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江知与谢星珩 本章:第193章

    江知与教他们小口喝,锦鲤宝宝听话照做,天玑宝宝喝水都急性子。

    江知与只好摸摸他的小肚子:“等你喝饱了,就只能看着弟弟喝了。”

    天玑宝宝这才小口小口的抿。

    他是真的急,喝个两口,在桌下踢了锦鲤宝宝一脚。

    锦鲤宝宝不知道为什么被踢,懵了一下,当哥哥在跟他玩,还露齿弯眉甜甜笑。

    兄弟俩越长大,越爱互相扒拉着玩,这一脚下去,他俩就玩上了。

    江知与摇摇头,坐回桌边,重新倒上一杯热茶,跟宋明晖说说今年的新茶,也聊聊家常。

    谢星珩回来时,他们四个还没散场。大的喝茶,小的也喝茶。

    宝宝还没戒尿布,今天喝多了水,谢星珩把他俩抱起来,用力挨着蹭脸,挤到他们的肚子,给他尿了一身。

    谢星珩:“……”

    大孝子。

    尿到亲爹身上,两个宝贝还咯咯笑。

    他俩也知道要脸,还是埋在谢星珩的肩窝笑。

    江知与想搭把手,谢星珩没让。

    “算了,待会儿把你衣服也弄脏了。”

    他回过身,跟宋明晖说了声,先跟江知与回听风轩,大的小的都换身衣服。

    谢星珩说尿布太薄了。

    “我之前就发现了,根本兜不住。”

    江知与说已经够厚了。

    “别人家都是个布片,他俩都是加棉的布,再厚一点,腿都合不拢,走路要岔着腿,都给弄成罗圈腿了。”

    谢星珩不知道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他从前没有关注过宝宝纸尿裤的情况。

    “那还是算了。”

    他俩一人一个崽,先给宝宝换了裤子,重新垫上尿布。

    江知与又去给谢星珩找衣裳,先将就着穿一下,晚饭过后再换洗。

    晚饭一家人一块儿吃,谢星珩说了个事。

    “今天族长来找我,让我尝尝他们家的酱料,说下边有人故意卡着他们的货。我试了,感觉还成,也查过,他们前几次的酱料只晒了两个月,有的一个多月就急吼吼的捞出来卖,这回沉淀了,给我吃的这个晒了三个多月。我让他们照着这个标准来,随时抽查,不合适就撤货,中止合作。他没说什么,答应了。”

    族长是江家的族长,江在昌。

    去年还找过江承海,明着走后门不成,还怪江知与给的方子有问题,闹得不欢而散。

    这是受尽了生活的苦,终于肯踏实着做生意了。

    江承海不太放心:“到底是入嘴的东西,万一弄得不好,给人吃出毛病,还是我们家的过错。从前都不亲近,断亲之后又闹不愉快,你答应了,就让人多费心,晒酱的地方也常去看看。他们要是不爽,那就让他们单干。”

    谢星珩点头应下。

    一族的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哪能是一封断亲书就能轻易抛开的?

    同在丰州县,不说帮衬,至少也不能太刻薄。

    谢星珩照着礼数办事,看江承海的态度,见他不偏不倚,心里也有数了。

    晚饭过后,谢星珩赶着场子,也怕弄到太晚,耽误休息,就让江知与先把他的功课拿去给孟培德检查,他则先擦洗换件衣服。

    江知与想了想,一并把茶叶带上了。

    孟培德最近出门走动多,谢星珩出去,他也出去,跟儿子一起,把县城的角角落落逛了个遍。

    他从嘉源省来,对百姓的信仰最了解不过。到外头,听说丰州王家,出了个梦游地府的小子,仔细一听,发现王家的纸钱是“地府认证”的,立时就知道这是谢星珩搞的鬼。

    他看谢星珩没来,跟江知与闲聊了一句:“纸钱的事你知道吗?”

    江知与知道。

    他想了想,跟孟培德说了纸钱的售卖核心要素“孝”。

    有人信,为着祖宗有真金白银花,他们愿意去王家买花样纸钱。反正也没贵多少。

    有人心里不信,但为着展现自己的孝顺,也会跟风去买。

    还有人真的不信,也不是什么孝顺人,赶着清明节的热潮,总不能明晃晃的说出来。只能也买一些。

    江知与说:“金银元宝还是硬通货,百姓们可以按需购买。”

    这东西不坑百姓。

    孟笃行站书桌边,给他父亲研墨,听到这里,动作僵硬了下。

    他今天在外边,也说要买些花样纸钱。人在外头,也得祭祖不是。

    孟培德照顾学生的事业,允许他买了。现在听见纸钱背后的故事与套路,孟笃行脸皮烫得很。

    他们闲聊几句,孟培德就看谢星珩的功课。

    谢星珩现在在做经史课的作业,孟培德是典故串联型讲法,每一课都能捎带上其他的知识点。暂时不要求背诵,先过一遍。

    谢星珩这阶段,每天最低一篇经史程文,保持笔感与文思。其他功课,都是他当日所学的理解。

    他听完课以后,有什么感想。

    功课交上去,孟培德偶尔会立刻指点,多数情况是把功课都放着,交代下一课的内容,让谢星珩先预习。

    这么学了一个月,前面学到的东西,跟后面的课程有了联系。

    或是前面课程里带着讲过,或是某些东西是相通的。

    每当讲到这里,孟培德就会把谢星珩的相关功课拿出来,让谢星珩对照着新学习的内容,往后做补充。

    他是教书人,也是引路人,谢星珩在“道上”,他就由着谢星珩的性子来。

    走偏了,才去拉一把。还在不同的坐标里,让谢星珩回顾来时的路,帮他绘制了一副完整的“经史地图”。

    今天是有重复的内容,孟培德等待时,拿笔在上面打圈圈,做了几处浅标记。

    谢星珩换洗衣服过后,一路小跑着过来,到了书房,还在喘气。

    他体力越发差了。忙生意时话多,学习时久坐,两样都耗神费时,碎片时间在背书,有点空闲就写功课,实在没空锻炼。

    谢星珩捂着心口,跟孟培德赔礼解释一番,就开始今日的功课。

    江知与在旁看在眼里,垂着眼睫,一声不吭。

    等今天的任务结束,夫夫俩一起回听风轩,江知与才把压了很久的话,对谢星珩说了出来。

    “小谢,你还是专心读书吧?生意的事不着急,你什么时候空了,都能去转转,现在这些杂事,就交给我处理?”

    谢星珩摸着心口,他最近确实很累。

    去年开始,就没消停过。现在学习的压力之外,生意忙碌还好,主要是他对前程的不确定,只能忙一些来分心。

    他抓起江知与的手,放至唇边吻了下,摇摇头说:“再等等,等第一批果干到了再说。”

    江知与的能力,足够管好这摊子事。但谢星珩是有私心的。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搞个半桶水,让老婆接手,他做不来。

    咸鱼有咸鱼的活法,卷王有卷王的自尊。

    逛小集的目标他早就定下了,现在只剩下几家商铺,就能完成。

    接手逛小集时,他是占了便宜的。

    农庄事务都给江知与盘顺了,他只等着将“丰收的果实”卖出去。这又是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东西根本不愁卖,他只是将资源整合,吃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而逛小集的数次壮大,江家本身的底蕴占了主要因素。

    王家的主君跟宋明晖交好,白家老爷跟江承海交好。黄家原就是墙头草,谢星珩只是刮了一阵风。

    再有江家庞大的人力基础,上下齐心,才把这事儿无波无折的办成了。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他们这才一年多,都开始打补丁了。

    目标之外,还有这个摊子的稳定性要解决。

    他也知道对他们而言,科举的事重过生意,谢星珩想再等一阵,也就两三个月。白喜文不会拿琐碎小事来烦他,他分心的时间不会多。可以兼顾过来。

    江知与看他捂心口的动作,担忧之余也有害怕,跟他说话强势起来。

    “你先在家休息几天,你感觉有空了,随时都能去铺子里,现在就我去吧。”

    谢星珩都开完会了,没旁的大事,稍作思考,他点头道:“行,你去看看也好,这样你才能放心,我真的没多少事忙。”

    江知与挨着他走,也问他是不是心口特别不舒服。

    “叫个郎中来看看?”

    谢星珩摇头:“没有,我这是习惯性动作。”

    一些猝死后的下意识反应,累狠了就感觉心口收缩发紧,他捂着才能喘过气。

    江知与面色狐疑。

    以前怎么没发现他有这个习惯?

    当晚没二话,隔天清早,江知与叫小厮升平去请郎中,早饭过后,还留谢星珩在屋里,不让他出门。

    等郎中过府诊脉,说无大碍,江知与才放谢星珩去客院里上课。

    结果今天谢星珩还是跑出去了。

    他们是二月底回家的,当时说忙个两天,这都快一个月了,孟家父子自个儿把县城逛完了,下乡的事,谢星珩必须要陪着。

    江知与又是无奈又是心疼,站门口目送他们走远,跺跺脚回屋。

    两个孩子睡醒了就笑嘻嘻的玩。他看看大的,又看看小的,然后捞起他俩,放到榻上坐,给俩他们拿字卡玩。

    还是鸡娃吧。

    鸡娃的时候,江知与看看天玑宝宝眉心的孕痣,把字卡先给锦鲤宝宝看了。

    天玑宝宝的兄长威严受到了挑衅,当即喊叫了起来。

    “宝宝的!宝宝先!”

    家里有什么,都优先给天玑宝宝,再给锦鲤宝宝。

    这样排序,不仅仅是因为天玑宝宝是哥哥,还有他的脾性着急、霸道的原因。

    江知与一次不守规则,把他委屈坏了,拿了字卡,他不看,他抱着,也不给锦鲤宝宝看了。

    锦鲤宝宝还要去扒拉,两个宝宝不记仇,扒拉来扒拉去,又给玩上了。

    江知与扶额,想起来谢星珩给他铺路的事,也摸摸天玑宝宝的眉心孕痣,突地笑起来。

    他以为他脱离了旧思想,原来并没有。再努力的奔波,下意识里,还是觉着小汉子才该读书成材。

    这种想法,实在不应该。

    枉费谢星珩一番苦心,也对不起他这两年的操劳,还委屈了孩子。

    江知与跟天玑宝宝道歉:“爹爹错了,你把字卡给爹爹,爹爹教你认字好不好?”

    天玑宝宝的脾气来得快,去得快,跟弟弟玩一会儿,早忘了之前的事,听着爹爹来哄他,他就扑过来抱江知与。

    他长得好,笑起来甜,这一扑,真是要把人的心都扑化了。

    家里夫郎在鸡娃,乡下的谢星珩也在捉鸡。

    下乡第一站,是附近的乡村,孟培德把江家农庄定在了最后一站。

    到了乡里,百姓们认出谢星珩,说什么都要留他在家里吃饭。

    百姓们淳朴,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

    留了客人,就拿自家的好东西招待。

    有钱的割肉,没钱的拿鸡蛋鸭蛋,还有人家养的鸡多,说要宰一只。

    谢星珩哪能随便吃百姓的鸡?

    他说:“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说完,他心中情绪很是复杂,莫名感觉眼圈发酸。

    这句红旗下生长的人民熟知的话,从他嘴里很认真的说出来,他也在切实的执行,因此受到了莫大的触动。

    百姓们不跟他玩虚的,说不拿一针一线,但可以吃鸡嘛。

    谢星珩说:“这样,你们便宜卖给我,照着领养的价位来,就当你们帮我养了一只鸡行不行?”

    这样子百姓们不算亏本,他们来一趟,也不扫兴。

    农家土鸡在院子里养着,捉起来要几个人去追。

    因养殖的批次、公母不同,捉鸡是有目标的,要捉养肥的公鸡。

    这一捉,满院子的鸡都在“咯咯哒”,还到处乱扑腾,鸡毛灰尘满天飞。

    谢星珩呛着了,也去帮忙。

    他还没捉过鸡,好不容易碰到了,还差点被母鸡啄。吓得他立马松手,到手的公鸡飞了。

    谢星珩瞪大眼睛。

    什么,你们难道是一对鸡夫妻?

    “鸡夫妻”最终还是阴阳相隔了。

    如果是在自己家,谢星珩会把它们一起炖了,双死等于he,也算他日行一善。

    可惜,百姓家轻易不舍得杀母鸡,只能让它留在人间饱受相思之苦。

    学习之外,谢星珩跟老师相处比较随性,多说一些话,大家感情才会拉近。

    他把“鸡夫妻”的故事说给孟培德听,孟培德中午就不吃鸡了。

    谢星珩:“……”

    好有罪恶感。

    下乡路途远,路途中间,除却乡土民情,就是上课学习。

    这里的课,部分是正课,继续学经史。部分是扩展知识,给谢星珩做诗词素养培训。

    谢星珩读书时,也曾当过文艺青年,去过诗词社团的。好不好的另说,押韵没问题。

    让他作诗,质量不定,数量管够。

    孟笃行在旁边听着,都憋着笑。孟培德的脸色就沉得不像样。

    “枫江县的学堂,都教你什么东西了?”

    谢星珩:“……德智体美劳?”

    品德智力,孟培德认可。

    体力嘛……难说。

    美术……难道是说他的简笔画?

    谢星珩表示他也是上过美术班的人,曾经的未来画家。

    劳动……孟培德上下打量他。


如果您喜欢,请把《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方便以后阅读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19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第193章并对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