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又三年。
从一个年轻才子,熬成了鬓角霜白的老儒生,未曾谋到一官半职。
忍无可忍,便怒闯皇宫,怒斥贞德帝,那条腿就是当时被打断了,若非上一任院长出面庇护,他早就被砍头了。
这便是云鹿书院一直以来的现状。
偶有小部分人能谋个一官半职,但大都不受重用,被打发到犄角旮旯里。
更多的人连一官半职都没有,读书半生,仍是一介布衣。
年轻的赵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多年后,新任的院长给自己许了宏愿立了命,他要让云鹿书院的读书人回归庙堂,引它重返千年之盛。
“两百年前,国本之争,书院与皇室交恶,程氏趁机背离书院,创国子监,将书院学子挡于庙堂之外。两百载匆匆而过,今日,弟子赵守,迎亚圣重返庙堂。”
长揖不起。
亚圣雕塑冲起一道清光,直入云霄,整座清云山在这一刻震动起来,宛如山倾。
但书院里的学子、先生没有半分惊慌,反而激动的浑身颤抖,喜极而泣。
时隔两百载,云鹿书院终于要出一位二品大儒了。
并非世人称道的那种大儒,是儒家体系中的二品——大儒!
清光冲入云霄,层层翻涌,在高空形成一个巨大的清气旋涡,清云山数十里外清晰可见。
仿佛在昭告世人。
紧接着,这些清气继而缓缓下沉,落回亚圣殿,进入赵守体内。
赵守的眼睛里喷射出刺目的清光,他的肉身沐浴在清光里,这是浩然正气在为他洗精伐髓,既增强他言出法随的力量,又能提高法术反噬的承受力。
他细细的感受着身体的变化,领悟着二品的力量。
这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言出法随的威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修改过的规则,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比如念一句:此地寸草不生。
该区域的草木凋零,维持数月,甚至更久,不像之前那样,言出法随的效果只能昙花一现。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二品大儒可以一定程度的拨弄气运,可聚拢也可摧毁,这操作虽然没有术士精妙,但赵守已经具备了影响一个王朝兴衰的能力。
当然,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就如大周末期的钱钟大儒,献祭自己,撞碎大周最后气数。
亚圣殿内清光一闪,杨恭四人进入殿中,满脸欣喜。
“院长,可能助刻刀解印?”
张慎问道。
“一试便知。”
赵守摊开掌心,清光升腾,刻刀出现在他手心。
紧接着,亚圣儒冠也戴到了他头顶。
赵守凝视着刻刀,低吟道:
“破除封印!”
骤然握住掌心。
顿时,一道道清光从他掌心激射而出,手里握着的仿佛不是刻刀,而是一个大灯泡。
头顶的儒冠同样绽放出刺目的清光,这些清光沿着他的手臂,冲涌如刻刀中。
亚圣雕塑闪烁起清光,照射在刻刀上。
嗡嗡……刻刀鸣颤,在赵守掌心剧烈震动,连带着他的手臂和身体也颤抖起来。
砰!
刻刀上清光猛的一炸,于殿内掀起狂风,吹灭蜡烛,震动门窗。
赵守再难握住刻刀,也不想握住,松开手,任由它浮空而起,在殿中盘绕游曳。
“终于能说话了,儒圣这个挨千刀的,竟然把老夫封印一千两百多年。写书垃圾还不让人说?换成老夫来,肯定写的比他好。
“老夫念在相识一场,指导他写书,居然不领情,还嫌我烦,封印我,呸!”
刻刀的咒骂声和抱怨声清晰的传入赵守等人耳中。
这让赵守几个多少有些尴尬,不知道该附和还是该反驳,便只能选择沉默,假装没听到。
“咳咳!”
赵守用力咳嗽一声,打断刻刀喋喋不休的咒骂,作揖道:
“见过前辈。”
杨恭四人随着作揖:
“见过前辈!”
刻刀掠至赵守面前,在他眉心悬停不动,传达意念:
“嘿,监正说过,我会在这一代解封,果然没骗我。儒家子弟对儒圣那老东西奉若神明,历代大儒都不肯替我解开封印。
“你为何要助我解开封印?”
赵守又一次作揖:
“学生有事请教。”
杨恭立刻拢住袖子,没让戒尺飞出来。
刻刀内的器灵问道:
“何事!”
赵守沉声道:
“代天下苍生问一句,如何晋升武神?”
刻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长久的沉默。
静默中,赵守的心缓缓沉入谷底:
“前辈也不知道?”
“莫要聒噪!”刻刀喷了他一句,然后才说道:
“我记得儒圣点评武夫体系时,说过武神,嗯,毕竟一千两百多年了,我一时间想不起来。”
那你倒是快想啊……杨恭等人心里急切。
而赵守注意到一个细节,刻刀需要回忆才能想起,说明近期没有无人谈及晋升武神之事。
不是刻刀透露的话,监正又是如何知晓晋升武神之法的?
十几秒后,刻刀恍然道:
“想起来了,嗯,一个前提,两个条件!
“前提是,凝聚气运。
“条件是,得天下认可,得天地认可!”
……
第890章
出世
许府。
书房里,许七安坐在书桌边,手指轻扣桌面,看着在屋子里盘绕游曳的刻刀。
“一个前提,两个条件……”
他重复着这句话,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久很久以前,许七安曾经困惑过,大奉国运流失导致国力下滑,以致于闹出后来的一系列灾祸。
监正身为一品术士,与国同龄,本该即使取回气运,还大奉一个朗朗乾坤,但他没这么做。
到现在才明白,监正从最初开始,谋划的就不是区区一个王朝。
他要的是一位武神,他要扶持的是一位守门人。
知道答案后,监正过去许多让人看不懂的谋划,就变的合理清晰起来。
这盘棋真是贯穿全局啊……许七安收回发散的思绪,让注意力重新回到“一个前提和两个条件”上。
“前辈,我身上有大奉一半的国运,有佛陀前身留下的气运,有大乘佛教的气运,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个前提?”
他虚心求教。
“我只是一把刻刀!”
裹着清光的古朴刻刀敷衍道:
“儒圣那个挨千刀的,可不会跟我说这些。”
你明显就是一副懒得管的姿态,儒圣没说,但你一把活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刻刀,总该有自己的见识吧……许七安皱了皱眉。
他沉吟一下,说道:
“前辈跟着儒圣著书立传,学识一定非常渊博吧。”
刻刀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悬停在许七安面前:
“那当然,老夫学识一点都不比儒圣差,可惜他变了,开始嫉妒我的才华,还把我封印。
“你问这个作甚?”
许七安顺势说道:
“实不相瞒,我打算在大劫之后,著书立传,并写一本诗集传承下去。
“但著书乃大事,而晚辈才疏学浅……”
古朴刻刀绽放刺目清光,迫不及待道:
“我教你我教你!”
能明显感觉到,器灵的情绪变的亢奋。
许七安连忙起身,惊喜作揖:
“那就有劳前辈了。
“嗯,不过眼下大劫来临,晚辈无心著书,还是等应付了大劫之后再说,所以前辈您要帮帮忙。”
刻刀沉吟一下,“既然你如此懂事,给出了我的满意的报酬,老夫就提点一二。”
不等许七安道谢,它直入主题的说道:
“首先是凝聚气运这个前提,儒圣曾经说过,经历了神魔时代和人妖混战的时代,天地气运尽归人族,人族昌盛是大势所趋。
“而中原作为人族的发源地,中原的王朝也凝聚了最多的人族气运。所以超品要蚕食中原,掠夺气运。”
这些我都知道,不需要你赘述……许七安心里吐槽。
“虽然你拥有中原王朝一般的国运,但比之佛陀和巫神如何?”刻刀问道。
许七安认真的思索了片刻,“相比起祂们,我积累的气运应该还不足。”
佛陀凝聚了整个西域的气运,巫神应该稍弱,但也不容小觑,因为北境的气运已尽归祂所有。
另外,气运是一种可能有特殊手段储存的东西。
很难说祂们手里没有额外的气运。
刻刀又问:
“那你觉得,能杀超品的武神,需要多少气运。”
许七安没有回答,但心里有了判断,他身上凝聚的这些气运,或许不够。
古朴的刻刀清光平稳闪烁着,传达出意念:
“老夫也不清楚武神需要多少气运,只能判断出一个大概,你最好继续从大奉攫取气运,多,总比少要好。”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现在监正不在,我如何吸收大奉的气运?对了,赵守已经是二品了……许七安问道:
“儒家能助我获得气运吗?”
儒家是各大体系中,少见的,能控制气运的体系。
“做梦,别想了!”刻刀一口否定:
“儒家需要靠气运修行,但核心法术是修改规则,而非操纵气运。
“简单的影响或许能做到,但获取大奉气运将它灌入你的体内,这是只有二品术士才能做到的事。”
这样的话,就只有等孙师兄晋升二品,可三晋二谈何容易。我只能为了天下苍生,睡了怀庆……许七安一边“无可奈何”的叹息,一边说道:
“那得天下认可是何意。”
刻刀清光荡漾,传达出带着笑意的念头:
“你早已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自你扬名以来,你所作的一切,都被监正看在眼里,这也是他选择你,而不是抽出气运培养他人的原因。”
世人皆知许七安的丰功伟绩,皆知许银锣一诺千金重。
知他为民做主,敢为百姓杀君王。
他这一路走来,做的种种事迹,早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晋升武神的资质之一。
许七安不觉意外的点点头,问出第二个问题:
“那如何获得天地认可?”
刻刀沉默了许久,道:
“老夫不知,得天地认可的描述过于模糊,恐怕连儒圣自己都不见得清楚。
“但我有一个猜测,超品欲取代天道,也许,在你决定与超品为敌,与祂们正面交手后,你会得到天地认可。”
许七安“嗯”一声,旋即道:
“我也有一个想法。”
他把太平刀的事说了出来。
“监正说过,那是守门人的兵器,是我成为守门人的资格。”
刻刀想了想,回复道:
“那便只能等它苏醒了。”
正事聊完,刻刀不再久留,从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
许七安取出地书碎片,沉吟一下,把晋升武神的两个条件告知天地会成员。
但隐瞒了“一个前提”。
圣子积极发言,在讨论天道方面,他拥有足够的权威。
蛊神一旦北上,进攻中原,佛陀绝对会和蛊神打一手配合。
如果能在巫神挣脱封印前分食中原,那么佛陀的胜算就是超品中最大的。
结束群聊后,许七安又朝怀庆发了个私聊。
怀庆立刻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