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长晋盈雀朱嬷嬷 本章:第115章

    戚甄拧眉,朱嬷嬷是宫里送到她身边教导规矩的,如今也算是她的左膀右臂。

    她陪着萧衍去下县时,怕朱嬷嬷同桂嬷嬷劳累,也就没带她们。

    只是,朱嬷嬷好端端地在安王府,怎会忽然出事?

    桂嬷嬷脸上那焦灼的神态做不得假,朱嬷嬷怕是出大事了。

    戚甄放下竹箸,起身同萧衍道:“王爷,我去看看朱嬷嬷。”

    萧衍缓缓抬眼,也跟着放下手里的竹箸,道:“我陪你一同去。”

    戚甄到了外院才知晓桂嬷嬷为何会这般惊惧,委实是朱嬷嬷伤得太重太惨,不仅骨头被重物砸断,连皮都没一块儿好皮。

    一名侍卫上前禀告:“昨日下暴雨,朱嬷嬷非要出府去寻王妃,殊料半路遇到泥龙,被泥龙冲下沼泽里,属下寻到人时,朱嬷嬷已经成了如今这模样。”

    戚甄道:“郎中如何说?”

    那侍卫跪下请罪,道:“郎中道至多三日,便要给朱嬷嬷准备后事。”

    戚甄闻言便望了眼面若金纸、出气多进气少的朱嬷嬷,心中一沉,正要开口,却听一边的萧衍道:“去挑副好的棺木,差人将朱嬷嬷送回故里厚葬厚赏了,王妃意下如何?”

    戚甄望着萧衍,有些诧异他竟然会越过她管朱嬷嬷的后事。

    忖了忖,她颔首道:“就如此安排罢。”

    朱嬷嬷没撑过第三日便去了,戚甄与她到底是有些情分在,请人替她做了场法事,便安排人将她的棺椁运回故里。

    时光荏苒,一晃便到了九月。

    重阳节刚过,戚甄便发现自己的小日子没来。

    她的小日子一贯来是准的,到了日子没来,桂嬷嬷比她还着急。

    上月大公子还给王妃悄悄来了封信,要她择日回京的。年初皇上病重,启元太子监国,戚家那头来的信比去岁一整年都要多。

    桂嬷嬷不必看也猜到了大公子会在信里说甚。

    若是叫大公子知晓王妃有了身孕,那可如何是好?

    戚甄比桂嬷嬷要从容淡定多了,“如今还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喜了,嬷嬷先去替我寻个郎中来。”

    桂嬷嬷看她眼,试探着问:“请郎中这事,王妃可要瞒着王爷?”

    万一这孩子王妃不想要,自是不能叫王爷知晓她有了身孕。

    戚甄垂眼摸着小腹,想起早两日萧衍在榻上同她说的话,摇了摇头道:“不必瞒着,若当真是有喜了,王爷大抵会比我还要高兴。”

    那夜他对她说,他命中注定会有一子一女,是以他已经替两个孩儿的小名都想好了。

    戚甄何曾见过他这样信口开河过,听罢便好笑道:“八字都还未有一撇的事呢,王爷说说,你给咱们的孩儿取了甚名字?”

    萧衍道:“儿子便叫萧烈,小名灼灼。”

    戚甄抿唇一笑,“那女儿呢?”

    萧衍望着戚甄弯成月牙的桃花眼,道:“萧妤,她叫萧妤,小名昭昭。”

    曾经,那孩子说她名唤沈舒,舒,舍予也,既要懂得舍,也要懂得予。

    她曾坚定地舍弃了她的姓氏。

    这一世,他再不会叫她被逼着舍弃任何东西了。

    她会是他与戚甄的掌上明珠,可以予,却再不必舍。

    “灼灼,昭昭……”戚甄喃了几声,不知为何,总觉着这两个小名甚是合她的心意,唤了一遍还想再唤第二遍。

    这俩小名儿叫她都期待起他们的孩儿来了。

    夜里萧衍回来安王府,听说王妃请了郎中,连水都顾不得喝,疾步去了寝屋。

    其实他知晓戚甄是因何请的郎中,也知晓这会他们的萧烈再次来做他们的孩儿了。

    前世在得知戚甄有喜后,萧衍还曾推算了一下时日,猜出了他是在何时何地叫戚甄怀上这孩子的。

    这一世,他希望前世那无缘得见的孩子能顺顺利利地来到这世上。

    是以那一日,他在书房里折腾了戚甄整整一个时辰。

    萧衍一进屋,戚甄便屏退了屋子里的人,笑着对他道:“你莫急,我请郎中来是因着我的小日子迟了。王爷——”

    戚甄定定望着萧衍,弯下眉眼,道:“我们的灼灼或者昭昭,已经来寻我们做父母了。”

    第130章

    第三世(嘉佑帝和戚皇后的篇幅,慎买)

    戚甄怀萧烈怀得并不辛苦。

    吃得好睡得香,连桂嬷嬷都惊了,说从没见过这么疼惜娘亲的娃娃。

    也正是因着不难受,戚甄如往常一般,同萧衍一起处理太原府的民生百计。旁的人见她精神奕奕的,也没人知晓这位明艳大方的安王妃如今正怀着小世子。

    戚甄腰身细,一直到五个月了方才显怀。

    这一年的除夕,戚甄与萧衍就在安王府里过。萧衍抚着她依旧平坦的小腹,很笃定地说:“这是灼灼。”

    戚甄也不知是不是再沉稳淡定的男子一旦要当爹了,都会有些孩子气。每回听萧衍对着她肚皮唤“灼灼”时,都会觉得又好笑又好气。

    偏生萧衍唤得多了,她竟也觉得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儿子,也跟着唤起“灼灼”来。

    “若这一胎生出来的是昭昭,你就等着昭昭埋汰你这父亲一辈子。”

    萧衍笑道:“便是这一次出生的不是昭昭,待得昭昭出生了,她依旧可以埋汰我这父亲一辈子。”

    男人说着将戚甄抱入怀里,又问道:“我方才回府,听平固说上京那头给你来了信?”

    戚甄身子一僵,抬眸看了萧衍一眼。

    “是兄长的信,再过一个多月便是阿娘的忌辰。兄长想叫我回去上京,一同祭拜阿娘。”

    萧衍沉吟了半晌,道:“我下月要离开太原府一段时日,唯有你守着安王府,我才能放心。”

    戚甄闻言便是一惊。

    他是藩王,到了藩地,除非上京有诏令,否则是不能离开藩地的。一旦离开,那就是造反!

    “你要去何处?”戚甄强行稳住心神,道:“萧启元比皇上还要独断,若是知晓你离开了太原府,怕是立即便要派人来围剿安王府。”

    以戚甄对启元太子的了解,现在的他怕是迫不及待要对萧衍动手了。

    也正因着这个原因,她有孕的消息迟迟不敢漏出半点风声,就连戚衡她都不说。

    好在安王府里都是萧衍的人,整个太原府在萧衍的治理下也算是固若金汤。

    萧衍只要留在太原府,启元太子便是想杀他,也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但萧衍一旦离开了太原府,对启元太子来说,那就是瞌睡送枕子。

    萧衍知道戚甄在担心什么,温声安抚她:“我不会有事。”

    他望入戚甄的眼,缓声道:“我要为咱们一家四口,谋一个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将来。戚甄,你替我守着太原府,日后,我陪你一同去给你娘请罪。”

    他的目光充满了信任,好似只要她戚甄留在了安王府,他就能安心一般。

    没有人能拒绝得了这样的眼神和这样的萧衍。

    戚甄道:“好,我替你守着安王府和太原府。你放心,阿娘不会怪你,也不会怪我。”

    萧衍望着戚甄白里透红的芙蓉面,缓缓一笑。

    前世,她从上京回来后,孩子已经没了。那时她身上都是擦伤,她穿着件雪白的衣裳,对他道:“萧衍,孩子出了意外,没了。”

    她的脸色与唇色比她身上的衣裳还要白,孱弱的身子在寒风里轻轻发颤,却还是认认真真地同他解释,马车是如何遇险的,她又是如何从马车摔了出去,孩子又是如何没了的。

    她说得那样仔细那样真,仿佛要说服的人不是他,而是她自己。

    萧衍将她扛起,一步一步地走回寝屋,将她放在榻上,轻声道:“戚甄,别说了。”

    别说了。

    他不会信,她也欺骗不了自己。

    那会萧衍想说一句“没关系,孩子还会有的”,可那话到了舌尖,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便是日后他们再有孩子,也不会是这个孩子,不会是他们的萧烈。他甚至来不及同她说,他已经给孩子起好了名字。

    萧衍一直都知晓前世那孩子是如何没的。

    这一次,他怎可能会让她回去上京,叫戚衡再一次杀了他们的萧烈?

    上元一过,萧衍便带着一队暗卫离开了太原府。

    他走得隐秘,除了他留在安王府的心腹和戚甄,无人知安王已经悄悄潜入了上京。

    萧衍一走,戚甄便放出了萧衍病倒的消息。这世间人人都知从前的七皇子、如今的安王生来便带弱症,是以对戚甄放出的这消息,竟是无人生疑。

    萧衍走后,戚甄又收到了几封来自戚衡的信,催她速速回去上京。

    戚衡这十万火急之势,多半是因着启元太子。

    戚甄本也想着借着阿娘忌辰这个时机,同启元太子说个一清二楚的。

    只她答应了萧衍会替他守住太原府,那她便会守住。

    萧衍一走便走了三个多月,再回来时戚甄已经有孕八个月了。

    他离去时,她才将将显怀。再回来时,她纤细的腰身像是吹了气一般,圆鼓鼓的。

    她身子虽重,精神却极好。

    萧衍十日一信,给她报平安,汇报他的行踪。戚甄前两日就知晓他今儿会回来,是以早早就叫人准备了一桌他爱吃的菜。

    二人成亲快两年,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

    但因着书信往来,倒是不觉时间难熬。

    用过晚膳,萧衍将她从头到脚细看了好一会儿,道:“灼灼可有折腾你?”

    “没有,灼灼乖得很。”

    这孩子从来不会折腾戚甄,乖得连桂嬷嬷都咂舌。

    也就这两月,戚甄的肚子跟吹气了似的猛地大了一圈,方开始觉得身子重。

    戚甄拉过萧衍的手,放在肚皮上,道:“他现在会同你玩了,能用小脚丫踢你的手。”

    话音刚落,萧衍便感觉到了掌心被人轻轻点了下,力道不大,却能叫人十分清晰地感觉到“这一脚”。

    多日来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笑了笑,任戚甄肚子里的小家伙好奇地踢着他的掌心,道:“灼灼,可还记得父亲的声音?”

    掌心里的“鼓点”敲得更密集了,仿佛在同萧衍道,他记得呢。

    萧衍低低地笑出声,同萧烈说了半晌子的话,直到戚甄催了,方上榻。

    戚甄侧身望他,道:“听说太子偷偷挪了一批灾银用来建丹室了,此事当真?”

    萧衍颔首:“太子轻信妖道,不仅要造丹室炼丹,还要用幼童之血炼妖法,如今各地藩王磨刀霍霍,想借着清君侧之名,攻入上京。”

    戚甄心口重重一跳,她只听说了萧启元炼丹一事,却不知他竟然走火入魔到要滥杀无辜幼儿,更不知各地藩王竟然要借机攻入上京。

    说什么清君侧,不过是想借机争夺那把龙椅罢了。

    “大胤岂不是要大乱了?”戚甄蹙眉。

    “我那几位皇兄便是要攻入上京,也得要有足够的兵马粮草,做好这些准备,至少要个一年半载,大胤这一两年暂时不会乱。”

    萧衍抬手抚着戚甄的眉,云淡风轻道:“便是诸地藩王围攻上京,我也不会叫太原府起乱,不会令你置身险地。”

    戚甄未语。

    少倾,她望着萧衍,缓缓道:“萧衍,你也会去抢那把龙椅吗?”

    萧衍看她,“会,唯有坐上那把龙椅,方能护着你还有我们的孩儿。”

    从他秘密离开太原,戚甄便猜到他的心思了。

    见他如此诚实,忍不住弯唇笑了下:“好,我与你共进退,我会说服兄长支持你,戚家还有戚家的旧部都会助你。”

    她知晓他会是个好皇帝,会做得比萧启元好的。

    可她却不知,萧衍在回来太原府的前一日便与戚衡见过了。

    那位一心要恢复戚家昔日荣光的戚家大公子,遭他设计,与上京的大红人清平道人结下了了个大梁子。

    如今的他,因着清平道人,也因着戚甄,并不受启元太子待见。权衡利弊之下,戚衡选择了与他合作。

    “我离开上京那日,与你兄长吃了一顿酒。”萧衍淡淡道:“他许诺,只要日后我尊你为皇后,立你的孩儿为太子,戚家便会率领所有旧部助我。”

    这一次,他不会叫她在家族与他之间左右为难,也不会让她亲手杀了启元太子,日日夜夜都活在不安中。

    戚甄方才说要说服戚衡,实则是没有十成十的把握的,眼下听萧衍这般说,诧异之余,又松了口气。

    如此甚好,兄长若是能主动助萧衍,可比被她逼着相助要对戚家有裨益。

    建德三十五年夏,戚甄在安王府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安王妃产下麟子的消息传回上京时,启元太子大怒,匆匆召见了清平道人。

    到得年底,启元太子忽然以建德帝病危为由,下令各藩王携带妻儿入京,为建德帝祈福。

    前世启元太子召见各地藩王是在来年秋,这一世足足提前了大半年。

    戚甄抱着萧烈与萧衍一同接的旨。

    她心里不是不担忧的,启元太子此举是何意,他们如何猜不到?

    萧衍却神色自若地安抚她:“莫慌,明年开春,定会有人沉不住气。”

    萧衍说得不错,建德三十六年,大胤才刚过完年节,从前的二皇子如今的恭王以清平道人祸乱超纲为由,领兵北上。

    恭王清君侧的名号一打出来,立时便有旁的藩王加入,萧衍是最后一个率兵北上的人。

    临去前,他将戚甄还有萧烈送去一处农庄,道:“我离开后,太原府将会全面戒严。你在这里等我归来,任何人都不要信,包括你兄长。”

    戚甄郑重应道:“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灼灼,你安心去罢。”

    萧衍深深望了她一眼,带着太原府的泰半兵力赶去上京。

    萧衍给戚甄安排的这一处农庄十分隐秘,也十分安全,可饶是如此,他依旧留了数千精兵藏在四周保护她与萧烈。

    戚甄在这农庄一等便等了五个月。

    这五个月,上京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建德帝驾崩,启元太子被诱杀于皇城外,妖道清平的尸首也被悬挂在城门之上。

    除此之外,前来上京的六位藩王,也只剩下安王与恭王,旁的四王要么战死,要么遭人暗算。

    正当众人猜测安王与恭王将要鹿死谁手之时,恭王忽然卸甲于城门,主动拥护萧衍为帝。

    自此,大胤在建德三十六年的妖道之乱彻底平息。

    萧衍来接戚甄时,萧烈刚过完周岁宴。

    戚甄在农庄里也没闲着,招呼着桂嬷嬷与几名婢女,给萧烈弄了场抓周宴。

    她笑着同萧衍道:“灼灼抓了一块墨锭和一把短匕。”

    萧衍抱过萧烈,看了眼养得肥肥壮壮的儿子,难得夸奖道:“我们灼灼比父亲强。”

    的确是比他强。

    他幼时太过孱弱,周岁宴上什么都没抓着,看得建德帝索然无味,拂袖离去。给他起名为衍,也只期望他能给萧皇室多繁衍几个后代而已。

    与萧衍一同来接戚甄的还有戚衡,这位刚为新帝立下汗马功劳的戚将军,望着前头那气质始终温和的男人,不由得面露复杂之色。

    谁能想到,宫里的大监、恭王还有老尚书几位文臣竟都是他的人,甚至连江浙的豪富都投靠了他。

    若去岁他没有答应与他合作,戚家怕是……


如果您喜欢,请把《岁时有昭》,方便以后阅读岁时有昭第11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岁时有昭第115章并对岁时有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