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朱元璋马皇后张邋遢 本章:第1336章

    “今日就算了吧,慎实难平复情绪,怕是会影响侯爷判断。”杨慎说。

    “嗯,也好,那就改天。”李青伸了个懒腰,起身道,“那就不打扰杨巡抚了,我去溜达溜达,不用送,忙你的就是。”

    杨慎起身道:“先生慢走。”

    ~

    苏州的小资情调比金陵还要浓郁,毕竟,金陵还有个应天府,这里的政治氛围特别淡,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烟雨江南。

    苏州城内,处处透着精致。

    就连同样布料做的衣服,这里百姓穿起来就显得格外有调性,不只是衣服款式潮流的原因,也有人气质的因素。

    从个人到社会风气,都透着一股子小轻奢。

    夏末初秋之际,燥热感减轻了许多,走在大街上,感受着浓郁的江南水乡,体验感比之京师要好太多太多……

    景好,氛围好,美食也好。

    阳澄湖大闸蟹鲜美,东坡肉肥而不腻……

    李青好生体验了一把。

    连着赏玩了三日,李青才正式给杨慎调养。

    针灸、药石、真气……李青驾轻就熟,一整套流程行云流水。

    杨慎状态肉眼可见地改善了许多。

    面庞红润了,说话更有力气了,人也更有精神了。

    许是受人恩惠不好意思,又许是杨慎也怀揣期许,常借着调养空档,向李青请教‘民权’积极的一面。

    李青也没藏着掖着,为其一一解惑……

    渐渐地,杨慎的抵触情绪不再强烈,也不再劝说李青放弃,只是劝他不要心急。

    诸如:下放民权急不得,如若有变,收回民权慢不得云云。

    通常李青都是一句:“我心里有数。”

    弄得杨慎挺不自在……

    时光悠悠,眨眼,秋来秋深,杨慎的身体调理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朝廷政策落地的消息也接二连三的传来。

    扩充南直隶,湖广分南北,建设铁路,翰林监生下地方支教,科技科举正式纳入科考……

    除了分割南直隶,基本都落地了。

    可谓是一片大好。

    “我走了。”李青提出告辞,“平日间注意些饮食和作息即可,温养的药再服用一个月就可停了,别的也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杨慎颔首称是。

    李青深吸一口气,特别正式的说:“再见!”

    杨慎默了下,说:“之后沈炼到来,我会适当的透露他一些,可也只能是一些,如若和盘托出,只会适得其反。”

    “如此极好。”李青笑着说,“沈炼心性还年轻,阅历见闻亦不如你深,连你都无法接受,他就更别说了,你斟酌着来便是,如若行不通,放弃就是了。”

    杨慎苦笑点头,叹道:“在此之前我实没想到,这苏州日报竟有如此深意,或许,真是我浅薄了。”

    李青说道:“凡事总要有人去做,你可以不做,你不做不为错,可我不行,我必须要做。”

    “先生也是凡人,非是神。”杨慎认真说道,“先生无需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做的够多了。”

    李青微微摇头:“不知者无罪,我却非不知者,明知道却不做,罪无可恕。”

    “?”

    “因为我是先知!”李青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转过身,潇洒离去。

    杨慎愕然许久,哑然轻笑,再看手中报纸,不禁感慨万千。

    “永青侯所图甚大,甚大啊……只是真的能成吗?如若不成该是如何,如若成了,永青侯又当如何……”

    杨慎喃喃。

    没有答案,因为他看不到,也想象不到。

    唯有祝愿李青好运,祈祷未来……

    ‘青’山依旧在!

    ~

    吴县城外。

    李青再来故人故地。

    小院门前,《桃花庵》门匾斜斜歪歪,好似随时都会掉落,布满灰尘,字迹模糊不清,门上的锁已锈迹斑斑。

    李青没有钥匙,只能从院墙处跃进去。

    许多年不来,昔年都岌岌可危的破败房子,已然房倒屋塌,只有几面土墙倔强的矗立在那儿,准确说也不算是墙,只是不足三尺高的夯土层。

    一股风来,夯土齑粉荡起,迷了人眼。

    李青不为故人故事而感伤,可这被岁月侵蚀,日月风化的夯土层给狠狠扎了一刀。

    因为在这一刻,时间这把刀具象化了。

    小院子四周长满了荒草,唐伯虎长眠所在好一些,不过也长满了草,只是杂草没那么多、没那么高。

    两棵桃树也没了昔日的旺盛生机,不知是寿命到了,还是养分被杂草吸走了,俨然命不久矣。

    墓碑前,贡品经日晒雨淋,已难辨其本来面目,只有碗碟无损。

    想来上次唐家人来上坟扫墓,还是在清明节。

    李青缓缓蹲下身子,轻抚昔年他亲手刻的《唐解元之墓》的墓碑,还好,碑文不是写上去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很大程度上抵挡住了岁月侵蚀……

    要说遗憾,好似也没什么遗憾,真要说……便是来的时间不对,不能再摇一地桃花了……

    ……

    第574章

    沐浴在浪潮下

    李青买了祭品,祭告了一下昔日好友,清理了一下院中杂草,又给两棵桃树浇了水、施了肥,至于还能不能枯木返春,李青也不知道。

    在《桃花庵》住了几日,便离开了……

    时至如今,不习惯也习惯了。

    离开吴县,李青又去了钱塘县看望另一故人。

    相比唐伯虎,于谦自然要好上太多,于谦有后人,称得上子孙兴旺,自然不会像唐伯虎那般‘凄凉’……

    许是离别了太久,李青也不知说什么好,无言良久,最后说了些朝政,以及大明如今的变化……

    于家祖坟之地,李青总不好住下来,只待了半夜便离开了。

    钱塘江,时下正是观潮的好时节。

    岸边,观潮的人不算少,仅这一片区域,男男女女加起来就不下二百人,还有小商贩卖早食。

    李青买了早食,一边吃着,一边混入人群,自来熟的他,跟谁都能聊上两句。

    生的好看的他吸引了不少女子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看他,李青便也与之对视,还对人笑一下,弄得人家脸蛋儿红红的,不过也有胆大的,勇敢的与他对视。

    更有甚者,还往他这边挪了挪……

    当然了,无形中也拉了诸多仇恨。

    若非李青身着绸缎,气质不俗,少不得要体验一把此地彪悍的民风……

    “潮来了,潮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句。

    李青不再‘调戏’少女,注意力集中在浪潮上。

    浪潮逐渐汹涌,一浪接着一浪,一浪又比一浪高……

    周围人无动于衷,显然,浪潮还未到爆发之际,还在积蓄力量……

    李青自然更沉得住气,一动不动,欣然观潮。

    “哗哗……”

    潮水愈发汹涌,击打在石壁上,荡起高高浪花,细密的水雾袭面,冰冰凉凉,清清爽爽。

    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

    不少人稍稍后退了几步,李青依旧不动如山,十分享受当下,有女子提醒,他却只是对人家笑一下。

    又半刻钟之后,一道比先前澎湃数倍的浪花汹涌而来,人群不约而同地后退,一边惊呼,一边惊叹……

    李青依旧不动如山,既要观潮,何故要退?

    “哗——!”

    潮水袭来,狠狠撞击在下方石壁上,浪花冲天而起。

    李青仰望浪花,张开双臂,面容欣然……

    “扑啦啦……!”

    李青没有任何意外的被浇成了落汤鸡。

    不少人窃窃私语,投以嘲笑,不少女子也暗道可惜,生的这么好看,可惜脑袋有问题……

    浪潮一浪接着一浪,一浪又比一浪猛,击打石壁激起的水花也越来越高,一丈,两丈,三丈……

    李青都湿透了。

    却有种难以言语的快感,不自禁发出长啸。

    吓得后方观潮百姓一激灵,继而不少暴脾气骂骂咧咧,骂他一惊一乍的吓人。

    女子们的惋惜之情更浓,可惜是个傻子,真是白瞎这张脸了。

    李青沐浴在钱塘浪潮中,沐浴在大明的浪潮中,沐浴在时代的浪潮中……

    这浪潮十分汹涌,拥有无匹力量,令人生畏,令人怯退……

    独李青坦然面对,直面面对。

    许久,

    潮水退去,江水恢复平静,云开日照,波光粼粼。

    李青不禁笑了,哈哈大笑着离去,全然不顾一旁的指指点点,一步一个脚印儿地离开了……

    深秋一过,江南也有了萧索之感,水乡之气都受了影响。

    李青又去了北方,去了天津卫,又去了京师,却没进宫,也没让人知晓他进京了。

    只是看铁路的建设,看皇家科学院的建设……

    对国家的基础建设,李青有着浓浓的兴趣,觉得赏心悦目。

    冬来,冬至,下大雪。

    天地更显萧索苍凉,可百人打夯,千人铺路的场面,却大大冲淡了这萧索,反而有着‘春’的生机勃勃。

    李青拿着吃食,远远看着,整日乐呵,时代的浪潮,比之钱塘浪潮还要澎湃……

    眨眼,又到了喝腊八粥的时节了,过年亦不远矣。

    李青没有再继续‘流浪’,赶在嘉靖三十七年前,赶往金陵……

    准备先陪小辈儿过个年,然后继续闲情逸致地游山玩水,好生放松一下。

    朱厚照知道了李青回来,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

    李雪儿、李信、朱厚照、李小宝、朱载壡……今年多了个新成员,李莺莺。

    李青只好提前再多准备一个红包。

    多发一个红包,更热闹了些,倒也不亏……

    ~

    可能是李青回来的早,也可能是许久不下厨的李青早早就下了厨,嘉靖三十六年的年味儿,比嘉靖三十五年来的更早一些。

    才腊月中旬,便跟过年似的了。

    朱厚照也够没皮没脸的,自打李青回来,六字真言就没断过。

    这不,一大早,李青还没醒,六字真言又响了。

    不愧是信佛的,就是跟六有缘……行为也老六。

    李青无可奈何,对此是一点招儿都没有,这时候的朱厚照可经不起风吹浪打,真给他一拳……还得求他别死。

    “别敲了别敲了,催命啊?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李青烦躁地起床,一边穿衣服,一边骂骂咧咧。

    来到门口打开门,却见小两口也在,黑着的脸缓和了几分。

    “天祖。”

    “嗯,早啊。”李青打了个哈欠,“小宝怎么没来啊?”

    朱载壡主动解释道:“这不快过年了嘛,我和莺莺便回家住了,没和他一起。”

    李青点点头,让他们进来,自己去了东厨取木炭。

    金陵的冬也很冷,三人不是少爷小姐,就是老年人,都是锦衣玉食过来的,李青怎好让其遭罪。

    门窗一关,火炉烧上,茶壶坐上,没一会儿就暖和了许多。

    朱厚照嘿嘿笑道:“无事可做的日子是不是很不美好?”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无语道:“闲着怎会不美好?”

    “不被需要的感觉能好嘛。”朱厚照乐道,“不过你放心,在这儿你不会不被需要,我们都需要你。”

    “需要我?”李青斜睨着他,冷笑道,“是你的胃需要我吧?”

    “啊哈哈……都需要,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胃。”

    李青笑骂道:“我就那些招儿,可都全交给你、交给威武楼了,我做的跟威武楼有啥区别?”

    “当然有区别啊。”朱厚照一本正经道,“单‘永青侯’三个字,就至少增加三分色香味。”

    顿了下,“当然了,主要是怕你失落,我们来是为了照顾你的心情。”

    “要你这么说,我还得谢谢你?”

    “按理说是……可大家都这么熟了,就不用这么客气了。”朱厚照没脸没皮,道,“一家人不见外。”

    李青:“……”

    李莺莺插话道:“朱爷爷说天祖您不用在为国事操劳了,不若就在金陵住下吧,好好歇歇,也让我们这些晚辈尽尽孝心,还有太姑奶奶……咱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不是很好?”

    李青说道:“我只是退出庙堂而已,不是什么都不管了,再者,我久住这里,势必会让李家小辈儿们更早知道。”

    朱载壡奇怪道:“既然终要知道,何必在意长短?”

    “我嫌麻烦!”

    “……好吧。”朱载壡悻悻点头。

    李莺莺有些伤情,道:“就算五世而斩,可怎么也斩不到太姑奶奶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明长生久视》,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3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第1336章并对我在大明长生久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