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元璋马皇后张邋遢 本章:第1290章

    知县说道:“其实,现下城中的百姓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一起赈。”李青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啊。”知县苦笑道,“粮仓囤放的粮食是不少,可架不住百姓更多啊。”

    “你做了十几年的知县,也是大地震的亲历者,灾民几何,粮食消耗几何,当有个大概预估。”李青说道,“你就直接告诉我,能撑多久。”

    “最长十五日。”

    “那就十五日,十五日之后,我保证会有粮食补充进来。”

    “万一……”

    “没有万一,这种事上能开玩笑?”李青安抚道,“你不过是个知县,我可是永青侯,你觉得我会放着好日子不过,拿着李家至今积攒的名誉去豪赌?如若没有绝对的把握,我还不如在家享福呢。”

    知县想了想,确是这个理儿。

    “下官相信永青侯爷,不过……”知县认真道,“下官必须要提醒您,这里是灾区,这里的百姓是灾民。古人云: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灾民可不会讲道理,甚至都不是人了,能吃上饭,下官是知县老爷,吃不上饭,下官就是杀千刀的狗官。哪怕是您,哪怕朝廷……也震慑不到他们。”

    “现在这情况,下官勉强还能镇压的住,可一旦灾民进城……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让百姓吃上饭,一好百好,要么……下官脑袋挂起来,全城暴乱。”

    知县神色凝重道,“恕下官冒犯,届时哪怕是你,也一样无法幸免,只会与下官一样的下场。”

    李青微微点头:“我不是养尊处优,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你说的这些我自然知道,我不会死,你按我说的做,也不会死,信我否?”

    “唉,除了相信永青侯爷,下官还有别的选择吗?”

    知县苦涩一笑,“哪怕您不来,终究还是要走这条路,只是早一步晚一步的问题,如您之前所说,下官逃不掉,只能与华县共存亡,只是……下官也不想死,下官也想活啊。”

    “呵呵……放心好了,不会让你死的,你死了我会更累。”

    说话间,李青将装满饼子的麻袋背在身上,道,“与我一起来的那个李太医,对预防瘟疫一事上非常擅长,要配合他的工作。”

    “是。”

    李青调整了下麻袋,问道:“粮食告罄之前,你可否能应付涌进来的灾民?”

    “还是那句话,有粮食,下官就是知县老爷!”

    “好!”李青说道,“只要你言行一致,此件事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言罢,不管知县作何反应,扬长而去……

    背着一个麻袋,比背着一个人速度快了太多,没一会儿,李青就到了之前给他指路的区域。

    然后开始挨个分发……

    “一人一个,吃了进城,城中知县老爷正在赈粮,进了城就能活……”

    奄奄一息的灾民拿着分到的饼子狂啃,仿佛在吃天下间最美味的食物。

    片刻间,便全都解决了,接着,眼冒绿光的盯着李青,准确说,盯着他扛着的麻袋。

    李青没有心慈面软,直言道:“进城才有饭吃,不想饿死,就进城。”

    “路远,再给一个吧。”给李青指路的老人祈求道,“俺们都好久没吃东西了,没力气啊。”

    李青默了下,又给每人分发了一个,道:“知道咋进城吧?”

    “知道知道,县城那么大,好找。”

    “俺进过城,知道怎么走……”

    “大老爷,能再给一个吗?”

    人群嘈杂,说话间,就又给消灭了第二张饼子。

    没人给自己留余,不知是太饿了,还是怕不吃进自己肚子里,就会落入别人之口,孩童没啃完的饼子,也很快被爹娘给解决了……

    李青心中五味杂陈,一言不发,扭头便走。

    接着,李青又去了之前就发现过的灾民聚集处,挨个发饼子……

    不幸中万幸的是,地震虽大,破坏了道路,甚至诸多地方地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灾民大多都还是知道如何进城。

    灾民不进城,主要是怕被城里的老爷打杀,却忽略了地震如此猛烈,城里的富家老爷根本没时间招募打手,去对付他们。

    这也不能怪灾民,历来天灾,富家老爷鲜有被百姓劫掠的例子。

    惯性思维下,才造就如此一幕。

    不然,华县知县再有能力,也阻挡不了大量百姓进城。

    不过现在得知知县老爷正在赈灾,进了城就有饭吃,就能活,灾民自不会再犹豫,没一个人怀疑李青的话。

    无他,除了相信李青,他们没有第二条路走。

    其实,相比李青发放给他们的饼子,‘进城能活’四个字的效果更大。

    在求生欲的加持下,哪怕没有饼子,这些灾民也会榨干所有力气去进城……

    一麻袋饼子很快告罄,李青却没有回去再取,而是根据知县给他的册子,推算个大概之后,去核对难民所在地。

    一个人赈灾的效率太慢了,找到灾民所在,再动员更多的人来赈灾,才是正确选择。

    李青在华县地界川流不息……

    随着持续探索,李青对地震的恐怖有了更深的认知。

    大地吃人。

    不是一个一个的吃,一吃就是整个村子……

    来不及为逝者悲伤,一边找人,李青一边标记,没日没夜……

    地震发生至今,已有三个月了,但幸免于难的灾民,仍有许多在顽强的活着,艰难的活着。

    至于是怎么活到现在的,李青不去想,也不敢去想,一向悲观的他,此刻只能乐观。

    至少……还活着……

    数日的不眠不休,李青的足迹总算布满了整个县,随后立即回城……

    城里已有一些灾民涌入,粥棚也撘建好了,正在有条不紊的施粥,准确说,施的是面糊糊,用土豆粉、红薯粉掺杂少许米面,一通熬制而成。

    至于馒头、米饭,是小吏、杂役,以及投靠知县老爷维护治安的青壮,才有资格享用。

    灾民则只是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

    阶级的划分固然不公,可若不如此,这偌大的县城只会陷入毫无秩序的混乱。

    这种时候,先让更多人活着,就是最大的善了。

    知县老爷还是那个知县老爷,人前官威十足,悲天悯人;人后,该吃肉吃肉,该喝酒喝酒。

    不过都是在背地里,从不吧唧嘴。

    情势如此,李青自不会挑他的毛病,还给予了一些肯定,做了些承诺。

    乱世之中,这样的人才是可堪大用者。

    李青将自己又重新标注过的册子,交给知县,又交代了些事。

    接着,李青找到李时珍,问询病疫之事……

    李时珍说道:“这几日下官在城中逛了个大概,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好上许多,就目前而言,并无瘟疫的迹象。”

    李青却是知道,没有瘟疫是华县知县太果决。

    城外的大地裂缝中,可是填了不少人,有一些明显是在没死透的时候,就给填了进去……

    李青吁了口气,道:“朝廷的赈灾物资还要一段时间,灾民却是马上就要大举进城,你可有暂时的应对之策?”

    “下官已让知县划分了隔离区,也收集了不少生石灰,暂时顶一顶还是可以的。”李时珍叹道,“幸好秩序还在,没有彻底乱起来,情况不算太糟糕。”

    顿了顿,“侯爷可有收获?”

    “收获自然是有的,正式大规模赈灾,马上就能提上日程。”李青说道,“咱们在此地待不了多久了,之后还要去其他遭灾严重的地方。此地粮食坚持不了太久,我先去解决粮食问题,你也抓紧一下时间,早些解决好这里的隐患,咱们去下一站。”

    李时珍点点头,问道:“侯爷这就要走?”

    “时间不等人,快一点,就能多救许多人,你也辛苦一下。”李青说道,“等此件事了,我向皇帝给你邀功,最起码升你做个太医院院判。”

    李时珍微微摇头,道:“此次之后,下官不想做官了。”

    “啊?”

    “做太医,救不了民。”李时珍语气坚定的说,“下官要修一部医书来,可以治疗诸多病症,包含诸多药材、药方的医书!”

    李青怔了怔,问:“真决定好了?”

    李时珍颔首,深深一揖,道:“到时候还请侯爷为下官说句话,好让皇上同意。”

    “既如此……我会说的。”李青哂然一笑,“既然你不要官,到时候就让皇帝赏你一些钱,你也好专心致志的修书。”

    闻言,李时珍大大松了口气,“多谢侯爷成全。”

    “这有什么……”李青微微摆手,叮嘱道,“想救民,要先保护好自己。”

    李时珍:“会的。”

    “嗯,我先走了,记得多安抚一下知县,粮食告罄之前,我一定回来。”

    李时珍微笑点头。

    第507章

    收割巨富

    告别李时珍,李青火速前往西安府……

    早在一个多月前,朝廷的赈灾政策就开始执行了,都是就近调的粮,这会儿就算没彻底落实,至少也能匀出不少粮食。

    西安府距离华县并不远,不过两百里的路程,赶一赶时间,不至于让城中百姓断了粮……

    再者,知县的十五日期限,是相当保守的数字。

    按照他的赈灾力度,二十五日都能坚持到。

    …

    西安府。

    相距华县不过两百里,灾情却比华县轻了太多太多,地震不是整片震,而是连着一条线在震。

    那边惨绝人寰的一幕,并未在这里发生,虽然房倒屋塌的情况也随处可见,却没看到大地吃人的现象。

    这让李青稍稍好受些。

    来到知州府衙,发现朝廷赈灾的官员已经到了,见到李青这个煞星来,不由得心下一凛。

    西安知州不知李青,还摆了下官架子,京师来的御史、员外郎,却是不敢怠慢分毫,献媚的同时,不忘为自己表功……

    大略了解了下这边的情况,李青道出来意:

    “华县处于地震中心,情势最为危急,时下粮食已经告急,最多还能撑五日,速速派人去支援粮食,晚了,饿死了人,城中大乱,你们罪过可就大了。”

    “五日……”

    西安知州知道了李青的来历,不敢再自持,干巴巴道,“侯爷,五日怕是……难啊!”

    “这里有钱有粮,还有卫所,不过两百里路……想想办法还是能克服的。”李青直接扣帽子,“华县在西安府辖下,你辖下的城县遭灾如此严重,地震到现在,你可有援助过?”

    “这个……”

    西安知州干巴巴道,“永青侯爷,之前朝廷的赈灾政策还没落实到这里,下官……只能保大舍小,也是有苦衷的啊!”

    “现在还有吗?”

    “下官……没有了!”

    “没有就好。”李青看向京师来的御史、员外郎,道,“本侯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赈不好灾会有什么后果……总清楚吧?”

    “清楚,清楚。”二人连连点头。

    李青微微颔首,问:“卫所那边可有厂卫?”

    “有的,我们一起来的。”工部员外郎连忙道,“下官可为永青侯带路。”

    “不用了,把喝茶的时间用在赈灾上,才是正经。”李青吁了口气道,“我之后回来检查,若发现你们再这般松弛,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下官没有……”

    “嗯?”

    “下官定尽心竭力,不敢懈怠分毫。”二人不敢再辩解,生怕这煞星暴起伤人。

    李青不再多言,扭身便走。

    西安知府好奇问道:“两位钦差大人,永青侯怎地这般年轻?莫不是,永青侯李信之后隔代世袭?”

    “呵呵……这就说来话长了。”工部员外郎捋了捋胡须,正欲显摆一把,却听远远传来一道声音。

    “说来话长就别说了,好好做事才是正经,当心祸从口出!”

    工部员外郎一滞,忙止住话头,转而道:“干活干活,赈灾赈灾……”

    …

    地方上的官员,知道李青秘密的并不多,也就南直隶知道的多些,不过,李青有玉牌在身,又有京师的厂卫‘鉴定’,指使卫所积极往华县输送粮食,还是可以的。

    做了双保险之后,李青便又去了下一个受灾严重的城县……

    距地震发生,已三月有余,朝廷第一批的赈灾钱粮,也陆续到了地震不太严重的地方,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就近补给的方式,从先收到赈济粮的地方搞粮食。

    当然了,不只李青一个人这么想、这么做,朝廷赈灾之初,就是这么规划的,也有相关的明文规定。

    执行起来并不难,只是地方官缺乏安全感,在没保证好自己足食的情况下,不肯轻易去赈济别的地方……

    基于此,李青只能暴力施压。

    好在朝廷第一批下派的官员都已就位,好在几处受灾城县的知县老爷,也是华县知县那一款,个个秉承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反而让秩序得以存续,没有陷入彻底混乱。

    在李青接二连三的插手下,秩序开始重新朝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

    ~

    京师,大街小巷,张贴着大大小小的功德榜。

    大小官员,富绅商贾……个个榜上有名。

    同时,商会成员也接收到了八百里加急的传唤,在厂卫的保护下,火速赶赴京师……

    朱厚熜公平公正,连李家都没放过。

    不过大半个月的功夫,就将商会的所有成员,一整个聚拢到了朝廷。

    不过,也不是所有大富都有资格见到皇帝的,大多都是内阁三学士、六部六尚书接待,负责做思想工作。

    只有大富中的大富,才有幸进宫,于国师殿觐见皇帝。

    诸如:金陵李家,苏州安家,保定府沈家……

    这些都是家资千万级的巨富,也是在相当程度上关乎大明财政税收的大家族,不过九人,贡献的商税就抵得上大明总税收的两成有余。

    富得流油,都不足以形容这些人。

    御座上,朱厚熜瞧着这些个大富,控制不住的去想……要是都抄了,那该是多少银子啊?

    好想咬上一口……

    朱厚熜强压下杀鸡取卵的冲动,清了清嗓子,说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尔等有今日,既是朝廷的恩赐,也是百姓的付出,若无佃户、工人……你们又怎有如此大的家业?”

    对这些人,朱厚熜装都不想装,也就一个金陵李家,让他多少有些忌惮,不过大难在即,他如此,李青也不会如何。

    皇帝如此直白,一群人便是想打马虎眼,也没了话术,只好一个劲儿的点头称是。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29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290章并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