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闻言心中一动,立刻领会了她的意思。
“眼下在皇上跟前伺候的是何人?”
“是苏培盛的徒弟夏公公。奴婢听说他与各宫都交好,谋略和手段不比苏培盛差。”
第692章
踩痛脚甄嬛轻轻的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宫里的这些无根之人,哪一个不是爱财如命?
先前有苏培盛压着,小夏子只能捡些从那老东西手指缝隙里漏出的些许银子。
她若是以重利诱之,说不定能将这小夏子收为己用。
只是自己的体己银子所剩无几,甄嬛不禁有些为难。
她轻声问道。
“青萝,你可带了打赏的荷包?”
青萝笑着回话。
“主子,您放心,奴婢早有准备。”
她说着,戳了戳自己腰间鼓囊囊的荷包。
甄嬛再次感叹果郡王的体贴入微,同时也暗恨崔槿汐贪墨了自己那么多的银子。
没过多久,她们便来到了养心门外。
甄嬛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才迈开步子。
小夏子老远就瞧见甄嬛进来,他等人到台阶时,才笑着迎过来。
“甄妃娘娘驾到,奴才未曾远迎,还请娘娘恕罪!”
甄嬛嘴角上扬,和善出声。
“夏公公客气了,你在御前侍候,应以皇上为重。”
“倒是本宫突然来访,不知皇上可有空?”
小夏子一拱手,恭敬答复。
“甄妃娘娘,奴才这就进去禀报,请您稍候。”
甄嬛目送小夏子踏入养心殿,心中暗想:青萝说得没错,这小夏子完全学到了苏培盛的精髓。若是苏培盛不能在皇上跟前伺候,他便是最有可能上位之人。若是能将他收为己用,日后在宫中行事自会方便许多。
她看了青萝一眼,对方会意的点了点头。
片刻后,小夏子就恭敬地请甄嬛进去。
她在踏入殿门之前,脸色一变,眉宇间迅速被哀愁所笼罩。
皇上喜欢自己的柔顺和柔弱,那她便将心底的伤疤揭给他看。
“甄妃,你不在宫中修养,来这里作甚?”
甄嬛缓缓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皇上,臣妾先前几日一直沉浸在失去小十一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这才失了礼数,还请您降罪。”
她这一行为弄得皇上有些迷惑,“降罪?你何出此言?”
甄嬛泪眼朦胧地抬起了头。
“回皇上,都是臣妾御下不严,才害得小十一遭了毒手。若是臣妾能早些发现崔槿汐心怀不轨,咱们的小十一说不定......”
“臣妾这样眼盲心瞎之人如何配当小十一的额娘!”
“皇上,求您严惩臣妾,否则臣妾将日日寝食难安......”
甄嬛说着,跪行到皇上的榻边,失声痛哭。
皇上记得当年下人禀报宜修在雨中失了孩子时,他懊悔自己将所有的府医调到柔则身边,不敢进去安慰,在院子里听到的也是这种撕心裂肺的哭声。
小十一的早夭涉及皇位,说起来也同自己有关。
彼时经事少的自己不敢面对宜修,没能推开院门,导致她后来行事偏激,如今更是在景仁宫里疯疯癫癫的。
皇上想到宜修的前车之鉴,他心中一软,伸出双手将甄嬛扶了起来。
“甄妃,小十一之事非你之过。你放心,孩子......孩子以后会有的。”
他只能这么干巴巴地安慰。
皇上一直想让安陵容再给他生个孩子,只可惜到现在都没有动静。
前两日卫临给他把脉时,委婉的提起自己肾有损。
肾主精气,若有损伤,将会影响生育。
皇上虽黑着脸将卫临轰了出去,但却将这话放在了心上。
方才随口说到生孩子之事,他心中一阵烦乱,连忙转移话题。
“朕听说,胧月前去探望过你?”
听皇上提到女儿,甄嬛止住了哭泣,哽咽着答话。
“胧月她确实前来探望过臣妾。她知道臣妾精神不好,还陪了灵犀好几日。”
她眼神一闪,又继续说道。
“眉姐姐将胧月教养得很好,若是她还活着,臣妾都想将灵犀送到她膝下养着。”
“皇上,臣妾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额娘。”
甄嬛又将话头绕了回去,泪珠在惨白的脸上不停地滑落。
“臣妾的小十一......臣妾的小十一啊......”
皇上听着甄嬛的哭喊,总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他扫了小夏子一眼。
对方在他疑惑的目光中,无声地吐出了三个字。
皇上看了两遍,才领会他说的是“景仁宫”。
再听到甄嬛的呼喊时,皇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怪异之感。
他轻咳一声,突然发问。
“甄妃,你在延禧宫住得可还习惯?”
“呃......多谢皇上好意,七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都在延禧宫降生,臣妾也盼着未来的孩儿能在那里降生,沐浴皇上的恩泽。”
甄嬛说这话时,悄悄观察着皇上的表情,眼中流露出一丝渴望。
可惜皇上想的是,废后是不是又闹腾起来了,这才让甄妃听见了?
不然怎么哭诉的话都差不多。
小夏子却听出了甄嬛话中的弦外之音,她似乎对九阿哥和十阿哥颇有兴趣。
他在心底冷笑一声,暗想甄妃的几句话都精准地踩到了主子爷的痛脚。她若是再借着早夭的十一阿哥出幺蛾子,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耗尽主子爷对她短暂的愧疚。
果然不出小夏子所料,皇上很快开口赶人。
“甄妃,过几日便是春耕,朕还有折子要处理。你先回延禧宫,好生照顾灵犀。”
他的目光从甄嬛鬓角处的两根银丝扫过,又别扭地补了一句。
“再顺道好生调养调养身子。”
“臣妾听皇上的,多谢您的关怀。”
甄嬛人才踏出殿门,皇上就起身往案桌那边走。
紧随其后的小夏子见皇上沉着脸,识趣地将一个鼓囊囊的荷包呈上。
“皇上,这是甄妃娘娘身旁的青萝姑娘非要塞给奴才的。”
第693章
修葺景仁宫皇上瞥了一眼那鼓囊囊的荷包,眉头微皱,并未接过来。
“你数数看,甄妃给了多少赏赐?”
“是,奴才遵命。”
小夏子小心翼翼的打开荷包往桌案上倒,黄澄橙五个金元宝先后落下,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从大小看上去,应该一两重的金元宝。
小夏子在心里暗呼:多亏皇贵妃娘娘早先给了提点,否则他若是贸然收下了这惹眼的金子,一旦事发,定会招来皇上的猜忌。
他不敢抬头看皇上那黑沉的脸色,只是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皇上的吩咐。
金元宝与桌案碰撞的声音直击皇上的心底,甄妃接连被自己罚了俸禄,她哪儿来得这么多银钱?
她这一出手就是五两金子,这样的手笔,也只有年家鼎盛时期的华贵妃才可比拟。
甄远道夫妇从宁古塔回来全靠甄妃的接济,她究竟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金子?
皇上的第一反应是甄嬛收受贿赂。
而她一好转就将迫不及待的将金子送到小夏子的手上,其目的不言而喻。
皇上犀利的目光停留在小夏子的身上,“这是甄妃赏赐于你的,你打算怎么处理?”
小夏子一脸平静的接话。
“皇上,甄妃娘娘是看重您,才给了奴才赏赐。奴才沾了您的光,得了后宫主子的好脸色,又怎能恬不知耻地收下甄妃娘娘送来的银子呢?”
“奴才听养病的苏总管说,养济院那边房屋年久失修,不少幼儿和顾寡老人先后生病,奴才斗胆请皇上将甄妃娘娘的赏赐送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苏培盛倒是对你教导有方。”
皇上轻哼一声,“你下去吧。”
他拿过看了一半的折子,府尹确实上折子说了养济院之事。
这小夏子还算识相。
他处理了小半个时辰的折子,对着身后挥了挥手。
“夏刈,你派人查一查甄妃手中钱财的来历。”
“是,微臣遵命。”
夏刈近来忙着处理宫中坍塌或被堵的密道之事,正好有了结果。
他跪在地上禀报。
“皇上,宫中的密道均已查清楚。钟粹宫的密道确实直通寒池,但寒池附近的假山中又有一条不易被察觉的密道直通坤宁宫。”
“钟粹宫直通寒池的那条密道应该是近一两年内匆忙挖出来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黑火药一响,才会造成坍塌。”
“底下人挖到了宫女鱼儿和随她进入密道中侍卫们,无一存活。”
这是皇上在巨响发生后就预料到的结果。
现在听闻夏刈带来的噩耗,他的心情依旧沉重。
“可还有其它的事情?”
夏刈举起一个小册子。
“回皇上,毓庆宫的那条直通坤宁宫的密道放置了众多金银珠宝,这是底下人整理的册子,请您过目。”
皇上接过小册子,上面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就最直观的金银而言,比他刚接手的国库还要丰厚。
废太子自幼深受皇阿玛的宠爱,无数珍奇流水般地赐向毓庆宫。
而且皇阿玛三次亲征噶尔丹,让废太子留守京城处理政务,更是方便他收受贿赂和搜刮民脂民膏。
允礽第一次被废,对他还抱有幻想的皇阿玛只下令封锁了毓庆宫,不让人动里面的一草一木。
这册子上所有的东西应该是他再次复立时,担惊受怕之下藏起来的。
自己为了丰盈国库,急得膳食都用不下,而那些被皇阿玛疼爱的孩子却......
难怪皇阿玛不肯将皇位传给那一群有私心的人。
皇上在心底冷笑一声,他居然是皇阿玛唯一的选择。
他的那些个兄弟可真是一群蛀虫。
“夏刈,你命人密道里的东西抬入......抬入乾清宫中放置吧。稍后朕让户部尚书来一趟,将金银都收归国库。”
“若是有余力的话,找一找小十一的骸骨。密道里凉,朕怕他冷着。”
“是,微臣这就去办。”
国库贸然多了一笔银子,张廷玉隔日下朝就跟了过来。
“你跟过来作甚?”
“回皇上,臣听闻户部有一大笔银子入账,此事可当真?”
张廷玉装作不知地看向坐在榻上的人。
皇上眼皮一跳,才从密道里挖出来点儿银子,他这是想要做什么?
皇上沉默了片刻,没弄明白张廷玉的来意。
“你到底想说什么?”
张廷玉恭敬的行了一礼,“皇上,臣听闻戾妃娘娘幽禁的景仁宫于年前失火,正殿被焚的无法住人。”
他无视皇上的沉下来的脸,又继续说。
“皇上仁慈,戾妃娘娘虽有错,但其家族势力庞大,又有先太后一族看顾,景仁宫修缮一事还请您提上日程。”
“好你个张廷玉,原来是来替戾妃说话的。朕乃天下之主,为何要在乎一两个家族的想法?”
皇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朕知晓你心思缜密,恐怕这回要求修葺景仁宫只是个幌子吧?”
“请皇上明鉴,微臣并无旁的想法。京城冬日滴水成冰,春日里寒风不散,微臣担忧戾妃娘娘的身子扛不住。若是戾妃娘娘因受冻出事,恐会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张廷玉他倒是想拐弯抹角的打听皇贵妃娘娘在年前甄妃落水和前几日钟粹宫之事上可有插手。
但想到皇上对六阿哥的过度偏爱,他索性咽下了那些话。
老友说得对,皇贵妃娘娘出身低微,即便被皇上赐姓富察氏,她与大家族出身的贵女还是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有前朝的大臣压着,必不会像武氏一族那样乱政。
张廷玉说来说去,还在说修葺景仁宫之事。
皇上被烦得不行,才勉强松口。
“张廷玉,景仁宫的修葺由户部出钱,朕的内帑绝不会掏一文钱。”
“微臣明白。”
张廷玉知晓皇上在赶人,连忙识趣的退下。
后宫之事由皇贵妃负责,修葺景仁宫这样的大事还是要知会一声。
安陵容一听小冬子转述了皇上的话,就含笑道。
“戾妃娘娘她毕竟曾是中宫皇后,皇上安排冬公公监工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