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从高而窄的窗户射进来,巨大的修罗身形在明灭不定的光线里忽明忽暗。
陆衡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猜错了,我不是。”
他站在原地,居高临下地看着太子。
“但我的父亲因此而死,我的妹妹因此失踪,辜家村二十几口村民因一句话被冤死。相比之下,殿下的冤屈似乎算不得什么。”
太子狠狠看着他,几乎咆哮道:“那群贱民凭什么跟本宫比?本宫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议论太子本就该死!我有什么错?”
陆衡之一字一顿道:“那你现在又谈何冤屈?不知天高地厚议论陛下,难道不该死吗?”
太子跌坐在冰凉的地板上,嘴唇微颤。
陆衡之将废太子的圣旨交到他手中,道:“陛下说了,他与你此生父子情分已尽,二皇子便在此抄经念佛,了此残生吧。”
二皇子接过旨意,手不停颤抖。
陆衡之没再看他,转身离去。
出了庙,走至半山腰,一身常服的谢廷玉正在凉亭内等他。
陆衡之看向他,平声:“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谢廷玉点头,转身迈步朝庙里走去。
殿门“吱”一声开了。
谢廷章手中仍旧捏着那道明黄的旨意,抬眸。
“竟然是你——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
谢廷玉微微笑了笑,语气温和:“二哥,我是来帮你的。”
谢廷章语带讥讽:“帮我?我如今这样,难道还能翻身?”
“翻身是不能。”谢廷玉慢慢道,“但你不想除掉陆衡之吗?”
谢廷章眼里瞬间冒出浓烈的恨意。
“怎么除?”
谢廷玉道:“二哥是被冤枉的吧?二哥只要活着,以父皇的脾气,不论二哥说什么都不会信的。但二哥若是死了呢?”
谢廷章一凛:“你什么意思?”
谢廷玉平声道:“我的意思,二哥何不以命相搏,起码可以在身后留一个好名声。”
谢廷章冷笑一声:“六弟平日不学无术,如今却打得一手好算盘。难不成我要用我的死替你做嫁衣不成?凭什么?”
“凭我能帮你除掉齐王和陆衡之。”
谢廷玉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他身上,“在这种地方呆一辈子,恐怕生不如死吧?还有你的两个儿子,你甘心叫他们一辈子待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地方吗?听闻二皇孙已经高烧三日,却无人理会,二哥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死在这种地方吗?”
“何况,二哥不想报仇吗?”
谢廷章似有所意动,眼神微冷:“我凭什么信你?”
谢廷玉从袖中拿出一把匕首,划破自己掌心,鲜血顿时完颜而下。
“我在此起誓,必不负二哥所托,尽我所能为你除掉齐王和陆衡之,替你翻过此案,善待你的两个儿子,叫你后继有人。”
他凤眸微挑,“如违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说完后,便立刻在心里“呸呸呸”几声——菩萨在上,他方才的话都不算数的。
谢廷章双手紧握成拳。
“我需要的,便是二哥用自己替我敲开夺嫡的这扇门。”
隔壁似乎传来妇人悲恸的哭声。
谢廷玉按住谢廷章的手,道:“我不逼二哥,二哥好好想一想。只要二哥一死,大夫便会立刻上门。”
他说完后,便转身离开。
谢廷章安静片刻,忽然笑出声来。
起先笑声不大,只是瘆得慌,后来笑声却越来越大,有发狂之意,叫外头的下人都心惊胆战。
不知笑了多久,他吩咐外头的人将二皇孙抱来。
二皇孙不过一岁,此时已烧得整个人陷入昏睡,奄奄一息。
这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前太子侧贤妃哭着问他如何是好。
他摸了摸儿子的小脸,轻轻拍了拍侧贤妃的脊背:“会没事的,我叫人请太医。”
前侧贤妃蓦然落泪,若是有太医肯来早就来了。
太子又握住她的手:“你跟着我受苦了。”
她是打十几岁就跟着他一路过来的,这两年他冷落她不少,事到如今才知道她的好。
他又安抚她两句,亲了亲她额头,叫她下去。
然后要来纸笔,留下一封手书,望着窗外暗沉的天色,将白绫悬挂于横梁之上。
一直跟着他的内侍拎了食盒推门而入,顿时痛哭流涕:“不过是一句话,怎么就逼死了当今太子?”
*
苏青珞正在琉璃灯下给陆衡之缝新的里衣,听到太子自尽的消息时心中复杂。
第一个念头是问:“大人呢?”
紫鸢道:“大人还在书房。”
从寺庙回来后,陆衡之便一直没出来。
苏青珞担心他,放下手里的衣裳去了前院。
宋闻正站在书房门口,见她来了立刻像见了救星:“您快进去看看吧,大人闷了自己好一会儿了,还不许人进去,从没这样过。”
苏青珞缓缓推门而入。
烛火被风吹得晃动了一下。
陆衡之在墙上的黑色影子也跟着晃了晃,最后归于平静。
他仰头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眼,一动不动。
苏青珞走到他身边,伸手抱住他:“三哥……”
陆衡之将头轻轻枕在她肩上,似要她替他分担些重量。
苏青珞就这么静静地陪着他。
许久后,陆衡之才哑道:“回去睡吧,明天陪我去一个地方。”
“好。”苏青珞手掌轻抚他脸颊,“你想去哪里我都陪你去。”
隔日一早,陆衡之没带旁人,亲自驾着马车,带苏青珞去了郊外的一处山脚下。
下了马车,他扶苏青珞下车后,将踏雪的缰绳松开。
踏雪今日似格外懂事,平日抬得老高的骄傲的头颅始终低着,只默默吃草。
此时天才刚亮,冬日里的山里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充斥着寒意。
苏青珞已经穿了件披风,但陆衡之仍将身上狐裘大氅摘下来披到她身上,一手拎着酒,一手牵着她的手往里走。
没走多远,苏青珞便看到了陆衡之父母的墓碑,心里有种格外荒凉冷寂之感,不觉握紧了陆衡之的手。
陆衡之神色平静,将酒摆在父母坟前,牵着苏青珞跪下,平声道:“爹,娘,儿子带青珞来看你们了。”
第184章
你庄重些
这是陆衡之第一次带苏青珞来拜祭父母,以前都是在祠堂。
苏青珞跟着他磕了头,敬了酒。
他的声音在刺骨的寒风里有种悲凉感。
“太子自尽了,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吗?”
苏青珞情绪仿佛在此刻跟他共振,难过到肺腑里有些酸涩,不觉握住他冰凉的手,跟他十指相扣。
陆衡之回握住她。
他没再说什么,只想静静地陪爹娘坐一会儿。
山里凉,怕苏青珞受不了,他坐在地上,将苏青珞抱在怀里,将下巴轻轻磕在她肩上。
仿佛一头受伤的小兽。
苏青珞抬手,轻抚他的头发。
他从未问过陆衡之为何一定要扳倒太子,但此时此刻,她的确非常想知道。
想知道那些她从未触及到的过去,想知道关于他的一切。
那样她就可以更好地同他分担。
她侧头看他,问:“三哥,父亲和母亲的死,跟太子有关吗?”
陆衡之抱着她的手臂微微一滞,眸光中闪过一抹冷色,转瞬即逝。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那年我才十二岁。
“我的父亲陆仁虽然没什么才名,年近四十也只不过是个秀才,但为人温良有礼,踏实勤勉,继承了祖业,夫妻恩爱,又有一双儿女,过得十分自在。
“那天秋天,父亲得到消息,跟了祖父十几年的辜家村老仆去世了。
“父亲一向十分重视人情往来,立刻叫了随从带了礼物和银子去辜家村走了一趟,却没想到会遇见太子。
“那时太子刚满十六岁,第一次领宫外的差事历练。差事很小,剿灭冀州一伙百人的小山贼。
“太子急于立功,下令烧山,秋日干燥,山火蔓延百里,冀州百姓叫苦不迭,京中自然也有所耳闻。
“辜家村虽只是京郊的一处村子,却盛产秀才,颇有才名,一群书生便在茶寮里闲坐聊起了此事。
“说太子未免过于不仁,又说他毕竟才十六,怎知如何治天下?手段难免激进些。
“谁料太子恰好微服回京,路过此地,一时震怒,将茶寮的二十多个人就地斩杀。”
他几乎是咬牙说出的“斩杀”二字时,苏青珞听到了他牙齿磕碰的声音。
“我的父亲,一个字都没有说,就这么被冤杀了。”
苏青珞的心一揪。
陆衡之沉声道:“那些议论之人,即便有罪,也要经顺天府提审,刑部复核方能处斩,岂能就这样被当场斩杀?更何况——他们不过是说了句无关痛痒的话而已,何至于死?”
“太子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为掩盖真相,上书改掉了那句众人议论他的话。”
怪不得。
怪不得陆衡之听到太子因一句话被逼死时会轻轻颤抖。
“他将那句话改成——‘毕竟才十六岁,怎知如何当太子?手段难免激进些。’
“从如何“治天下”到如何“当太子”,不过改动几个字,就叫陛下勃然大怒。
“他怎么可能允许旁人如此指摘人他亲手扶立的太子?所以他并未仔细查证,但也没有活口可以叫他查证了。他很快便下旨褒奖太子此时处理得当。
“朝堂之上,也无人敢再多言。”
陆衡之手臂几乎将她腰勒得生疼,他声音因过分克制而颤抖。
“青珞,听随从说,我的父亲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衡之好好的,担起这个家’。可是青珞,我父亲死后,我妹妹便被家中的恶仆拐卖,我母亲接连遭受打击,不到三个月便离世,我没有家了……”
一滴温热的眼泪落到苏青珞脸颊上。
是陆衡之的。
苏青珞内心酸涩,眼前不由自主变得模糊,转头想去看他,却被他冰冷的手拦住。
他手掌落在她半侧脸颊,不许她回头。
“别看我。”
此刻的他是如此的脆弱、狼狈、不堪、失态。
陆衡之从不会暴露在人前显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
更不会允许自己在苏青珞面前如此狼狈。
苏青珞却抓住他的手,用力想拿开。
陆衡之语气微沉,似制止:“青珞——”
“我要看。”她声音沉静却有力量。
她一根根掰开他的手指,他不许,她手上力气便越来越大。
“三哥。”她说,“我要看到你的脸。”
陆衡之怕伤了她,最终松手,却在她回头的瞬间别过脸。
苏青珞看到了他脸颊的泪痕和微红的眼角。
她起身,跪在他身侧,双手捧着他的脸,轻轻吻了吻他的眼角,柔声:“三哥,无论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
陆衡之不觉轻轻一颤。
她慢慢地一点点吻掉他的眼泪,“你现在有了我,三哥,我就是你的家……”
陆衡之微闭了双眼。
片刻后,他忽然开口。
“青珞,我一定要太子死——
“我要为我父亲、为辜家村这些无辜的人报仇。
“我要参与了这案子的每个人血债血偿!
“即便是——”
即便是什么,他忽然住口。
他声音虽然一向冷,却只是淡漠,鲜少带着如此浓烈的恨意。
苏青珞无端觉得有些不安,紧紧地抱住了他。
陆衡之垂眸,不知为什么,目光忽然在此刻落在她耳边的一颗小痣上。
他盯着看了许久,紧紧回抱住她,似要将她嵌进身体里。
“青珞,我这么自私,明知自己身负血仇,明知不该将你拉进来,当初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将你娶了回来,你会原谅我吗?”
苏青珞用唇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我不怪你,三哥。”
“能嫁给你,是我这一生第二幸运的事。”
风吹散了蒙蒙薄雾。
阳光穿破层云洒向山头,落在相拥二人的身上。
天地如此宁静而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