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阳舒直接问道:“媳妇,你刚才想什么想得那么入神?还有,你为什么会突然问皇子们的名讳?”
得到答案之后,孙书月暂时觉得没必要说出来,于是随便找了个理由,也不管季阳舒会不会认。
“哦,没有什么,我说了嘛,就是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就想着问问看,没有特殊的理由。”孙书月理直气壮的说道。
至于季阳舒的第一个问题,孙书月装傻,选择了直接忽略。
季阳舒:“……”
饶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孙书月在撒谎,更何况季阳舒不傻,但他觉得既然孙书月会敷衍他,那肯定是有她的理由,而且他追问也没用,孙书月不会说就是不会说的。
不过,媳妇肯定是想到了什么事情,并且还很重要。
“哦,好吧。”季阳舒说道,看起来像是接受了孙书月的说法。
孙书月这会琢磨着严启岚的事情,没再开口跟季阳舒聊天,那碗安神汤的效用发挥了出来,季阳舒很快就沉沉的睡去了。
没过多久,孙书月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让开,赶紧让开——”
“吁——”
这几日,京城大街上,随时都能看到一群骑着马的官兵,在街道上来去匆匆,甚至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撞到行人或路边小商贩。
百姓们走在路上,都觉得担惊受怕,甚至变得不怎么愿意出门了。
皇帝下了命令,必须要尽快逮住那群刺客,一层一层的往下推,这些官兵们身上的压力非常大,想尽了各种办法在搜查刺客的身影。
然而即便如此,目前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以至于皇帝的脾气越来越大。
等到克制不住的时候,估计负责搜查刺客的官兵们,从上到下,都得遭殃,无一例外。
“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怎么街上天天都有官兵,这日子还过不过啦?”
“就是,我昨天带着儿子出门,那马蹄子差点落在我儿子身上,给我吓坏了,作孽哦!”
“不对劲,肯定是出事了,否则官兵们吃饱了撑的天天来街上遛马?”
“对,肯定有事!”
对于大街上天天都有官兵乱窜的现象,大部分百姓都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
可百姓们也只能是各种猜测,根本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至于知道内情的人,自然也不敢将这种程度的消息随便传出来,更何况刺客一日没抓到,指不定哪天皇帝就要拿他们开刀。
就这样,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笼罩在一种人人自危的不安中。
与此同时,朝堂上开始有人上奏,表明皇帝应该尽快废黜现太子,另立新太子。
“皇上,太子现在已然残疾,不适合再继续当太子了,为了炎国长盛不衰,皇上还是应该尽快新立太子,这才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皇上,请三思!”
“皇上三思!”
一开始,只有几位大臣提出来,更多的大臣都还只是处于观望中。
可御医那边的治疗一直没有进展,太子的状态日复一日,根本看不到任何起效,以及会好转的迹象。
于是,更多的大臣也坐不住了,纷纷附议,换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每日早朝,都会有不少大臣提起这件事,反复向皇帝进谏。
皇帝听得头疼。
在知道太子可能再也无法行走之后,皇帝心中就很明白了,如今这种局面,是迟早会发生的,这些大臣们一定会逼着他换太子。
只是,皇帝万万没想到,如今连刺客都还没抓到,整件事尚未水落石出,这些人不着急去抓刺客,却在这里死谏要换太子,这让皇帝觉得相当愤怒。
现太子可是皇帝最疼爱的儿子,如无意外,这江山本来就是要交到太子手里的,可偏偏……出了这档子事。
皇帝心寒,觉得这群老东西的嘴脸实在是可恶得很。
毕竟太子才刚出事,这就迫不及待的想看太子下台了,皇帝心里肯定过去不的,这其中可能牵扯到的各方利益和势力,实在是太繁杂。
“众爱卿稍安勿躁。”皇帝冷淡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皇帝虽然愤怒,却不能当着文武百官发作,否则事态只会越来越失控,他必须表现得足够理智,然后尽全力拖延时间,直到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这换太子不是儿戏,各位爱卿的提议,朕会考虑。”皇帝说道。
明知皇帝是在敷衍搪塞,可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这些死谏的大臣也是会看眼色的,很清楚把皇帝逼急了,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自然也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皇帝能说一句考虑,无论真假,已是目前的极限了。
这些大臣不敢再继续猛进,只好委婉的表示着各自的意见,例如哪位皇子更适合接太子之位。
皇帝只当是耳旁风,听听便算了,根本没放在心上。
“退朝——”
早朝结束,百官们向皇帝行礼之后,便逐次离开大殿。
洛丞相和范丞相正准备离开,却听见了皇帝挽留的声音。
“洛丞相、范丞相,请留步。”皇帝说道。
两人站定,转身看向皇帝。
“皇上有何吩咐?”洛丞相问道。
范丞相也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皇帝发话。
“二位爱卿莫急,随朕去御书房。”皇帝说道,带着太监走在前头。
洛丞相和范丞相相视一眼,尽管他们并不对付,但眼下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都明白了对方跟自己有着一样的担忧。
第325章
寻找名医
第325章
寻找名医
皇帝故意提前退朝,又故意将他俩留下,看来待会必然是要讨论太子的事情。
在大殿之上,绝大部分的大臣们都已经表态了,无论是罢黜还是不罢黜,唯独两位丞相,一直没有吭声。
谁还不是千年的老狐狸了?
能混到丞相这个位置,至少得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进谏可以,但进谏进不到皇帝的心坎上,或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到位,都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自杀,所以老狐狸才没有着急表态。
眼下看来,恐怕今日是躲不过了。
皇帝走在前面,洛丞相和范丞相跟在他身后,两人这会心思都活泛得厉害,琢磨着待会在御书房里可能会面对的状况,以及他们该如何应对。
进了御书房,皇帝坐下,两位丞相站在皇帝面前。
“朕也不兜圈子了,特意把二位爱卿留下,是想问问看,关于另立太子的事情,二位有何看法?”皇帝询问道。
既然皇帝都直接开口询问了,要是两位丞相没有明确的表态,这一茬恐怕是过不去的。
洛丞相没说话,似乎还在琢磨着。
而范丞相早就想清楚了,或者说他心中一直都有自己偏向的立场。
“回皇上,微臣认为……应当给太子殿下一个机会。”范丞相说道。
他会这么说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他的孙女孙婉婉现在是太子侧妃,要是太子被罢黜,那孙婉婉顶多就是一个侧王妃,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不要太大,而他那些暗地里谋划的东西,也必然全部落空。
是以,无论如何,范丞相都是希望能保住太子的位置。
当然了,这些只能是他私心里想想的理由,绝不可能说与皇帝听,表面上,他还得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支撑。
“皇上,太子这么多年来的表现,微臣都看在眼里,想必天下百姓也都有所体会,太子爱护百姓,为天下苍生、为炎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而如今他虽然双腿受伤,但却不是没有一线生机,若是现在就罢黜太子,难免会寒了他的心,当然,也会寒了百姓的心。”范丞相说道。
他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漂亮至极,好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样。
但皇帝也不是傻子。
范丞相究竟在打什么算盘,皇帝心里清清楚楚,孙婉婉那层关系,即便是范丞相刻意不提,旁人也不可能忽略了去,长了眼的人都能联想到。
人都有私心,皇帝不至于容不下有私心的臣子,前提是不能超出他容忍的界限,而范丞相此举,目前尚在皇帝的界限之内。
皇帝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没有吭声。
就事论事来说,范丞相说的这些漂亮话,并不是没有道理,是能站住脚的。
“洛丞相,你觉得如何?”皇帝把视线转向了沉默的洛丞相。
跟范丞相不一样,洛丞相在考虑这个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现太子的伤情。
百官进谏,要罢黜现太子,另立新太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事情。
太子将来会是天子,天子可以有缺点,但却不能有缺陷,尤其还是双腿残废如此致命的缺陷。
无论是过去多少年,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但太子在位期间,表现优秀也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如今太子遇难,起码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不是直接舍弃,这不仅仅是会不会寒心的问题。
“回皇上,依微臣之见,还是希望能给太子和御医们再多一些时间。”洛丞相中肯的说道。
此话一出,皇帝和范丞相都有些震惊的看向洛丞相,似乎是完全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的样子。
尤其是范丞相,他想洛丞相应该能猜到他会支持太子,以两人那不对付的劲,洛丞相肯定会跟他唱反调,撺掇皇帝另立太子才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是吗?”皇帝询问道,眼神如利刃一般,打量着洛丞相,他也很好奇,洛丞相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心态,才会说出这句话。
“是的,回皇上,若是太子的双腿能够恢复,那么臣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另立太子,以太子的学识谋略,他定能担起这个位置,但是——”
洛丞相话音一转,语气相当坚决,继续说道:“但是,若太子的双腿经过努力救治后,依然无法复原的话,那确实应当尽快另立太子。”
皇帝和范丞相同时沉默。
什么叫真正的就事论事,洛丞相给出了最好的演示,这才是没有私心的表现。
皇帝很是意外,他原本以为洛丞相会和范丞相一样,都先考虑哪种情况对自身更加有利,然而洛丞相却不是。
洛程敏是太子太傅,起码因为这层关系,洛丞相就该保太子。
但洛丞相却没有直接为太子求情,而是把罢不罢黜太子的决定前提建立在了太子的恢复情况上。
坦白来说,洛丞相这番话虽然不及范丞相的话华丽漂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当然,也给皇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行了,朕明白了。”皇帝说道。
交流之下,皇帝也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便先打发了两人。
“二位爱卿今日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皇帝说道。
“谢皇上。”洛丞相和范丞相齐声道。
等到两人离开了御书房,皇帝靠在椅背上,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脸上是一副愁云惨淡的表情。
要看太子的恢复情况,可是那群废物御医都折腾多了,他就没见着太子有一丁点好转的迹象,他如何能不心急?
“即刻下旨。”皇帝说道。
闻言,太监总管赶紧站了出来,听着皇帝的最新命令。
“传朕的旨意,尽全力搜寻天下名医,只要能治好太子的腿,朕重重有赏!”皇帝说道。
洛丞相说得没错,问题的根本还是在现太子的双腿上。
只要能寻觅到良医,治好太子的双腿,那么眼下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皇帝自然不必苦恼。
可要是最终真的治不好,就连偏爱太子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太子是不可能继续当太子的,终归是要换人。
第326章
全部滚出去
第326章
全部滚出去
“是,皇上。”太监总管回答道。
他正要离开,去传达皇帝的旨意,又被叫住了。
“慢着。”皇帝说道,他眉头紧皱,询问道:“捉拿刺客的事情,可有新进展了?”
这是这些天来,每日都要重复的问题,皇帝一直紧盯着捉拿刺客的进度。
“回皇上,暂时……还没有。”太监总管说道。
起初,听到没有二字,皇帝还会大发雷霆,这几日或许是麻木了,听到便听到,已经没有发怒的力气了。
“告诉他们,要是还抓不到人,就提头来见朕。”皇帝冷声道。
“是。”太监总管说道。
翌日早朝,皇帝便宣布了自己的决定,要再给现太子一段时间,让御医们全力救治太子,之后再商量是否罢黜的事情。
“皇上,万万不可啊!”一位老臣当即跪下,“一个月的时间太长了,太子现在的状况已经很明朗了,再多等一个月,太子耗得起,咱炎国耗不起啊!”
皇帝:“……”
这些老东西,什么话越是能惹他生气,他们就越是挑什么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朕心意已决。”皇帝强势的说道。
大殿上跪了一片,哀嚎不已,求皇帝三思。
皇帝怒了,直接转身就走,退朝了。
连续一个月时间过去,捉拿刺客的事情依旧没有任何进展,那群刺客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谁都找不到他们的踪迹,非常奇怪。
同时,每日早朝,都会有更多的官员加入死谏的队伍,请求皇帝立马罢黜太子。
皇帝一开始尚可以直接退朝,随着人数和次数的增多,他发现退朝也没用了,有些老东西玩倚老卖老那一套,在大殿之上跪着不走,逼得皇帝不能退朝!
在双重压力的折磨下,皇帝几乎心力交瘁,短短一个月,像是老了好几岁似的。
最后实在是绷不住,皇帝直接病倒了。
这下倒好,龙体抱恙,早朝都不用上了,这群老东西就算是想逼,也找不到人逼了,皇帝借着生病的机会,终于消停了几天。
与此同时,在太子的寝宫之内。
“皇儿,这是母后千辛万苦从民间请来的神医,听说他以前治好过不少疑难杂症,要不咱们试试?”皇后劝说道。
保养得宜的女人,经过这段时间的磋磨,也是憔悴了不少,但是在太子面前,皇后还是努力的打起了精神,不愿让太子看着了心里更不好受。
“母后,这人……”太子打量着所谓的民间神医,眼神中满是怀疑,这人看着就不怎么靠谱,他不太想尝试,“这人真靠得住?”
“皇儿放心,母后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皇后说道,让太子安心。
太子心中依旧怀疑,可现在左右也没别的法子,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他都这样了,难道还能更惨吗?
事实证明,确实还能更惨。
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民间神医是打哪儿窜出来的神棍,根本没本事,倒是会装神弄鬼,结果骗到最后进了宫,才发现居然是皇后在找人。
到了这一步,即便神棍想收手,都来不及了。
神棍拿出惯用伎俩,搞了一碗香灰水给太子喝,准备糊弄过去,就说自己没本事,治不好太子,然后开溜。
哪成想,太子现在的身体状态,怎么可能经得起香灰水这种好东西?
太子咬牙灌下那一碗难以下肚的香灰水,不出片刻,整个人就开始上吐下泻,搞得好不狼狈,最后脸色竟然比喝药之前还难看!
“这到底是什么回事?”皇后愤怒质问道。
“这……”神棍人都吓傻了,以前也算他运气好,这一招没失手出事过,结果好死不死,第一次出事就遇到了太子,“这肯定是哪里不对,草民,草民这就再给太子煎一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