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元璋马皇后张邋遢 本章:第1334章

    “这般排斥对吧?”李青笑了,“这只是你觉得,事实上,你甚至都没有设身处地的为他想过。”

    王氏愤然道:“侯爷如此说,未免太欺负妾身了,成亲以来,妾身对丈夫的关怀……”

    “你说的关怀都是外物,男人真正需要的关怀更多是情绪。”李青纠正她的观念,道,“世间没几个男子不喜欢温柔的女子。”

    “温柔能当饭吃吗?”

    “不能,但男人喜欢啊。”

    王氏一滞,气郁无言。

    李青话锋一转,不再针对,“夫人是将门之女,秉承巾帼不让须眉的价值观念这本不为错,我也不是腐儒觉得女人就必须三从四德才好。”

    “能力强当然不为错,且理当被推崇、被赞誉,可通过压迫丈夫彰显自己能力强,这就不对了。”

    “你或许会觉得……只要你丈夫不往外说,就没人知道你的强势,自然也不会丢面子了,可你的强势严重危害到他身心健康、他又状告无门时……自然而然想找个人倾诉。”

    “还有,即便他真就能忍住,日常生活中就不会露出破绽?”

    “过往就不说了,单就当下而言,你若还如此,即便普通士卒难以察觉,与你夫君亲密相处的亲卫呢?”

    李青冷然说道:“我相信不用太久,你丈夫怕媳妇的名声就能在军中传开,戚继光来此地任职、为朝廷练兵,是我的举荐,也是为国效力。若因夫人影响了他在军中的权威,于公于私,我都绝不允许。夫人若觉我过分,那就这么认为吧,我无所谓的,倒是夫人你……”

    李青呵呵道:“戚继光真就休了你,你又能怎样?”

    王氏眉头一拧,习惯性的便要说出“他敢”。

    李青先一步发难,冷哼道:“他为何不敢!?”

    “你知不知道一员屡立战功的虎将,一个能力出众的帅才,于朝廷、于皇帝来说有多重要?莫说你这个妻子确有问题,就是丁点没有,他无缘无故休妻,你又能怎样?”

    “是回娘家告状,还是向朝廷告状?你父亲敢为你主持公道吗?朝廷会为了你去动一个国士吗?”

    李青冷冷道:“你强势?呵呵,其实你一直都是弱势的一方,只是不自知罢了。”

    言罢,李青端起茶杯,借着饮茶的空档又补了句:“话说的难听,夫人担待一下。”

    接着,便不说话了。

    李青只顾着说教,也忘了药方之事。

    王氏也忘了是来讨方子的,挨了一顿训斥,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直到戚继光再来。

    “侯爷,您跟内子说了什么啊?”

    李青恨铁不成钢道:“怎么,想为她打抱不平?”

    “呃呵呵……侯爷误会了,我就是比较好奇。”戚继光搓着手干笑道,“刚她回去……哎呀,你是不知道,哭的跟个女人似的。”

    李青都惊呆了。

    嘴角抽搐半晌,讷讷道:“难道要哭的像个男人?”

    戚继光:-_-||

    “我的意思是哭的很女人。”

    李青挠挠头,一时没搞懂两者有什么区别。

    “你感觉如何?”

    “我感觉……她好像变了些。”戚继光摸着下巴沉吟道,“具体说不上来,但感觉是这样,侯爷你刚才都跟她说了啥啊,跟我也说一下,回头我好用上。”

    李青面无表情道:“我说你想休她,随时能休。”

    “啊?这……这我哪敢啊?”戚继光讪讪道,“别的呢?”

    李青实在不想搭理他了,简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我说

    ,你真就这般怕她吗?”

    “呃…,也不是怕……就是,习惯了。”戚继光苦闷道,“她一放高腔,我就本能的哆嗦,实在是……改不过来啊。”

    李青气郁又心累,叹道:“你就是活该,你有今日还真不能怪你媳妇儿,我就不该可怜你,我也真是贱得慌……”

    很少破防的李青,这下真的破防了。

    戚继光悻悻道:“侯爷你看你……我这不是专门道谢的嘛,你就教我两招呗。”

    “教不了一点儿,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诸葛孔明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您这话可就伤人了啊。”

    “还伤你,我都想捶你……”李青一句也不想在这方面跟他废话,“日子过得好、过不好,都是你的命,我不管了,但有一点要说清楚,万不能因私误公!”

    戚继光神色一肃,认真道:“这点请侯爷放心,事关军机大事,下官宁死,也绝不屈服!”

    “呵,呵呵,呵呵呵……”

    “侯爷何故发笑?”

    李青喃喃道:“你就没想过反抗吗?”

    “想过啊,想过很多次呢。”

    李青一言不发,提笔蘸墨写下药方,打发道:“滚滚滚,赶紧给你媳妇儿抓药去。”

    “哎,成。”戚继光喜滋滋接过,颠颠儿去了……

    李青靠在椅背上,郁闷了好一阵儿,才自我安慰道:

    “怕媳妇儿就怕媳妇儿吧,连老朱、老四他们几个都怕媳妇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军机大事上戚继光还是拎得清轻重的,至于受欺负、受压迫……不值得可怜,活该他如此。”

    ……

    受戚继光所托,李青并未因心情不爽就立马走人,秉承着医者的操守留住了一段时日。

    王氏到底听进去了李青的话,有了很大转变。

    李青虽不知夫妻的私生活,可单就戚继光压抑不住的上翘嘴角,就足以说明一切。

    如今一幕,李青不禁暗暗感慨:“如若没有我李青,戚继光这辈子怕是要遭老罪了。”

    留住了十余日,王氏的调养也有了初步效果,李青一刻也不再多待,叮嘱了公务上的事之后,立马走人去了苏州……

    ~

    巡抚衙门。

    再见杨慎,杨慎已然垂垂老矣,须发皆白,皱纹深邃,腰背也略微佝偻,老态尽显。

    遥想当年“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狷狂,以及“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风流洒脱……

    当真是岁月不饶人。

    李青说道:“时间过的真快。”

    “是啊,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还是少年、青年……不想,已经老了。”杨慎亦是感慨万千,

    接着又是一笑,道:“可侯爷依然年轻。”

    李青问道:“可还能胜任?”

    “皇上不会让我舒坦的,我也没办法舒坦。”杨慎苦笑道,“朝廷扩充布政使司之事我已知晓,若我想的不错,皇上这次意在分割南直隶,可对?”

    李青颔首。

    “不愧是杨状元,你可有不同见解?”

    杨慎微微摇头,叹道:“说起来,江南势大,易造成尾大不掉之势的奏疏,还是我上的,今日如此,我又怎会有不同看法?”

    李青想起朱厚熜确实说过一嘴,微微点头,道:“你在江南做了这么久的巡抚,如今大事在即,是不能卸担子,只能再辛苦一下了。”

    杨慎苦笑道:“从我来江南之日起,我的命运就注定了,注定死在江南,注定死在任上。”

    “也不用这般悲观,等这次的大风波平稳度过,我替你跟皇帝说一下情。”

    “其他事侯爷说了自然有用,可这事……怕是也难啊。”杨慎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不管皇上对我是否痛恨,我对他是没什么怨言了,如此皇帝,古往今来又有多少?”

    李青安慰道:“其实,他现在还真放下了许多许多,也未必对你昔日之事耿耿于怀。”

    杨慎哂然一笑:“恨与不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几年,我不能、也不想离开。当然了,我也没几年了,就这样也挺好,侯爷无需为我说情,我亦不想让皇上为难。”

    杨慎叹了口气,幽幽道:“就当是我昔日对皇上不恭的惩罚吧。”

    “你大可不必如此。”

    杨慎兀自叹道:“昔日一腔热血,今时再看……颇为幼稚。”

    李青一时无言。

    往事种种,孰对孰错,还真难以评断。

    当时的杨慎还年轻,面对父亲被迫致仕还乡、皇帝的不遵礼法,那般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哪怕今日再看,亦如是。

    只是当时的杨慎更多是跟着情绪走,如今回过头再去看,其中的错综复杂,一目了然。

    “侯爷无需为慎伤情。”杨慎悠然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于我而言,这何尝不是我之幸运?”

    顿了下,“皇上如此,国之大幸,可若无侯爷你,怕是也没有现在的皇上了。”

    李青笑了笑,颔首道:“皇上如此,确是国之大幸!”

    第571章

    走私的好处

    瞧着这样的杨慎,李青既欣然,又唏嘘,心绪复杂。

    杨慎却是平静淡然,轻笑道:“永青侯对慎已极为照拂,无需如此介怀。古今多少事,又有几圆满?如今求仁得仁,已再好不过,侯爷何必徒增伤感?”

    李青吁了口气,道:“昔日我答应过你父亲,要好生照拂你,之前我以为我做到了,现在看……”

    “确实做到了。”杨慎微笑道,“武有马援,文有诸葛,今我效仿前贤,又怎是憾事?”

    李青哑然。

    “这么说,倒是我矫情了。”

    杨慎笑了笑,转而道:“侯爷可是个大忙人,今日来不光是叙旧吧?”

    李青微微点头,说起正事:“你在江南任巡抚,对江南的走私情况当也了解吧?”

    “了解,不过慎以为这非是坏事。”

    “何也?”

    杨慎说道:“朝廷对海洋贸易几乎完全放开,独日本国除外,主要是因为日本国的银矿资源太丰富了,可自成化朝起,朝廷就对其大开贸易之门,迄今已近八十年,断断续续,零零总总,至少赚了日本国三万万两白银。时下,日本国的银矿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朝廷又不愿放弃高利润,如若再狠厉打击走私,日本国人的开矿热情只会更低。”

    “慎以为,民间走私反倒是好事。”杨慎分析道,“这一来呢,可以刺激日本国人的开矿欲望,这二来呢,可以填充百姓腰包,这三来呢……走私是不交税,可朝廷并不损失什么,反而还有的赚。”

    李青颔首,示意继续。

    杨慎:“百姓走私赚来的钱不交税,可百姓走私赚来的钱再花出去……赚这个钱的商贾要交税,这么算……走私也就不是走私了。”

    “此外,日本国也不只有白银,还有许多可用于交易的东西,就拿珍珠举例,一颗作价一两银子的珍珠,流入大明之后,经过一手手转卖、加工、出售……最终流入市场时,价值可高达五两。”

    “随便一颗珍珠,自流入大明那一刻起,就至少有三到五个大明人获益其中,百姓有了钱自会花销,而商税就是建立在百姓花销的基础上,因此我才说朝廷并不损失什么,至于说还有的赚……也非是无的放矢。”

    杨慎正色道:“全面杜绝走私,朝廷财政收入是可以增加,可经官吏层层转手上交朝廷,再从朝廷层层下放民间,其中的折损……不可谓不大啊!”

    李青说道:“如此等同于既打掉了中间商,又以薄利多销的方式,降低了日本国人开矿成本。”

    杨慎一怔,继而大点其头:“侯爷一语中的!”

    李青思忖少顷,道:“要这么算的话,民间走私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朝廷全面垄断不仅没损失,反而好处多多。可不能这么算,也不能这样想,因为一旦官方放纵,定然会有大商贾参与进来,到头来只会是一地鸡毛。”

    “侯爷明鉴。”杨慎颔首,“一旦这些大富涌入进来,可真就是损公肥私了,幸赖昔年李宏将军、李信将军强力打击大富走私的余威犹在,再加上我的引导,就目前而言,局势尚且在可控范围,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仍远高于朝廷全面垄断。”

    李青微微点头,好奇道:“你是怎么引导的?”

    杨慎默了下,叹道:“逐利是商贾的天性,越是大富,越是贪婪。其实我说的引导,也还是建立在让他们能分一杯羹的基础上,说来惭愧……大富的收益,仍要高于走私在第一线的百姓。”

    资本的逐利本性,李青再清楚不过,更清楚杨慎一个巡抚,再如何能耐,也没可能真正拦下要吃肉的‘狼’。

    “仔细说说。”

    “细说起来太繁杂了,简单来说就是百姓吃第一口,百姓吃过之后,小商贾才能吃第二口,大富吃第三口,巨富吃第四口。”杨慎简短截说,“百姓走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商贾走私罚没赃款,大富走私罚没三倍赃款……同样以珍珠举例,百姓到手之后,要卖给小商贾,小商贾卖给大商贾……以此类推。”

    顿了下,“当然了,之所以能形成这不成文的规定,达到如此效果,少不得诸多官吏的努力,这其中,他们也分得了一杯羹。官绅商虽多为一体,可在有的赚,且搞一线走私犯罪成本过大的情况下,抵触情绪也不大,基本都遵守这个潜规则。”

    李青微微点头,对此并不排斥。

    皇帝还使不动饿兵呢,哪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杨慎继续说道:“说来惭愧,百姓虽然吃的是第一口,奈何,百姓不会吃……呃,这么说也不准确,应当说百姓下口不敢太大,小商贾也不敢咬的太狠……以此类推,到头来反倒是越晚下嘴的,吃的最饱。这也是大富遵守潜规则的本质原因。”

    杨慎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平心而论……大富巨富也没这么可恶,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将利益最大化,如若没有他们的运作,一颗作价一两的珍珠,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五两的价值,许多时候许多事,还真是……唉,难以评断啊!”

    李青微微点头:“资本虽贪婪,可也极大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发展,使得国家繁荣,我们的任务是不让这团火失控,而非受情绪左右,直接将其浇灭,再度陷入黑暗之中。”

    “侯爷高见!”杨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接着,又是一叹,颓然道:“不过,这个度越来越难把握了,而且……我也老了。”

    李青轻笑道:“我这不是来了吗?”

    杨慎一怔。

    李青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很认可,可如此局面,却是建立在朝廷垄断与日本国贸易的基础上,如若朝廷不垄断,百姓则就无法通过走私获益其中。基于此,朝廷还是要垄断与日本国的贸易。然这一来,便又多了一个症结。”

    李青眼眸微眯,道:“欲壑难填!”

    “侯爷可是指日本走私商?”

    “不错!仅现有的走私规模,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李青说道,“走私之初,他们定然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大意,可时间一长,敬畏心必会大大降低,逐渐习以为常,随着时间推移,则又会滋生新的贪婪。”

    “倭患?”

    李青:“这是必然。”

    杨慎微微点头,叹道:“如此情况我自也想过,不过慎以为有水师在……倒也不必过分担忧。”

    “大明有坚船利炮,海战的话,我大明水师自然战无不胜,不过,你……亦或说你们都总是习惯性地陷入误区。”

    杨慎怔然:“什么?”

    “以己度人。”李青说道,“日本国是个国,可也早就不是国了。当然了,这主要是迄今为止大明并未遭遇过倭患,以至于你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倭寇来袭,双方必然是海上对垒,甚至是拉开架势兵对兵、将对将,可实际上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存在。”

    杨慎诧然。

    李青进一步解释道:“一个拥有一千武装的大名不说多牛,可也至少算得上有头有脸了,能有五千武装……绝对称得上一方霸主,如果你是日本大名,且是一方霸主,手下有五千武装,你会一股脑全派来大明劫掠吗?”

    这个比喻很不礼貌。

    不过,杨慎还是设身处地的去思忖了一番……

    “顶多出兵两千,且还要分成好几股才好,东南沿海地域这么大……”

    杨慎突然不说了,症结所在,已然明朗。

    “正面水上作战,倭寇就是土鸡瓦狗,问题是水师没有与其正面作战的机会。”

    李青说道,“海岸线长,海平面广,大明水师再能耐,蒸汽战船再高效,也万无法全面阻止散兵游勇的倭患侵扰东南沿海区域,换言之,倭寇根本不是军队武装,只是强盗绑匪,用战争逻辑去推演,出发点就错了。”

    杨慎神情凝重起来,沉吟道:“大明太久没打仗了,尤其是募兵制推行之后,待遇有了落差,卫所兵更是消极……侯爷适才说‘我这不是来了吗’,可是为此?”

    李青颔首道:“总兵戚继光时下已至台州练兵,我这次来,既是为了让你对倭患有个心理准备,也是想让你多多照拂一下戚继光。”

    “哪方面?”

    “军饷!”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3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34章并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