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坐一坐,再用点果子。”
柳凤然她们连忙起身行礼,目送了两人离开,都知道贵妃跟王爷是去给元和公主上香祈福了。
这是每年的惯例。
王爷只要进宫,初一到十五,都会来上炷香。
再坐下来,赵侧妃叹了口气。“真是不容易。”
养到那么大的孩子,说没就没了,谁也受不了。也难怪这么多年,贵妃跟王爷还一直记挂着。
柳凤然没有说话,她额头沁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因着入宫,她们都没有带人进来的资格,如今她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也不知道当时她下手的分寸对了没有。
她紧紧的揪着手里的帕子,脑子里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
摆桌时因着旁边有人,虽然借着查看膳食的借口,但她也有些害怕,凤钗里的药也不知道抖进去了多少。
倒的时候还没感觉,现在醒过神来了,她就有些慌了。
少了没用,多了可会出事。
而且这药必须得男女同服,两次之后才能换药。
如今已经是初五,这才第一次,她还赶得及吗?
她不自觉的捂着肚子,大夫算的适宜受孕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她能正好赶上吗?
柳凤然脑子里一团乱麻,怎么想都煎熬。
小佛堂里,贵妃跟越衡上了三炷香,又念了一回经,烧了几份经书就停了下来。
“今日风大,阿宝又小,你还是早些带他们回去吧,别着凉了。”
说到这里,贵妃脸上也闪过了一丝哀痛。
她虽受宠多年,但子女缘分上一直很浅,二十多年也就得了越衡跟元和两个孩子。
生越衡的时候因着时辰不好,钦天监算出来对命数不利,越衡一半的时间就被养到了宫外。
这孩子与他们聚少离多不说,后来又遇上动乱,两三年没见过面。
那段时间要不是有了元和,她根本撑不下来。
直到越衡在边疆拿了军功,正式开府日子才稳定了些,她也能常常看到他。
原本以为一切都好了,可谁知,就是这么难,元和又没了。
这事,也就成了她一生之痛。
想到这里,贵妃眼里也泛起了一丝泪花,但很快她又平静了情绪,眨眨眼,那丝泪意就消失了。
她带着越衡出了佛堂,“如今你也闲了,府里孩子少,连个女孩都没有,也该多添几个了。”
她心里早已经思量好了,“等开春皇爷那边五十圣寿,估计还得选秀一次,这次应当是大选,各府也会赐人。你喜欢什么样的,可以跟母妃说,母妃让皇爷多给你赐几个。”
府里孩子少,她一早就忧心了。
这些年也没少赏人下去,但越衡毕竟常在边关,也就效果不大。
也怪府里的女人们不中用,这次得再好好挑一些了。
这事越衡不在意,“都听母妃的。”
贵妃看了他一眼,“真的都听我的?”
她慢慢的道:“那就指个身份高些的过去,府里如今也缺了个夫人。不管她们生的是孙子还是孙女,生母家世好些,总是有好处的。”
“那些小宫人倒是会讨人喜欢,可就是提不起来。”
越衡心知贵妃这是担心他将祝善德提成了夫人,但这事他自有主意。
“母妃,不用。”
贵妃也料到了这结果,摇了摇头。
这孩子个性不是一般的强硬,她又养的少了些,也就不太好做他的主。
“行,我知道了。”
等出来,贵妃又赏赐了些东西给柳凤然跟赵侧妃,就让他们回去了。
刚想歇一歇,送完人的徐嬷嬷回来了,面上有些踟蹰。
她看了一眼,先用了一盏茶,再问她。
“出了什么事。”
徐嬷嬷先屏退了左右,再往前给贵妃捶着脚。
“老奴刚刚送王爷他们出去,刚好遇上了承情娘子。”
贵妃算了一下时间,“这时候不是她去照料花房的时间吗?刚好遇上了?”
徐嬷嬷迟疑了一下,“老奴原本也是这么想,但这几次王爷过来,可都凑巧遇上了。有时虽然没照面,但是宫女们说也离得不远。”
第108章
引情药丸
贵妃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承情是柳家远房侄女,因着长得好,被柳家送进了宫假作她养女。
实则是要献给皇爷的。
这些年她容颜不再,自从十年前开始,皇爷再来,大多都是让那些小娘子们伺候了。
有出息的,还能拿个封号。
皇爷已经见过承情,是挂了号的,她还打算在年后就推出去,没想到出了这么一桩事。
贵妃眼里透出冷光,脸色一时肃然起来。
“你可确定了?”
徐嬷嬷敲着腿,“要不是七八分,也不敢跟您说。”
这事,她已经琢磨好几天了。
自从去年腊八开始,她就留意到了,一直在注意。
贵妃知道徐嬷嬷是个妥当人,既然说是七八分,实则就是有九成把握了。
她往后靠了靠,半躺在了隐囊上。
“不省心啊。”
“承情,怕是留不得了。”
再留在宫里,那就是在给越衡招祸。
徐嬷嬷也是做此想,只是她还有一个念头。
“王府里,
不是还差着一个夫人吗?就算是皇爷见过了承情,也可以说说情,再赏下去也不难。”
贵妃看了徐嬷嬷一眼,知道她意思了。“凤然那孩子霸道了些,怕是容不得。”
同是柳家人,从她这里赏出去,那孩子会恨死承情。
徐嬷嬷苦笑了一声,柳凤然几乎是在朝奉殿养大的,也是她一手照料,自然知道她的性子。
“可始终没孩子啊。”
神医也找了,药也吃了,这么久了还是一点信都没有。
再这样下去,怕是要拖出事来了。
“不是老奴要给侧妃娘娘添堵,是想着承情总是柳家的人。要是得了王爷的喜欢,生了个一儿半女,也能给侧妃娘娘养着。这有了孩子,侧妃娘娘日后才有依靠啊。”
这世间女子,谁不是靠子嗣呢。
不然容颜老去的时候,总要有些指望的。
侧妃娘娘不能生,就得找人给她生了。
贵妃闭了闭眼睛,“我知道你是在给凤然打算,我之前也这样想过,可就怕这孩子不识教。”
虽然柳凤然几乎是她养大的,但那性子是只记仇不记恩。如今她们为她打算,可未必能换来她的理解。
贵妃叹了口气,“再让我想想,离十五还有段日子,这些日子就让承情帮我抄经吧,别出来了。”
免得真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
徐嬷嬷明白贵妃意思,“是,老奴一定会看好的。”
初五大节过去,
就是人日,大诞,小诞,等这些节气过完,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
这是正月里最后一个大节,过完宫里就会开始沉寂下来。
经过半个月的闹腾,宫里的人也都有些疲倦了。
贵妃也有些支撑不住,参加了白日的祭祀跟大宴后就感觉腿都有些弯不起来,一弯就钻心的疼。
徐嬷嬷拿着热毛巾给她烫,再伺候用了几个药丸子。
医女在下面给她扎针。
扎完了贵妃还是觉得有些僵直。“可还有其他法子?”
医女思量了一下摇摇头,“娘娘,奴婢医术不精,还是叫太医来看看吧。这腿上的毛病拖久了,可难好。”
贵妃摆摆手,让她先下去。
“算了,再过一两天。”
宫里从三十起有避讳,从新年到十五,为了吉利,一般大小病都不从外面叫太医。为了避免触皇爷霉头,宫妃们就是不舒服,也就是吃些药丸,或者叫自己殿里的医女看看。
徐嬷嬷眼看劝不动,只得继续给她按摩。
“等下的灯会娘娘就别去了吧。”
贵妃点点头,“衡儿从太和殿那边回来了吗?要是回来了就摆宴吧,晚上的灯会就让他带孩子们去看一看吧。”
十五这天的灯会最漂亮,该让孩子们看看。皇爷会出席,要是能让皇爷看重,对孩子们是好事。
徐嬷嬷应了下来,“老奴等下就去知会王爷。”
伺候完了贵妃,徐嬷嬷就去了正殿门口,没多久,就等到了越衡。
她连忙上前回了话。
越衡先去正殿看了贵妃,确认没有大事,这才去了偏殿。
晚上贵妃不出来用饭,小宴就在偏殿摆了,徐嬷嬷带着人在一旁伺候。
王妃不在,柳凤然也照样起来给越衡布了菜,赵侧妃也起来倒酒。
越衡用了两杯,就让她们也坐下一起用。
“娘娘殿里,自在些无妨。”
柳凤然觑着他杯子,垂下了眼眸。“是。”
她坐了下来,手都有些发抖。受孕的日子快过了,今天是最后的机会,已经容不得她多想。
前两次的和胎药都下了,这次的是引情的,用的是凤钗口中含的那粒珠子。
因着东西小,一进去就融化了。
也不知道放的分量对不对,会不会出什么差漏。
等到一餐饭用完,柳凤然都有些昏昏然,没吃下多少东西。
脑子里一直在东想西想,一边想着药效什么时候发作,一边又想着凤钗要怎么处理。
是在宫里,还是等回去?
她原本抱着一腔雄心壮志,但此刻真的成事了,她脑子里却是一团乱麻,怎么想都害怕。
就怕中间出纰漏。
只得将心思一压再压。
用完了膳,越衡先去内殿更衣,等下再带孩子们出去看灯会。
柳凤然跟赵侧妃就留在了偏殿。
其余人都走了,赵侧妃就打算问问柳凤然等下要不要一起去更衣,却看到柳凤然脸色有些不对。
“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柳凤然有喘症,以往在宫里也出过病情。王妃以前带她们进宫,都会让她多帮衬点。
徐嬷嬷在一旁听了,也关心的上前来,见她脸色不对,连忙道:“柳娘娘,可是上不来气?”
她琢磨了一下,“娘娘殿里还有您上次吃的药,老奴这就去拿。”
柳凤然咽了口口水,僵硬的道:“是有些晕,不过不是大事,还是别惊动了娘娘。”
她托徐嬷嬷来杯热茶,“我缓一缓,就好了。”
徐嬷嬷以为柳凤然是有些顾忌不吉利,再看她就是面色白了些,其他都还好,进气也平稳,也就放了些心。
“好,老奴这就去。”
等去了茶房,除了热茶,她还特意让茶房给每位主子都上了碗燕窝。
用过茶,喝了点燕窝,柳凤然心情平静了一点,手也不再发抖。
开始想起了后续应对。
那引情酒为了避嫌,她也用了一杯。如今她觉得还好,王爷应该也问题不大。
她打定了主意,再过一刻钟就去找越衡,那时想必也差不多了。
第109章
付德审讯
一刻钟之后,柳凤然就借口胸中憋闷,去外走走。
赵侧妃还得照顾孩子们,只得道:“虽则是娘娘殿里,你身子现在不爽利,还是得小心些,带上人吧。”
柳凤然皱眉,有些嫌她啰嗦。“没事。”
她带着两名宫女去了后殿。
在后殿随意看了看花灯,就往偏殿那边走去。
她在朝奉殿长大,路都熟悉,没两下就从穿廊到了贵妃专门给越衡留的房间,平安堂。
两名宫女只当她是找王爷有事,对了一眼也都没说什么。
这位毕竟是王爷侧妃,又是贵妃侄女,就算是想去跟王爷邀宠,也不算大事。
到了门外,柳凤然心中更加激动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引情酒发挥了效力,离得越衡近了些,她觉得心中有一点点燥热。
见门开着,也没让宫女通报,自己先提脚走了进去。
结果一进去,就见到了让她不敢置信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