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侍人妈妈王后 本章:第45章

    观礼的人有许多,虽然尊贵有别,男女分开。但始平公主这个样子,有心之人却还是能一眼看出来的,司马蘅微叹了一气,然后轻拉了拉始平公主的衣袖,小声道:“始平这里人多,却莫失了规矩。”

    经司马蘅这样一提醒,始平公主才回过神,虽垂下了头,但看着眼圈却是有了红。观礼完后,司马蘅便携着始平公主的手往回走:“始平,鲜卑王子向国君求了婚,我看着,国君是会同意的。”虽在这样大喜的日子,不想弄得始平公主不高兴,但看着始平公主还是没有放下王子章的意思,却是忍不住又开口说道。

    果然此话一出,始平公主的脸色就变了变。然后咬着牙,却是一话也不说。

    司马蘅见状又有些无奈的一叹气,知道始平却是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心里去。

    晚上的宴席,司马蘅自也是要出席。她所在的殿堂里。最高位是敬安太后。可在她的身侧,那司马睿的生母顺福王妃也是在的。这是司马睿的大婚,若不是还有敬安太后在,今日里最高位的却是这位顺福王妃。只是司马睿认了敬安太后为母,所以顺福王妃便得靠后。但敬安太后是明理之人,在这样重大的日子里还是让顺福太后与她一起坐在了上首。

    顺福太后看着与敬安太后岁数相差不多,但脸色却是在更光润一些。虽儿子当了国君,她还是王妃,可这也止不住她心里的骄傲。反观敬安太后,虽身为太后。但国君却不是自己的儿子,如此一来,说话语气便也没有那壮直了。心里有时定是不畅的,如此积郁,脸色自也就失色一些。

    除了太后与王妃,其他的便是士大夫的夫人们与贵女。满屋子里的都是女人,虽说话声柔和,但止不住你一句我一句的,听着也吵杂。司马蘅最是不喜这样的热闹。见大伙说的高兴,便就起了身。出了殿门透气。

    小如陪在身边,看了看她的神色便道:“公主若是累了,不如回去歇着。”

    司马蘅摇头:“母亲都还在殿里,我若先回去却是不妥的。”

    小如听了,也就有些沉默下来,想了下后才又道:“要不,公主去看看娴夫人?”

    娴夫人便陈榛,在今日里如同其她几位夫人美人一同进了宫,只是她们并没有参加祭祀。只是被抬到殿里,便就没有了其它的礼仪。司马蘅想着她们也是可怜的,外面热闹,可这些都与她们无关,不但无关,而且还要眼睁睁的看着。

    “虽说有些交情,但这时去也不见得合适。王后娘娘还在殿里,要见也是要先去见她的。”司马蘅吹了下风。感觉舒服了些,却是准备再回殿里。

    “公主。”在转身时,却从前面廊下转出一个身影,朝司马蘅叫了一声。

    小如一见那不明的人影,却是马上护在司马蘅身前:“何人,如今不懂规矩,在这大喊大叫。”

    那身影一顿。然后就双、上前了两步,面孔很快便就露在了灯火中。神色有些不甘不愿,看了看小如。却是昂头对着身后的司马蘅道:“公主,随小人来一趟。”

    小如见那人见了司马蘅也不行礼,态度很是傲慢,顿时更加觉得气愤:“你是什么人,若还不报上身份,我可是要叫人来抓了的。”

    司马蘅却是在这时扯了扯小如的衣角,然后朝前迈了出来:“三五,是何事?”

    小如见了司马蘅的举动,知道两人是认识的,这才退了开来,只是看着三五的目光还是有些不善。

    三五看了一眼小如,见司马蘅也不避着的,知道是信得过的宫人,也不再瞒着:“公子想见公主一面。”

    司马蘅脸上不由一热,小如却是有些反应不过来:“公子,什么公子,我说,你究竟是什么人?”

    司马蘅抬手制止了小如,然后看着三五:“公子在何处?”

    小如一听司马蘅要去见,却是急了:“公主。”

    司马蘅回头对她轻声说道:“是刘曜将军。”

    小如瞪大双眼的神情一僵,然后看了看三五,又看了看司马蘅,却是又急道:“公主,不行,你不能去。成婚前见面乃是不吉利的,你不能去。”

    司马蘅却是不在意的笑了笑,先前就见过了一面,再见却是没有关系了。只是对三五道:“前面有座凉亭,去那边吧。”虽然这里也无人,但离大殿近,难保会有人出来。

    小如就是再不愿意,但司马蘅发了话,却也无法,只能紧跟着而去。只是临走时,经过三五身边时,狠狠的瞪了一眼三五。

    三五刚抬起的头,却是一触到小如的目光,不由得便就是一呆。小如却是没有再看他,只是快步跟上司马蘅。

    当刘曜乘着月色,慢慢走了近来时,司马蘅却是有些埋怨:“这个时候见面,若是被撞见了,却是不好了。”

    刘曜专注的看着司马蘅,司马蘅以前对着他时更多的是冷漠,如今这样含嗔带俏的神情却是从未看到过的,看着便不由得心情好了起来,弯嘴笑道:“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哪就不好的。我们可是定了婚事之人,见面也属正常。”

    看着刘曜无所谓,还理所当然的样子,司马蘅有些说不出话来,到最后才只好问道:“怎么来见我了,有事?”

    “不是。”刘曜摇头否认,然后走近两步,专注的看着司马蘅:“想见你,所以便来了。阿蘅,你今天这样装扮很好看矣。”

    司马蘅只觉得今日里脸总是发热。此时不用看都知道她定是满脸羞红,只是如今夜色正浓,虽有灯光,但却也多少遮掩了一些,但语气却还是止不住的有些羞恼:“永明君,几时变得如此油滑了?”

    刘曜却是低声笑了出来:“看来想赞美下阿蘅都是不行啊。”

    司马蘅便一时语塞,这话真是不好接呢。就当她犹豫间,小如却是走了进来,行了一礼道:“公主。士大夫夫人们要出宫了。”

    就这是要回去了的意思,不然若是再不出现。敬安太后却是要担心了的。想着与刘曜却是匆匆见上一面,却是还没有来得及再说一些话,却是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刘曜。

    刘曜自是看懂了司马蘅眼中的心思,朝她微一颔首:“去吧,夫人们打算回去,大人们看来也是要出宫了,我也是要回去了的。”

    司马蘅听了,便不再犹豫却是走到小如身边,打算离开。

    “阿蘅。”刘曜在她身后喊道。待司马蘅回过身来后,便对她笑道:“国君大婚后,我却也要回洛阳去。离别时,阿蘅可是有话要对我说?”

    刘曜回洛阳,司马蘅怕是也不能前去相送。看着刘曜那在灯火中若隐若现的脸庞,却是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还在渭城时,在那个夜晚里在那个庭院中看到他时的样子。那晚他也是这样的神情看着她。当时的她不曾留意也不能意会,直到这时却是明白过来,那时的刘曜却是也同如今般,却是希望司马蘅对他说些什么话的。

    想着那时刘曜便对她有了情意,司马蘅心里露出一个笑意,看着刘曜回道:“一路保重。”说完,却是看刘曜眼神中有些光芒黯淡了下去。她又忙补了一句:“我,在这里等你来接我。”说完最后一句。却是转身忙离开,一眼也不敢看刘曜的神情。

    “好的。”但刘曜的声音还是从身后传了过来。

    司马蘅听到这话。嘴角却是无声的绽出一个笑意。等他来接,对的,等他来接,她如今心里最大的心声,便是这个。

    送走了夫人们,顺福王妃也告退出宫去了。宫里面又静了下来,司马蘅扶着敬安太后往太后殿走去,就听到敬安太后问道:“怎么出去了那么久。知道你不喜热闹,但也太失礼了。再说,这样的机会也不多了。”说完,又是一叹。

    司马蘅自是不敢说实话,只是轻声回道:“贪看了些月色。”

    敬安太后轻抚着司马蘅的手背,也不去追究这话,只是又道:“国君已大婚,离八月已不远矣。”

    “母亲。”司马蘅轻唤了一声。

    “母亲自是舍不得,但却也知道舍不得也不能改变什么。阿蘅,你自小便聪慧有主见,日后却是要让自己过得如意些。”敬安太后看了今日的大礼,满心的感慨,虽疲累但还是止不住的谆谆告诫叮嘱:“你阿姐如今有了孩儿,却是有了依靠。阿蘅你也应该知道子嗣却是最好的依靠,也是女人后半辈子的指望。虽女儿也是好的,可若是有男儿那才更好。就如母亲,若是有一子,如今这个日子怕就不一样了。”定是今日里看到顺福王妃,看到了她脸上的自足得意,才又有了感慨。

    “母亲。”司马蘅看了一眼身后,见宫女远远的跟着,母女间的对话应是没有听到,这才又说道:“母亲的苦,女儿明白,只是这话还是不要说了。”

    敬安太后便无耐一笑:“你看看,连句话也不能说了。罢了罢了,我如今还计较这些做什么呢。阿蘅啊,母亲的话你定要放在心上的,日后天高地远,母亲却是无法亲自再教导你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来聘礼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来聘礼

    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来聘礼

    刘曜又回了洛阳,接着子玉贞人也离开了,再接着五月过去了,炎热夏日又到了来。在这样的天气里,后宫中似乎活了过来。只因多了许多的女子,以前清冷的后宫一去不复返。有了美人的后宫,着实是不一样了。

    郑王后却是极其孝顺的,敬安太后说想清静就免了她每日里的请安。可司马蘅每次过去太后殿请安时,都会遇到神情柔和的郑王后跟敬安太后说着话。

    司马蘅见多了几次,却是对这个王后很是满意的。不论真心如何,能如此每日过来,就是假装也是属难得了。又想着,司马睿就是个孝顺之人,郑王后如此做法却也是极讨他欢心的。

    的确也是如此,司马睿与郑王后两人之间相敬如宾,虽说不上恩爱,倒也是相处融洽。这中间,少不了就是因郑王后极会做人。只是如此,但还有些遗憾的,只因司马睿最是喜爱之人,却是虞仪。

    但虞仪还是司马蘅初次见她时的样子,并没有因身份的转变与国君的爱怜,改掉她那清冷的性子。听说她却是极少走动,每日里呆在殿里却是不见她出殿的的身影。

    司马蘅自也是不会在意这些,听听也就算了,其实内心觉得司马睿有个喜爱之人也是不错的。如今她更多的,却是想着日后她去了洛阳,若有了王后的陪伴,她的母亲也许不会那么孤寂了。于是,一日出了太后殿,司马蘅追上前头的王后娘娘,朝她行了一礼。

    郑王后却是亲手虚扶了她一把:“临海公主不必多礼,都是自家人。又在宫里,随意便好。”

    知道郑王后好相处,但司马蘅却是不会失礼,母亲早就教过她,看人不能看表面。如今郑氏身为王后,要尊重的还是得尊重。听郑王后的话。也就是一笑:“每日里都见王后娘娘前来,娘娘倒真是有心。国君便就有好几次与我说过,说王后却是个极孝顺之人呢。”

    郑王后听了,笑意并不变。还是温温和和的:“我进了宫,便就是宫里的人。敬安太后就是我的母亲,自是要孝顺的。国君与公主。倒是过奖了。”说完,又携起司马蘅的手朝前走去:“公主自也是我的妹妹,日后也不必如此客气。多来我殿里说话才是呢。”

    看郑王后如此,司马蘅也是会心一笑:“日后烦劳娘娘的事情还有许多呢,到时娘娘可不能介意。”

    郑王后便道:“公主只管来烦便是了。”然后又问道:“公主八月也要大婚,可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也尽管开口。”

    司马蘅一听,却是微垂下目:“娘娘如此说,倒真有一事。我先嫁去。始平再过两三年也是要出嫁的,到时母亲身边自是枯寂许多。却是望娘娘。能替我们姐妹多多照看母亲。”

    郑王后听了,便郑重的拍了拍司马蘅的手:“公主说哪里话,太后我自是要孝顺的,方才便说过了。公主放心吧,定不会让你失望。”说着又是一叹:“我母亲在我进宫时,也是十分不舍,太后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到时,自当会陪她解忧。”

    司马蘅听了这话,心就便放下了一半。郑王后如此宽厚,倒真是晋室的福气。虽人长得没有那么好看,可这份大气却也弥补了外表的不足。

    司马蘅便与郑王后的对话与司马睿说了一遍,然后道:“阿兄,你可得对王后好些。”

    司马睿听了,却是眉一扬:“王后倒是把你收买了。”然后又问道:“阿蘅,我哪里对王后不好了?”

    司马蘅便回道:“听闻阿兄,更多的时间却是呆在淑夫人的殿里。这可不行,母亲便就曾告诉我,若想后宫安宁,却是要雨露均沾的。”淑夫人便是虞仪,司马睿对她倒是真心喜欢,却是表现的很明显。

    听了这话,司马睿愣了下,然后无奈的摇头:“你倒是管得宽了,罢了,为兄自有分寸的。”

    司马蘅听了这话,也就沉默下来,这事她倒真是不好多说什么。

    司马蘅的日子也没有了以前的清静,陈榛如今的娴夫人,却是很常过来找司马蘅说话。后宫里的女人每日里能做的便是等待国君的到来,除此几乎无事可做。这样的日子,却是让人备受煎熬的。

    陈榛的神色也是没有了以前的明快,相反,却是一次比一次憔悴。司马蘅见状,心里也是感叹,司马睿并不是很宠爱她,去她殿里的时候并不多。她的苦闷无处排解,只能来找司马蘅。冲着以前的交情,司马蘅倒是经常宽慰她。

    可随着八月的临近,陈榛神情越来越黯淡:“若是这宫里没有了公主,我的日子更是难过了。”

    司马蘅有些无奈:“你倒是可能找些事情来做,如此总是郁郁,对你身子可也不好。”又道:“若我去了洛阳,你也可写些信牍给我,以解烦闷。”

    陈榛目露感激:“多亏有了公主。”

    陈榛的感怀,让司马蘅想到了自己,却是不知日后自己会不会如她这般。但转念一想,定不会如此的。想着刘曜那人,他并不是国君,她不用拘在后宫里。再说,以刘曜的性子喜爱到处游学,说不定她还会有机会出去走走的。只是不知,汉王会不会让他走远。如今虽没有镇守过关沙场,但他说不定还会让他带军。想着想着,便就自嘲一笑,未来的事情如今想也无用,随遇而安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刘曜却也不是风流之人,家里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姬妾。

    司马蘅知道这一嫁去洛阳,回建康之日便遥遥无期,便趁着剩下不多的时日里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最后,却是最放心不下始平公主。

    子玉贞人他的求娶,司马睿虽没答应,但也无反对,只道等始平公主及了笄再论。子玉贞人他如今虽离开了建康,但离走时却说等始平公主及笄之时他还会再来。

    这一消息对始平公主来说却是高兴的,不论以后,就说如今司马睿并没有将她许配,那么她便还有机会。却是越发的出宫出得勤了,只为去找王子章。但王子章却是有意回避,每次都不见她。这让始平公主伤心失望之余,却很是恼怒,每次出了宫再回宫时便要发好大一顿脾气。

    敬安太后自也是知道的,但却是无法阻止她,只是逼得紧了,始平公主却是扬言要是不让她出宫她就撞墙。敬安太后先是不信的,自是把她关在殿里不让她出来。始平公主却是真的往殿中的柱上撞去,还好拉得及时,只是额头撞得有些发青,却还好无大碍。

    伤好后,敬安太后不敢再强逼。始平公主便带着侍从,气势冲冲的出了宫。很快,城中便就传出始平公主爱慕王子章的传言,却是连她为了见王子章撞了柱子的事都传得绘声绘色。未及笄的公主,为了一个男子竟要生要死,最后还找上门去。这样传了出来,名声自是不好听的。可始平公主却不在乎,只要心血来潮定就又出了宫去。

    敬安太后为此却是气红了双眼,愁白了头发。始平公主自也是见到了的,可她心心念念都是王子章,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司马蘅也是劝过的,可就没有办法。最后闹得无法,司马睿出面了,却是把王子章派去了别的州县。这王子章一走,始平公主就是出宫也无法见到他了的。她伤心之余,却是恼上了司马睿。可这也无法,她并不能改变什么。

    宫是不出了,但始平公主却是日日坐在院中发呆,不说一话,更是茶饭不思,看着人就是瘦了下去。出宫不行,不出宫也是不行,敬安太后更是心急得不行。可这样的事情,旁人是无法劝解开的,唯有自己想开。

    在六月将要过去,七月到来时,敬安太后病倒了。她昏昏沉沉了几日,再醒来时满头华发,却是看着人转眼就老了去。当她睁开眼睛时,几日来守在榻边的司马蘅与始平公主终是松了一气。接着,始平公主便趴在敬安太后身边大哭了起来。一直来的心酸与对敬安太后的担忧,却是尽数发泄了出来。

    敬安太后只是虚弱的抬起手,摸着始平公主的头,轻声道:“我儿,莫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一切都会过去的。”

    敬安太后的病很是凶险,等她真正好了起来时,却是就到了八月。八月十六,是司马蘅嫁去洛阳之日。

    在八月初时,洛阳那边便来了使者,带来了许多聘礼。那抬着聘礼之人,却是占据了建康城里的大半条街道。却是让城里的赞叹不已,都道汉人将军好大气势。在外人看来,这婚事是两朝联姻结盟的成份多些。为了表示友好,可能也会送来聘礼,但绝没想到会如此隆重。

    司马蘅心里明白,刘曜是真心的迎娶自己,不关国事。娶她就如普通的男子成婚般,先送来的聘礼,然后把妻子风光迎进门。

    敬安太后见此阵势,心里那点要嫁女的忧伤稍去了些,谁会不想看到女儿风光大嫁。刘曜如此的做法,让她的心里多少有些慰藉。如此便好,刘曜是真心喜欢她的女儿的。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回洛阳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回洛阳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回洛阳

    八月初三,司马蘅在敬安太后,国君司马睿,郑王后与妹妹始平公主,还有一些大臣的相送下出了宫。八月十六是婚期,她与郑王后一样在要婚期前到达洛阳。

    宫门外,刘曜正等候在那里。他却是与使者一块来了洛阳,却是亲自来迎接司马蘅。敬安太后牵着司马蘅的手,一脸的不舍:“我儿,去了洛阳定要好好的。有些遗憾,你的成婚,母亲却不能前去矣。”

    司马蘅只觉得时间快过,却是一下子便到了八月。到了这时,自也是心生不舍得,听了敬安太后的话,更觉得心痛。到最后一话也说不出,只有频频点头。

    敬安太后把司马蘅的手交到刘曜的手上,而后郑重的对他道:“此去洛阳甚远,亲人都不能在阿蘅身边,一切交给刘将军了。”

    刘曜握着司马蘅的手,听了敬安太后的话,行了一礼应了声诺,态度恭谨。

    司马蘅看着宫门前熟悉的脸庞,感觉着手心中那刘曜手掌中传来的温度,却是鼻子有些发酸。

    刘曜这时也走了上前,对刘曜说道:“刘将军,莫要忘了与寡人所说之话,定要好好对待寡人的妹妹。”

    刘曜便又点头:“定不负所忘。”

    八匹高头骏马拉着的车架,四周垂挂着丝绸幔账,当司马蘅告别了宫门前的亲人,便就由寺者扶着上了车架。只听令官一听叫起。车轮碌碌的就转动了起来。

    司马蘅身子一晃,却是忍不住要掀开帐帘去看。身边的妈妈忙阻止了她:“公主,不可。”

    司马蘅听了,鼻子间的酸意更浓,一直忍着的泪水却是涌了出来。她的母亲,兄长,妹妹,再见之时不知何年何日。司马蘅想着敬安太后的满头华发,眼泪便流得更是凶了。

    身边的妈妈苦劝道:“公主,今日里是大好的日子。莫要再哭泣矣。”

    建康到洛阳,却是要大半个月的路程。但如今因是公主出行,又是顺风顺水的水路,若不出意外到洛阳是正好赶得上十六。司马蘅是公主,她的婚礼,王室里的亲人都不可能前去。护送的却还是接司马蘅回来的陈松陈大人。

    因与陈榛交好,司马蘅在建康时,却也还见过他几次面的,但却只点头。而未深谈。再上船时,司马蘅再看到他。却备觉亲切。

    从洛阳回来时,司马蘅身负重伤,昏迷着不醒人事,错过了一路的风景。这会再坐船时,便就不想再错过两岸的景致。

    刘曜似乎也知道司马蘅的所想,在上船后待司马蘅休憩了一会,便就前来。身边的妈妈刚开始还有顾忌,觉得两人并未成婚,这样见面有失体面。但却也不敢过多坚持。转念想着两人早前便也见过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

    刘曜进了司马蘅住的船室中,笑道:“如今出了渡口,两岸的行人少了许多,要不出来透透气?”他一身绸衣,腰间佩着玉饰,却是司马蘅少见的华贵。

    听了他的话,司马蘅便点头。带着小如便就出了船舱,走到了后面的甲板上。迎面吹来还带着些许水气的风,鼻间有些微微的潮。举目看去,两岸散落着一些农田,一些矮小的草屋坐落在田间,有被风吹歪曲的炊烟升了起来。

    “时间有些赶,这一路下去倒也太平。便可能晚上也要行走。”刘曜在司马蘅身边开口道:“本想早先过来,却一直无好的日子出行。如此。阿蘅,就是要辛苦些了。”

    司马蘅回过头。便看到刘曜被日光照得发亮的侧脸。她有一瞬间的恍神,以前也曾这样与他站得近,却是第一次这样专注的看着他的脸。被分别弄得有些酸楚的心神,却在这时得到了一些舒缓,这样的人在日后是会给她温暖的吧。

    刘曜回过头,迎着司马蘅的目光,却是弯嘴角。然后伸手轻揽住她的肩膀,举动大胆,身后的妈妈一看便就要上前阻止,小如却是一拉,然后把妈妈拉了开去,待妈妈朝她看过来时,便就向她摇头。小如也是脸色有些微红,但觉得这时还是不要打扰他们才好。

    妈妈却是脸色有些难看的退了开来,嘴里还有些不甘心的咕嘟着。小如见状,也是无法,松开手来在一抬头间,却是看到身边那随着她们一块退下来的,刘曜的近侍三五。只见他正呆愣着看着她,小如却是朝他一瞪眼。对这个对公主明显无礼的家伙,她只觉得讨厌。

    轻靠在刘曜的身上,听着他身上传来的有力的心跳声,她只觉得全身僵硬,却是一动也不敢动。过了半晌,见刘曜无再多的举动,这才慢慢软了下来。这样的亲密,她还是第一次,自是觉得羞赧的。但想着,身边的人便要成为她的夫君,便就也没有挣脱开来。

    “你以前对我很是愤恨的吧?”刘曜的声音从她头顶传了过来,听上去有些闷闷的。司马蘅没有否认:“我当时只想离开,只觉得多呆一刻也是罪过,心里很是矛盾。可又无法对你怎么样,对无能的自己也很是厌恶呢。”

    刘曜便就一叹气:“你的苦难的确是我造成的,阿蘅,日后我不会再让你受苦。”

    司马蘅微一直身子,离开刘曜的怀抱,抬头看着他的神色:“你可要言而有信。”

    刘曜便笑,那笑容在阳光下分外的醒目:“当然,我定不会负你。”

    司马蘅虽也笑了起来,但她没有忘记两人的身份,没有忘记这桩婚姻里面暗藏的那些不可言传的目的。只是如今说这些并不能解决问题,能做的便是假装忘记。司马蘅相信刘曜也是知道这些的,但他不说,她又何必提起。两人都是真心,到了这步,说那些家仇国恨,只会煞了风景。

    就如刘曜所说的那般,一连几日船都是在水上行走。两岸的景致也从宽阔的田地,变成了丛山,平坦的江水也不见了,偶尔还会遇到急流。这样的情势并不太好,般只到了晚上也只能停靠了下来,不敢继续走,怕一不小心出事。算算时间还是来得及的,刘曜便也没有催促。

    这一路上,刘曜每日里都会来找司马蘅,少了以前的隔阂。两人却是越发的亲厚起来,两岸的景致看得厌了,便会相对坐在船中,或执棋而对,亦或笔墨相谈。

    司马蘅自小便也爱这些棋呀,画的,与人比起来也不会落后。而刘曜也厉害,不但能统军打仗,棋艺画艺也是不俗。两人兴致一起来,却也能执棋相对大半日。但最后,司马蘅却是一子也没赢过。虽有些失落,但对刘曜却是佩服得紧的。棋下得好之人,心思自是细密,倒也难怪打起仗来也节节取胜。

    一次司马蘅见陈松在船仓口一晃而过,便就忙把他叫了进来,让他与刘曜对奕一盘。最后也还是刘曜取胜,但刘曜似乎对陈松的棋艺却是颇有赏识:“陈大人看似文弱,一手棋却走得锋芒四射,倒真是佩服。”

    陈松道:“如此,却还是被将军杀得丢盔卸甲,如此看来将军却更是胜小人一筹。着实惭愧呀,日后却还是要再好好磨练,免得再遇将军还是惨败。”

    刘曜却是无所谓的一笑:“陈大人好气势。”

    虽是平常的话语,但司马蘅只觉得两人之间却是有着股火气在烧,只叫人听着心紧紧提起。如此一来,再见陈松,却是不敢再让他与刘曜对奕。

    八月十三,船停在了伊河。司马蘅走出船的一瞬间,却是仿佛又看到了当日里她拔出匕首刺身胸前的一幕。她停下脚步,只觉得胸中还隐隐的作痛。

    刘曜走到她的身边,握住她的双手:“走吧。”

    这样一来,司马蘅才感觉不再那么害怕,在侍人仆从的簇拥下下了船。岸边早已有大批人马在那里等候,见到刘曜与司马蘅下来,便就都跪下来行了大礼。

    司马蘅是被同样高大华丽的马车拉进了洛阳,在进城门的一刻,她忍不住还是把车帘拉开一条缝隙,朝外看了去。高大的城楼依然驻立,而她却是又进又出又进出了好几回。心里不免得,就又生了许多感慨。

    司马蘅住进了是一处陌生的宅院,她知道她便会在这里出嫁,如同当时的郑王后般。她就又想到自己去看郑王后时的情景,不知这会可有人会来看她。她这般想着的时候,便就看到了她的阿姐河东公主,贞夫人。

    一年不见,河东公主并无太多变化,只是看着人似乎柔和了许多。看到司马蘅时难得露出一个笑意:“阿蘅。”语气虽还不是太热络,但听着却有些亲切。

    司马蘅没有想到,来得会是她的阿姐。惊喜之外,更是感动,上前便拉住河东公主的手,有些哽咽的叫道:“阿姐。”

    河东公主一叹气:“当初那般费力离去,今日里却又到了回来。这都是命,阿蘅,却是不知这命是好还是坏。”

    司马蘅心道,既然是命那便有好有坏,逃也逃不了。没有说出来,只觉得太过伤感,于是挤出一笑:“阿姐可好?”说完又朝她身后看去:“怎么不见小公主?”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成婚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成婚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成婚


如果您喜欢,请把《年华乱晋》,方便以后阅读年华乱晋第4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年华乱晋第45章并对年华乱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