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元璋马皇后张邋遢 本章:第1273章

    “是这个理儿,就是觉得你做个教谕有些屈才。”李青叹道,“起步太低了,很难进入权力中心。”

    海瑞愣了愣,继而哑然失笑:“权力中心……海瑞从未想过,大明人杰地灵,人才济济,海瑞何德何能,哪敢痴心妄想。”

    “干嘛妄自菲薄?”李青说道,“学问高,也不见得就能做好官,品性和能力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海瑞笑了笑,“教谕也不错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我觉得挺好。”

    李青轻笑点头:“我也就一说。”

    “对了,时下南平的学塾建立,正如火如荼吧?”

    海瑞微微颔首,道:“先生消息真是灵通,不过建设才刚开始,选址还没全部敲定,暂时算不上如火如荼。”

    顿了下,终是忍不住好奇,问道:“一晃多年不见,先生似乎没有丁点变化,真是……与众不同啊。”

    “我是个道士,养生功夫一流。”李青张口就来。

    海瑞却是不信。

    养生功夫再玄妙,也万达不到如此效果,这根本不符合常理。

    不过,李青既不愿多说,他自不好多问,只是笑了笑,道,“这样啊……”

    李青挠了挠头,索性道:“行吧,告诉你也无妨,其实我是……”

    李青压低嗓音,道:“永青侯!”

    “啊?”

    “学塾建立期间,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你放开了去干,大胆的干,永青侯为你撑腰!”李青说道,“真就是遇上大事,到了京师报上我名,好使!”

    早在宣德朝,朱瞻基就作出规定,无特殊情况,地方官没有问斩之权,需经由皇帝本人勾决,才能行刑。

    如此,旨在剥夺地方官生杀大权,也是为安定地方。

    尤其是像海瑞这种正儿八经的官儿,哪怕真就犯了死罪,也必须得槛送京师,审明案情之后才能动刑。

    李青与海瑞的相处不算长,可也不算短了,对其人品还是有信心的,如此,只为给他一颗定心丸。

    可海瑞却觉得李青是在胡诌。

    李青若真承袭了永青侯,成为李家的掌舵人,怎会这般清闲?

    李家家主放着偌大的产业不经营,跑来南平这个小地方行侠仗义……这不是开玩笑嘛。

    家乡承了李青的情,海瑞不好说伤人的话,只是道:

    “海瑞做事只求无愧于心,与是否有人撑腰无关,学塾建立期间,任何人胆敢搞破坏,海瑞都会一视同仁的严办,不管是谁!”

    嗓音不大,语气决绝。

    “可我真是永青侯啊。”李青有些无奈。

    “……”

    海瑞没否定,神情却在说‘你看我信吗’?

    “算了,你爱信不信吧……”李青无奈道,“就算我好心提醒,真要是刀架在脖子上,马上砍头时,你不妨死马当活马医一次,兴许有奇效。”

    海瑞苦笑道:“先生怎就笃定海瑞会犯死罪,会被槛送京师呢?”

    李青默了下,道:“人心叵测,凡触犯利益,必会遭人仇视。”

    顿了顿,“当然了,主要是你级别太低了,哪怕你是个知县我都不会如此,教谕…终是不入流。”

    海瑞哂然一笑,道:“事要做,但海瑞也不是迂腐之人,官场险恶的道理还是懂的,自不会让自己身陷囹圄。”

    “还挺自信……”李青失笑摇头,“行吧,就当我咸吃萝卜淡操心。”

    海瑞:“……”

    海瑞改换话题,问:“先生是特意来南平,还是路过?”

    “可能是路过,也可能会在此住上一段时间。”李青笑呵呵道,“行侠仗义嘛,自然是哪里不平去哪里。”

    海瑞由衷道:“先生当真潇洒!”

    “只是偶尔潇洒,大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李青笑着说,“只要是人,无论是谁,哪怕皇帝,也无法由心由己,为所欲为。”

    海瑞怔了怔,微微点头,轻叹道:

    “先生本可尽享荣华富贵,却为了正义奔波劳苦……不知羞煞了多少大明官员。”

    李青笑吟吟道:“我也是大明的官啊,虽然皇帝经常不发俸禄。”

    海瑞愕然,接着有些不悦的说道:“不可谤君!”

    谁诽谤他了?李青翻了个白眼儿,不过也知道跟海瑞掰扯不出个所以然来,正统的儒生,不允许人说皇帝坏话。

    “如若有机会,还是尝试着再考一次吧。”李青说道,“记得当初我与你说过,要做官,做大官。举人上限有限,想一舒胸中抱负,还是要进士才行。”

    海瑞默然,叹道:“用功与否,跟可否金榜题名没有绝对关系,海瑞非是天才,家境也算不得殷实,今已不惑,人生已过大半,实不敢再蹉跎光阴了。”

    李青想了想,不再相劝,专心吃喝。

    不是好的就是对的,海瑞如此选择,也算不上错。

    好一会儿,待他告一段落,海瑞问道:“先生总不会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吧?”

    “当然不是,我没那么勤快,春上时还在金陵呢。”

    海瑞提起酒壶,为他斟上酒,问道:“能说一说蒸汽船的进展吗?当然了,先生若觉为难,就当海瑞没问。”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李青笑道,“你是想问蒸汽船的出海能力,对吧?”

    海瑞微微点头。

    “进展还不错,在经过一系列优化之后,如今的蒸汽船,已具备在东南诸国航运的能力,目前正在铸造,用不两年便能投入使用。”李青说。

    海瑞精神振奋,随即沉吟道:“那现有的蒸汽船是不是就落后了?”

    李青颔首:“届时,一部分用于大明内部,不过大明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多余部分卖给交趾、朝鲜、吕宋等几个对大明尤为忠诚的藩属国。”

    “这样会不会……啊,海瑞就一说,先生可听可不听。”海瑞沉吟道,“我是觉得,如此,会有技术外流的风险。”

    李青轻笑道:“不是什么都能照葫芦画瓢的,别说卖蒸汽船,就是把图纸卖了,没有大量的时间,那些人也学不会。”

    “实不瞒你,蒸汽机的图纸,多年前就流到海外了。”李青说道,“从李家上交朝廷,朝廷无偿开源,公布给所有人的时候,就有人为了蝇头小利,把图纸给卖了。”

    “啊?”海瑞大惊,继而愤然,“人……怎能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什么好奇怪的,也犯不上生气。”李青说道,“这世上就没有绝对的秘密,蒸汽机技术早晚会被人学会,倒不如想开些,能赚钱的时候多赚些,多攒下些家底儿,以应对未知风险……”

    第483章

    世人喜欢对比

    听完李青的讲解,海瑞逐渐释然,继而欣然。

    “大明如此,真是……难得啊。”海瑞由衷道,“今我大明,说远迈汉唐,一点也不为过。”

    “是挺难得,这么恶劣的气候之下,还有如此一幕,真心不容易!”

    李青感慨道,“基本盘扎实,皇帝英明,群臣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还是肯做事的,大明的底蕴很厚,哪怕之后遇上不可抗力的大灾,也能坚挺下来。”

    海瑞缓缓点头,轻声道:“如若君臣关系再缓和些,如若皇上听劝不再玄修,一心扑在治国上……就更好了。”

    李青默然道:“其实,皇帝修仙也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我。”李青指了指自己鼻尖儿,道,“我骗了他。”

    “?”

    海瑞更懵了。

    李青哈哈一笑,打了个饱嗝儿,道:“多谢款待,哦对了,再做一次自我介绍,我叫李青,李青的李青。”

    海瑞愕然。

    李青却是径直走了出去。

    海瑞想跟上,却因还未付钱,只好先去结账,等走出饭馆儿时,早已不见了李青身影。

    “李青的李青……”海瑞喃喃重复,双眉拧着。

    突然,他想起多年前,与李青第一次相遇时,他问李青的一个问题。

    ——子孙怎能与祖宗同名?

    当时李青的回答是——李家不忌讳这个。

    那时,他只觉荒诞,也没去深究,可现在思及……李青当时那张口就来的神态,随意到根本不像儿孙提及祖宗时,该有的神态。

    十分不正常!

    多年不见,未有分毫变化。

    皇帝玄修是因为他?

    我叫李青,李青的李青……

    海瑞面露惊容,难以置信,喃喃道:“这怎么可能,这也太……荒诞了……”

    这一刻,海瑞很想找李青问个清楚,可惜,李青早已消失在人海,不知去了何处。

    海瑞思绪复杂,不禁又想起了更古早的永青侯,金陵李家之前的永青侯,好像……也叫李青。

    好像只叫李青。

    同样没有字,没有号……

    好像那个李青也是个道士,最初是给孝慈高皇后诊病……

    海瑞懵了一阵儿,继而急急赶回住处,去找相关记载。

    太祖实录有关于李青的信息资料记载,这并非什么秘密……

    ~

    李青继续有目的地赶路,祈祷着能与小师弟们相遇……

    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黑之后,李青在即将开建的学塾附近庙中,见到了小师弟。

    “大师兄!”

    “你们可让我好找……”李青四下瞅了一圈儿,道,“怎么就你一个,其他人呢?”

    “都出去了,我留守。”道二十一喜道,“大师兄,你忙完了?”

    “忙完了。”李青微笑点头,走上前,一屁股坐在地上,问,“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们都去哪儿逛了?”

    “一直在福.建,没去过其他地方。”道二十一说道,“起初依照大师兄的建议,一直在沿海地区,以防倭寇来抢劫,不过,我们连续走动了半年多,也不见有倭寇来,多方打听,百姓也都说没见过倭寇劫掠,我们便将重心放在保护学塾上了。”

    李青微微点头,道:“辛苦了。”

    “这也是修行的一种,谈何辛苦?”道二十一笑了笑,“不过,我们这些师弟也修行不了太久了,前些时日俺们师兄弟还商量来着。”

    “商量什么啊?”

    李青笑问,从布囊里取出一个烧饼递给他。

    道二十一接过,咬了一口,说:“商量着等大师兄你来,咱们师兄弟再走一程,之后,俺们就回武当山,清闲清闲,倒不是怕辛苦,只是……岁数渐渐上来了,总不能一直漂着吧?”

    李青微笑颔首:“确实,修行千万种,这只是其中之一,怎么开心怎么来。”

    “本来也没有不开心,只是年纪大了,想放缓一下修行节奏。”道二十一笑着说,转而道,“对了,记得大师兄说过,你的秘密许多人都知道了,何不……让咱们武当的众弟子也知道?”

    “这个……”李青有些迟疑,“你真这样想?”

    “我们师兄弟都这样想。”道二十一点头,道,“非是我们觉得武当弟子个个道心坚定,只是觉得……人轻易不会去追求长生,不是不想,而是太虚无缥缈了。”

    “我想,那些知道大师兄秘密的人,也没有希冀长生,甚至都没求你什么,对吧?”

    李青怔了怔,微微点头:“确实。”

    “那些人不会,咱们武当弟子自也不会,连祖师都……人之寿命,终有尽头,这是常识,也是世人共识。”道二十一认真道,“大师兄所图甚大,所求甚广……未来,终究是要用武当众师弟,道士终要下山……何必藏掖呢?”

    李青默然,久久无言。

    “大师兄这是又要见外了?”

    “呵呵……我不是见外,只是……”李青苦笑叹道,“多少有些顾虑。”

    道二十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可顾虑的,皇帝知晓,百官知晓。朝廷知晓大师兄的底细,可武当山并没受此影响,未来武当弟子知晓,也不会给武当山带来灾难。”

    “临时选拔,远不如时刻储备着,随时想用,随时能用!”道二十一劝道,“大师兄何必见外,何必非要一人扛?咱们武当的教义,本就有救死扶伤一项。祖师医道双修,下医医病,中医医人,上医医国,这是祖师衣钵,也是武当弟子的义务,不是吗?”

    李青沉吟半晌,缓缓道:“我再考虑考虑吧。”

    道二十一点点头。

    “对了,现在学塾建立期间,恶性破坏事件还多吗?”

    “不多了。”道二十一轻轻摇头,“至少,好久都没遇到过恶意放火的了,士绅大富对此还是敌视,但手段却没那么极端了。”

    李青好奇问:“现在都是用什么手段?”

    “动摇读书正确的观念。”道二十一说道,“大师兄你也知道,读书没办法从事生产,对一般家庭的父母来说,这是莫大的损失,再者,大多数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读书,不患寡,患不均……”

    李青对此并不意外,这是百姓的痛点,也是事实。

    即便士绅大富不制造舆论,也不会掩盖问题。

    “不过,读书出人头地这个观念更深入人心,大多数家庭,都会选一个聪明的,来搏一搏。”道二十一说道,“毕竟,时下读书的成本降低了太多,并非不能承受,多数家庭,还是愿意让孩子读书的。”

    “至于平衡孩子之间的矛盾……百姓也有应对之法,比如平均法,都读书,但都只读三两年,不偏不倚;比如选择法,读书的人不能分家产,分家产的人不读书……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不读书的孩子,继承家产延续香火,还能让读书的孩子去搏一下,万一出头,一家人都能沾光……”

    道二十一说道:“总而言之,没有和和气气,也没有苦大仇深,只是各种妥协之后的……凑合!当然了,士绅大富的蛊惑也是有效果的,确有一些父母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

    李青吁了口气,微微点头。

    “大师兄莫过于失望,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时候,也不能怪那些短视的父母,毕竟穷地方还是挺多的,哪怕江浙,也有贫困的城县。”

    李青轻轻颔首:“这我知道,一直都知道,不是失望,也非是恨铁不成钢,只是……有些唏嘘。”

    道二十一安慰道:“古往今来都这样,其实也没什么,百姓都习惯了,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足,对比祖辈,现下的日子好多了。”

    “修行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地方,师弟觉得……百姓自以为的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百姓都喜欢对比,不论贫穷富贵。”

    “对比?”

    “嗯。”道二十一笑着说,“比如一个祖上没地的人,置办了几亩地,那叫一个开心、满足;再比如吃喝不愁的富家老爷,祖上比他现在阔多了,明明顿顿好吃好喝,也是满脸愁容……类似的例子太多

    了,数不胜数。”

    “基于此,师弟以为,幸福并不是过得多好,而是过得比以前好!”

    李青怔然……

    良久,赞道:“你这个总结很经典,嗯……确实,幸福感跟物质生活并非完全正相关,更多体现在心态上。”

    道二十一笑道:“这些年下来,师弟也算是行万里路了,哪能一点不进步?”

    “哦?哈哈……”

    李青开怀大笑,笑了几声,又喟然道:“我这个武当大师兄,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大明,对得起皇帝……却唯独对不起你们这些师弟,没有尽到做大师兄的职责,一直都是甩手掌柜。”

    道二十一:“自家人,不见外。”

    李青怔了怔,颔首道:“好,自家人,不见外!”

    李青深吸一口气,道:“等回了武当,我的秘密……就与众师弟们说吧。”

    “嗯,好的。”道二十一笑呵呵点头,“大师兄早该分一分担子给师弟们了,整日待在山上可不是修行。”

    第484章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27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273章并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