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嬴政刘彻刘邦 本章:第48章

    看朱标的时候透着担忧,看向他的时候,又透着......哀怨?

    朱元璋:“............”

    咳。

    倒是他的不是了。

    朱元璋真是体会到了一丝丝尴尬......

    下意识想要找补一下,朱元璋心想,该不会是在标儿因病逝世后,他才选择了老四来继承大统吧?是这样吗?

    朱元璋正要开口,就听天幕又开口道——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等等,靖难之役又是什么?

    第65章

    历史的重合又一次上演了。

    朱元璋:“............”

    合着那什么“靖难之役”,

    也有他导致的问题,

    而且还不少?!

    诸如刘彻等也不禁有些明悟——他们现在所做的一些决定,

    或者是什么政策等,很可能会在后续发展中产生其他问题,

    而这些问题,

    都是他们无法预料到的,

    或者说,

    是很难顾及全面......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多汲取经验。

    什么决定和政策会有什么影响,“前人”走过的道路,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参照和警示。

    明朝的朝堂之上,此时的气氛有些难言。

    朝臣们:喔嚯,啧啧。

    各位叔叔们:呵呵。

    朱标:哎。

    朱元璋:“............”

    为什么感觉尴尬的总是他?

    对于在朱标病逝后,选择朱允炆这点,朱元璋倒不是很意外,只是他没想到对方一上来就要削藩......理解倒是也能理解,就是......朱元璋实在有些心情复杂——毕竟他也清楚,这削藩无疑是触动了他这些儿子们的权力以及利益。

    谁会希望自己的权力以及利益遭到触犯?

    而且他封了这些儿子们为王,结果到侄子这里又要被削藩,啧,这事儿整得。朱元璋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此时朝堂之上,被提到名字的憋不住了。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

    被废庶人,流放,暗中监察,甚至因为无以自明,自焚而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别说事情真实发生,就是现在他们听着,都不由得满心愤然!

    这削藩的动作如此之迅速,也着实不能怪这其中有“反抗”之人了!

    ——听到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他们甚至想说一句,干得好!

    而此时,朱棣“哀怨”的视线又不由得投向了朱标——大哥,听听你儿子干的好事,“清君侧”可不怪他,毕竟这侄子似乎没给他这个叔叔“活路”走,能力太强是他的错?自己压不住怪谁?!

    甚至朱棣此时有些大逆不道地想,要不是某人太过偏心,非要在大哥病逝后立个皇太孙,怕是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

    朱标......朱标不由得又叹了口气,着实有些“无话可说”,心想看来今后自己还是好好保全身体吧,可千万别再早逝。不然若是真出现天幕说的这种情况,大概他死后也会不得安宁。

    朱元璋这里就更是难言了。

    好像天幕说的分封藩王,立皇太孙等决定,都是“错”一样,让朱元璋免不得有些受打击。

    而且他听着这些也很有些难受,所以此时对于天幕口中老四的举动,倒是不好说些什么了。

    只是......他这位皇孙最后的结局......

    嗯......虽然但是,至少这结果,以及夺取皇位后做的事情,确实没有太可指摘的地方。

    更何况,朱元璋再一想到那句“天子守国门”,不得不说,还是对他这个儿子是刮目相看的,甚至隐秘的感到自豪和满意。尽管朱元璋自己也得承认的确是对长子有所偏爱,可对于其他孩子,也不能说就是不重视了。

    所以老四朱棣的表现,抛除其他不说,确实让他感叹。

    也许在标儿病逝后,他选择立皇太孙这个决定,当真是错的,哎。

    “朕还没夸你一句。”

    朱元璋不由得看向朱棣:“迁都这个决定,做得好。”

    骤然间,朱棣眼眶都有些发酸。

    他站在长兄朱标身边,很想表示这又算不得什么,但不得不说,这一句夸赞,直戳中了他心底里去了......

    明朝这边暂且不提,其他朝代倒是对别的也多有关注。

    比如“郑和下西洋”又是什么?

    西洋......

    哎,天幕整天出“新词”勾他们,又不详说!

    嗯?

    “历史的重合”?

    宋朝人听到这熟悉的高频词,顿时精神了。

    第66章

    当太监,也能走上人生巅峰

    鉴于天幕先前的“操作”,

    一般说这种话的时候,所提到的事情都很让人无言以对......

    所以宋人是精神了,但明朝人听到却是心里一紧。

    不是吧?

    “真是贪得无厌!”朱元璋骤然冷哼一声,重重拍了一下龙椅。

    就连其下众大臣也是皱眉。

    对于外族,他们必然都是一个想法——这些外族果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但除此之外......朱元璋等也注意到了天幕提到的正统年间,以及明英宗时期——该不会......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的重合吧?

    加上又提到了外族......

    完了,这不好的预感怎么越来越强烈了?!

    历朝众人:嗯??

    与众不同?哪里与众不同?

    太监不都那样吗,和他们朝的太监能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想着想着,就不由得想偏了些。

    又听天幕继续道——

    朱元璋:“............”

    朱棣:“............”

    感觉不是什么好话。

    当然听着这“特产”确实也不像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朝代众人:锦衣卫和东厂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倒是新鲜。

    不过他们还以为这明朝的太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原来是不仅能参政,还有个独属的,叫什么东厂的机构?咳。

    但话说回来,给予太监如此特权,也难怪天幕要说道一番了。

    就是不知道那历史重合和事件中,这太监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不过想来,应当也不是什么好角色。

    一位闻名于世的太监?

    刘彻有些咂舌,心想这明朝的“新鲜事儿”可真多,连太监都能闻名于世了。

    不过原来“郑和下西洋”竟是这样的。

    30多个国家和地区......啧,怎么比张骞的经历还要丰富。

    不过既然明朝太监的存在感如此鲜明,那除了这位郑和,可还有其他太监也是很有名的存在?

    该不会也有其他壮举吧?

    称一个太监为“先生”......

    嬴政不由得啧了一声,想起早已被处死的赵高,真是一阵难以言喻。

    其他朝代也是:简直无法理解。

    竟然连太监都能有专门读书的地方,皇帝称先生,公卿大臣称翁父,这这......这可不就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真是叫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到明朝人这里:呵呵。

    尤其朱元璋和朱棣等,真是一脸不嘻嘻,越听越完蛋。

    说到这里,这组合简直再明了不过——不就是外敌加权臣?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方便以后阅读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第4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第48章并对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