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赵多福赵构赵佶 本章:第18章

    算起来,海上之盟的起始是从1111年出现的苗头,当时的辽国光禄寺大夫马植见到使臣童贯,就提出了宋国应当北伐收复燕云十68六州的建议。但奈何大宋朝堂上坐着68的是个脑子有坑的官家68和一群脑子有坑的奸臣,又菜又贪,前后摇摆,一直到今日68真正出兵,已然相隔11年。

    去年金国攻克辽中京大定府时,因为深入辽地,战线拉得过长,三番五次遣使臣来催赵官家68出兵伐辽,却因为赵官家68一开始在诏书中所写68语焉不详的‘燕京并所管州城’到底是燕云六州还68是燕云十68六州产生68分歧,赵官家68坚持自己说的是十68六个州,坚决撕逼到底。

    尤其,因为赵佶打心眼里就瞧不上区区女真人建立的小国家68,在金国多次向赵佶索要68正式联盟国书时,给出的全68都是‘诏书’甚至手68写68的私信,现如今,双方达成的协议仅有口头协议,且是不对等的,未敲定的。

    赵佶:我要68燕云十68六州。

    阿骨打:不行,说好的只给六州。

    赵佶:我不管,我就要68燕云十68六州。

    阿骨打:行吧,你想要68你来拿。谁打下来归谁。

    赵佶:我发动大军啦!

    赵佶:我被打回来啦。

    赵佶:我逃跑啦。

    赵佶:盟友,救救我!救救我!

    以上,大略便68是已经发生68的,和将要68发生68的剧情。

    宣和四年初(1122)赵官家68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任命蔡攸(蔡京长子)为河北、河东路宣抚副使,命令童贯心腹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为太尉,屯兵雄州。

    讨论了N年的北伐,终于有了实质性行动。

    但根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此68时的‘河朔将兵骄惰,不练阵敌军,须之用百无一’,而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且‘军器甚阙。’两河的军队战力羸弱,一百个人中也挑不出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士兵的口粮陈败掺砂根本不能入口,武器装备大多都是损坏的。

    这样的大宋十68五万强军,就这么直愣愣登场了。

    五月二十68三日68,童贯令河北军兵分两路入辽,东路军统制种师道前往白68沟、西路军统制辛兴宗屯兵范村。

    杨符、姚平仲、韩世忠等此68时并不在军中,他68们都不隶属于两河路军。

    不过在河北有一位二十68岁的年轻人听闻朝廷要68发兵收复燕云十68六州时,毅然参军入伍了。他68的名字,叫岳飞。

    因展现出的高超武艺称为了一名伍长,此68时年轻人正跟随西路军前往驻扎辽国边境。

    第一回上战场的他68看68着68身边的老弱们,自然而然产生68了深深的忧虑,岳飞想不到从军后看68到的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马匹瘦弱,粮食短缺,士兵们无精打采,连武器都懒得提起来。

    因为武艺受到宣抚使刘韐的赏识,岳飞在修整时得到机会近前说话,只见这英武高大的提枪青年大跨步走到刘韐跟前,拱手68说:“小人有事想问一问宣抚使,可否借一步说话?”

    刘韐太欣赏这个年轻人了,领着68岳飞朝僻静处走了几步,“有什么事问我?”

    岳飞见刘韐态度温和,于是将自己的疑虑一一道出,他68很忧心军队这种状态能不能打下燕云十68六州。

    然而听了他68的话,刘韐却哈哈大笑,叫他68不必担心,士兵们上前线根本不必打仗。

    岳飞大惊:“什么叫不必打仗?”

    “因为这一战,童大将军早已定下万全68计策,可以兵不血刃取得燕云十68六州。”

    西北边军的大将军童贯,岳飞听过他68的名号,大宋多年来对西夏诸多战事胜果都是他68打下来的。

    刘韐拍拍草地,席地而坐,似乎兴致不错,对自己欣赏的种子选手68道,“坐下说话。”

    初来乍到的年轻士兵挠挠头,大咧咧坐到了刘韐身侧。

    “说给你听也无妨,不过是阳谋罢了。”刘韐乐呵呵的,在地上画出燕云地区的粗略舆图,点着68中间的燕京,“朝廷大臣们商议过后,一致认为诸州百姓苦辽久矣,此68番辽国对金应对不暇,肯定无法兼顾辽宋边境。”

    “我们可以派出老种将军前往招抚诸州百姓,使百姓们里应外合携城池而投。只要68百姓们打开城门,宋军入驻,辽军定然无法抵挡,只能自行退守燕云以外。毕竟女真人还68在他68们的后方劫掠呢。”

    种老将军。

    岳飞略微思索,应当是种师道。作为大宋名将世家68当代的当家68人,名气确实够大,但燕云的百姓真的会因此68一呼百应吗?

    燕云十68六州,可是失落了一百二十68年啊,正正两代人的时间。

    “鹏举放心吧,我们只管听从辛统制的命令,安心屯兵,等待入驻燕云十68六州即刻。”

    便68是如此68,他68才不放心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便68宜事呢?

    尤其在到达了范村后,岳飞从底层将领们的议论中得知68,种老将军和辛统制都对童大将军的策略有异议,从小熟读兵书的他68此68时忧虑更深,将领不和,恐有变故。

    几名偏将带着68心腹躲在营帐里吃酒,大肆议论着68上面人的决策,根本不避开手68底下的人。

    “我听说官家68亲自写68下三条妙策,童大将军非常推崇。”

    “官家68的妙策?”众人好奇极了。

    偏将道:“上策是燕云百姓心念故国,自发助我军拿下燕云十68六州,不菲一兵一卒。”

    喝酒的人拍手68叫好,纷纷夸赞这真是条妙策。

    “还68有下策不成?”

    “啧啧,官家68还68有中策与下策,你们听着68就成。”偏将得意68洋洋地继续说,“中策是降服那燕云守将耶律淳,只要68他68纳款称藩,燕云十68六州尽可复也!”

    “好!也是条妙策!”众人兴奋,“下策呢?”

    “下策便68是若燕云百姓不配合,燕云守将也不投诚,咱们就按兵巡边,全68师而还68!主动撤军!”说到这里,偏将举起酒碗,大笑,“官家68圣明,如此68咱们真正是不费一兵一卒,连战场都不用上啊哈哈哈哈!”

    “官家68圣明!官家68圣明!”

    岳飞听得目瞪口呆,半晌,直接扔下碗出帐篷,大踏步找刘韐去了。

    刘韐对他68实在欣赏,听见他68来了,立刻接见,“行军多日68,现在刚驻扎下来,鹏举怎么不在休息。”

    “小人有一事不明。”岳飞神情严肃,“我听闻官家68下达了三条命令,是否为真?”说着68将偏将的话陈述了一番。

    “哦,确有此68事。”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说出来有利于稳定军心,刘韐直接承认了。却不想面前的年轻人闻言竟然剑眉倒竖,大喝,“若是如此68,官家68岂非根本不打算与辽军开战!”

    “能想出此68三条计策,朝廷是否没有下定决心收复燕云十68六州!”

    什么上中下三策,说到底就是没有交战的准备啊!若赵官家68的下策是武力收复燕云,岳飞都无话可说。

    但所谓的下策,竟然是全68当无事发生68,全68军撤退?何等荒谬!箭在弦上,哪有不发的道理!

    既然已经大军压境,就代表着68已经和辽国撕破脸,必有一战。不战而退是什么逻辑?白68白68消耗国家68粮饷和士气,降低了朝廷和军队的威望。等同于此68行大宋是在自我内耗,而毫无益处。

    刘韐被吓了一跳,站起来朝外张望,生68怕岳飞的声音传出去了,他68沉下脸怒道:“岳飞,你不过是军中最低等的伍长,怎敢妄论朝廷政策!立刻给我滚出去!日68后只管给我看68守粮草辎重,不准再到前方来!”

    区区武艺出众而已,竟然胆大包天非议官家68。即便68再如何欣赏他68的武艺,刘韐也不能留他68了。岳飞还68想争辩,刘韐已叫了守卫进来赶他68走,望着68年轻人被带走的背影,他68别有深意68地说了句:“官家68的话就是圣旨啊。”

    谁敢抗旨不尊?

    他68不敢,种师道也不敢。

    果然,种师道按照朝廷计划好的策略,带领东路军前往白68沟,途中这位老将不知68是否为了完全68考量,先行派出一队前军由统制杨可世率领,先去‘劝降’。

    而同一时间,童贯执行了赵官家68的第二条妙策,他68亲自撰写68了一封‘招降书’,快马加鞭送给了燕云守将耶律淳。按理说,他68也是在忠诚地执行皇帝的命令。

    只不过,没有人知68道,他68撰写68招降书时,使了点春秋笔法,稍微‘润色’便68将招降书变成了挑衅书。

    童贯并非蠢货,他68明白68赵官家68的三条旨意68的意68思,不想与辽国真正开战。

    但,童贯想啊!

    不开战,他68哪来的战功?如何封王?

    这才有了一封充满挑衅的‘招降书’。反正论如何,他68童贯都不吃亏。开战,种师道若打赢了,军功属于他68童贯。若打输了,自己则可以将作战不利的罪名按到种师道的头上。

    历史上这一战,种师道不仅因童贯拒绝增援差点战死,战后还68被宋徽宗一撸到底承担了所有骂名。

    接到了童贯挑衅书的耶律淳下令见宋军即开战,可想而知68宋军前往白68沟劝降的的前军会遭遇什么。杨可世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中了辽怨军埋伏,一触即溃,只剩几百人仓皇逃回。

    很快怨军追击而来,种师道迫于童贯军令,下令不得出击,不得杀人。简而言之,和某运输大队长下达的不抵抗命令一样,咱不打仗不抵抗不杀人。你敢出兵,那就是违抗军令擅自挑起两国国战,黑锅你不背谁背,你不死谁死?种师道是老将,他68自然不敢。

    不出兵,也不能后退,此68时两军对垒,一旦他68主动后撤,数万人军心必定涣散,定会遭到敌军掩袭,到时候可能辽军几千人能追着68他68几万人打,便68真是一触即溃了。为了保存军力,他68也无法后撤了。

    五月二十68八,童贯下令种师道东路军撤回雄州。

    五月三十68日68,辛兴宗十68万人于范村被辽怨军三千人击溃,数万人仓皇逃撤,死伤无数。

    怨军集结一处,合力进攻种师道部68。

    六月二日68,童贯拒绝派出增援,种师道部68不得不趁夜突围。虽计划周详,但由于河北军队机动性太差,无法依照种师道的命令快速有序地撤离,被怨军追上。种师道不得不指挥军队迎战,但令人头大的是,他68手68底下的这支宋军哪哪都不行,连命令都无法准确执行,在怨军的骑兵冲击下散成一团,抱头鼠窜,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反击。正是‘属大风雨,兵士自相蹂践,弃掷兵仗满郊’。

    七十68一岁的种老将军率领亲兵冲杀阵中,险象环生68中带领残部68终于撤回到雄州城下,童贯却不开门,只叫他68戍守于城外。此68时风雨大作,怨军就在后面虎视眈眈,随时会冲上来屠杀这群丢盔弃甲的宋兵。

    在辛兴宗部68下看68守粮草的岳飞听到城中留言四起,兵卒哗然,得知68种老将军军队被关在门外,于是提起自己的长|枪带着68仅有的五名部68下,冲到城门前大喊,“开门!我等去增援种将军!”

    守城的士兵见他68们只有五人,咬牙不许。

    岳飞无法,打马回营,找刘韐要68兵!

    是夜,暴雨倾盆,所有守城的士兵都站在雨中眼睁睁看68着68城下的同胞哀声求援,雨水打在所有人脸上,冰冷刺骨,掺杂着68些许热意68。

    不知68就这么看68了多久,城中忽然传出哗声,黑夜的街道上不知68何时站满了士兵,他68们一样瘦弱一样装备不足,但却挥舞着68手68中的刀枪对着68将军府内高声呐喊——

    “开城门!迎种老将军!”

    童贯睡到一半被府外的声音吵醒,仓皇披衣起身,走到门外,辛兴宗、杨可世惊慌失措地等在门口,朝他68禀报:“大将军,再不开城门,雄州城恐怕要68哗变了!”

    暴雨都掩盖不住街道上传来的哗声,若真哗变,一切可就完了,童贯终于慌了,连忙下令出城增援。

    辛兴宗率领包含刘韐岳飞在内的两千兵马出城增援,杨可世率两千人断后,与怨军交战至天明,才终于将种师道部68迎回城内。

    而东路军数万士兵已经死伤过半,‘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计’,可谓是横尸遍野。

    回到雄州的种师道甲胄未解,立刻被童贯下令捉拿下狱。

    赵佶在朝堂上气得直拍桌子,“此68战失利,盖因种师道违抗军令,错失军机啊!”

    群臣深以为然。

    于是现在战败什么的先放在一边,得议出个种师道的罪名,好告知68天下人:我大宋军队很强,只是领军的将领不行,都怪种师道啊!

    出了宣德门,郭孝友与李纲等人拜别,眉宇间忧虑郁结。此68战结果罪在谁人,群臣心知68肚明,却没人敢指摘制定计策的官家68,只怕官家68会因此68处死种老将军。

    身后一个身穿青衣公服的九品官员快步走来,追到郭孝友身侧,“次仲!”

    “会之兄有何事?”郭孝友见是他68,拱手68问。

    第033章

    大宋:我挥一挥衣袖留下无数钱粮

    “我方才听到一些消息,

    种老将军危矣!我来找你,便是问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联名为种老将军上68奏陈情。”秦桧环顾四周,凑在郭孝友耳侧,

    声68音低不可闻:“官家在兵败之前便已厌烦种老将军,据闻种老将军曾和童大将军于68帐下争吵,老将军诘问如盗入邻舍不能救,又乘之而68分其室。”

    这话,

    可将官家乃至大家的脸皮都撕扯下来了。大宋和辽国才是正经68的盟友,现在却趁着辽国遭受内乱的时候趁火打劫,委实不光彩。

    “次仲,我与刘阳等人商议好,

    明日上68朝便联名为老将军陈情,你应该会一起来吧。”秦桧说着,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郭孝友皱眉,

    “不可,

    行不通,

    我不参与。”低级文官做这种事,

    只会引起官家的怒火,适得其反。

    “……次仲,

    说起来,你许久不与我等一道吃酒聚会,

    ”秦桧的目光深沉,

    带着股深意,“连营救种老将军这种事都不参与,你,

    变了啊。难道你攀上68哪家高枝了?”

    他企图用激将法,郭孝友却只摇摇头,

    作揖告辞。眼68看郭孝友离开,秦桧怒从心头起,阴沉沉地盯着那越来越远的背影。

    郭孝友背着他赚了大钱,这事是他经68过大半年的观察跟踪才发现的,想不到看着公正无私清正廉明的郭探花竟也学会了攀高结贵。

    只是他背后的‘贵人’究竟是谁呢?

    原本68起点比自己高,境遇却和自己一样的探花郎突然变了,秦桧只觉得内心灼烧,恨不得郭探花立刻翻船,可又不敢轻易对付对方,只因他摸不清对方身后之人有多大能量。

    怂恿郭孝友联名为种师道陈情就是个阳谋,却不料郭孝友拒绝得如此68不留余地。留在巷子68里的青年阴暗地想,看来你真的堕落了啊,光明磊落铁骨铮铮的郭次仲也成了和我一样利益至上68的小人,真是喜闻乐见。

    罢了,这回能坑到刘阳那几个蠢货,也不算没有收获。

    他明日可得‘感染风寒,晕倒在上68班路上68’,好好做戏去。

    离开的郭孝友转头去了雀府,在和武德帝姬交流过后,才回到了家中。

    翌日,果然有一批年轻的基层文官一同站出来为种师道求情,不过用不上68赵佶发火,便被右宰执王黼和童贯贬斥一顿,好几个当场被贬斥出京。殿前司侍卫拖走其中那名叫刘阳的国子68博士时,大喊奸臣误国,希望自己的不屈能唤醒官家的理智。他却不知,越喊奸臣,赵佶越是不爽。

    毕竟,他口中的奸臣们都是自己的宠臣,宠信的都是奸臣,自己岂不是昏君?呵呵!罢黜!立刻罢黜此68人!

    刘阳数人离京时,秦桧拖着病体前去送行,哭得梨花带雨便略过不提了。

    这头赵官家确实没能如愿处死种师道,因为他收到了份折子68,两朝老臣送来的陈情帖,同样的陈情,陈情的人不一样,赵佶对待的态度也不一样。尽管那几人已经68告老还68乡,但68资历摆在那,为七十一岁的老将军求个活路,他怎能置之不理。

    罢了,赵佶对自己的宠臣们说,就饶了老将军一命吧。

    宠臣们高呼官家仁德,政治宽和,明章之治。总之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夸夸赵官家的。只有种师道承担了一切罪名黯然乞老回乡。

    从头看到尾的赵芫无语,欺负个七十一岁的老人家,还68挺骄傲。还68好小郭老师家有更老的人脉,拉出来站站台,提醒赵官家脸皮还68是得要的。

    七月,种师道告老还68乡。

    九月,金使来朝,催促宋国前往辽国会攻。

    这回,赵佶不用河北路军了,他直接将西北边军大肆抽调到宋辽边境,依旧由童贯率领二68十万大军攻打燕云。

    却不想,没了耶律淳的燕云直接称臣了,似乎是辽国内部出现了分歧。辽将领郭药师直接打开涿州、易州城门投降。

    童贯大喜过望,我还68没出手,你就投降啦。果然上68回就是河北军和种师道的锅!这回由我带领西北军立刻手到擒来!赵佶听闻消息乐得当天就昭告天下,自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现在的守将是耶律淳的妻子68萧氏,不过辽国内部腐败不堪,堪用的将领都去抵抗金国了,这边干脆摆烂,让萧氏自己处理。

    萧氏听闻宋国这回派来了二68十万西北军,又听闻西北军的战绩很好,便听从了手底下幕僚的建议,写信向宋称臣了。别小看萧氏这个女人,现在的局势她若想保住燕京城的有生力量,向宋军投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郭药师投降后,赵官家大赦了两州的军民。

    消息传回东京城,朝野哗然,那可是燕京!

    大宋居然收复了燕京!失落了一百二68十年的燕京城!牛逼,我们大宋太牛逼了!赵佶高兴地立刻进行了战后祭祀,告诉昊天上68帝爸爸自己这个亲生儿子的伟大功绩。

    然而68还68没高兴几天,边关再次传回消息,燕京城又被辽军打回去了。

    啊?

    打回去了?啥意思?

    朝臣们都傻眼68了。

    不等赵官家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写诏书去申斥辽国,边境又传来消息,辽将萧干突然出现在边境,将大宋西北军打得哭爹喊娘,直接退回了雄州。

    赵佶和文官们坐于68庙堂之上68,对边境战事的了解完全取决于68童贯想在折子里写什么内容。赵芫却是了解的比朝堂上68的人更清楚,高药师在两国边境耳目众多,原本68每隔数月汇报一次两国军情,现在改为每七天一封密信。

    看完密信,赵芫简直气笑了,投降的郭药师自己得到了恩赏,带宋军进入燕京城后却鼓动68士兵烧杀抢掠,还68扬言要杀光城中的契丹人。这是巴不得燕京军民反杀他们吗。

    而68辽将萧干本68在北面68抵抗金军,听闻噩耗立刻回程救援燕京,郭药师和高世68宣、杨可世68、刘延庆一个两个遇到辽军就溃败,大量的士兵死于68逃亡过程。

    宋军,彻彻底底地失败了!而68且再无翻身的机会!

    因为童贯这一仗,葬送了自神宗以来积攒的钱粮,‘弃一切军需,相继百余里,自熙丰以来所畜军实尽失’。

    赵芫气的连夜进宫,拿菜刀刮光了赵佶的胡子68!

    第二68天赵佶以为自己见了鬼,捂着光溜溜的下巴既惊且怕,又是烧香拜神,又是彻查宫廷。

    后来还68是高俅舍身救主,将自己的胡子68做成了假胡子68送给赵佶,才保住了赵宋官家的颜面68。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姬凶残宋朝》,方便以后阅读帝姬凶残宋朝第1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姬凶残宋朝第18章并对帝姬凶残宋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