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李大成李伯山李仲海 本章:第43章

    陈氏把挡着眼角的几缕头发给鱼娘拢到后面,“去吧,别往其它地方乱跑。”

    鱼娘“噔噔噔”下了楼,这个时辰大家都吃完了早饭,士兵去门外巡逻了,其他人怕扰了王夫人的清静,大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连小孩子都安分了许多。

    大堂里只有小二在忙来忙去收拾桌子上的残羹剩饭。说起来也没多少饭菜剩下,除了石贵一家比较富裕,其他人家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都十分节俭,一丁点饭菜都没剩下,碗里盘子里被舔的干干净净,只需再冲洗一遍就变得光亮如新。

    倒是那些士兵因为饭菜多,大鱼大肉吃的撑了,剩下了一些饭菜。鱼娘走过去时,小二正偷偷摸摸捡盘子里的剩菜吃。

    听到有人过来,小二浑身一僵,赶紧咽下嘴里的菜,若无其事地擦着桌子。

    □□年间,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少之又少,这些吃剩的饭菜小二是不能偷吃的,收回来热热,还能卖出去。若是掌柜的知道小二偷吃,定会饶不了他。

    小二扭头一看,见是鱼娘,僵直的身体顿时松懈了,露出个劫后余生的笑,“小姑娘,怎么是你啊?”

    鱼娘眨了眨眼,“我刚从楼上下来,想找掌柜的要点浆糊。”。

    小二麻利地把桌子上的剩菜装好,“掌柜的不在,你跟我去后面,我给你拿浆糊。”

    鱼娘跟在小二后面进了厨房。

    厨房的墙上和梁上挂着腌制的鱼肉和腊肉,几个大灶里火烧的很旺,上面“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灶台前有几个帮工在忙来忙去,一个胖胖的厨子正在切菜,旁边还有个瘦小的孩子在帮他打下手。

    见小二进来,厨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笑眯眯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外面都收拾好了?”

    这是鱼娘在逃荒路上除王大人外,见到的第二个身形肥胖的人,心里感叹,做厨子真是个美差啊。

    小二把桶里的剩菜饭放到一遍,用汗巾抹了把额头的汗,“都收拾好了,王师傅,我找你来拿点浆糊。”

    王师傅不解:“你要浆糊作甚用?又不过年过节的,也没到贴春联的时候。”

    鱼娘从小二后面走出来,“是我要的,我奶奶要帮王夫人做双鞋子,需要点浆糊糊鞋底。”

    王师傅打量了一番鱼娘,不过是个小娃娃,长得倒是有点俊,“王夫人怎么让你奶奶帮她做鞋子?”

    鱼娘摇摇头,乖巧道:“我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说实话。

    “真是奇怪。”王师傅困惑不解,“难道这些个大人物穿腻了软底织金的鞋子,想换个新花样?”

    虽然不明白这里面卖的什么药,王师傅还是吩咐徒弟去舀了一勺面,倒在碗里浇上了滚烫的水,又抽根筷子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搅了搅,把碗递给鱼娘,“好了,你拿走吧。”

    鱼娘捧着碗,对小二眨眨眼,“我还想要一根筷子。”两根筷子刷浆糊才更好用。

    小二给鱼娘抽了根筷子,“路上别洒了。”

    又哄小孩道:“在大堂里看见的别往外说,我一会儿给你吃糖。”

    鱼娘露出个甜美的笑,无辜道:“我看见什么了?”

    刚拌完浆糊的碗还是烫的,鱼娘的手缩到袖子里,隔着层衣服端着碗准备往楼上走,没走几步,她感觉衣服一紧,像是被什么东西扯到了,回头一看,绫罗的食指竖在嘴角,小声道:“我有事要和你说。”

    鱼娘不明所以,被绫罗牵着走到了一个僻静的墙角处,绫罗探头左右看了看,见没人经过,对鱼娘道:“王夫人准备抛下你们,自己坐船走了。”

    鱼娘张嘴,想问为什么。绫罗轻轻“嘘”了一声,“你先别说话,等我先把话说完。”

    鱼娘点点头。

    生怕被人发现了,绫罗说话连珠似的蹦出来:“夫人的哥哥是个将军,和濯阳郡的王将军不合,两人随时都会打起来,他不放心夫人,派了快船来接夫人去遂牧郡,明日船就到了。快船只能坐二三百人,来时船上已有一百保护夫人安危的士兵,再加上现在护送的人和王家的下人,夫人只能抛弃你们独自坐船走了。”

    鱼娘的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家和刘家与王夫人非亲非故的,被抛弃再正常不过了,只是石贵他们要跟着王夫人走吗?爷爷和舅公刚买了两辆马车,打着跟王夫人去遂牧郡的主意,出了这个变故,这马要怎么办?

    绫罗又道:“不止你们,连以前跟着王大人的那些人说不定也要留下来,船上容不下这么多人。大人刚去世没几天,又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夫人心里不知难受成什么样子,你们可千万别怪罪夫人。”

    绫罗不知王大人去世的真相,只以为是保护王大人的士兵见财起意,谋财害命。所以话语间处处都是对王夫人的维护之意。

    鱼娘知道在这个时候,绫罗一听到消息就来告诉她是冒了多大的风险,王夫人权势滔天,一旦发现绫罗通风报信,必然饶不了她,这无关这个消息多么重要,而是身边的婢女绝不能与外人勾结在一起。

    “绫罗姐姐你放心吧,我知道夫人是个大好人,我们一家心里都感激不尽。你看这浆糊,是我奶奶特意吩咐我问厨房要的,是要给夫人做鞋子用的。”

    鱼娘为了让绫罗安心,把浆糊端起来给绫罗看,信誓旦旦道:“绫罗姐姐,我们一家都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定然不会忘了夫人的恩德。而今日的话,我对天发誓,一定不会有半点风言风语传出,但凡绫罗姐姐受到了任何连累,我李鱼娘一定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鱼娘的誓言脱口而出,脸上坚定而无半分犹豫。但是她的话语间也留下了漏洞,她只说不会有任何风言风语传出,却不代表她不能将此事告诉别人。

    绫罗握住鱼娘的手,焦急道:“呸呸呸,好好的发什么誓,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要你发誓。”

    敬鬼神而远之,绫罗也不例外,下意识地担心鱼娘的誓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就在两人说话时,一个婢女从远处走过来,眼见要到跟前了,绫罗赶忙道:“我先走了,你在这先留一会儿,别被人发现了。”

    绫罗理了理鬓边因为匆忙而有些散乱的头发,提着裙子从墙角款款走出去。

    鱼娘抱着碗,贴着墙角,屏气凝神,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绫罗,你怎么在这?红叶姐姐正要找你呢。”

    “我的簪子刚才掉了,我来这找找。”

    “找到了吗?要不要我来帮你找找?”

    “已经找到了,我真是粗心大意,这个簪子还是红叶姐姐送给我的,走的太急一不小心就掉了。你可别对红叶姐姐说,不然她该不高兴了。”

    “红叶姐姐真是疼你,什么都护着你,连簪子都送给你,我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跟着铃铛姐姐,她只会训斥我,平日里吊着个脸,像我欠她多少钱似的。”

    ……

    等彻底听不见说话声后,鱼娘才从墙角出来,匆匆上了楼。浆糊已经有些冷了,再不拿上去该硬了,硬了就不好用了。

    鱼娘推门而入,把浆糊放到桌子上,喊道:“奶奶,浆糊我拿回来了。”

    刘氏放下手里的剪刀,走过来用手沾了点浆糊,放到嘴里尝了尝,满意道:“还行,是细白面。”

    三牛跑过来,瞪大眼睛盯着刘氏,“奶奶,我也想吃。”

    刘氏瞪了他一眼,“不能吃,这是要做鞋子的。”

    三牛垂头丧气,双手揉着衣角,恹恹道:“哦,我知道了。”

    拿到了浆糊,鱼娘在这里就可有可无了,又有三牛这个不听话一直捣蛋,刘氏便道:“鱼娘带三牛出去玩吧,去后院看马,别老是憋在屋子里。”

    鱼娘正好不想待在屋子里,她要去找爷爷,把绫罗告诉她的事情和爷爷说一声,于是牵着三牛的手出了屋子,敲了敲隔壁的门。

    李子晏打开门,“鱼娘?有事吗?”

    三牛看了李子晏一眼,不可思议地捂住嘴,肩膀一耸一耸的,眼睛都笑弯了。

    鱼娘也愣了,只见李子晏向来白净的脸上左边三道黑线,右边三道黑线,鼻尖上一点黑,额头上有个大大的“王”字,看起来好不滑稽,偏偏他本人丝毫没有察觉,脸上还一本正经。

    三牛终于憋不住了,笑得好大声,“大哥,你脸上有东西。”

    鱼娘补充了一句,“左右脸上都有,额头上也有,呃,鼻子上也有。”

    李子晏闻言摸了一下脸,一摊开手,上面都是黑色的印子,他的脸顿时黑了,鱼娘敢保证,比脸上的墨水还要黑。

    “二牛!你给我出来!”

    三牛捂住肚子,“哈哈哈哈哈哈嗝儿……”

    鱼娘敲了一下三牛的头,想让他别这么肆意,可是自己也没憋住,“噗嗤”一声笑了,二牛可真是个人才,调皮捣蛋真是样样在行。

    鱼娘笑着也没忘正事,捂着肚子道:“哥,爷爷在屋里吗?”

    李子晏在屋子里逮二牛,气的咬牙切齿,“没有,爷爷出去了,可能去后院了。”

    鱼娘贴心地替他把门关上,不让外人看见他们家“兄友弟恭”的场面,和三牛在门外笑了好一会儿,等缓过来后,对三牛道:“走,我带你去后院找爷爷。”

    李大成果然是在后院,不止他,李伯山和李仲海都在。

    几人围着两匹马,或是蹲着,或是站着,或是走来走去,也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鱼娘?你怎么来了?”

    李仲海正好对着后院的门,一眼就看见了鱼娘和三牛,“怎么不在屋子里?出来有事吗?”

    鱼娘把三牛推到他前面,“奶奶要给王夫人做鞋子,怕三牛耽误她干活,就让我带三牛出来了。”

    李大成朝两人招招手,“过来吧,你大伯和你爹一会儿要去街上买东西,你们俩跟着他们出去转转,老待在客栈别憋坏了。”

    李伯山坐在台阶上,叹口气,“爹,你说王夫人今天怎么不走了?我看王家的下人也不见收拾东西?”

    王家的东西多,要是王夫人今日准备走,必然一大清早就要收拾东西准备动身,现在太阳都老高了,眼见到午时了,连个动静也没有。

    客栈的后院很大,隔着荒山,从院子里一眼就能望见山上的景色。已是深秋,山上的叶子都落的差不多了,没落的也被灾民捋走吃了。

    靠山吃山,住在离山脚下的百姓遇到饥荒年,总比平原的百姓要容易活下去一些。

    队伍里的马匹都在后院里拴着,一眼望去足有好几十匹马,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那些士兵的,李家人的两匹马被拴在角落里,正悠闲地吃着草料。

    李家人待在角落里,避着阳光,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李大成看了眼远处的山,“兴许是有什么事给绊住了,着急也没用,伯山,你有这个担忧的空,东西早就买好了。”

    李伯山拍拍屁股站起来,叫上李仲海,又问道:“鱼娘和三牛去不去?”

    三牛欢欣鼓舞,“我去!”

    鱼娘摇摇头,“大伯,我就不去了。”

    李仲海一把把三牛捞起来,架在脖子上,“你姐不去,爹带你去买好吃的。”

    几人走远后,李大成问:“鱼娘怎么不愿意去?”

    鱼娘用鞋尖踢了踢地上的土,学着李大成的样子,把手背在身后,神秘兮兮道:“爷爷,我知道王夫人什么时候走。”

    李大成被逗笑了,“哦?是吗?那你还不快说。”

    鱼娘不卖官司了,正色道:“爷爷,王夫人准备坐船明天走。船小,容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我们要自己走了。”

    李大成看着鱼娘,略微想了想,“是王夫人身边的婢女告诉你的?”

    鱼娘点点头,“她比我大几岁,我叫她绫罗姐姐。”

    李大成道:“是个好孩子,有情有义,一水之恩能帮咱们到这个份上不容易。”

    午时的阳光浓烈却不过分炙热,两人静默无言,鱼娘陪李大成在后院晒了会太阳,直到身上都热起来了。

    李大成道:“咱们跟着石贵才和王夫人搭上关系,要是自己往南方走也不怪王夫人,这倒也没什么。从下河镇走到现在,马上要到遂牧郡了,咱们这一路什么苦什么难没遭受过,靠自己照样能过兰江到安陵。”

    鱼娘坐在台阶上,腿伸开左右晃了晃,说实在,初听到这个消息的震惊过后,她现在平静无比,不过就是回到了原来的路子而已,不靠王夫人他们也照样平平安安走到了现在。

    鱼娘道:“爷爷,这件事要不要告诉石家一声?”

    此事与他们有关,也与石家有关。石贵的那些兄弟各个拖家带口,几乎不可能上船。不像他们经历了逃难路上的捶打,这些人在路上的经验没有他们丰富,很容易就踩到坑里。

    鱼娘想到在城外,石贵和身边人睡的太熟,元宝都被人抱走了还没察觉,可见他们心多大。

    李大成沉默了一会儿,大拇指和食指搓来搓去,鱼娘知道这是爷爷在想事情。

    “还是别说了,现在告诉他们该如何解释咱们是怎么知道消息的?而且,早晚不过一天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等明天看王夫人怎么和他们说吧。”

    鱼娘又问:“爷爷,你说石贵可能跟着王夫人一起坐船吗?”

    在这群人里,他们只和石贵一家相熟,若是石贵坐船走了,那他们还要和剩下的人一起上路逃难吗?

    怎么说石贵都帮王夫人干了一件大事,除掉了王夫人的心头大患,不带他走好像也说不过去。

    “不太可能,王夫人身边不缺人伺候,有没有石贵都一样。”

    李大成抚摸着鱼娘柔软的头发,和蔼道:“鱼娘,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王夫人已经把王家上上下下牢牢攥在手心里了,而且还有士兵站在她那边,这个消息再骇人,也不会让她遭受半点损失。鱼娘,权力永远是最好的武器,任何流言蜚语道德枷锁在权力面前都不堪一击。”

    鱼娘沉默了,她还是不甘心,“难道我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什么都不做吗?”

    “当然不是,跟着王夫人和咱们自己走是不一样的,至少咱们可以趁这个时间准备些别的东西。我待会儿去叫你舅公他们,商量一下要添哪些东西。”

    李大成揉了揉鱼娘的头发,慈祥笑道:“这都多亏了我们鱼娘聪明又机智,爷爷才能提前做安排。”

    鱼娘把头埋在身体里,闷闷道:“爷爷你老是拿我打趣。”

    76.

    第

    76

    章

    知晓

    陈夫人一只手扒拉着算盘,

    一只手拿着账本,时不时用笔在账本上写上几个字。过了大半个时辰,终于算好账后,

    她捏了捏肩,扭了扭脖子,只觉得脖子和肩膀难受的厉害。

    春芽在一旁拿个红色的拨浪鼓哄元宝玩,“元宝,

    看这边。”她摇着拨浪鼓,把元宝的视线吸引到一边。

    元宝伸出白白胖胖的手,

    响亮且清楚地说道:“要!我要!”

    陈夫人喊道:“春芽,

    把拨浪鼓给他,

    先过来帮我捏捏肩膀,坐了一上午难受死了。”

    客栈的地上铺了一个厚垫子,是为了让元宝在上面玩的,

    元宝不喜欢乱跑,最喜欢趴在地上。床上太高,担心元宝掉下来摔着,陈夫人就想了这个办法。

    春芽把元宝抱到垫子中间,把拨浪鼓递给他,叮嘱道:“元宝乖啊,

    我一会儿就回来。”

    陈夫人把账本合上,自己一人算了这么久的账,不见石贵的半点影子,心里难免会有些生气,重重把账本扔到桌子上,“老爷出去多久了?怎么还没回来。”

    春芽给陈夫人捏着肩,想了想,

    “老爷出去有一个时辰了,应该快回来了。”

    陈夫人道:“也不知王夫人叫他过去是有什么事,能一去一个时辰。又不是去听曲儿,回来我非说他一顿不可。”

    春芽抿嘴一笑,夫人嘴上说的别扭,心里还不是在担心老爷。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石贵沉着脸走进来,一屁股坐在王夫人对面。

    春芽见状,连忙去把门合上。

    “怎么了这是?谁又惹你生气了?一进门就吊着个脸,弄的跟我欠了你八百两银子似的。”

    石贵自顾自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而后把茶盏重重放到了桌子上,弄出好大一声响,吓得元宝手里的拨浪鼓都掉了。

    眼见元宝撇着嘴要哭,春芽赶紧把他抱起来,“元宝不哭啊,元宝最乖了,我带你玩拨浪鼓好不好啊?”

    陈夫人生气了,“你有气往孩子身上发什么?春芽,你先把元宝带出去,别让他留在这被他爹给吓坏了。”

    春芽把元宝抱起来,出去后又小心翼翼关上了门。屋子里只剩下陈夫人和石贵两人。

    陈夫人知道石贵不是无缘无故发火的人,必然有什么事情不合心意才会让他这么生气,于是问道:“春芽和元宝都走了,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是不是王夫人那里出了什么事?难道和王大人有关?”

    想到这,陈夫人有些慌了,暗中谋害朝廷命官可是个大罪,难道是王夫人想过河拆桥,把这事推到石贵身上?

    石贵摇摇头,“和王大人无关,王大人遇害一事已经盖棺定论,以后别再提了。我生气是因为王夫人走水路不打算带上我们。我为她冒了这么大的风险,结果人家利用完毫不留情就把我给踢了。”

    陈夫人道:“走水路又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不是跟着王夫人一起沿着官道去遂牧郡吗?”

    石贵三两下把事情给陈夫人说了一遍,陈夫人听完后沉默了,思索片刻,不解道:“不跟着王夫人走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你先前一直想和王家分道扬镳,这可是送上门的机会啊。”

    石贵闷着又喝了几杯凉茶水,不说话。

    陈夫人和石贵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可以说石贵放个屁她都知道他在想什么,她转念一想,嗤笑道:“你生气无非是觉得自己脸面大,能在王夫人那里排上一席之地,结果人家心里根本就没有你这号人。再说了,人王夫人明说了,船太小坐不下这么多人,要是带上你,你能舍得了你那些兄弟?”

    说完,陈夫人又给石贵倒了一杯茶水,推到石贵面前,“可委屈咱们石大老爷了,快喝口凉茶降降火,别给气坏了。”

    石贵冷哼一声,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又坐在桌边不说话,一个人生着闷气。

    陈夫人也不理他,把账本什么的都收拾好,见时间差不多了,又道:“好了,气也气够了,你也该想想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石贵转过身,“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往遂牧郡走了。我去找李家商量商量,看看接下来怎么走。”

    柴米油盐,这些逃荒路上必备的东西都要带上,可带多少,怎么带,这些他们都一抹黑,匆匆从城里出来,身上的银钱是够了,吃的用的可不够,这些都要和李家商量商量。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代逃荒种田记》,方便以后阅读古代逃荒种田记第4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第43章并对古代逃荒种田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