序道路了。
他们不知道超脱的终点,亦没有超脱的经验,只能在未知中探索无序的道路,希望寻找到一条有序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完成超脱的几率当然很低,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尝试才能逐渐锁定未来方向。
“如果我不是多元文明意志,如果不是我的存在关乎到了无数物质生命与大量文明领域的核心。
心灵与物质两个维度的牵引力就不会如此坚韧,并如此源源不断。”
“原来不是光之战土的路走错了,而是他们跳过了过程、直接实验了结果。
当他们将自身的一切交给继承者之时,仅剩的本性思维根本不存在多少牵引力量。
可就是那点微小的牵引力量,保证了他们跌入心灵维度,而非绝对零能维度。”
已经进行了个体超脱实验的周恒,自然感知到了那种维度下坠的速度。
那种速度是能级的跌落,并非物质意义上的移动,近乎在一瞬间就能让光之战土的探索者跌入心灵维度。
在如此极限的跌落中,即便感受到了什么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那种状态本质上并非超脱,而是大宇宙的维度循环。
也亏周恒是一个特殊的多元文明级生命,因果三角的牵引才使他保持了脱离维度、又不跌入维度的状态。
“我需要尽快加强光子维度的牵引力量,摒弃一步到位的超脱思想,铭记超脱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这一刻,周恒结合自身的特殊状态,明悟了超脱是一种求真修行的过程,而非直接抵达的结果。
他准备先稳定自已超越维度的形态,然后尝试自我进化为新的维度,使自已成为大宇宙循环的真正节点。
他知道因果牵绊太多的他,只有融入大宇宙的循环,才能超越大宇宙的循环。
“物质生命、心灵生命、能量生命、光辉生命,文明意志、多元文明意志,原来我的道路早已锚定。
我会成为新的维度,物质、能量、光辉为其塑形,心灵、文明、多元为其注灵。”
“我为方舟、维度方舟,因果为锚、文明为灯。”
第393章
逆熵而行,宇宙之上
周恒曾经是一个普通人类时,就思考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命消亡后会去往何处?
古老的传统文化好像给出了答案,他们将生命看作循环,认为生命凋零之时会进入灵魂世界,并在接受审判后,以不同的形态回归人间。
现在的科学认知也给出了答案,他们认为生命凋零便是进入永眠,即存在消零、一切为空。
那时的周恒愿意相信科学,但却更憧憬生命轮回说。
那时的他单纯的认为,生命由始至终需要有个客观的评判,而生命又无法评判自已的善恶,因为他们总能为自已找到无数的开解理由。
至于古人为什么要创造出浪漫与审判并行的轮回文化,只能是生命绝望的需要以未知死亡来约束善恶道德了。
可未知的约束总是无力的,每段史书中的王侯将相崛起,其下都铺垫着无尽的累累白骨。
在那用骸骨搭建的王座之上,坐着的从不是一个人,而是生存的权力与无尽的欲望。
平凡的周恒能从中看到鲜血流淌、尸骸沉浮,是因为当初的他人格高尚吗?
事实上并不是,只是有一位大先生的文章教会了他如何看破光鲜之下的黑暗,一位伟人的思想让他学会了直面事物的本质。
开启独立思维的周恒明白了自已的阶层,有了对自已生命的定位,所以他哀历史之亡者,悲阶层之苦难。
因此,那时的周恒希望轮回有灵,生命的终末都可以获得一次客观的评判。
当平凡的他抱着自已心中的幻想约束自已时,他的命运在某天轰然绽放。
他的意志进入心灵的世界,他的阶级地位发生了质的改变,他可以如神灵一般操控其他的生命,拒绝不喜、改写规则。
那时的他渴望什么,最初是绝对的王权,后来是伟大的神权,他心中的坚守只能阻止他不作恶,但并不能阻止他享有权柄的伟力。
因此,周恒主动选择了去履行‘救赎’的神圣,以最高尚的理念来约束自已的道路。
如果那时的他止步于此,心灵维度不过会多出一个救赎生命的神灵罢了。
可他有幸再次返回了物质维度,直到那一刻,他的生命疑问也就有了答案。
物质世界中没有神灵,物质生命没有轮回,能够审判生命的只有生命自已与更强大的生命。
那是多么真实的世界、那是多么虚假的世界,一句动物法则就想概括所有,奇迹的智慧之光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如果是平凡的周恒看到这些,他只能尽力避免自已成为无价值者,以不断增加利益价值的方式,来延续自已的生存价值。
但回归物质维度的并不是无法拒绝现实的他,而是一个捆绑了个各种理念,明悟自身道路的他。
所以周恒下场了,他要改写文明的未来,他要制定新的生命法则。
那时的他是残忍的,任何阻挡他的存在,他都会以更强大的力量将他们碾压。
他粗暴的撕烂了旧世界,打造了一个自已相对满意的新世界,他也得到了足够的回报,人类文明的未来被移交到了他的手中。
那一刻,他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类的真神,他带着满心的欢喜不断为人类文明注能,想要以此证明他的到来即便不是救赎,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正。
那一刻,‘人类之主’的至高王冠与‘命运之神’的神圣权杖同时集中到了他的手中,他的人生应该没有遗憾了。
可他心中依然有一个疑问,既然人类各个分支文明均诞生了类似的轮回学说,是不是就代表人类文明确实需要一个评判过往的地方。
这种想法在他深度了解卡亚文明与基思文明后,达到了顶峰,他发现评判是有序的束缚,永眠是无序的告别。
不可否认在这个熵增的宇宙之中,有序的物体必然会向无序滑落,无序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
但生命的本质就是逆熵而行,其一生都在追逐自身的有序,终末也需要一个有序的结果。
这些想法与感悟,让周恒心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追求,他要建立一个判决之所,他要以文明文化书写评判规则。
他要让生命知道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形态的开始,他要为生命的有序续写篇章,为熵增的宇宙增加一条新的逆熵路线。
周恒本以为自已的追求需要完成个体超脱,才能以更高维的力量反馈大宇宙。
但因果三角、超越维度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新的曙光。
诚然他不必着急,完全可以等自已完成个体超脱后,再书写自已的规则。
可他担心超脱的自已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大宇宙,从而否定曾经锚定渺小生命的目标。7202
因此,他打算铸造自已的维度,书写自已的规则,让追随他的生命得到一条有序的约束,协助他们约束自已心中的兽。
他要以因果为锚,牵引生命的终末意识进入他的维度;他要以文明为光,评判生命的得失。
他要以他的维度化作方舟,以维度方舟为生命增加厚度与宽度,使生命的智慧之光不坠、心灵之光不秽。
“恒,是谁给了你权力,让你做出影响生命终末的抉择。
恒,是文明的意志赋予了你责任,让你尽力为生命谱写新的篇章。”
在维度间隙中建立一个新维度无疑是艰难的,更艰难的是赋予这个新维度一个定义,使他镶入大宇宙的循环之中。
毕竟仅靠周恒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支撑一个新维度正常运转的,宇宙的循环是为了对抗熵增,有序的逆熵才是维度存在的本质意义。
周恒不知道他理想中的新维度会不会被大宇宙接纳,但他知道只要顺着大宇宙的规则前进,任何形式的维度都有诞生的可能。
当周恒在维度间隙中确定要打造一艘方舟之后,他位于光子维度的心灵分化体便开始了行动。
“诸位,我需要一块区域,在光子维度中建立一个新的文明。”
“恒,那不现实,我们能接纳其他维度的探索者,但无法接纳其他文明的跃迁。
因为那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战争,也可能会干扰我们的光辉太初计划。”
“诸位超脱的道路上没有可能,只有必然的选择,我看到了新的超脱方向,当维度化作的基石,我们才能眺望宇宙之上。”
第394章
平衡因果,生命意义
智慧生命的特色是改变环境,创造维持文明上升的事物。
智慧生命所谈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已的生存家园,而非渴望回到茹毛饮血的远古自然时代。
因此,如果一件新的事物,能够推动文明的发展,智慧生命愿意做出一些妥协,从而推动他的诞生。
在周恒解释了他处于维度间隙的情况后,立即引起了光之战土的高度重视。
“恒已经超脱维度束缚了吗,果然个体超脱实验不能仅仅在光辉文明内部进行。
只是恒如果没有进入心灵维度的话,他是如何将信息传回心灵维度的。”
“诸位,恒现在的状态非常特殊,他被三个维度之间极不均衡的因果相互拉扯,处于持续的运动状态。
但也正因为这些因果丝线的存在,才使他将自已的所见传回了心灵维度。
我们唯心人类希望在光子维度建立一个大型聚集地,以便中和因果三角的波动,使恒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面对周恒心灵分化体的解释,光之战土们确实心动了。
在光之战土看来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出现异常情况,非但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在接触真理的轨迹。
他们唯一担忧的就是唯心人类一次性输送大批心灵飞升者,以新的小团体打破他们光辉国度的统一性。
“继承者,恒不仅是我们的合作者,也是我们的同道,我们愿意全力保证他的安全,也会尽力为他的探索提供便利。
但我们暂时无法分辨你的描述是否是谎言,因此我们之间要签订一项协议。”
“协议的内容是,我们为了支持恒的探索,会为你们提供临时聚集地。
但如果恒的存在消失,或者我们认为受到了欺骗,我们将有权要求你们跃迁回物质维度。”
在光子维度中,光之战土的基数与他们操控文明具象化的光辉巨神,有能力镇压绝大多数异常。
充足的力量与对超脱的渴望,最终促使了他们同意唯心人类群体跃迁,在光子维度中建立大型聚集地。
只不过他们对跃迁数量做了一定限制,要求唯心人类的跃迁者不可超过一千万的基数。
从这个数量限制上,可以看出光之战土还是很有诚意的,但他们的这个限制其实有些多余。
因为人类一方根本不可能拿出如此之多的心灵飞升者,进行维度跃迁。3500
只能说他们对人类文明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他们无法想象人类文明有多么的年轻,如同人类无法想象他们有多么古老一般。
“感谢你们的支持,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基数,大约几十万的基数就足以恒调整因果三角的平衡了。”
生命与生命的形态是不同的,不同生命之间产生的信息纠缠、因果拉扯、存在锚定等因素也不同。
能量粒子生命的形态,天生适合成为信息锚点,也能够搭载巨量的文明信息。
而周恒的同我文明属性,又使他可以自成文明,能够通过心灵分化的方式在不同维度建立新的文明引力。
因此,周恒只需要一定基数的能量粒子躯壳与心灵分化体,便能够在光子维度中维持一个信息文明的存在。
是的,周恒不准备派遣人类心灵飞升者来为他平衡因果三角,那样做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相反如果用自已的心灵分化体搭建同我文明,周恒甚至能精细操控因果三角的重心位置。
这种高精调整的能力,对身处维度间隙的周恒非常重要。
因为他不会长久维持零吸附性,而是会逐渐加大信息、物质、能量的投入,推动新维度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不能精细操控因果三角的话,他的新维度很可能与其他维度发生撞击,并被牵引吸纳。
所以周恒要以绝对的掌控,来实时调整自已的位置,如同一艘方舟般,在布满暗礁的海域中谨慎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