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至于经常挂在嘴边,但偶尔骂一两句倒是有的,可小厮们都道那梁小姐生性柔弱,不可能杀这么个大男人。
穆莳冷笑,是不可能真的打杀,但这些精虫上脑的男人在没有防备下脑门被插上银针,才是致命关键。
梁氏也许不知
道银针如何用,但她有位医术绝妙的表哥——他的连襟何天聪啊。
第56章
三更
7,29日
穆莳去的时候,何天聪正亲自磨药,他向来如此,对每件事情亲力亲为,可以说每日除了必要进宫替那些宫妃诊治完,所有的气力都花在了药物上了。
“姐夫。”他喊了一声。
何天聪还是那幅呆头呆脑的样子,“哦,是穆莳啊。”
“姐夫,你们家住着的那位梁姑娘呢?我们顺天府办事,找她有点事儿。”穆莳办案不讲什么人情,能够亲自拿人,已经算是很看在她们是芸娘姐姐的份儿上了。
何天聪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的药渣,淡淡的道:“晚了,她已经嫁给镇北将军王如华了,昨儿就已经随夫去边疆了。”
什么?
镇北将军王如华?穆莳心道,这王如华的事儿他听过,他同穆家这样的河东士族不同,他原本是穷人出身,因为有了一把子力气,进入军中,好容易许下一门亲事,那女方是个病秧子,为了女方他一直不肯娶旁人,所赚的俸禄,如数交给那家。
都道王如华对未婚妻深情一片,怎么又琵琶另抱呢!
甚至作为姻亲的穆莳都没听说过这个消息。
穆莳急道:“姐夫,她的事儿,你是不是都知道?”
“与我何干,她自个儿要干什么不干什么,我们通通不懂。况且她是梁家人,今年六月梁家人就入京筹备婚事了。”
……
穆莳赶紧进宫向奉昭帝说明情况,奉昭帝有点难办,因那王如华救驾过圣驾,况且一直守在北疆,为人淳朴老实,很得奉昭帝的喜欢。
但穆莳立马道:“微臣也只是查探一番,如若找不到凶手,怕是也会令士子们寒心啊。”
奉昭帝下令便令王如华携妻回来。
结果令人哗然,三位正值壮年的士子居然全部跟这位看起来小巧玲珑,大气都不敢出的女子有关。
公堂之上,穆莳拍了拍惊堂木,“兀那梁氏,你为何要杀那三人?”
梁氏磕了一下头,很冷静的说完了全过程,没有想象中的哭哭啼啼,“是他们三
人侮辱我在先,尤其是知道我要嫁给王将军之后,更是……更是……趁着我兄长入京之后,他们一起来我家喝酒,把我的亵裤偷了出来,我怎么恳求都无用。我的婚事在即,他们三人每人都要我陪他们一次,若不陪,就一人给一万两。”
“我兄长是个不成器的,我母亲早亡,哥哥本是在家中因为不成器被继母嫌弃,我入宫也是为了充当才人赞善,为家族谋一份前程。家中哪有几万俩供我支应,况且,即便我拿出这么些钱来,他们有我的把柄,依旧是悬在我头上的一把剑。”
想到这里,她顿了一下,“焦头烂额之际,我就想到了家中人曾经说过的一个法子,用银针插入百会穴,必死无疑。”
她又补充道:“我家是医药世家,也懂些药理,原本是准备试试,没想到那三人个个利欲熏心,又贪婪无比。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我便一个个的杀了他们三人,但我懂易容术,因此换了三张面皮,无人能识得我。”
说罢,她扭过头去看了王如华一眼,认真的磕了一个头,“将军,我们夫妻虽然做了三日,但是您对我恩重如山,日后成君不能伴您左右了。”
说完这句话她低垂着头,似乎等着受死了。
梁成君虽然情有可原,但被判秋后问斩。
这个案子就是芸娘听了也唏嘘,她对穆莳道:“那三个举子也忒不是东西了,哎,早知道我就不提醒你了,这样镇北将军夫妻也能和和美美了。”
穆莳无语,“你想到的难道就只有这些吗?”
他忍不住戳了一下芸娘的头,“不管怎么说,杀人就是不对,律法比什么都重要。她如果真的忍受不堪,应该状告官府才对,或者同你们家长辈去说,怎么可随意杀人,那还要官府做什么呀?”
芸娘没好气道:“你就会讲大话,根本不知道名节对女子多么重要。尤其是咱们大雍,女子别说名节不好了,就是守寡死了男人,就像蕙兰这样的,旁人都诸多顾虑。要我说贞节牌坊有
什么用啊,还不如鼓励寡妇再嫁,这样至少能为大雍添丁进口呢。”
“就你能,得了,芸娘,你去做女皇算了?”穆莳忍不住道。
芸娘冷哼一声,“我是没有机会,其实我早知道陈明喻家是靠不住的,会想法设法的推脱掉婚事,哼,我未必不能进宫许配给谁谁谁呢!梁家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儿都能配给镇北将军,难道我夏芸娘会比她差?”
她揪着穆莳的衣领道,“你要是对我不好,迟早没你好果子吃。”
穆莳一下气势就弱了,尤其是看到她大着肚子,连忙软了许多:“知道了,知道了,我哪里敢对你不好呀,呵呵。”
什么江南水乡美女,比京里的霸王花还厉害。
好在下午芸娘就变的温柔可人了,因为听说王如华将军把皇上赐的免死金牌拿出来要救梁成君一命,身旁的人劝他不要为了个女人这样,他也不听,奉昭帝遂免了梁成君的死罪。
但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梁成君被发配北疆。
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就连三姑娘穆芝特意过来她们这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小姑娘都为之感动了。
芸娘也激动道:“是啊,镇北将军镇守北疆,梁姑娘也算是夫唱妇随了。”
穆芝小姑娘家家的不知道王如华,林氏坐着月子都忍不住喊她过去道:“你们可别被王如华骗了,他其实身上一直有婚约,当年万姐姐一介千金大小姐怎么着都要嫁给他一个无名小子,后来万姐姐抱病在身,你道为何梁家如此低调上京成婚?还不是强逼着万家同意解除婚约。他那些痴情都是假的,若是真的对万姐姐一往情深,就是她病着,也可以接过府完婚呀!如今他倒好,又忠心又痴情,圣上可不就更信任这等有情有义的人么?”
这事儿听的芸娘回来又是一个变脸,穆莳见她这样,问清楚原因后,则道:“那万姑娘躺床上十年了,王如华不都等着吗?人家也没靠万家,自己努力成为镇北大将军,得到皇上信任的。人家不想再
扥过了,就是解除婚约,也是很正常的啊。”
“哎,看来我以后病了,你也会琵琶别抱,好了,睡觉吧。”芸娘大概理解沅娘上次跟她说话时的复杂心情了,多么深的感情都没有日子长。
看芸娘灰心的躺床上,穆莳失笑:“你的小脑袋瓜怎么总是想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啊。”
芸娘做了个鬼脸,“反正我从今天起,所有的男人都不信了。”
“得得得,你说我就说我,请你不要说天下的男人哈。”穆莳举起手投降,又偷笑:“跟你亲密的男人不就我一个吗?哪来的所有。”
开了个玩笑,见芸娘还不开颜,穆莳爬到床上看着她嘟着嘴,他这张贱嘴,真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偏头看了看她,他摸了摸芸娘鼓起的肚子,小声道:“你生孩子的时候就知道我对你好不好了?”
谁知道芸娘是个人精,一听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连忙护住自己的肚子,“不准咒我哈。”
她理解他的意思,就是女人生孩子保大保小他保自己……
但是她才不想用难产去求证丈夫的心意呢!她要健健康康的,生下一个聪明的儿子,如果穆莳有二心,多的是想当孩子爹的呢。
穆莳几乎是指天赌咒了一晚上,芸娘依旧不怎么理会。
他只好灰溜溜的从床上下来,硬着头皮拉着她的袖子,轻轻晃了晃,还努力做出可爱的模样喊着:“芸芸大王。”
芸娘憋笑到肚子都疼了,才抱着他的胳膊甜甜的望着他,“夫君,上床休息吧。”
靠……
第57章
一更
近来京中头等大事便是九皇子成婚一事,百姓们对皇子妃的嫁妆家世简直是如数家珍,尤其是九皇子在成婚前还被封了宁亲王,更是双喜临门。
端敏郡主添妆送了二十台嫁妆,十分气派的吹吹打打的送去了。
回来时甚至跟侯夫人说了一门关于穆芝的亲事,居然对象是齐映容新过继的弟弟,袁臻。
端敏郡主劝道:“九皇子如今是皇后养子,又和七皇子一起被封了亲王,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咱们三姑娘若是嫁到齐家,肯定坐着都享福呢。”
侯夫人淡淡的道:“你说的我记下了,我会和侯爷商量的。”
“那太太可得快些,这齐家如今水涨船高,人人都想攀得这门高枝,若非是我和九皇子妃关系好,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对于端敏郡主来说绝对是好事,她如果促成这门亲事,那么她们和未来皇帝家的关系就更紧密了。
可侯爷并不赞同,听侯夫人说罢之后,喊来俩儿子商量,他最出息的儿子还是世子和穆莳,老二唯唯诺诺,几乎都一开始就被忽略。
世子则道:“我们家已经是丹书铁券的人家,也出过一位皇子妃,虽然未曾参与六皇子夺嫡,但余波依旧震荡,如果再嫁一个女儿去沾边皇家的事儿,到时候恐怕皇上也未必会像这样轻拿轻放。”
穆莳也附和,“大哥说的是,咱们掌管西北军,安心为皇上办事就成。至于攀龙附凤,那是长丰侯这等人家才需要做的。”
见两个儿子都这么说,侯爷本心也不愿三女儿嫁到齐家去,这事儿就此作罢。
端敏郡主听侯夫人那儿传过来的消息,不可置信道:“这么好的机会,居然就这样放过了。”
当然了侯爷也不会大喇喇的得罪齐家,只推说自己女儿婚事早定,定的是老牌勋贵,同为侯府的平昌侯府的嫡次子。
侯爷一向宠爱苏姨娘,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先通气给她听的。
“我知道按照
端敏郡主的想法,肯定觉得是老三夫妻得罪了齐家,现如今齐家水涨船高,又有袁太师支持,日后更是前途不可限量,此时结亲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可你要清楚,六皇子当初声势比九皇子还高,夺嫡一事波及甚广。”
其实端敏郡主的人也游说过苏姨娘,苏姨娘同三房慢慢开始交好,她也知道穆莳当初为大理寺官员审理齐潼一案,明明是皇帝下令,那位齐夫人却过来侯府威逼利诱,想也知道并非是什么好相处的人。
更何况还是个过继来的儿子,谁知道日后会如何?
袁太师年纪也不小了,到时候他若是真的去了,齐映容出身也是硬伤,还比不得她们这样的勋贵人家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嫁一门稳妥点的亲事。
平昌侯二子听闻武艺出众,掌管直隶军,威风凛凛,那家和建国候府是世交,即便有什么也说的上话。
于是苏姨娘没有反对,反而还极力促成。
侯爷也松了一口气,他还是很在意苏姨娘的看法,如果苏姨娘坚持要女儿嫁到齐家,最后指不定这事儿还真的成了。
一来穆芝并非是侯夫人嫡亲的女儿,侯夫人对她的亲事是锦上添花固然好,旁的也不多说什么。如若苏姨娘强烈要求女儿嫁到齐家去,再串联一下端敏郡主,她一向得侯爷的意,这事儿侯夫人也不会多管。
昌平候的次子是个十分英武的青年,他同穆芝在诸人见证下见过一面,瞬时就喜笑颜开了,穆芝见未来夫婿英武堂堂,也害羞点头。
俩家儿女都不小了,再者此子还得去直隶驻军,故而小定很快就办了。
小定了,庞氏才知道。
她几乎是不可置信,还同久违到她房里的七爷道:“不是说芝姐儿要嫁给九皇子妃的弟弟的,怎么又嫁给什么昌平候的次子啊。”
七爷奇道:“这事儿何时轮到咱们操心,那府上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如何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说罢,又对庞氏道:“你身子重,安心养胎就是了
。”
庞氏哪里不知道要养胎,但她愁了起来,“七爷,三妹妹小定咱们得送些东西过去,再有如果要添妆的话,侯府那边她的亲嫂嫂自不必提,咱们俩呢?”
她现在开始发愁了,大家族人情往来,什么地方都要用钱。
尤其是成家立业之后,二太太也不会每一笔都算公中的,还得自己出的,就得他们这一房出。
虽然前世庞氏也没有经常管家,但好歹做了那么多年的大官夫人,如何走礼她心里是有一本账的,可七房缺钱啊。
七爷的姨娘年老色衰也不大受宠,平日还要七爷给钱才能改善点生活,更遑论是给什么东西给她们。
她这么一说,七爷坐下来,他径直道:“谁都知道咱们的情况,没有就少送点呗,他们总不可能怪罪吧。”
七爷现在挂名管着家,但实际的权利还在二太太手上。
他不禁道:“你也是的,如果你替二太太管家,咱们俩人虽不至于多富,但总有结余,如今我们俩都是靠月例银子过日子的人,哪有那么多余钱。”
听他还怪起自己来了,庞氏心下悲凉。
她从来没有想过难倒自己的,居然是钱,既然送不出什么好东西,不如送些自己做的绣品吧,她如是想着。
芸娘那边却早就准备好了,“喏,照这个送,不超过大嫂就成。”
得意于她管家认识的人多了,大概知道各房都要送些什么,再者三房也并非没钱,尤其是穆莳官位高,善于经营,这种小定礼都动用不上私库。
双燕笑道,“您放心,我清好了就送过去。”
送过去的时候,正好庞氏也在,她送的是一幅绣品,双燕看着都累,怀孕的人哪能做这么精细的绣活啊,纯粹劳神,像她们小姐现在就是休息散步,根本都不做这些了。
穆芝见双燕身后跟着挑担子的人,忙道:“三嫂这么客气做什么呀。”
“我们三奶奶特意送了几块上好的皮子过来,直隶空阔,比京里
冷,本想做成大氅再送来的,但三奶奶说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样的,所以就送过来了,四张灰鼠皮,两张白狐皮,一共六张,再有梳妆匣两份,是我们三奶奶的娘家人从杭州府送过来的,精妙绝伦,原本是给三奶奶的,但她道小姑子成婚,自然先送来给您。”
其余零零总总不提,那梳妆匣一种是红木的,大方精妙,一种是时下姑娘最爱的一种,每层里边胭脂水粉都归置的清清楚楚,连粉扑都大小十二样,粉色的,让人爱不释手。
穆芝到底是个小姑娘,又见三房送来的,虽不如长房多,但也样样得她的心,尤其是这梳妆匣,里边居然还放了一对同心结的耳环,跟寻宝似的,这个礼物她收的太满意了。
等双燕走了,穆芝依旧还是扒拉着梳妆匣,很是兴奋的样子。
庞氏见把自己十个指头都快戳肿才做出来的绣品被放在一边,心中五味成杂。
第58章
二更
什么九皇子大婚,小姑子穆芝定亲,其实都与芸娘本人关系不大,芸娘最高兴的是她娘甄氏要带弟弟过来陪产了。
信上说她父亲已经升任杭州知府,诸事妥当,又因为她有孕在身,家中人担心不已,故而带着夏淇一起过来探望她。
这信落款差不多一个多月前,算了算日子,估摸着这几日就会到了。
“三爷,我爹爹呀,升了杭州知府呢!虽说湖州知府和杭州知府都是同为知府,但杭州是首府,比湖州好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我爹这个人又实诚的很,指不定过几年还能往上升的。还有我弟弟,也有一年没见着了,真的好想她们呀。”
提起家人,芸娘好像有了依靠一样。
她还跟穆莳吐槽道:“我弟弟懒得跟蛇一样,老实是老实,但是不够刻苦,戳一下动一下那种,他若来了,你这个做姐夫的可得好好的让他跟你学学。”
早听说夏家人丁稀少,一共也就二女一男,他那位小舅子从小在老太太怀里养大的,怕是娇宠的跟丫头似的。
反倒是他俩个姐姐,一个赛一个的精明。
穆莳应下了,“只要你放心,我带他去顺天府衙门里都成。”
“我巴不得,我娘带他来怕是也有这个目的,要是在家啊,我爹是个慈父,我祖母又是个护犊子的,我弟弟根本不可能吃苦。”
穆莳看了看芸娘说这话时咬牙切齿的模样,只恨不得折磨起小舅子来,他深深的为小舅子鞠一把泪。
**
一艘船吃水吃的很深,甄氏满意的在甲板上看了看,才回到舱内,不管怎么说,这次丈夫升为杭州知府,算是江南能和江宁府并齐的知府了,日后更加前途无量,她也心满意足。
“单灵,你得记着时时去船舱查验一番,这里都装着的是杭州的生丝丝绸,还有好些带给侯府诸人的礼物,千万不要弄坏了。”
杭州府的富商多有孝敬,夏时延为了官声原本不想收,但是本地官员都收干股,这也是官场的规矩,水至清则无鱼。
单灵笑
道:“奴婢知道了,夫人。”
一想起女儿有了身孕,甄氏念叨着,“二姑娘从小娇娇怯怯的,她又是个懒人,自个儿都是个傻孩子,怎么养大孩子呀,我真是担心。”
夏淇正好听到这话了,连忙道:“娘,您就担心二姐,怎么不担心大姐啊?”
还是单灵出来道:“大爷,您也该知道谁是您的亲姐姐啊。”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夏淇人小鬼大,当然知道虽然娘对待大姐也不错,可对二姐更好,究其原因还是二姐是亲生的。
甄氏戳了儿子的头,“你姐夫是奉昭十五年的进士,人家现在还是三品官,你可要跟人家好好学学。他也不过就比你大几岁。”
她还催促儿子去读书,夏淇本不想去,他在家也是个惫懒的,尤其是有祖母护着,更是肆无忌惮。
可甄氏好容易出来亲自管教儿子,当然下狠功夫,硬是说的他进去温书了。
单灵忍不住道:“大爷年纪还小,平日里又有老太太惯着,哪里知道功名的重要性啊,只盼着这次来京一趟,能够有所改变。”
下人中也只有单灵敢说这个话了,毕竟她是看着夏淇长大的。
甄氏道:“淇哥儿的事情我不提了,反正我会逼着他学,不想学也得学。倒是芸娘,我听沅娘的信上说她大着肚子还管家,听的我是胆战心惊的,从小我就知道她是个不服输的,有了身子还折腾,我就怕她出什么事情啊。”
做娘的,不管孩子多大,还总是觉得她们年纪小,恨不得时时刻刻跟着。
**
自从林氏出了月子,管家权芸娘就奉上了,林氏对她这点十分满意,但她有她自己的管法,和芸娘那种谁办事谁负责不同,她待下人更加宽和些,也更知道融会贯通些。
当然了,林氏的风格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喜欢的大概是关系户,浑水摸鱼的,吃大锅饭的,反正混着也没人说什么。不喜的都是有点本事没背景的人,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希望芸娘重新掌权,受过芸娘恩惠的人,现在居要职的,林氏现接手不敢全部撤掉,也给了她们机会。
穆芝大定都过了,白蕙兰依旧没有找到如意郎君,姑太太火急火燎的跑来芸娘这儿都跑了两次了。
“莳哥儿媳妇,你上次跟我们蕙兰提的那位士子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