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能听到了她的声音,不知几时已经出去了的小如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她的脸色有些激动:“阿蘅姑娘,你醒了?是胡人,胡人攻城了。”
虽还有士兵守城,但他们也早已失去了雄心,再说宫里的正主都已经走了,却也没有人再去认真指挥他们,所以胡人很快便把洛阳的城门攻开。大批大批的士兵涌了进来,他们的脸上杀气腾腾,虽说没有杀害城里的民众,可大家一看到他们进来,都惊叫着四处奔跑着。很快街上便不见一人,只有胡人的兵士持着干戈,占据着位置,以便迎接他们后面的同胞。
洛阳宫殿很快便也被他们长驱而入,司马蘅立在院子中,隔着长远的距离,她似乎听到了宫中器皿破碎,锦布撕裂,宫人绝望的嘶叫----她似乎还看到了她曾经住的宫殿里,她曾细心栽种的一盘兰花,被胡人的大脚踢翻在了地上。那片她亲自动手认真擦拭干净的叶子,恐怕也被踩得稀烂,过不了多久,便会腐烂在泥土中----
“阿蘅姑娘,胡人信守了诚诺没有为难城里的民众。”楚伯小心翼翼的出去打探了一翻后,然后回来禀报道:“但如今城里还是混乱着,民众都不敢出门。那宫里却很快被清理了出来,听说,下午便会迎来胡人的王,刘渊。”
也就是说,下午时,这洛阳城便不会再姓司马,而是姓刘了。
她司马蘅是名副其实的亡国公主了。
想到这些,司马蘅却没有太过悲伤。只是心中升起淡淡的惆怅,过去那十六年如一场美梦,如今梦醒了。
“听说,城里的民众都要求去观礼,迎接新王的到来。”小如在司马蘅身边小声嘀咕道,然后见司马蘅没有什么反应,便略提高了声音问道:“阿蘅姑娘,我们也要去吗?”
胡人迫不及待的便要称王,司马蘅虽说无太多悲伤,便要她这个前朝公主去拜见新王,这是她如何都做不出来,所以听了小如的话,便摇了摇头。
小如见了,一笑道:“我也不去,哼,这新王杀了那么多人,还害公子远走他方,我是死也不会去见的。”
“小如说的有理。”吕三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大大咧咧的道:“若有可能,我还真希望一刀把他砍在马下呢。”
“别胡说八道。”楚伯喝道:“你可不能胡来,公子走时怎么交待的,可别忘了。”
吕三撇了撇嘴,倒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了楚伯严厉的目光后,便有些讪讪的住了口。
新王登基,把国号晋改为汉,从些洛阳成了汉朝的都城。
虽说不杀前朝子民,但新王登基后的三日,便也大力的清理着前朝留下来的人脉。前朝那些来来不及逃走的后妃公主们,不是被赏给了功臣做妻妾,就是充当了宫婢侍人。很多前朝官员不是被废,就是被宰杀。除了这些,若有平民议论新王或是新朝的不是,便会被拉来一律宰杀。一时间,洛阳城中哭声遍天,血流满地。
城中人心惶惶,有些钱财门路之人,开始收拾行装,却是要离开洛阳,往别地而去。但有些只关心利益,却是不管皇帝是谁的商人,就又开始打开铺店做起了生意,不说,却也赚了不少钱财。
随着新王的这些手段,从宫里流出来的还有一幅画像,贴在了城墙之上,告示民众若认识此人,不但能得到赏银,还能示情况赏赐一官半职。
如此大手段,从有些惶恐的楚伯口中得知,那画像中的人是位女子,而那女子赫然就是司马蘅。
胡人果然知道了被送去的不是她,但又不声张,只是贴出一张画像要找到她,而不是抓。这一做法,更是让人摸不透头脑。
为何胡人的王就一定要找到她?司马蘅猜不透。只是知道有这回事后,便一直没有出过院子。本想等时局稳定些便出城去庄子里躲避的,但如今这画像一出,却是一步也不敢踏出门。
每日里城中的消息都由楚伯前来传递,除了正事,倒也从楚伯口中听到了些别的事情,比如说新王刘渊四十上下年纪,身材不高,却是相貌极普通之人。若不是亲眼所见,却是不知这样一个人,会是双手沾满血腥的霸王。
倒是帮他打下晋朝大半江山,最后攻入洛阳城中的一员大将,刘曜。却是年纪轻轻,长得剑眉星目,气度温雅,倒不像个计谋出色,功夫了得的将军,反而似个温润书生。当时进城时,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夺人眼目。
看得民众都是一呆,一时忘了他是双手沾满晋人鲜血的仇人。心中都不由暗赞一声,真是俊美迷人的好儿郎。也让城中许多见过他的女子,心中又恨又喜。
一时将军刘曜的美名,却是也成了城里一些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司马蘅对这些并不关心,就连前朝大臣被宰,她也只是惆怅了一会。她如今最关心的就是司马睿一行是否逃了出去,只有他们安好,那么就还会有希望的。
但楚伯显然能力也有限,并不能打探到这些。除了这个,司马蘅也想知道河东公主的情况。河东公主去了胡人那里,便也没有了消息,这让司马蘅也是不安。可楚伯也是无能为力,不能打探出来。
这样风起云涌的过了半个月,楚伯在一个早上惊慌的推了院子的门:“阿蘅姑娘,大事不好了,胡人把我们的国君抓回来了。”
这一消息让司马蘅惊跳起来,手足顿时无措:“如何会被抓回来?你听谁说的?可当真?”
“城里的人都知道,先前胡人把我们的国君抓回来,便先饶城转了一圈后,才被送进宫。”晋朝的希望就放在了这个前朝的帝王身上,虽然他有时糊涂,并不是个很大作为的王。但无论如何他都是晋朝的国君,只要有他在,司马蘅便有希望,这个院子里的人便也有希望。可他就这样被胡人给抓回来了,晋朝真是要彻底灭亡?
第十二章
贵人俘虏
更新时间2012-7-2
23:14:00
字数:2140
直到这时,司马蘅才感到绝望,一阵阵凉意爬上她的背:“那,景文兄长呢?”
“公子应该没有事,只听胡人抓到了我们的国君,却是无他人。”楚伯回道。
司马蘅听到这话,才没有一下子软倒在地上。
“我们公子那么聪慧,定是平安无事的。”本来一脸紧张兮兮的小如,这时也松了一气,咧嘴笑道。在她的心里只有公子司马睿,别人的生死对她来说无关紧要。
“那母后呢,可有见到?”司马蘅紧接着问。
楚伯也是摇头:“没有听到,只说只抓到了国君一人。”
按理母后与君父应该在一起,这时却只抓到了父王,那母后呢?在抓君父时,定与胡人起了争斗的,那母后会不会有事?
抓到了君父,胡人定不可能轻饶了他。司马蘅在担心母后同时,又开始担心自己父王的安危,她的头便开始乱蓬蓬起来,一点情绪都理不清。
想起小时候,君父每次来母后的宫里,见到她,便会摸摸她的头,疼惜的道:“寡人的清河公主,长得最是像寡人了,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跟寡人是一个样。”
母后在这时,总是和气的笑着附合:“那是自然,国君的公主自是长得像国君的,日后还要像国君一样聪明呢。”
君父听了,便就是一阵大笑。
后来渐渐长大,母后又有了一位公主,群父的目光自然也就没有再像从前般停留在她身上了。最近这两年,更是见面都要少了。
对自己的君父,就算他不再怎么疼惜自己了,心里那血脉相连的亲近还是少不了的。这会听到君父被胡人抓到的消息,司马蘅回到屋里,便就开始心酸流泪。
一旁的小如见了,忙在旁边安慰道:“姑娘,莫要伤了身子。小如小时候也是没有了父亲的,你看,我如今活得不是好好的?所以,姑娘,你也会很好的。再说,不是还有小如在旁边照顾你吗?快别伤心了。”
司马蘅哭后,心便开始慢慢镇定起来,胡人的目标也许就是君父一个,毕竟只有前朝的皇帝不在了,他这个新帝的位置才会更安稳些。所以她的阿兄,定是平安无事的。他那么聪慧的一个人,在君父被抓后,他定是有法子护母后平安的。
那么,如今事实已经注定了,她不能自乱阵脚才是。在胡人围城的那时起,这样的结局应该就是注定了的。
见司马蘅情绪有些好转了,小如也高兴起来:“姑娘,要不要喝杯水?”
等喝了水,司马蘅又让小如打了一盘水进来,稍作梳洗了下后,调整了下情绪,便又出了屋子。
院子里楚伯与吕三在一起坐着,但两人都没有作声,楚伯表情严肃,不知再想些什么。吕三却低垂着头,看上去颇为丧气。
听到动静,两人齐转过头来。
司马蘅便对他们说道:“去打听打听,看胡人如何处置国君。”说着,心里却是有个答案的,胜者为王,而败者为寇,但却还心存一丝饶幸:“若是会生还出城,那告知我一声,我要去看看。”
“阿蘅姑娘,不管什么事情,你如今都不要露面为好。万一,被胡人知道了,那姑娘的情况就危险了。”楚伯听了,便急忙反对道。
“以防万一,到时我再蒙上块帕子遮住脸庞,定不会让人瞧见。无论如何,我也是要见君父一面的。”司马蘅语气坚定,若她不这样做,定是会遗憾终生的。
这样的人伦却是不能反对的,再加上司马蘅的话语不容置疑,楚伯与吕三都想不到任何理由和话来反对。虽然心里都是不安,但能做的便是若司马蘅出门的话,就要更提十二万分的心思来看护。虽司马蘅是亡国公主,但两人对她却还是尊重着,只因他们的公子有交待。他们心里相信,只要有他们公子一天,那么也就有他们的一天。
司马蘅一直都呆在院子里,虽然想像外面城里的情景,但这会真正看到了,却也发现不像她想像中那样不堪,甚至要比她从丞相府出来的时候平静许多。虽然胡人的一些血腥手段,让有些人心惊胆颤,但更多的平民却是安下了心,谁当皇帝似乎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们能否安全的生活下去。
司马蘅早已换下了宫里穿时的那样的华服,甚至也比不上在丞相府时的穿着,她如今只是穿了身再普通不过的短衣长裙,乌鸦乌鸦的头发只是用一根青色的绸带绑着,垂放在后背上,她的着扮普通,并不引人注目。本还想再脸上加块帕子遮住脸孔,但这样一来,反而更会让人多瞧,所以最后出门时,只是把脸用炭涂黑了些,让五官显得模糊了许多。这样看上去倒就一个普通的女子,若不用心瞧,却也难于跟画像中的女子对比,却是更安全些。
也不知国君进宫后,与新帝有过怎么样的一个对话。也不知他以战俘的身份再进以前属于自己的宫殿,他又有怎么样的感想。
司马蘅见到他时,他衣着虽干净,但也不是以往的锦衣华服,头发也是随意的披着,浑身上下看不出一点皇帝的贵气来。但因他身居高位久矣,在举手投足间,还透着一些威严来。
国君虽是战俘,但胡人似乎对他也没有太过羞辱,只是让一些兵士围着他。而他也安静的走在他们的中间,他的表情看不出太多的怨怼,只是双目没有了司马蘅以往看到的光亮的神采。看着这样的国君,隐在人群中的司马蘅心中再次感到悲凉,眼中的泪意再次涌现。
“阿蘅姑娘,不要哭泣,若引人注意便不好了。”楚伯在司马蘅的身边小声提醒道。
对这位他们以前的君王如今这样的下场,围看的民众有人只是叹息几声,也有人在街道边议论纷纷,道:“不知新王该如何处置先前的国当今的汉王虽手段狠快了些,但却对先前国君倒也没有赶尽杀绝,听说只是把他投送到北寒之地去。”
“啊,那不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听说那里是极苦的,到了那里,没有受过苦难的国君怎么能够忍受?”
“那至少还有命在,若想如以前风光,那是不可能的。啧啧,一转眼,那贵人却是比不上我们这些平民了。”
第十三章
踪迹暴露
更新时间2012-7-3
23:36:08
字数:2224
北寒之地?那是光想想都是可怕的地方,她的君父却是要被送到那样的地方受苦受难。胡人表面看着仁慈,却是变着法子让她的君父生不如死。司马蘅紧紧咬着嘴唇,不让自己惊呼出声。她双眼定定的看着走在街道上的君父,有生之年怕是都难再见,却是要把骨肉至亲的亲人的身影牢牢记在脑海。
他的身影渐渐往城门方向走去,司马蘅便也紧随着他们走动,到城门在望时,楚伯便拦住了司马蘅:“阿蘅姑娘,我们回去吧,前面看守森严,却是不让城里的民众轻易出城。”
司马蘅没有说话,但到底还是停下了步子,最后看着国君的身影从城门处消失后,才默默的转身回去。
司马睿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他逃过一难,可如今却也音信全无。虽坚信他平安无事,可日子一久,却也令司马蘅坐立难安。明明人是困极,但就是不能入睡。人看着便消瘦了下去,小如看着便也有些着急。总是换着法子做些好吃的,或说些好话来逗她,便效果却是不明显。
处理了先朝的国君,汉王似乎安心了不少。但对找到司马蘅一事,却是也没有放松。不知为何,他认定她还在城中。所以,城里的侍卫就开始在城里每门每户敲打寻找,他们的手里都拿着一幅画像,那像中女子就是司马蘅。
“阿蘅姑娘,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胡人过不了几日就定会找到这里来,如今出不了城,也无处躲藏,这该如何是好。”楚伯担忧的对司马蘅说道。
司马蘅想不明白胡人要找到她的缘由,再没有弄清真相以前,定是不能被胡人找到。这会听了楚伯的话,便想起司马睿曾带她出去游玩时的装扮,于是回道:“给我一套男子的衣裳,他们要找的女子,定是会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男子身上。然后再看看城里有没有大户人家出城的,你去弄辆马车,我们跟随在后面,也许也能转移些注意力,趁机出城去吧。”
司马睿曾让她在情势稳定前,呆在这院里不要走动。但如今情况又一次出乎了意料,所以,早出城才好。到时院里让吕三留下,若司马睿有消息传递到这里来时,同样也可以告知于她。
楚伯听了司马蘅的话后,对这个常年生长在宫的无忧的公主,心里却是多了一分肯定,她并不是个没有头脑之人。
司马蘅穿上一身少年的衣裳,头发也让小如帮着盘了个男子的发型,然后看着铜镜,觉得镜中的人虽有些陌生,但认真看也看得出一些属于女子的清秀,便又让小如拿了些炭,混着粉扑在了脸上,倒也又遮掩了一些过去。只是这样到底也是不安全,只是盼着楚伯能早点办好事情,一起出了城去才更安妥些。
过了两日,楚伯来回,说城里的大户倒没有听说要举家出城的,但有些商户却是要出城到外地去拿些货物。楚伯还道,城门的守卫对这些商户查得没有那么紧,其中缘由定也是他们拿出的银子多,收买城门的守卫起来就成功许多。若是能混在他们其中出去,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楚伯问司马蘅是否愿意与这些商人一起为伴。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只是也比贱民好了些,楚伯之所以这样问,定是顾忌司马蘅的身份。
司马蘅倒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在她如今的看法中,只要能出城便是好,她一个亡国公主并也不见得就比这些商户人家好上多少。所以听了楚伯的问话,便点头:“不碍事,如今并不是顾忌这些的时候,楚侍卫你看着办就行。”
楚伯更多的是出去跑路,而吕三就留下来看守门院,小如侍候司马蘅的生活,楚母就给这几个做些吃食,一时之间,这小院倒也是平安无事的。只是这种好情况并不能保留太久了,听着那些查找会侍卫在临街响起的脚步声,院子里的几人心都是提着的。
这日,楚伯前脚刚走去不久,便又急冲冲的跑了进来,然后着急的说道:“阿蘅姑娘,快跟我走。”
吕三忙站起来,迎上去问道:“怎么回事?”
这时,司马蘅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可是有侍卫过来?你看,我这样子能否混过-----”
话还没有说完,楚伯就上前忙道:“没有用了,是那日里巷子口的无赖带侍卫来的。他那日里见过你。如今有他在,阿蘅姑娘定逃不过去。”
听他这样一说,院子里的人都慌了起来。小如最先反应过来,她急步跑进屋里很快就抱出一个包裹。然后拉起司马蘅的手就往外跑:“那,姑娘我们快走,去城里哪里避下都好。”
“是,是”吕三附和道:“我留下,楚哥你带姑娘他们一起走。”
楚母这时也走了上来,担忧道:“是,快走吧。从巷子北面出去,到了大街却是人多了,阿蘅姑娘这副打扮却也能躲避。”
时间紧急,却是不容考虑了。司马蘅点点头,便任小如拉着,楚伯在前面带路,打开院子的门,飞快往巷子的另一头跑了过去。
司马蘅又一次逃亡起来,跑起来虽没有了第一次时那样难受,但心里却是更慌乱。虽早有预料,但真正到来时,却是让人如此难以接受。
很快三人便出了巷子,来到大街上,却是来不及喘气,就听到巷子里传来重重的脚步声,却像是那些侍卫追了过来。
“快走。”楚伯忙道:“快到城门口出城去,不然,他们知道姑娘还在城中,过了今日这城里怕是查得更严。”
话完,三人便认了下方向,继续快步朝前跑去。
司马蘅穿了男装,即使跑起来,有人见了,也不会太过注意她。后面虽有人追来,但一混进人群中,如楚母所说,却是不好认出他们。
几人气喘吁吁的跑来到城门口时,却见这里排了不少人,一个个都是出城的。城卫正对他们一个个盘查着,出城的速度并不快。
看到这情景,三人都是着急,相信那些侍卫很快便会来到这城门,到时盘查起来就更是麻烦了。
就算着急,可却也没有办法。三人的前面是一辆马车,倒也替他们遮住了不少的视线。陆续三人的身后又有些出城的人跟了上来,排在后面,这样人多,更是好了些。
果不其然,很快便看到一群侍卫朝这些快步走了过来,在他们身边的赫然就有那日里的那个无赖。看到这种情况,司马蘅忙垂下了头,只觉得被小如牵住的手心,火热而又潮湿。
第十四章
出城1
更新时间2012-7-4
23:13:09
字数:2390
“阿蘅姑娘,你留在这里,属下前去引开他们。”楚伯在司马蘅身边小声急促的说道,然后又吩咐旁边一脸紧张的小如:“小如,你定要好好的跟着,看护好姑娘。若出了城便在城门口等我,千万要小心。”
小如听了便猛点头:“小如知道,定会好好看顾姑娘的。楚侍卫,你亦要小心。”
司马蘅抬起头,看着楚伯,虽不想他冒险,但如今之计唯有这样,只好也郑重叮嘱着:“千万小心,能跑多远便多远,万不能让他们抓住你。”
楚伯应了声诺,然后便转身跑了出去。
那个无赖对楚伯很是熟悉,楚伯的身影一出现,便被他发现,他兴奋得指着楚伯的身影,对身旁的侍卫大声嚷道:“在那里,他们在那里。”
随着他的惊呼,他身边的一群侍卫便呼的朝楚伯冲了过去。楚伯顿了下脚步,见他们冲过来,这才猛地朝前跑去。很快他的身影便不见了。
“姑娘。”小如见那些侍卫并没有注意到这边,这才松了一口气,紧扶着司马蘅,小声说道:“姑娘,他们走了。。”
司马蘅只觉得一颗心就要蹦出心口,听了小如的话,这才深吸了几口气,等心跳平稳了些,才抬起头小声道:“我们快些出城去,而后再商对策。”
“可出城好像并不容易,姑娘,你看----”小如拉着司马蘅的手,朝旁边移了几步,探头往城门口指去。
新王刚登上宝座,城中秩序很是严密,出城之人,都要被侍卫好好的搜查一翻。若手中有钱币之人,往侍卫物手中塞上一些,便搜得没有那么厉害,至少不用被他们搜身。有对平民父女,手中应是无多少钱物,父亲被搜身也就算了,那女子却是也被那侍卫上下其手,摸了个够。但她却是只能忍着,不敢大声呼叫。
司马蘅见状,心跳得又是厉害。忙回头对小如道:“我们可是带够了钱币?”
小如点头:“公子留下来的钱物,我都带在了身上。”说着便紧了紧手上的包裹:“等会,我们是否也要拿钱出来?”
司马蘅刚想点头,忽然看到小如身上的布衣,然后又低头看了看自身的装扮,为了不引人注意,两人穿得都是粗裳布衣,全身上下更是无一首饰。明眼看上去就知是贱民,决不是什么富贵之人。若等会出手大方的话:“不行,我们不能拿出钱财。若这样,定会让人生疑,到时便就麻烦矣。”
“那可如何是好?”小如顿时急了:“若是被他们搜身,那姑娘的身份可就无法瞒下去。”
司马蘅眉头紧皱,眼看离城门口越来越近,等身前的马车过去,便要轮到了她们。两人有些躲躲闪闪的异状身影,引来了城门口那几位注意人群的侍卫的目光,见他们看了过来,司马蘅忙一把拉过小如,两人隐在了马车后面。
因拉小如动作有些快也有些急,小如反应不及,一不心便磕在了马车厢上,怦得一声同时,小如不由的也是痛呼了一声。
司马蘅一把捂住她的嘴:“别叫,别叫。”
小如委屈的抬起头,两眼通红,却是痛得流出了眼泪,眼神可怜兮兮的,司马蘅见了有些不忍,只有朝她安慰的一笑。
这时马车的年轻车夫侧过身子,朝司马蘅两人看来,看清两人的装扮后,脸色就有些不善,口气更是不好:“你们小心点,撞坏了马车,岂是你们赔得起的?”
司马蘅放开小如,松回了手,然后笑着赔着不是:“很是抱歉,吾等定会多加注意。”
小如拉了拉司马蘅的衣袖,有些难过的唤道:“姑娘----”
司马蘅回头朝小如一笑,拍拍她的手背:“无事矣。”
她何时这样的低声下气过,她也知道小如为她感到不值,可如今不这样还能如何。司马睿曾说过希望她是个聪明的女子,所以,若她这时还自持身份,那么就是愚蠢至极了。
当那车夫冷哼一声,转回身子后,司马蘅却是灵光一闪,能有一辆马车之人,那么定是非富即贵。再看车夫颐指气使的样子,更能看出那马车中坐着的人定非平凡之辈。若是能得到车上之人的庇护,那么出城便要轻松多了。可非亲非故,又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帮她呢?
就这样平白的求上门去,他们定是不会理睬的。若死乞白赖,又会引人注意。一时却是想不出妥当之法,司马蘅眼看城门越来越近,只好一咬牙对小如道:“小如,你在这等着。”
“姑娘,你要去哪里?”小如一听便急了。
司马蘅回过头对小如道:“我去去就来。还有,记着,从如今开始,你要叫我阿兄。”说着,拉了拉自己身上的衣裳,那是一套男子的衣裳。
小如不知道司马蘅的意图,却只是知道她要离开,忙拉住她:“不行,姑娘去哪,小如就去哪里,绝不离开半步。”
司马蘅没有时间跟她争论,便只好点头同意:“如此呆会,你不要轻易出声。千万记着,是阿兄,不是姑娘。”
小如一捂嘴,四周看了下,见无人多注意她们,这才点了点头。
司马蘅拉着小如,挤过人群,走到马车前面,只见方才喝骂她们的车夫,正坐在马车上,晃悠着两条腿。
司马蘅见状,便整了整衣裳,她曾跟司马睿出来逛过,看到过他的一些举动,这时便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朝那车夫拱了拱手,然后抬高声道:“这位小哥,有礼了。”
那车夫听到声音,转过头,见是司马蘅她们,便是把眉头一扬:“怎么是你们?跑到这里来做什么,还不快退下。”
司马蘅行了一礼,回道:“小人有事想找你们家主子,还烦小哥通报一声。”
听到这话,那车夫像是听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般,把双眼一瞪:“就你们?想找我家主子?哈,也不看看自已是什么身份,我家主子是你们随便见得的?”
看着这颐指气使的车夫,也只有贵人家的奴才会有这样的语气,司马蘅笑意更深了:“小人知道身份不配,然,的确是有好事想找你家主子,是好事。”司马蘅把好事两字咬得更重了一些。
那车夫听了,笑意一收,却是把一扬手中的鞭子:“我看你们是想找打。你们这些贱民可知道什么是尊卑有别,还不快滚开。”
小如见状便有些害怕,忙拉了拉司马蘅的衣袖:“姑---哦,阿兄,我们还是走吧。”
司马蘅却是不理,反而抬高声音对着那车厢说道:“小人是真有好事,千真万确。”司马蘅也顾不得这会大声会引来旁人的观看了,若是不能求得,那她今日也别想出城去。留在城里只有被抓住的份,如今只有搏上一搏。
车夫见状,怒得把手中的鞭子就想一抽而下,嘴里还喝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教训教训你们,还以为自己是什么人了。”
“慢着。”随着这话,厚重的车帘被掀了开来,一张年轻的男子的脸探了出来。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