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善德眼看推脱不过,拿过了他手上的勺子,叹了口气自己端起碗来,还是干了算了。
一勺一勺的喂,那不是在喝药,是在上刑了。
她下了狠心,就将药三两口灌了下去。
药越熬得少,那味道就越冲人。
一下肚,麻人的苦味就从上涌到下,再从下涌到上,她控制不住的干呕起来。
宝珠在一旁急的不行,怕她在王爷面前不雅,正想上前喂点蜜饯压一压,越衡已经一把合上了祝善德的嘴。
他手掌牢牢的控制住她将她搂在怀里,不许她吐,另外一只手给她揉了揉胃部。
“忍着,吐出来还得重喝。”
祝善德在他怀里被苦的悄悄翻了个白眼,这事就怪他,玩那么花干嘛!
出于不满,她吧唧咬了越衡手一口。
让你玩!
越衡感受到手上被咬的麻麻的,湿润的触感在掌心非常明显。
他低头看向祝善德,刚好接收到她的目光。
那么热情又明亮。
他摩挲了一下,感受着手掌心的柔软,思量了一下低声道:“乖,忍忍,今天不能陪你。”
越衡亲亲祝善德的耳朵,安抚她。“过几天,嗯?”
他声音很磁性,祝善德的眼睛却瞪大了,不可思议的看着越衡。
你在说什么?????
大爷的!
你在说什么东西?????
陪她?????
颠倒黑白也不是这么颠的吧!
因为过于离谱,一时间祝善德都感受不到嘴里的苦味了,她只觉得越衡的脑回路已经走向了她看不懂的远方。
看祝善德没有呕吐反应了,越衡将她放了开来,让宝珠端来蜜饯跟热牛乳。
他喂了她几颗蜜饯,“下次爷让秦照开甜一点的药给你。”
连着塞了半盘子蜜饯,又喝了杯牛乳,祝善德才觉得活了过来。
她立刻抓住了重点,“有甜的?那他为什么不给我开?”
越衡懂些医理,“秦照开药一般都是头三剂最重,能对症见效就快,但这样就顾不得甜苦了。不过你后续调养,他还是能开些甜的太平方的。”
一听得连喝三天一天两顿才能换方子,祝善德一时间觉得有点人生难捱,她揪着越衡哼哼唧唧的讨价还价起来。
越衡半搂着随她说,不管她有理没理的,反正明天的药该喝还得喝。
因着到了晚膳时分又被越衡灌了一次药,祝善德难得的对晚膳都没兴趣了。
一脸的四大皆空,感觉自己已经无欲无求,可以让人在西风堂摆佛像了。
越衡见她这样,让付德去叫些开胃的菜色来,晚上总得用点。
付德一脸愁容的到了廊下,他哪里知道祝宫人吃什么开胃,只得将宝珠小全子提了过来,问问。
宝珠也拿不稳,她家宫人的口味经常一天一变,没有准头。
不过......
她思量了一下,低声道:“宫人喜欢大膳房王大师傅的手艺,问问他,可能有主意。”
付德掸掸袖子,觉得祝善德不好伺候,怎么这贴身的人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还得去问厨子。
他指派了德江去大膳房,单独给祝善德叫膳。“去,多叫几个菜来。”
喜欢不喜欢的,多上几个稳妥些。
德江一惯在前院伺候,来后院的时候少。但他干爹是付德,在王府也有几分面子,走出来人家都认识。
小夏子老远就迎了上来打千,惊喜的奉承。“小的就说怎么今天的喜鹊一直在叫,原来是德江哥哥来了,您可是贵客啊。”
他弯腰托着德江的手,“哥哥您小心,这台阶可高了。”
德江扬扬眉,不咸不淡的进了大膳房。
第90章
新年装扮
王大师傅也得到了消息,迎了上来。他是老油条,一见德江脸色,心里就有了八分数。“可是祝宫人想用点东西?”
德江眉头挑了挑,倒是没想到这老家伙猜这么准,真是人老成精了。
一般人见他,都以为是主子爷要用呢。
他也不说花腔,“今日祝宫人用了两次药,说是嘴里苦,用膳不香。你这里有什么开胃的,多上几个。”
王大师傅品阶比德江高,但在这府里,品阶又算得了什么。
他对着德江也是笑嘻嘻的应承,“是,劳您等等,很快就好。”
不多时,王大师傅就带人做了四个菜出来,并着一壶果饮,放到了食盒里。
他一边擦手一边跟德江道:“都做成了,等下劳烦公公跟宝珠姑娘说一声,今日菜里有山楂,还请宫人不能吃柿饼这些。”
德江点点头,让小太监上来拎着食盒就走了。
小夏子远远的送了,回来跟王大师傅嘀咕。“干爹,荷包他收下了。”
王大师傅正在尝甜汤,点点头。“收了就行。”
小夏子有点不满,“当初裕福公公来都没他这么架子大呢,那爱搭不理的劲。您可不知道,刚刚儿子塞红包,他还皱眉呢!”
八成是嫌少。
也不知道胃口怎么这么大,也不怕撑死。
王大师傅不以为意,从来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德江这种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最难缠。
西风堂里,大小膳房的菜很快都摆了上来。
德江提着神,上前一步就站了宝珠的位置,半弯着腰跟祝善德回话。
“宫人,大膳房里王师傅说菜色里放了山楂,请您不要用柿饼这些。”
祝善德来了兴趣,看了看菜色。
王大师傅送来的几样风格跟小膳房的完全不一样。
一个薄荷炸排骨,一个香茅焖鸡,一个酸汤小白菜,还有一样是鸡枞油炒瘦肉。
全都是带味道的菜。
试膳小太监尝菜的时候,祝善德先给自己倒了杯果饮喝了起来。
淡淡的酸味里透着甜,像是拿山楂酸梅加了糖煮的。
味道勾兑得很好,酸甜可口,一点都不腻。
一杯喝完,她感觉胃口来了点。
拿公筷给越衡夹了块薄荷炸排骨,“爷,您尝尝
,这是大膳房的新菜,味道很不错的。”
她之前跟小夏子说的时候还不确定他们能琢磨出来,没想到复刻的八九不离十。
味道甚至还有些超越。
排骨事先腌过,外脆里嫩。
加了薄荷干辣椒蒜片干花椒炸出来,味道十分的浓郁,酥香十足。
闻着都让人垂涎欲滴。
越衡一看就知道这是祝善德让人折腾出来的,府里只有她吃东西,喜欢加各种香料。
每一顿饭都缺不了。
薄荷,苏子叶,香茅,芫荽,九层塔,丁香,花椒,辣椒这些都是堆着来的。
听付德说,为着她吃的这些,大膳房秋天还晒了不少的各类香料叶子。
他以往在京里不怎么吃味重的食物,被她带的,也快转了胃口了。
尝了一块薄荷炸排骨,越衡也很满意。
他吃之前以为会很辛辣,入口后却觉得味道搭配的刚刚好,薄荷跟辣味融合起来,配着排骨的肉汁,十分的可口。
不知不觉两人就吃完了一盘子,祝善德还想再叫一盘,越衡阻止了她。
本来就是炸物,还是适当些。
祝善德只得将筷子转向了焖鸡,香茅焖出来的滋味也十分的鲜香,配上辣椒酸汁,爽口的很。
她吃的有些停不下来。
越衡看着她这一吃就来胃口的样子,也不禁看的笑了起来。
她食欲再不好,只要上了桌,立马就能恢复,好像再大的事都没有吃饭重要。
看她吃的香,越衡也跟着多用了半碗饭。
祝善德放下了筷子,有点遗憾。“今天好像没吃过瘾,太淡了,明天我得让他们再加点辣椒。”
估摸着大膳房是为着越衡在,特意减了辣椒的用量。
越衡吃着觉得好,她还是有点不足。
旁边伺候的人一时都有些怔住了,偷眼看了看祝善德用过的饭碗,这位可是吃了两碗半的饭啊,还用了半碗粥呢!
这还叫没用好?
这要用好了,得吃多少啊!
越衡见她遗憾,道:“你想吃辣,下次就让他们多加点。用着不好,随时让他们再做就是,不必顾忌。”
祝善德是该多吃点,再长点肉也不错。
用过了晚膳,祝善德就让人撤了下去。
她喜欢用香味重的菜色,屋子里也染上了些气味,还得通通风,再燃点香才行。
通风的时候,祝善德给越衡泡了壶温茶。
用的水温不高,但是茶叶量加了一点,出来的滋味正正好。
越衡用了一杯,就带着她去小书房消食。
一人写字一人作画消磨了半天。
如今马上就是小年,祝善德打算将屋子里的装饰全部换一遍。
各处的帐幔桌布,全都换成各种红色系,通过颜色的浅深来搭配,避免太过浓烈。
屋子里的挂画也得跟着换个色系。
红色系的画作她手里比较少有,就干脆自己多画几幅。
因着中式粉彩里红色的图样较少,她还画了几幅带着抽象线条画的画作,画出来后她其实也没什么头绪,就是随手一画。
反正只是配个气氛,她也不图墙上的是什么流派风格。
等到睡觉的时候,她还有点意犹未尽,今天的手感实在是好。
越衡却有些看不懂她今日画的,有几幅看起来怪模怪样,不过也知道她是想找些喜庆点的画作了。
打算让裕福再去库里淘淘,若是没有,还能去外面的书画店铺买些来。
洗漱过后,两人上了床。
铺盖都已经换了新的,但是床头小抽屉里的东西没人敢动。
祝善德看着里面的翡翠玉佩一时觉得有些悲伤,这才刚刚到手呢,她不禁跟越衡抱怨起来。
这东西她以后是带不出去了,难道就这么放着,太可惜了!
越衡不以为意,“那就放着,你要喜欢翡翠,明天我让他们再送些过来。至于这个......
他从抽屉里拿了出来。“在帐子里赏也不错,不算埋没了。”
第91章
东宫詹事
马上就是小年,宫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热闹。到处都被清洁一新,该挂的东西也都挂了出来,一片喜庆的景象。
东宫里,小太监们小心翼翼的将廊下的大红帐幔挂了上去,一些边角都打扫干净。
新年的宴请就要开始,东宫里也会有很多客人,家什得提前布置好。
不过虽然忙碌,他们也没发出多少声音。尤其在太子书房周围,更是一片寂静。
来往的人都垫着脚尖走路,手里的器物抓得牢牢的,生怕坠了下去,发出声响。
书房里,太子正在请太子少傅刘文宾跟詹事府詹事梁敏学就坐。
太傅刘文宾是内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外行走常被称为刘相公,早年在翰林院时便是太子的启蒙恩师,一路教导。
太子年长后开始处理庶务不再讲学,但也时常在东宫中论经谈义,对太子十分照拂。
他一坐下先夸了东宫里的茶越来越香,洋洋洒洒的说了篇茶经。
太子心内有些焦躁,还是笑着与他附和了几句。
好不容易等刘相停下,他才问了一句。“孤听说三弟要就藩,不知老师可有得到消息?阁内如何议论?”
三王爷越衡打算就藩广南的事情在御书房已经念了三天,刘文宾也被叫去商讨了好几次,早已经不是秘密了。
来之前他就琢磨到了太子的意思,放下茶杯的手顿了一下,笑着说。“三王爷征战许久,于兵事上更是颇具才能,如今能去广南倒是一件幸事。”
一句话就定了基调。
詹事梁敏学心内暗叹了口气,幸事,幸事......
刘相这是在说皇爷十有八九会同意这桩事了。
那他们之前定下的计划,怕是得有变了。
他不禁跟太子对了个眼神。
太子眼神沉了沉。
得了太子示意,梁敏学开口。“刘相公说的是,三王爷能就藩广南,于国于民的确是幸事一桩。只是......”
他看向刘相,“只是三王爷要了三府,怕是多了些吧。”
地方大自然要的兵力就多。
这几日他已经跟太子商讨了许多回,若是皇爷真同意了,他们要怎么办。
反对也不能明着来,至少得找点其他借口。
最好是将地方缩小些,再将配置的兵力压制下来,这样三王爷不满,事情自然会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