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徐二瑞聂繁天 本章:第215章

    三岁的彩霞很是乖巧,听话留在村里,有谭氏照顾着,跟妮妮和小满奶在一起。

    而只有半岁大的晖哥则像一个小挂件被带到了药坊。

    巧云专注学习制药,孩子便由合香小心翼翼地抱着,在青泉湾里耐心等待。

    又是一个月时间,霍家药行送信请江枝进城去。

    这次二瑞跟江枝一起进的霍家药行,比起上次只有霍管事一人谈话,议事房里多了几个霍家长辈,显然此事很重要。

    几人落坐,上茶,撇开其他伙计,霍管事首先开口:“江夫人,上次你送来的退烧药我们已经验证六十人,这里是所有医案,你先看一下。”

    他说完,把一叠卷宗递过来。

    江枝没有接,二瑞拿过率先打开看起来,他这两三年来也是拼命的学识字。

    一份合同虽然有看着吃力的地方,但通篇看来也能猜出八九不离十。

    此时的卷宗却让他看得眉头紧锁,连翻两篇就乖乖递过来:“娘,还是你看吧!”

    江枝打开一看,扑面而来的熟悉感顿时让她皱眉,这些全部都是郎中字体,自然是环肥燕瘦,各有特色,跟她在现代中药房上班时看的一样。

    其实徐二瑞的启蒙字,就是以前医棚许郎中所写药名,那也是龙飞凤舞的主。

    但后来看的全是夏秀才的漂亮小楷,二瑞也就习惯了。

    此时写字的郎中不同,字体也是千差万别,难怪他看得吃力。

    江枝却是熟悉得很,以前一张处方如同天书,自己也可以认出来。

    此时这些医案记录的都是高热病人,并伴有身痛头疼无汗,处方为大青龙汤。

    因为是验药,郎中们在写下药方病案后,没有急着煎服汤剂,而是先让患者服用含有柳皮的退烧药。

    实验结果都差不多,患者服药片后须臾大汗出,热立退,疼痛缓解,但均有肠胃不适,药后需再用汤药和荣养胃。

    综上所述,退烧药的退热药效与大青龙汤的治疗效果相近,可需要另外开一剂调补汤药。

    现代江枝虽然学的是中药制药,做的是膏丹丸散,但基础课程中一样也需要背中药汤头,也就是每种固定药方的药物配伍。

    大青龙汤,中医方剂名,方剂歌诀为: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此方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这正是一片阿司匹林的治疗范围,汗出退热,比中药快捷迅猛,泄汗如雨下,驱病的同时也耗伤大量身体津液。

    中药治病的原理是调整阴阳平衡,不光是发汗退烧镇痛,还能找到生病原因。

    就好像一块地长了杂草,西医的方法是打除草剂,什么都一并杀死,大汗之后往往两败俱伤,若没有及时调补,人就会虚弱很久。

    中医的方法是翻土,泄水,让杂草失去生长环境,这个过程慢一些,但对病人身体是一个更加全面呵护,没有虚弱后患。

    所以这些郎中轻易就看出片剂药的作用和副作用,也迅速给出补救措施。

    江枝在看一份份医案,霍家几个老头子默默喝茶并不催促。

    房间里除去纸页沙沙,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静。

    江枝一连看过十余份,里面都说退烧效果不错,但大多数有胃肠反应,也有少部分人没有胃肠反应,其他不良反应没有发现,每个郎中给出的结论都是药片可用!

    这本就在江枝预测之中,之所以柳皮退烧没有成常用药,就是水杨酸作用过猛,刺激太大,一般外用于皮肤表面。

    可现在没有把水杨酸变成效果更温和的乙酰水杨酸的条件,只能这样用了,但柳皮应该调整剂量和比例。

    江枝看过最后总结,然后把卷宗放下,看着霍家众人道:“从用药上来看,退烧药效果不错,不知你们药行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霍管事清清嗓子:“这药我们药行当然要收。”

    他给出肯定答复,回头看看其他几个族老又道:“只是想跟江夫人商量一下入股的事。”

    “入股?霍管事请继续说!”江枝不由坐直身子,想听霍管事说什么是入股,自己只想的是卖药分成,还没有想到入股上。

    旁边,一个须发皆白都老者开口道:“江夫人,我霍家药行百家基业,商路遍布各处府郡,现在更是在京城立下足,成为药业大家指日可待。若是跟我家合作……”

    巴拉巴拉,那老头把霍家药行的辉煌过往和无限前瞻都说了一遍。

    听得江枝还以为自己进了传销组织,等白发老头上气不接下气把话说完,霍管事才道:“霍家愿意拿出一成利,邀请江夫人入我们药行。”

    江枝听明白了,霍家是想要自己技术入股霍家药行,卖药分成。

    霍家已经知道这药的前景实在可观,才愿意拉人入股。

    可利益大,风险也更大,如果霍家抉择出错,自己会跟着血本无归,只要药品利润显然不够。

    江枝沉默片刻,说出一句话:“我要霍家药行20%的股份,以后每年出一种新药,在县衙签契入档。”

    第474章

    学了等于没学

    江枝话音一落,霍家人都呆了。

    自家已经愿意拿一成利润分红,别人想的还是整个霍家。

    霍家不是一个药行,而是一个家族,名下包括有医馆、药铺还有药坊,甚至还有一支由霍二小姐带着的商队。

    江枝可不是简单要钱,她外人一个,还想要在霍家药行有决定权和话语权。

    那几个白发老头一阵交头接耳,黑着脸道:“江夫人以后真能每年出一种新药?不要戏耍我们!”

    想出新药很难,霍家一直都在重金求购各种药方秘方,也难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经常遇到的都是那种开口就是祖传秘方,结果全是骗子。

    江枝认真道:“我不能保证每年都出退烧药这样的新药,但如同蚊香、驱蚊液这样的产品,每年可以出一样!

    你们应该知道徐家村蚊香作坊如今的盈利,以后霍家药行也是能生产的。”

    霍管事几人自然知道徐家村作坊的销量。

    而且自己正代售江枝的藏春香和驱蚊液,他们对里面利润更是清楚。

    不能每年出新药,要是每年有一种新产品还是利润可观,只蚊香一样就可以开大坊。

    几人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刚才那白发老头道:“事关重大,我们还需要族中商议,过几天才能给江夫人答复。”

    江枝不急,笑着答应下来。

    离开霍家,她转身就去了县衙,把自己要跟霍家签契的事告诉章县令。

    这事没有瞒着的必要,青泉药坊算是章县令一手扶持起来的,又有献方和周王赏赐的原因。

    无论是官府福利还是社会名声,在几个药坊里都不同,自己这边有变动,需要跟县令通报。

    而且契约还需要到县衙存档,迟早章县令会知道,现在说出来,说不定还能得到好的建议。

    果然,章县令听到江枝要跟霍家药行入股,他点头赞同:“霍家开药店与新军分利,有天鹏军在,你有好药入股是应该的,且看霍家怎么商议,他们自有定夺。”

    他没有把话说透,但江枝已经听明白了。

    霍家入股一事还真跟自己想法一样,的确跟聂繁天有关系。

    自己的药由霍家卖出巴郡,聂繁天自然会保驾护航,以后大家都是一根绳子的蚂蚱。

    向德金也得到消息,他自然是支持。

    如今的江婶子,再不是用几把草药跟人换粮的境遇,可江枝势单力薄,根基浅是事实。

    哪怕聂繁天那里有点关系,隔着那么远的路,能帮上的还是少,若是能靠上一个大行首,自身发展更有好处。

    江婶子这边也不弱。

    章县令在其他镇村面前只要一提民众,就要把徐家村和江婶子拿出来夸上一夸,名声是最好的,多要些股份也是应该。

    江枝从章县令和向德金这里证实自己的猜测,吃了定心丸,又在城里待了一晚,第二日就回到村里。

    不料才刚下车,就得到一个好消息,皮氏生了。

    王小菊喜滋滋道:“婶子,你还不知道,春花生下儿子,根生都哭了,他说以后再不怕别人说他没后。”

    江枝一听就知道,徐长寿回村奔丧那十几天,没少在徐根生爹娘跟前说丧气话,还教唆要给皮氏喝母猪尿,徐根生和皮氏再是心大,这压力还是有的。

    现在皮氏生下孩子,不管男女,最开心的还是徐根生,只需要证明自己有后就行。

    皮氏终于生下孩子,还有一个人能放心了,那就是夏母。

    秀才娘子早在三月前就生下一个女儿,皮氏迟到现在才生,早就过了预产期半月,把夏母担心得不行。

    偏偏皮氏心大又月事不准,记不得自己究竟怀了多久。

    在没有妇科检查设备的时代,只能这样一天天等着,也终于等到瓜熟蒂落的这一天了。

    几巴掌把闷声孩子打哭,夏母就给取了小名“闲哥”,投生来得慢,出生也慢,就连哭都慢悠悠的,一辈子都是悠闲散漫急不起来。

    徐家村里尽是好事,蚊香作坊这边已经卖出货了,村里麦收结束,就连田里也插上秧苗。

    这次卖嫩苞米也很容易。

    去年那些卖青粮的商家早就问了大概时间,估摸着时间就来了,不过还是在驿站等了五天。

    而那些实习生也真的又来了一趟,毕竟现在其他地方也是农忙时间,人数只有一半。

    这二十多人帮着徐家村把青粮棒子掰下来,还把青储杆也收了,再把提前育苗的第二茬苞米栽好,浇够肥水。

    他们这一趟没有白跑,顺带就把那些收青粮的商家带回村去,又把自己的嫩苞米卖了。

    江枝并不知道,卖青粮这件事在徐家村已经成惯例,而在各村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一如她第一年要卖青粮,被徐根有和田贵隐瞒差点误事一样。

    本来觉得能学得育苗保温,早种早收还心里高兴,可看见棒子长出,村里那些上年纪的老人立即就舍不得了。

    一听居然要卖嫩苞米,这下可是打烂老砂罐子要翻天。

    老人仗着自己年纪大辈分高,有坐在地头骂人的,有提着拐杖追着打的,有拦住商家马车不让走的,闹出不少事。

    五十二个村来学技术,三十个村种了早茬苞米,只有十个村顺利卖出青粮,见到第一笔收入,也把第二茬苞米种进地里。

    其他的村只能眼睁睁看着早茬苞米变老,让第二茬迟苞米不得不再次拖延一个月时间。

    而那些提前育好的玉米苗因为停留太久,在苗床上生根直到无法移栽,造成损失。

    这是江枝无法解决的。

    要想硬生生多抢出一季收成,那时间自然是卡死,能不多拖一天就绝不拖一天。

    接下来,棉花种植的“打尖”“掰岔芽”,就只有十几个学员来了。

    其他人或是被村里族老阻拦:不许学些没用的东西,还是老老实实依从祖辈传下来的方法种地,不瞎折腾。

    也有嫌麻烦,跑一趟好像没学到啥,尽给别人白干活了。

    不过也有十几个跟着徐家村认真一步一步学过来的,这些村里只要跟着种早粮的人家,每户都卖出几百文。

    对普通农户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至少今年粮税有着落了。

    人虽然累些,抢收抢种多出几轮活,但后面秋收再得的粮食就是自己的,算是比往年多了一石麦。

    第475章

    穿越人士还能怕吗?

    霍家说要商量,才过十天就送来消息要求再协商。

    十天,比江枝预算的时间快多了,显然霍家心动更着急。

    这一次江枝带着二瑞、小满出现在霍家药行,面对更多的老头。

    看样子在霍家族里有地位的都来了,毕竟江枝要求太高,需要慎重考虑。

    原来霍家家主就是上次那个白发老头,这一次他没有出声,由两个药铺老掌柜发问,所有关键问题都是江枝怎么保证以后每年有新品?

    有新品就可以开新的财源,新的门路,江枝的要求才合理。

    有这十天时间,江枝也有细细思考过。

    自己除知道几十种常用中成药制作配方,还有穿越人士必懂的是什么:护肤品、护肤药皂、香皂、酒精、花露水、香水……

    虽然在这个时代也有同款产品在销售,但自己随便变化一下就是新品。

    甚至都不用变化,直接用古法古方。

    这种爆炸式的信息量,对知识传播缓慢狭隘的地区,对需要事事藏一手的祖传手艺人来说,真的是难以想象。

    唯一需要考虑的难度是怎么拿出来不显得突兀,而不是拿什么出来。

    所以江枝准备的“一年研制一样”已经是保守说法了。

    心里有数,江枝底气十足,此时面对霍家追问只淡然道:“从贵行第一次买下板蓝根冲剂开始,我已经拿出数种新药,现在我正把祖传的几个秘方在验制中,以后自然不缺推新。”

    祖传手艺这句话虽然说起很老套,但专治各种怀疑。

    她这样说,霍家人也无法反驳。

    而且霍家也知道,现在江枝手中就有四种新品,四年内是不愁的。

    既然有新药,霍家家主这才提出最关键的条件,他一脸严肃:“若江夫人想要霍家药行的股份,那本行也有一个要求。

    就是你的青泉湾药坊要跟霍家药行合并,以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可答应?”

    周王对青泉湾药坊嘉奖可是全县都知道的,若是归为一处,那两个献方的荣誉自然也有霍家药行的一份。

    这一句话,完全证实了江枝的猜想,霍家还真盯上青泉湾药坊招牌。

    正如章县令说的,一个新技术,一个好名声,就是支撑自己跟霍家讲条件的两个重点。

    因为霍家看重的,除去配方,就是青泉湾药坊名声在外。

    他们想拉江枝入股,就像江枝当初要借助霍家招牌卖药一样,需要的就是借势!

    毕竟只要有药方,在老云崖也一样可以制药,几口锅灶的药坊根本就不值钱。

    现在大家都有所图,这协议就要继续谈。

    既然要把药坊合并,江枝就从章县令那里借来他的干巴师爷。

    又找来霍家在县衙登记过的店铺产业,开始算自己能得的份额。

    谈金钱就要把人情面子放在旁边,霍家自然是想办法据理力争,两边一言不合就开始争吵。

    二瑞和小满这一年来很有长进,面对这种大场面也不怯场,跟霍家几个老掌柜掰着契书里每处细节不放,非要一条一条听懂了嚼碎了才行。

    吵吵闹闹两天才终于把各家份额分配,各家药坊管理掰扯清楚,江枝感觉自己精疲力尽却又热血沸腾。

    以后自己只需要每年交出一个新产品的核心技术,单这一项,大概就能得到二百两银子的技术分红。

    当然,这个数字的多少,也跟所交的产品利润有关,利润空间越大,江枝的分红也越多。

    双方契书里说了,每年交什么产品由江枝自己决定,霍家不得勉强。

    江枝接受了!

    契书即刻生效,江枝就把驱蚊液的配方交给霍家了,这也是霍家一直惦记着的。

    现在正是市场正热销之时,徐家村的货一直供应不上,拿到配方,霍家就能自己生产,马上就能见钱。

    至于霍家最看重的退烧药,江枝说药品还需要改进,没有交出配方。

    她准备以后每种新品都要自己先在青泉湾药坊生产一年,一年后再交给霍家销售。

    这样技术成熟,自己也有盈利,巧云田桃也能把生产流程掌握牢固,万一以后有变故,也是谋生手段。

    各种好东西需要慢慢的给,别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青泉湾药坊明面上跟霍家合并,实际上没有变化。

    人工药材,药坊生产什么由江枝安排,霍家需要的就是一个加盟名字。


如果您喜欢,请把《山山有药》,方便以后阅读山山有药第2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山山有药第215章并对山山有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