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培风何小芳徐秀丽 本章:第137章

    她低着头,眼泪一颗一颗的落在床单上,看的江松心软,又过去哄她。

    可他越是这样好脾气的哄她,她越是知道他对她女朋友有多好后,她就越不舍得放开他。

    她从小到大所感受过的爱,太少太少了,少到,哪怕江松不爱她,只是在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愿意哄她,愿意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新首饰,在她伤心落泪时,愿意心软的用甜言蜜语哄着她,她就越是想将江松抢过来,只要把他抢过来,那么他对他女朋友的全部温柔,就会给她。

    她已经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示弱,以柔弱温顺的形象示人,察觉到自己和他女朋友在他心底地位的天差地别后,她就不再试图用强硬的手段让江松留下来。

    她知道江松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也不想改变她在江松心中的形象,便想从他女朋友那边下手。

    江国泰和江镇长年初二就回邻市了,沈红云和镇长爱人都需要回娘家,江妍妍,江淼跟着她们的母亲去了外婆家,江鑫跟着王曦悦去了他未来老丈人家,陪着王曦悦去看电影。

    江家村虽然有电影院,但电影院很简陋,座位都不是椅子的,而是由一块块长形木板用钉子钉的,冬季里面又冷,他们说回邻市区电影院看的。

    王曦悦也终于看到了电影中的江柏。

    哪怕已经见过他的真人,也看过他拍的广告,可电影中的小和尚,注定成为让人惊艳时光的画面之一,在大荧幕看电影,直面江柏的特写镜头,和在电视机上那十五秒广告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她回去后,也和她父母说了在江家村的见闻,着重说了江柠江柏两兄妹。

    江柏还好,拍电影拍广告,上电视,这在她父亲看来没什么,在王曦悦和她父亲说完江柠对江国泰江镇长说的话,以及他们对她的重视后,她父亲才感叹,这江家村还真是人杰地灵。

    他这话并不只是说江国泰和江柠,在五十年代,江家村就出过一个副/国/级的领/导,在十/年/时/期,被下放到邻市的浦清圩农场,虽然在邻市,但水埠镇正好位于邻市与吴城最中间的位置,浦清圩农场距离江家村,比邻市还要近三分之一的位置。

    毕竟是这位老/领/导的老家,江家村的人虽不敢明目张胆的照顾这位老/领/导,那十年时间,却成功的让这位老人活到老柒/零/年/代末,回到京城。

    当然,如今这位老人已经不在了,他的那支江家和如今还留在江家村的江家,已经不是同一个江家,但这位那个年代在老家鼎鼎大名的老人,还是有很多人知道并记得的。

    这也是江家村在当地不仅是最大的村落之一,十里八乡也没人敢欺负江家村的人之一。

    可惜,这样的庇佑,也只在知道当年事迹的老人们心中有数,在年轻一代,只知道江家村很大。

    现在这一代,已经不知那位老人,只知道江柠了。

    王曦悦父亲说:“你江叔不是要送你去国外留学吗?我知道我们国家距离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些距离,但我们国家也在快速发展,你到了国外也别忽视了大鑫,既然确定了在一起,就好好相处。”

    把年轻的王曦悦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撒娇道:“爸,我知道!”

    “等明天他妈回来,你拿一箱酒过去送给你江叔,家里还有一些别的,都拎一些去。”他说的酒,当然不是普通的酒,而是特供的茅台,其它东西也不是市面上普普通通的东西,都是有一定地位才有的特供物品,这样的东西,要说价值,也没有太高的价值,主要就在一个特供。

    江国泰出去谈事情,有时候只需给同桌的人散一圈烟,有些人一看他现在抽的烟,就知道他背后可能有背景的人。

    甚至被他散烟的人,拿到手的烟都不舍得抽,而是一直留在自己的烟盒里,只等着在关键时刻拿出来装x。

    有些事有些话,甚至都不用讲明白,江国泰只需看到王曦悦给他带的东西,就知道她父亲什么态度。

    本来年初三,江爷爷他们就要走的,他和江柏都急着出去卖衣服挣钱,孙女/妹妹一个月一万的巨房贷在那呢,他们肩头都觉得沉甸甸的,不挣钱心头不踏实。

    可今年江家建了新房,办上梁酒,这是大事,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江柏江柠这个时候不在的话,说什么都说不过去。

    江妈回门那天,就和娘家哥哥嫂子弟弟妹妹说了家里的喜事,又顺路去了趟江姑奶奶家,跟姑奶奶说了这个好事。

    江姑奶奶就是江爷爷的妹妹,比江爷爷小了七岁,身体看上去和江爷爷一样,也不甚康健,前世江爷爷去世没多久,江姑奶奶也去世了。

    江柠和江柏性情较为冷漠,和江姑奶奶的后代,也就是他们的表弟表妹们,接触不多,毕竟都各自有各自的工作,也不在同一个城市,倒是江爸江妈,和江姑奶奶的后人,也就是江爸自己的嫡亲表弟表妹们,关系亲密,来往密切。

    江柏江柠在年初三说要回校后,江爸说什么都不让他们走。

    他们可是上梁酒的主角,江爸何止想要炫耀自家的大房子?他还要向所有亲戚朋友炫耀他的一对出息的大学生儿女呢!

    从年初二开始,他就开始积极的向所有的亲朋好友发出了邀请,邀请他们来吃上梁酒的,就连镇上一个好多年没联系的远房表弟家,都发了邀请。

    吃上梁酒那天,江家极为热闹,就连一向各房只管各房的大房,二房,四房的人,都全都来送了上梁礼金,男的女的,全都积极主动的来给□□忙,江家吃酒席,桌子不够,村里男人们特别热情的把自家的四方桌扛来了,碗筷不够,女人们都积极的把自家碗筷放在竹篮里,拎到江家,江家厨上人手不够,原本以为要请厨师来做的,谁知道来帮忙的人非常多。

    被六七个村里妇人们围在厨房热情帮忙的江妈,从来没有哪一刻,如现在这一刻,更清晰的感受到,他们家在江家村的地位,好像真的不同了。

    曾经那些对他们避之不及,甚至对他们冷言冷语冷嘲热讽的人,如今全部都成了他们的好亲戚,好邻居,好乡亲。

    第175章

    175

    “爱莲,

    你看着肉给你切这个厚度可行?”有在厨房帮忙切菜的妇人问。

    如今农村依旧缺肉,办喜事吃席少不了肉,人们为了摆盘好看些,

    就将肉切的薄薄的,

    铺在最上面,其实下面都是素的。

    切肉的婶子深谙这个道理,

    将江家的卤肉切的又薄又好看。

    江妈都不知道这个大房的婶子,还有这样一手刀工,毕竟大房三房之间还隔着二房,一个村头,一个村尾,

    离的远着呢,平时不往来。

    另一个洗菜的,

    拎着一篮子菜说:“爱莲,你家院子里没井,

    正好你家离老井近,我给你去老井打水去洗!”

    “爱莲,这些莲藕要不做个糖藕,凑六个凉菜,再炒个藕片你看行不行?”

    “行!你们比我会做菜,

    我跟你们学!”江家大多数时候饭菜都是江爸烧的,

    江妈不擅长厨上的事,

    婶子们比她会多了,

    很快,

    厨上的事情就被这些来自四房的婶子大娘们接手了去,

    江妈反而成了打杂的,偶尔前面来了新的亲戚,

    需要她去招待,婶子们就热情的催促她出去。

    来的客人非常多,赠送的礼金比平时高了三成,当然,为了吃回本,这些人基本上也是全家老小齐上阵,要不是如今江家房子真的大,光是一个堂屋就能摆的下八张桌子,左边江爷爷的房间也都空着,可以摆三张桌子,后面的大房间加过道,也能加四张桌子,当天来的人都不够坐。

    后来还在楼上原本当做会客厅的地方,又加了三桌,专门安顿未婚的年轻男女,才勉强将所有的来人安顿好了。

    江家原本准备的食材远远不够,不过江国泰年初二回到邻市后,在年初四的时候,给他送来了半扇猪肉和许多其它配菜,这才勉强让这个酒席能看了起来,一盘盘的肉,刚上来,就被饭桌上的人立刻抢光,尤其是经历过饥饿年代的老年人,他们可顾不得什么体面,自己嘴巴吃饱了才是正经,所以每一道菜刚上来,就赶紧往自己碗里夹,往蹲在他们身边的小孙子碗里夹。

    老人们还喜欢高谈阔论,唾沫横飞,当然,壮年男人那一桌,喝酒的,划拳的,找江爸套近乎聊当年吹他当年多么的意气风发的。

    女人们的战斗力,那也都不含糊,尤其是江妈哥哥嫂子们那一桌,同样分了男女。

    江爸红光满面的带着江柠江柏,满场的敬酒,江柠倒还好,对这样作为被炫耀的工具人,倒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江柏则是很不自在,面对这么多人的各种夸奖,全都腼腆的笑着点头,也说不出来什么话,场面话都是江柠在说。

    她对谁都是一副亲热亲近的晚辈模样,态度好的丝毫不把他们当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不是许多年没见的远房亲戚,而是血缘关系非常近的近亲近邻呢。

    但江柠的热情客套话,让每个专门为她和江柏来的人,都感到如沐春风,心里都十分舒服,脸上笑容也不由更真切,吹捧的话也不由更夸张了。

    敬到江妈娘家人的那几桌,江妈娘家人见到江柠江柏,简直都不敢认了,这两个居然是小时候跟在江松后面,他们一点都看不到的那两个小不点?

    表弟表妹看着江柠江柏这两个表哥表姐,就更是瑟瑟发抖,威慑力十足。

    那是学渣们面对学神天然的恐惧与崇拜。

    江妈的江家嫂子弟媳们,也都纷纷夸江妈:“爱莲苦了这么多年,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又对江柠江柏说:“你妈这么多年养你们不容易,你们现在出息了,今后可要好好孝顺你妈。”

    汪爱兰说江柠:“我们都是你妈一手带大的,她从小就又当姐又当妈,十几岁的年纪就跑去挑江堤、挑河坝,外面人都说她能干,她真是什么苦都吃遍了,原本以为嫁给你爸,总算能过上好日子,哪晓得好日子没过几年,就发生了那样的事,如今培养你们成才,你妈总算能歇口气了,你们也别让你妈操心,多心疼心疼你妈。”

    江柠笑而不语。

    汪爱兰看着外甥女含笑却不说话的表情,哪里是不明白,她姐那些年,到底是把孩子心伤着了。

    也是,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成绩还那样好,考到一中,多少人高兴都来不及的事,她把柠柠送到她那个砖厂打工。

    砖厂挣钱是挣钱,可在砖厂干的活有多累,看她这些年干裂的手就知道了,她一个二三十岁的壮劳力都吃足了苦头,更别说柠柠当时还是个小孩子,她再怎么样,也是二十四五岁才去的砖厂,身体早已长成了,他们石涧乡穷的叮当响,实在找不到搞钱的地儿,只能去砖厂,那是没办法。

    可江柠一个天生的文曲星,江妈居然舍得让身子骨还没长成的女儿去砖厂干活,别的父母生了这样乖巧聪慧的女儿,不说多疼爱,也干不出这样的糊涂事啊!

    可偏偏,她大姐就能干出这样的糊涂事。

    还不是那些年太难了,她姐不把那些苦难找个由头发泄出来,根本撑不过那样仿若这辈子都看不见尽头的巨额债务。

    江柠和江柏只是客客气气态度既不会让他们感到疏离,也保持了足够的态度,亲亲热热的和舅舅舅妈小姨姨父、表弟表妹们喝完了酒,就上楼了。

    汪爱兰想想外甥女的态度,心底叹了口气,想想,还是要劝长姐对柠柠好点,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柠柠现在这么出息,再像过去那样对孩子,不是把人越推越远吗?

    将来老了,躺床上不能动了,难道还指望儿媳妇照顾你?

    江妈哥哥作为她娘家大哥,是要坐主桌的,所以并不在这。

    她的那些弟弟妹妹,外加弟弟妹妹的孩子们,大舅的孙子孙女们,虽不社恐吧,可都懂事的坐了堂屋后面靠右的房间里,毕竟他们六家,加上大舅两个女儿的两家,总共八户人家,来的整整齐齐,光是他们就把后面四个桌子占了三个,有懂事的,就去后厨给江妈帮忙。

    汪爱兰就是去厨上找江妈的。

    江妈在最困难的那些年,全都靠娘家撑着,毕竟娘家是她的底气,她爸曾是炭山的队长,她的哥哥弟弟们,也没少往江家村来,给她送东西,给她撑腰,尤其是她的小弟。

    江小舅年龄和江妈差了十岁,他的孩子如今也才四五岁,非常斯文内向的一个孩子,怯生生的跟在江小舅身边。

    这孩子生来体弱,经常生病,江小舅就这一个孩子,为这个独苗苗操碎了心。

    江妈心疼这个幼弟,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拉江小舅进房间,悄悄塞了五百块钱给他。

    江小舅不要,江妈生气地瞪眼:“你给我塞钱的时候我也没说不要,现在家里债还完了,日子不像之前那么难过了,你放心收着!”

    江小舅如今确实需要钱,闻言也没推脱。

    江妈又问他:“叫你去找个火车站卖盒饭卖了没?”

    江小舅苦笑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我和红玲的手艺?刚开始赚了点钱,后来二哥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事,也在旁边开了一家。”

    江二舅夫妻俩虽然东西搞的不干净,随便糊弄着就烧着卖,无奈二舅娘有一手灶上的好手艺,他东西弄得不干净没关系,菜烧的好吃,也舍得放油,火车站来来往往的民工,都喜欢去他那里吃。

    让江小舅气苦的是,天下火车站何其多,他二哥别的地方不去,偏来他这边抢他的生意,如今他和他二哥连话都不讲一句,两家算是闹翻了。

    江二舅说的话也理直气壮:“客人不去你家吃饭,我有什么办法?这个钱我不赚,不还是给外人赚了吗?”

    可话是这么说,情理上却不是这样的。

    江小舅原本就难,被自家亲二哥背刺,就更不舒服,这一年脸上也露出些苦相,瘦的颈脖处的喉结更凸出了。

    对于娘家兄弟这些矛盾,江妈也很无奈,江二舅和江妈年龄差的不多,虽小时候也是她带大的,但很快更小的弟弟妹妹出生,她的精力自然在更小的弟弟妹妹身上,这些年,和娘家这些兄弟姐妹中,来往的最少的就是二弟和四妹。

    江妈劝他:“要不你这几天就别走了,先跟你姐夫学几天,不行你就跟我到深市去,跟你姐夫先把手艺学会了,再去找摊位摆摊。”

    想到自己和二哥的糟心事,江小舅心动,又怕姐夫不同意:“姐夫能同意吗?”

    江妈翻了个白眼:“他有什么不同意的?又不是多大的事?我们又不在一个地方摆摊!”

    对江二舅的人品,江妈不评价,但对江小舅,她还是很知道的,她最艰难的那些年,他自己再难,都没忘了她这个长姐。

    江小舅确实没有和姐姐姐夫抢生意的想法,不过他这次过来,还有另一件事。

    江妈听了都怔住了:“你让柠柠抱抱小龙?”

    江小舅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摸摸怀里安静的儿子,说:“咱柠柠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我想着让柠柠抱抱小龙,让小龙沾沾文曲星的福气,就是没有沾到他姐姐的福气,能沾点他姐姐的文气也好。”他摸摸儿子头上的软毛,“田里的事情,小龙肯定干不了了,以后只能跟柠柠一样考大学,能吃公家饭最好,吃不了公家饭,将来学个会计啥的,也是个手艺,再怎么都饿不死。”

    江小舅一直很愁儿子的未来,因为清楚自己儿子这弱鸡体质,就没想过儿子将来做啥体力活,所以只能考大学。

    江妈神色有些复杂。

    此时房间门被敲响,房间门因为被反锁,外面钥匙拔了,外面的人进不来,只能敲门。

    他们带回来的所有现金,亲戚朋友们送的礼金,都在这个房间锁着呢,当然要把房门锁起来。

    外面敲门声敲的急,江妈打开门,“敲敲敲,敲什么敲啊?”

    江爸急着说:“这个时候你怎么还在房间里不出来?这么多亲戚朋友来吃酒,要你招待的啊!”

    他和江大伯在男眷那边招待,女眷这边就需要江妈,江妈跟江小舅说话,一时忘了此事,说:“来了来了。”

    江爸见小舅子也在里面,问:“你俩什么事,外面不能说,还关起门来说?”

    江妈瞪了江爸一眼,顿了顿,才避开目光别别扭扭地小声嘀咕说:“爱党说,想要柠柠抱抱小龙。”

    第176章

    176

    她当然已经意识到江柠的不同,

    京城大学、什么奥林扑克金奖,什么天上的文曲星。

    在今天之前,哪怕她已经感受到,

    村里人对她话里话外的恭维,

    可她年二十八的晚上才到家,年二十九就开始打扫卫生,

    往新房子搬家具,还要准备年三十的各种食材,忙得脚不沾地,年三十江爸带着江柠江柏去祭祖、上坟,家里所有活儿都是江妈一个人在做,

    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倒是不需要她做,可准备工作全是她做的,

    江爸就带着江柠在写对联。

    大年初一上午,江爸就去电影院看电影,

    之后是去江国泰家吃饭,晚上又是在江家吃的,她又开始忙,想让江柠江柏来给她打下手,可送上梁礼金的人一个个上门,

    江柠江柏两个识字的大学生,

    都被江爸安排一个收礼金,

    一个记账,

    将谁来送礼金,

    送了多少,

    都是要一一记上,将来要还人情的,

    到时候别人家办喜事,他们就照着他们送礼金的标准,要么还一样的,要么稍稍加一点。

    江妈自己不识字,干不了这些写写画画的轻省活,晚上来客人,她的厨上手艺拿不出手,江爸要自己上,她也在厨房打下手,之后她回娘家,话里话外炫耀的也是家里建了多大的房子,有多少个房间,厨房有多大。

    当然,她外面并不是这样说的,而是话里话外都笑着抱怨:“你们姐夫那就是个大孬子,一个房子建这么大,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建这么大,小儿子怎么办?”

    又说:“你们姐夫那个人啊,就想让孩子们将来都住一起,热闹,他就自己想当然,哪家儿子大了不分家?”

    不过抱怨归抱怨,总体上,家里有了这么大,全村最好看最豪华的大房子,江妈还是高兴居多,觉得扬眉吐气。

    娘家弟弟妹妹们,每每夸江柠江柏两个考上大学,江妈就又将话题拉回到大房子上,只有实实在在的房子,让她有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至于江柏江柠两人,说是说大学生,可都还大一,未来还有三年半,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出来后,就算吃上了公家饭,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的工资,他们一年的学费都要三千多了,都还没算生活费。

    江妈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还不如出来跟他们卖卖盒饭,做得好,一年小十万,不比一个月三四百的工资强多了?铁饭碗,也就名头听着好听罢了。

    过去江妈当然觉得铁饭碗是人上人,了不起,可这两年在深市待了两年,加上真的赚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许多钱,也收到深市那边开放的思想风气影响,她对铁饭碗的观念也稍稍变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对江柠这个大学生,无法共情。

    因为她是打心眼里觉得,女孩子就是给别人家养的,给女孩子上大学,就是花钱给别人家人上大学,她只会心疼江柠上大学花她的钱,在江柠上大学没有给她带来实际性的好处之前,她是打从心眼里觉得,江柠考上京城大学,没什么好恭喜的。

    之后初三初四,都在为年初五的上梁酒席做准备,江爸一边采买酒席物品,一边通知亲朋好友,一边跟村里人借各种东西,确定人手,夫妻俩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

    可以说,哪怕江妈已经知道江柠现在是大学生了,不一样了,可过份的忙碌,并没有让她对这件事有太深的感受。

    一直到今天,她在厨房里时,所有人都热切的捧着她,过去走在路上可能招呼都不打一声的人,主动来厨房给她帮忙干活,就连她的亲弟弟,都抱着孩子过来,只为让江柠抱一抱,沾沾她身上的福气。

    江柠有什么福气?出生就遇上了十几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也不知道淹掉了多少亩良田水稻,造成了饥荒。

    没两年,一场鸡瘟,整个养鸡场的鸡死了个干净,几年辛苦,全部打了水漂不说,还倒欠了她当时觉得一辈子都换不完的巨额债务。

    村里人开玩笑说,都是她小女儿克的,她小女儿肯定是命里带煞,克他们一家呢,不然前几年咋都好好的,日子眼看着越过越好,怎么她一出生,就这么多事?

    可江妈从没想过,她家屋后,和她前后脚出生的江镇长家的江妍妍,怎么就没人说她是扫把星?


如果您喜欢,请把《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方便以后阅读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3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第137章并对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