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苏青玉电话,于秘书也很高兴。”您回来啦,我这边有东西要交给您呢。”
苏青玉道,“什么东西。”
“是吕书记留给你的东西。您看是我送过去,还是您出来。”
于秘书觉得还是苏青玉出来更合适,毕竟他现在这反身份也不好再直接去找苏青玉了。
苏青玉也考虑到这一点,“我出来吧,一起吃个饭。”
在外面找了一家饭店,林楠定了个包厢,双方就在包厢里面见了面。
于秘书见面,就把一个公文包给了苏青玉了。
说是吕书记留给她的东西,都是这些年吕书记在边州积累的经验,对每个地区岗位的人的了解情况。
吕书记在离开之前,都还在整理这些东西。就是在最后的时刻给苏青玉再留点什么。让她在边州的路更好走。
“吕书记说,你是他找过来的,就要为你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让你少走弯路。”
苏青玉问道,“吕书记是在省城医院吗,我想去看他。”
“您还是先看信吧。看完就知道了。”
于秘书提醒她看吕书记留下来的信件。
这封信很长,写着吕书记这些年来在边州的一些感悟。
写他前期的摸索,后期的无奈。也写他对苏青玉能来到边州的惊喜。
“边州是好的,只是没能遇到一个带它走上发展之路的领导。青玉同志,我相信,你就是那个能带它大步向前的领导。”
”我给你留下的资料,你可以参考。那些名单上的人,都是这些年来我观察的结果。这些年来,他们都默默无闻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面为边州默默奉献……
边州不缺好干部,只是千千万万的好干部,也需要有人带领他们。”
“也不必再来看我了,我这一辈子奉献给了自己的理想,给了边州。唯独没有陪伴自己的家人。如今边州有了你,我终于可以安心放手,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
苏青玉心情沉重。
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会儿她也接受了一个现实,吕书记真的把边州交她手里了,他是真的离开了。
她问于秘书,“吕书记的能好起来吗?”
于秘书沉默。
吕书记这么一离开,倒是没人知道他消息了。
连徐市长他们打听,都打听不到。倒是省里的任命很快就来了。
徐市长果然接了班,成为了边州□□。以后就是徐书记了。
而苏青玉这位才在这里任职一年多的常务副市长,也直接接了班,成为了边州市市长。
虽然大家早就听到消息,且早有预料,可真来了消息的时候,还是挺惊讶。
毕竟苏青玉才三十出头,且来边州时间并不长,一届都还没任满呢,这就上去了。直接主政边州了。
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愣是将她的那个副字给去掉了。
任命宣读完了之后,徐书记他们热情的邀请省里组织部过来的这位副部长吃饭。
因为年底工作忙,这位副部长婉拒了,倒是和特意和苏青玉说了几句话。
“恭喜你了,青玉同志。你可算是我们湖云省最年轻的市长了。”
苏青玉微笑道,“都是领导们的信任和栽培。”
副部长笑道,“你做出来的成绩也是很让领导们满意。青山计划连省里的领导都是关心过了。都等着边州全面实施呢。”
苏青玉笑道,“在完成周全的安排之后,我们也会尽快在边州实施,争取边州人吗全面富裕。”
副部长笑了起来,叹气道,“你知道吗,就在前几天,你们的吕书记躺在重症病床上面,拉着省里领导的手说,边州市长除了苏青玉担任,其他任何人,他都不放心。他愿意用自己几十年的党性保证,青玉同志,可以承担边州重任。”
“……”
苏青玉一下子哽住了。喉咙里都觉得有些疼。
等副部长上车离开了,苏青玉才深吸一口气,对着省城的方向,“我也愿意用我的党性保证,我会带领边州走上致富路。”
……
任命完成之后,苏青玉就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边州市市长。
接替她位置的是原来的农业局的一位老同志。
至于常务副市长的位置,则由主管文教卫生的连副市长担任。
一切职位调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愣是赶在春节前,把所有工作交际完毕了。
苏青玉算了算时间,今年可以回去过个年了。
毕竟明年开年才开始各项准备工作。一年的时间也够了。反而是明年春节有很大的可能在边州过了。
因为吕书记的事儿,苏青玉越发觉得人生无常,所以今年决定还是回苏家屯过个年,和家人们相聚。
苏青玉这个工作狂决定放下工作好好过个年的时候,新上任的徐书记开始烧他那三把火了,连续开了好几次会议。
全部都是针对开春进行推广青山模式的提议。
不过开了几次会议下来,苏青玉就发现了,徐书记是真的很保守的一个领导。
他虽然愿意复制青山模式,但是却不是完全复制。比如他愿意农民同志们种植药材,但是却不愿意在各镇开展工厂,针对农村大规模招工。而是认为应该在边州市各县城,面对城镇年轻人进行招工。
原因是青山人少,还能在各村招工。但是如果推广到整个边州,这就是把农村大量农业人口转化成了非农业人口,风险太大。
大量的年轻劳动力离开了田地成为了工人,会给农村造成很大的劳动力缺口。
特别是苏青玉推广全面义务教育,更是影响特大了。
如果每个孩子都念了书,并且长期在城镇住读,以后他们还会愿意回农村生活吗?
如果不愿意,城市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会不会出乱子?
每一条都是有理有据的。这也确实是他们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他们并不知道未来市场会越来越大,需求劳动力越来越多。只能依照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来做安排。
第465章
第465章
徐书记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周到,
还特意问了苏青玉一句,“青玉同志觉得怎么样?”
他还是希望能够得到苏青玉的支持的。
毕竟苏青玉有吕书记留下的班底,加上省里领导重视她,
这要是和自己唱反调,那可就容易添麻烦了。
徐书记这人就不喜欢麻烦。
其他人也看向苏青玉。
这毕竟是徐书记第一次征求苏青玉的意见。
边州市领导班子里的两位老大正式的交换意见。
这代表着未来他们的相处模式。
苏青玉当然不认同徐书记的提议。这是完全把她的计划中的重点给撇一边了。
哪怕短时间之内,
农民同志确实也能依靠种植药材赚钱,可他们的思想却还停留在过去。
这样就意味着,如果政府一直带着他们种药材
,他们确实能赚钱,
但是一旦边州政府换了政策,
他们就没法赚钱了。
而苏青玉刺激年轻人走出来,
也是杜绝这个风险。年轻人走出来了,才能够接触新的世界
。才能够学会如何自主的致富。以后哪怕政府不帮他们,他们也能学会自己去销售,
去学习如何种植。
不过这会儿她倒是不想和徐书记直接对上。
哪怕她这边有吕书记给她留下的底牌,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也不想闹的这样僵。
团结协作,
才是发展的主要力量。
苏青玉凝眉沉思片刻,
然后道,“在发表意见之前,
我有几个问题想核实。”
徐书记挑眉,“你说。”
“边州有多少耕地,
多少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多少。”
“边州城市有多少人口,待业人口多少。不同的年龄层,文化层,
各有多少人?”
“这些,
徐书记您做过详细的普查吗?”
徐书记:“……”
“徐书记您考虑的很周到,
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但是我们也要更详细,更周到。比如耕地如果不够,未来农村人口过剩,分配到人均的收入是否能够达到致富标准?所以我建议,先把这个普查做清楚了,我们再进一步商讨,怎么样?毕竟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我们都是没有发言权的。”
苏青玉这几个问题,愣是把徐书记给问懵掉了。
直接又把他提出的问题打回来了。
他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又不能否认苏青玉这个提议也有道理。
于是板着脸道,“那,就先把这些普查清楚再说吧。”
苏青玉笑着道,“我同意。要开展工作也是要和青山那样进行普查的,正好也一起做了。也不耽误事儿。那就暂时这么定了?”
徐书记嗯了一声,然后安排人民政部门的同志和农业部门的同志负责这事儿。
散会之后,大家各自找自己的领导。
主管文教卫生的连副市长、管理财政的省副市长、以及政法机关的朱副市长,都是吕书记留给苏青玉的班底。
散会之后,他们就来找苏青玉了。
连副市长道,“徐书记他们这是要主导这次项目?这可是苏市长你主持的。”
沈副市长道,“吕书记这一走,他可真是抖起来了。以前吕书记在的时候
,他都不吭声。”
朱副市长管理政法机构,底气足,问道,“苏市长,你有什么计划
?”
苏青玉安抚道,“稍安勿躁,这不是还没什么吗?咱们先不着急
。等数据出来再说。而且吕书记当初也一直和我强调,一定要团结同志,不到万不得已,我们可不要有什么嫌隙。目前为止徐书记是可以团结的同志。”
她对自己的同志要求并不高,只要不违反法纪。不碰触底线,那就是可以团结的。
至于在施政理念上的不同,那都是可以改变的。
连副市长问道,“苏市长,你这还真是准备和他好好谈?”
“当然,先好好谈。能争取就争取。”苏青玉表现的诚意十足。想着正好她要回去过年。徐书记能够帮忙普查大数据当然最好了。
其他三人却不看好。
谁都能看出来,这位徐书记如今真的是迫不及待要当家做主了。
似乎是因为新官上任,也许是因为想尽快的证明自己的决策正确,徐书记很积极的就安排下面的同志开始搞普查。
他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做出什么大的举措,但是好歹也是边州本地干部,而且也有多年的资历,在边州也具有威望。
他安排下去,下面的同志也都开始搞普查。
苏青玉则和林楠他们安排好了工作,准备回老家过年了。
她已经提前就和元归约好了,直接在华南省省城会面。免得他带着孩子奔波来自己这边。
反正她出行都有车接车送,很方便。
知道她请假回去过年,徐书记也松了口气。
他之前还担心苏青玉这突然升上来了,就要大刀阔斧行使权力,到时候和他起了冲突。
苏青玉现在选择请假回去,他认为这是在避让自己。
于是还爽快的让苏青玉在家好好过年。不用太操心工作。苏青玉自己则带上一堆的边州特产出发回去过年。
一路奔波,刚下飞机,元归和孩子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在接机口接机了。
因为华南天冷,小元宝穿的比往常都要多,就和一个小圆球一样的。不过她颜值高,哪怕是小圆球,也是漂亮的,惹人喜欢的小圆球。
苏青玉则只穿着一件羊毛大衣,围着围巾,整个人气质出众。偏偏长的又容貌出众,多年的从政生涯也让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气场,如同一个发光体一般,格外惹人注目。
看着母女两人抱在一起,元归笑着走过来,将准备好的羽绒服往苏青玉身上披,“这边冷。”
苏青玉穿上,笑着道谢,“这一年辛苦了。”
在对待家庭的付出方面,她确实得感谢元先生。
元归眉眼温润的笑了笑,“我很期待苏市长的犒劳。一直饿着呢。”
“公众场合,注意点!”苏青玉白了他一眼。
元归一本正经道,“想什么呢,我是说想吃你包的水饺
。都要一年没吃了。不行吗?”
苏青玉:“……”她眯眼看他一下,然后捏着自家闺女的手往外走。偏偏元宝还嚷嚷着,“妈妈,元宝也想吃
,可以吗?”
“……”
这父女两人,可真是天生来拿捏自己的。
好久每回华南,苏青玉发现华南的变化又大了。
和记忆中的模样又差了很多。
看来全国各地都在变化啊。这个伟大的国度,如同开了挂一般的,不断的变革发展。
苏青玉心生满足。又斗志昂扬。希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做出一番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