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苏家众人苏家屯众人 本章:第374章

    现在苏青玉主动找他商量,让他心里放松许多。

    于是爽快答应道,

    “等宣传片拍好了,我会下发通知,

    让下面教育系统的同志都重视起来的。感谢青玉同志为我们教育系统提了这么好的建议。”

    苏青玉笑道,“我也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毕竟下面的同志思想开阔了,

    对于农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这也是表态,

    她这样掺和教育,并不是想伸手。只是因为教育对农业重要,所以她才格外关注。

    她还主动给这位副市长伸出了橄榄枝,“青山现在学校也开学了,

    我也想邀请你过来看看。指导一下工作。”

    听到这话,

    连副市长心里更觉得舒坦了。

    青山项目是苏青玉主导的,

    吕书记发了话,

    他也不能说什么。

    现在苏青玉在教育方面还是尊重他的意见,他就没那么不舒服了。笑着道,“那我就找个机会过去看看。早就想过去了,主要是最近开学,也是忙各项工作。”

    “我理解。”苏青玉笑道。

    两人相谈甚欢。挂了电话,连副市长脸上还挂着笑容,去给吕书记汇报工作的时候,还特意提了这事儿,说是苏青玉邀请他去青山看看。

    证明这不是自己想伸手边州的事儿的。

    吕书记笑着道,“那你就去看看。你也是管理边州的工作的。”

    连副市长连连点头。“那我就去了。”

    “开运同志啊,关于青玉同志表达的诚意,你应该也看出来了吧。”

    连副市长一愣,不知道说什么。

    吕书记却一切都明白的样子,“我知道你们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对苏青玉同志担任常务副市长的事情是很不服气的。是不是?”

    连副市长道,“书记,没这回事。”

    “有没有,我是最清楚的。你们心里明白就行。我也不追究这件事情。但是现在苏青玉同志心胸宽阔的先伸出了手,你可就不能钻牛角尖了。”

    “书记,你说的对。”连副市长微微低头。也承认了自己之前确实不服气的想法。毕竟论资历,自己在边州时间更多。也和吕书记认识时间长。可是被一个年轻人抢了先……不过这也是心里稍微酸一酸,现在吕书记都这么说,他也不会一直惦记这事情。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苏青玉能够拿出这样的态度,他确实也不好再心里嘀咕什么。

    这样就显得太小气了。

    吕书记笑着道,“想开了,就去青山看看。在青山的建设中,教育可是占了很大的比重的。”

    连副市长道,“好,我这两天安排完工作,我就去看看。”

    吕书记微笑着点头,对他这态度很满意。

    边州的这个班子必须要团结才行。

    他心里也是对苏青玉很高看一眼,这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同志。大气,宽广。并没有因为做出成绩来就和别的干部闹矛盾。

    越是共事,吕书记越是对这个同志欣赏不已。

    他觉得未来这个班子交到苏青玉手里,他没什么不放心的。

    过了两天,连副市长还真去了青山县。

    也没空着手过来,还给这边带了一批课本过来。都是从市里其他地方调来的。

    市里其他县里的入学率低,课本就有多的。

    这消息对苏青玉来说可不是好事。她宁愿课本不够用。

    但是对连副市长依然表示了感谢。

    这会儿连副市长已经想开了,所以对苏青玉态度要真诚许多,问她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困难,他肯定是支持的。“一切都是为了边州的发展嘛。”

    苏青玉道,“咱先去看看现在青山的教育情况,看完了之后你给指点指点。”

    连副市长点头,“也行。”

    他是知道青山如今的教育模式的,但是真的看到教室里坐满的人,他还是有些吃惊。

    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人数,就可以看出来这次新增加的入学人数有多少了。

    而且在一年级的班上,竟然还有十几岁的孩子。这都是之前被耽误的孩子。

    苏青玉道,“今年的入学率很高。学生很多。困难方方面面都有。最缺的还是教师资源。”

    连副市长道,“我回去看看能不能调动一些过来。”

    “这是一方面,我建议还是叫加强师资教育,我们自己培养教师。”

    苏青玉说完,语重心长道,“连市长你也算是我的前辈同志了。我和你说心里话,我并不想掺和教育工作,不止教育,其他方面我都不掺和。边州的农业种植也是重要任务,我光是忙这一摊子事情,我都忙不过来了。”

    “可我们农业种植需要有知识的人,我要种药材,现在连技术员都找不齐。老连同志,教育可是重中之重啊,贯穿工农商各大行业。你身上的责任重大。”

    连副市长脸上有些挂不住,“边州的教育……确实,确实算不上好。”

    苏青玉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我们大家该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你提升教育,辅助农业。我也提升农业,让农民有钱上学,接受教育。我们互相扶持,把工作做好。为边州出力。你觉得怎么样?”

    她一脸真诚的看着连副市长。

    连副市长也看着她,这个年轻的同志确实与他之前相处的其他老同志有些区别。

    可能他们年纪大了,有些宝贵的东西也渐渐的遗失了。

    热情,真诚,冲劲儿。这也曾经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具备的特点。

    如今,他也从这个年轻同志身上看到了。他想,吕书记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才这样重用这个年轻的同志。

    总而言之,面对苏青玉这真诚的提议,连副市长心里也不免动容。

    “苏青玉同志,我认同你的说法。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建设边州,既然这样,那我们应该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苏青玉笑了,“就是这么个理儿。以后我有好的建议给你提,你有好的想法和我提。不管是教育还是农业,都要发展。”

    “行。”连副市长也真诚的笑了起来。

    心境发生改变之后,连副市长对教育的改革工作也越发的支持了,主动的跟着苏青玉一起去各个学校进行考察。然后总结经验。

    连副市长得出结论,青山这种模式也是可以复制的。只不过因为负担重,所以不可能全市推广,要一个个的进行改革。

    但是在这之前,边州市教育部门却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如今青山欠缺师资力量,那未来其他县里肯定也是缺的。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先培养一批人。

    连副市长就准备回去招高中毕业的学生参与师专培训。

    甚至青山这边就可以先建设一个夜校,这些学校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可以参与夜校学习深造。

    连市长觉得自己这一次可没白来,不止了解了苏青玉这么个人,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教育工作方面的目标和方向了。

    以前总觉得边州的教育工作难做,不好开展。无从下手。如今倒是觉得有做不完的工作。

    教育方面得到了连副市长全心全意的支持,苏青玉本人也是放松不少。

    最起码以后有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有人分担一下。她可不喜欢做孤军英雄。团结与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办大事儿。

    教育这一块的工作算是完成了一个小阶段。后面只等宣传片拍好之后,慢慢的给孩子们看了。

    苏青玉又把心思放在了农业种植以及工厂建设上面去了。亲自带着林楠好左亮去视察下面农村的土地培植工作。

    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完了,所以现在基层干部们做事儿就简单多了。就只需要按照县里安排的技术员的要求来培育土地,将土地培养成药田的标准来。

    苏青玉去视察的时候,还看到这些农民同志跟着技术员后面干。一个个干的也挺卖力的。

    苏青玉还和一个老农民同志聊了几句。

    夸他们干活勤快,踏实。

    老同志不知道苏青玉是市长,只以为是外面来的干部。这阵子来村里的干部不少,这样年轻的也常见,也就没觉得拘谨。反而很踏实道,“那可不,给政府当长工,可不得好好干?”

    苏青玉:“……哪里是长工呢?这还是不一样的。”

    “是不一样,咱这还能当地主呢。政府都找我们租地种东西。所以说这还是新社会好。和旧社会不大一样。”

    苏青玉笑了,问道,“那要是以后政府让你们自己种植药田,不是更好。当地主,也给自己当长工。”

    “那可不好,”老同志赶紧摇头,“这种药材能种多少钱啊,反正让我自己种,我肯定是不种的。”

    苏青玉笑着摇头,不以为然。

    她相信,这些人看到药材的收益之后,只怕还舍不得把土地承包给政府种药材呢。

    第454章

    第454章

    基本上每隔几天,

    苏青玉都会轮流去下面各个村子抽查一下工作情况。

    看看基层是不是真的在落实上面交代的任务。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都知道这位苏市长每天没事儿干一样的亲自走基层视察工作,镇上的这些干部们直接安排了干部驻扎在下面的村子里,亲自监督指导他们落实工作。

    反正苏青玉陆陆续续的去视察工作,

    看到的情况都还算满意。村子里的人都在按着上面交代的任务来做。没有阳奉阴违。

    而有了干部的带领,这些农民同志每天也按部就班的工作。没因为是给公家干活就偷懒耍滑之类的。

    在基层农村视察之后,苏青玉对自己青山以及边州的未来都很有信心了。这里的老百姓虽然思想上落后,

    可他们身上却具备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

    所谓勤劳致富,

    只要他们肯干活,

    她就有信心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随着渐渐入秋,

    地里的庄稼也陆陆续续的收上来了。

    县里农业局也根据青山改革专项小组的指示,开始将已经培训好的年轻技术员们分配到各个村子去驻扎,要在空闲的时候,

    给农民同志们培训药材种植的基础知识。并且开春之后,还要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这个任务是长期且艰巨的,

    所以县里也给这些技术员提升了福利待遇。

    这些年轻人以前都是没工作的,现在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即便辛苦,可县里给的待遇好,

    他们也愿意咬着牙干。

    各个都扛着包袱就驻扎在了山里的村子里,

    开始开展工作。

    苏青玉看着这些人的名单,笑着和青山县的高县长道,“这些同志可要好好培养,他们可是我们致富路的火种。以后边州其他地方可也要用的上他们的。”

    高县长知道,

    这些年轻人现在虽然辛苦,

    可是未来肯定都是市里的年轻骨干了。一时间也为他们高兴。

    毕竟这些年轻人都是青山人,

    从青山走出来的人才,

    他脸上也有光。

    想到有些同志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偷偷的把人给调其他岗位上面去了,他心里暗自摇头。

    这可真是吃了大亏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主动放弃了。

    要是能在这次项目里面做出成绩,还怕未来走的不远?

    两人商量着这些人才以后的培养问题的时候,这些年轻技术员们到了村子里,也给村子里带来了热闹。

    虽然每个村子也就分割四五个技术员,可有新面孔,那就很不一样。

    特别是听说这些还是知识分子,念了很多书的,大家就想起了以前在他们这边插队的知青们,问是不是以后要在这边插队。

    这些年轻干部们吓了一跳。赶紧解释说不是在这边插队,就指导他们种植药材,等工作做完了就要回去的。

    村民们不信,“种药材还要学?不就长土里了,施点肥?”

    “那不行,得讲究。要不然种不活的。”

    这些年轻技术员们对这些“无知”的村民很是无奈。感觉和他们没法交流。“这都是需要知识的,我们都会教你们的。要学会了知识才能开始种药材。”

    这些村民们心里则在嘀咕。有知识又怎么了,不还是要来农村种地吗?

    然后又想起了自家在镇上学习的孩子们。

    孩子们已经拿了一次工资回来了。工资不多,也就几块钱而已。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拿钱回来,他们就很满足了。

    他们觉得回头得多叮嘱孩子,要好好做工,书可以不读,工作要做好。免得学校不让他们做事赚钱了。

    至于念书……真没什么用啊,看看这些年轻人不还是得学种地吗?

    ……

    晚上,就在宿舍外面的空地上面,孩子们都搬着小板凳,兴冲冲的盯着前面的幕布。

    今天学习连作业都没安排,就是为了腾出时间,给他们看电影。

    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是没看过电影的,所以听说要看电影之后,一个个的都兴奋不已。小脸上满是笑容。

    在这里接受教育将近两个月,好歹学了点知识了,他们的精气神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原本迷茫的小脸上,都多了点儿活泼和自信。

    电影开始之后,老师们就用大喇叭喊着安静,不许吵。

    孩子们就都安静下来,盯着电影幕布看。

    片子的名字叫做《未来的我》

    随着拖拉机的声音响起,片子就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出现的是正在劳作的农民同志们。播放的收粮食种的农民同志们。他们用着机械化的工具收粮食,然后用拖拉机运送。

    看着这些农民伯伯们熟练的使用这些机器,开拖拉机,这些孩子们都惊奇的张大嘴巴。

    从小就干农活的他们,从来没想过,还能够这样收粮食。这样多快,多舒服啊。不用弯着腰,拿着镰刀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收割庄稼。

    这个片段播放完了之后,镜头里面的农民笑着站在镜头前面讲解着自己的工作,“我叫严立山,云城花岗区人,跟着村里干部学会开机器之后,种庄稼再也没有以前那样辛苦了,每年我们种的粮食都吃不完。学了知识,种地都轻松了,感谢政府!”

    画面一转,又到了养殖场里面来了,养殖工人们正在往外捞鱼。

    看着那么多的鱼在阳光下闪着光,孩子们咽了口口水。

    这些工人一起齐心协力,将水产品装好。一名负责记账的女工监督这些水产品上车运走之后,摘下帽子,笑着对镜头道,“学会水产养殖之后,我们每年都能收获几十万斤鱼,家家户户每天饭桌上都能吃上鱼。”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七零做知青》,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7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74章并对穿越七零做知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