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咱什么时候过去?”小帅合上工作簿,探头笑着问。
“不急,这是个大事,你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老刘倒上一杯茶,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小帅疑惑:“听主任说,已经检修好了,现在正安装机器。咱早点过去,还能拍到一些机器内部的镜头,拍一些现场工作的画面。要是去晚了,捕捉不到好镜头,新闻质量就该下降了。”
见老刘依旧不动,小帅则起身笑说:“刘老师,想千遍不如走一遍。咱们到现场看一看,了解了解情况,兴许您的灵感就来了。”
老刘自己也有车,但他不开,为了省油。
集团有小车队,台里记者外出采访,要是路远的话,可以直接让小车队,派司机开车来接。
老刘拿着机器上了车,依旧愁容满面。
虽说小帅上次新闻做得不错,但电厂是个大活儿,他觉得小帅这样一个新人,应届毕业生,掌控不了局面。
小帅第一次进电厂的时候,也确实很懵!
电厂很大,高高的烟囱,庞大的机器,纵横交错的管道,地上黑乎乎的煤灰印。
见到电厂通讯员以后,老刘就跟人家套近乎,说些有的没的。
小帅则一手提摄像机,一手摊开工作簿,很认真地按照自己的采访流程,跟通讯员做初步的了解。
夏日炎炎,电厂内部好热啊!小帅只爬了两层阶梯,就已经满脸是汗,后背都湿透了。
还好休息室里有空调,通讯员还给老刘和小帅,搬来了冰镇西瓜。
“听说你们台里记者,都不愿往我们电厂跑,是不是嫌我们这里热啊?”通讯员半开玩笑。
“哪儿有,属电厂待遇好。每次过来,你们不是西瓜、就是雪糕,台里都抢着要来呢!”老刘说着违心的话。
其实也不算违心,台里记者不来,不是因为电厂热,而是因为报道难度大。
小帅只吃了一块西瓜,就拿起摄像机笑说:“刘老师,您在这儿歇着,这期新闻我来做,您给指导,您看行吗?”
老刘赶紧起身,把小帅拽到一旁,小声询问:“你确定能做好?”
“还是写您的名,我的实习记者。我要做不好,不还有您把关嘛!”
“你小子!行,那我就给你这个锻炼的机会。”老刘笑了,是小帅自己想背锅,可不是他强迫的。
小帅毕竟新人,真出了问题,卢主任也不会太责备,新人出问题那是正常的。
可他是老员工了,老员工要是出了问题,就很难被原谅了。
所以这期新闻,上头要真挑出什么毛病,他刚好可以把小帅推出来。
小帅跟通讯员一起出了门,先去了电厂集控室。
对方介绍说,他们就是在集控室的大屏幕上,看到设备运转参数不对,才察觉到了问题。
于是小帅就开始拍集控室的画面,拍摄发现问题的技术员,并对技术员,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然后就是去设备车间,里面正在搞安装工作。
小帅提着机器过去拍,一边拍,他觉得电厂检修人员,也挺辛苦的。
这么个大热天,这么热的工作环境,周围“轰轰”的噪音,还要戴着不透气的安全帽,那个汗水一滴滴的往眼睛里流。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啊。
小帅能做的,就是在拍摄时,稍稍给他们一些仰角镜头。
这种镜头,是一种赞美、是尊重、是社会机器的中坚力量,也是小帅骨子里,压不住的善良。
小帅按照自己的方法,工作起来行云流水。将所有镜头拍完以后,又让通讯员安排技术总工、分管领导,一一进行了采访。
他的工作簿,写了厚厚的五页采访内容,还跟技术总工互留电话,以方便稿件沟通。
“真是辛苦你们了!”临走的时候,电厂通讯员摘掉安全帽,擦着额头的汗,朝小帅他们说。
“你更辛苦,为了配合我们拍摄,折腾了一上午。”小帅挺不好意思的,虽说这就是通讯员的工作。
通讯员又笑:“今天下午4点前,我把通稿赶出来,发给你们。”
老刘刚要点头,小帅却摆手说:“我来写稿子,然后发给你们这边审核就好。到时候,我会给吕总工和您这边,各传一份。要是两边对稿件都没意见,我们那边就开始制作新闻。”
“那感情好!我这边确实挺忙,还担心下午写不出来通稿呢!”
回去的路上,老刘对着小帅一阵数落:“你逞什么能?电厂的事你懂啊?人家明明能给写通稿,你干嘛还不要?而且还要发给他们总工审核,这不是没事找事吗?那帮搞技术的,他们不按宣传套路来。”
小帅猛地瞪了他一眼:“不要总拿你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刘老师,你人不错,但也仅限于人不错。”
第162章
抢功
小帅脾气是好,但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小帅生气,就是因为老刘这人嘴碎,还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
他活得这么失败,就足以证明,他的很多想法是错的。可他从来不自省,还依旧坚持认为,自己的意见才是真理!
真的是真理吗?如果是,为什么快40岁了,还活得提心吊胆?为什么在台里这些年,还碌碌无为?
老刘从来不思考这些事,他总想着逃避问题、躲藏自己、安于现状。
电厂新闻,本来是个很出彩的活儿,是个很好的机会,好几个大领导,都是电厂出身。
要是把这个新闻做好,那不就能崭露头角了吗?
小帅在这个新闻里,看到的全是机会;怎么到了老刘,或其他人眼里,就成了累赘?
坐在车上,小帅沉着脸。
老刘脸皮厚,哼哼唧唧,没跟小帅一般见识,最后只说:“还是太年轻啊!”
小帅也不想跟老刘关系搞僵,小帅的意思是,自己干活,老刘拿成果,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刘老师,对不起。”小帅低头道了歉。
“哎呀,年轻人火气大,不听劝是正常的。你这算有素质的,你比马成功强多了。”老刘释然,拍了拍小帅肩膀。
这次拍新闻,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回到单位时,都已经中午下班了。
小帅办事效率高,他先去机房,把录的磁带采集上。然后才风风火火,跑到厂区食堂,简单吃了顿午饭。
吃过饭回来,磁带刚好采集完成,小帅查看视频没什么问题,这才放心下楼,趴在桌上休息了片刻。
下午小帅就开始写稿,因为他准备充分、采访详细,写稿的速度也很快。
把初稿写出来以后,有些不确定的专业术语,他就及时打电话给吕总工,进行沟通和修正。
忙完这些,小帅觉得没什么问题,他便通过企业邮箱,给吕总工和电厂通讯员,各传了一份稿件。
下午3点半的时候,通讯员打来了电话:“王记者,你办事效率太高了!我们分管领导和吕总工都看了,稿件没问题!就是我们领导说,把他的采访再稍稍缩短一下,让吕总工多讲几句。”
小帅笑道:“我怕吕总工的采访多了,会涉及到技术保密问题。”
“没事,这不是技改,也不是研发。吕总工采访的时候说什么,心里都是有数的。”
“好,那就按领导意思来。”
小帅刚挂掉电话,对面老刘就放下钢笔,压低声音问:“你稿子这么快就写完了?”
小帅点头,轻声说:“已经给电厂确认了。”
老刘冷笑:“那边没少挑毛病吧?早让你等通稿,你还非跟我抬杠。”
“电厂那边,吕总工和分管领导,对稿件很满意。”小帅很确定地说。
小帅之所以不等通稿,不是他逞能。
主要原因,一是等通稿太浪费时间,二是通稿写得很简略,没多少有用信息。
如果按照通稿来写,那台里的新闻水平,就跟厂里通讯员一个层次了。
如何能把新闻做得更好?那就是摆脱这个坏习惯。
小帅把稿件中的采访,按电厂那边的要求,稍稍调整了一下。接着把稿子传给老刘说:“刘老师,您把把关,要是没问题的话,就发给主任审吧。”
老刘也挺好奇,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是怎么把稿子写出来的?还能做到让电厂那边满意?
等他点开一看,眼珠子都瞪大了!
写得真好,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整一篇稿件读下来,竟然特别通透,把电厂设备维修这个事情,讲得明明白白。
“帅儿,你到底什么来头?”老刘第一次,对小帅有了种莫名的敬佩。
“学生蛋子一个,有不好的地方,您多批评。”小帅依旧谦虚,又说:“没问题的话,发主任吧。”
老刘问:“确定这就发?不怕主任挑毛病?”
小帅苦笑:“电厂都没挑毛病。主任真挑,我来改!”
卢主任困得迷迷糊糊,电脑QQ突然响起,这才把他惊醒!
点开一看,竟然是老刘发来的稿件。中午才拍的新闻,下午就发来稿件,老刘什么时候,干活这么积极了?
卢主任怀着好奇,把稿件点开。这一看不要紧,瞬间睡意全无。
先不说内容,单说整篇稿件的布局,就让人瞅着特别舒服。
再仔细看内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设备检修的技术描述、中间穿插的采访解释,这次检修带来的意义,取得的成果,总结的指导经验……
四个字:详实、通透!
这一看就不是老刘写的嘛!
刀架在他脖子上,老刘也憋不出这种好文。
卢主任陷入了沉思,这个王小帅,明明是个工科生,他能把技术这块说明白,倒可以理解。但他能把新闻稿也写得这么好,这水平可就不一般了!
想着想着,卢主任后背都冒了汗。
这么厉害的人物,将来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但转念一想,应该不会!这个王小帅太老实、太实在!
第一次“叉车比武”,明明就是小帅的杰作,最后却被老刘抢了功,他却没有任何表示。
今天这次,稿件写得这么好,却依旧填了老刘的名字,他还是不声不响。
这要换马成功,早来主任室这里,把功劳抢回去了。
还是马成功机灵、聪明,这个王小帅,能力是有,但为人处世有点憨呀!
不过还是“憨”点儿好。他憨,就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他傻,就能为自己所用。保不齐以后,他还能指望小帅创造业绩,帮他往上晋升呢!
一边笑,卢主任又翻阅着稿件。
小帅写得是好,但太好,不就显得他这个主任,没什么用了嘛。
于是卢主任反复琢磨,把小帅的新闻标题给删了,自己又想了一个标题,给添在了上面。
这样挺好!
这样他卢主任在这篇稿子里,就起到了引领全文的作用。
楼下办公室,老刘正练着钢笔书法,主任就把稿子传了回来。
随即,主任又打来电话问:“稿子给电厂那边确认了没有?”
老刘忙笑说:“确认了,那边领导没问题,只差您的意见了。”
卢主任说:“整体质量还行,就是标题太随意,我给重新写了一个,你直接发主持人配音吧。”
通完电话,老刘点开主任发来的稿子,看到修改后的标题,顿时歪着鼻子斜着眼:“改的什么玩意儿?比之前标题差远了!”
第163章
梁超的大礼
傍晚下了班,小帅照旧和马成功一起吃晚饭,然后去时代广场。
马成功照旧一路吐槽,说单位里这个不好、那个不行。
起初,小帅不太适应马成功这个人,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他说他的话,小帅想自己的事。偶尔抬头,天边飘着绚丽的晚霞,倒是个不错的黄昏。
马成功照旧去网吧,小帅照旧去书店。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脾气太犟,小帅做事不喜欢做一半,看书也不喜欢看一半。
上次在书店,那本管理书,他只看了一半;这次,他一定要把整本书看完。
书店白天人不多,傍晚才火!
大都是年轻人下班以后过来,看的占了大多数。
走进书店,小帅又拿了之前那本书,找了个角落,坐在地板上,靠着书架,看得津津有味。
他本以为今晚能把书看完,结果7点半左右时,梁超竟然来了电话。
书店里不好喧哗,小帅赶紧起身还书,一路小跑出了商厦。
“刚才在书店里,不好接电话。”小帅站在广场上,给梁超回了过去。
“挺忙啊你!”梁超笑问。
“还行,你有事?”
梁超停顿了一下问:“你平时工作忙不忙?我找你,还是做精品课的事。”
小帅笑了:“你们公司要是忙不过来,多招几个人不就行了?”
梁超立刻解释:“不是!那个四川讲师你还记得吧?他现在开公司单干了。咱之前做的精品课,他挺满意,就私下里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接他公司的单子。”
“这合适吗?”小帅问。
“又不是我挖公司墙角,是人家主动找上的我。反正我觉得吧,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咱年轻人要想赚钱,还得搞点儿副业。你晚上要是有时间,我就拉着你,把这活儿承包下来。”
小帅挠了挠头说:“忙倒是不忙,关键总熬夜,这身体扛不住呀!”
梁超笑了:“上次干,那是年前赶进度。这次干,时间比较宽松,早点、晚点都没事。你要是同意,我就接。干得好,还能长久合作,一旦拉住这个客户,保不齐咱还能成立工作室,出来单干。”
小帅禁不住笑说:“你是真有想法啊!梁超,我有一点得承认,当初在咱校台,就属你最有主意。”
听到这话,梁超不笑了,反而委屈道:“不骂人行吗?我都被你折磨出心理阴影了。还我有主意,属你最老奸巨猾。”
“那你还总找我?”小帅笑问。
“打不过就加入嘛!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跟你搭伙,心里踏实。就觉得只要有你在,事情就不会垮。”
小帅认真想了想说:“干副业倒有时间,但先说好,那个四川老师的课我不接。我要再找我那四川女同学当翻译,她该拿刀来砍我了!”
梁超止不住大笑,好一会儿才忍住说:“人家当老板了,现在负责管理经营,你想做人家的课,也没机会了。”
“我谢谢他不给我机会。”小帅埋怨了一句,他到现在还忘不掉,被四川话支配的恐惧。
随后梁超就开始谈价格。
换别的同学跟小帅谈钱,小帅就觉得别扭,觉得谈钱太俗、伤感情。
但跟梁超谈这些,就觉得很合理、很自然。
也许,这才是梁超的优点。
他谈钱,还不伤感情,还能让你觉得很舒服。
“咱们之间离得远,视频传输不方便,我会先联系字幕公司,把课程内容敲成文稿。你只要负责改稿,把要删除的东西标注出来,然后把导语、分段和结语写出来,这个没问题吧?”
小帅点头说:“这个模式好,刚好我也擅长做稿子。”
梁超又说:“一期课程,稿费给你100.就以你的水平,1小时做一期稿子,应该不在话下。”
“你挣多少?”小帅笑问。
“商业机密!”梁超乐了,又说:“我拉的活儿嘛,挣得肯定比你多。但你也别羡慕我,万一干不好,人家不给钱,那我还得往里赔钱呢!你是稳赚不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