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明无应谢苏 本章:第79章

    比之昆仑各峰或雄奇庄严,或清丽婉约,此处却显得十分肃杀。

    徐道真笑道:“触犯门规者,离经叛道者,都要来玉簪峰受罚。瞧见高处那些岩洞了吗,那是给门中弟子思过的。被关在这里,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她说话时,脸上本来带着笑意,说到最后的时候,语气中却像是有了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丛靖雪似乎也有察觉,却不方便开口一般,只是简单道:“我们到了。”

    飞舟落下的地方,恰好在山巅的巨大石壁之下。

    山风如刀刮骨,除了山岩上开凿而出的浅浅台阶,毫无可借力之处。

    至于那些锈迹斑斑的铁索,也不过是向上攀登之时,稍稍可以拉住喘口气罢了

    下面就是看不到底的深谷,若是修为浅些的人,只怕刚走到这里就已经头晕目眩,心口发紧了。

    此处作为牢笼,当真是难以逾越,纵是飞鸟也无法停留。

    谢苏本以为丛靖雪要带着他登上那道石阶,却不料他引向的是另一条小路。

    这条路也是在岩壁上开凿,最低处抬手就可以摸到上方的粗糙岩石。

    穿过小路,就到了一处略微宽阔平坦的所在。

    岩壁上开凿出大小近乎一致的石洞,一直延伸到这面山壁之后,还有不知道多少个。

    谢苏看向近处的十几个岩洞,门口的石阶都已经被踩得发亮,可知昆仑数千年传承下来,曾在这山洞中思过的人有多少。

    山洞之前,明无应漫不经心地听着郑道年说话,看到谢苏,嘴角一勾,眼神一瞬间深邃起来。

    丛靖雪自是十分恭敬地先行了礼,才向郑道年禀报,说到徐道真时,略微有些结巴。

    徐道真试探道:“掌门师兄?”

    郑道年先是看了她一眼,随后和蔼一笑:“罢了,你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我也不能赶你下去。”

    一旁站着的则是张道朴,他也是昆仑门中司惩戒的长老,看见徐道真前来,却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谢苏在旁听着,自己到玉簪峰之前,郑道年与张道朴已经用搜魂之术审问了那些蒙面人。

    只是虽不能说一无所获,却也没有得到什么真正有用的消息。

    那些蒙面人确为沧浪海门下弟子,前夜在溟海之上,也的确是有沧浪海的船在海雾中追逐着木兰长船。

    但这些人只是照吩咐办事,根本不知道鬼面人的真实身份为何。

    不过现在既然知道了沧浪海已经与鬼面人勾结在一起,这些蒙面人去而不返,此时着急的反而是沧浪海。

    郑道年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沧浪海有什么动向。

    此刻他们面前的岩洞中,关押的则是谈致远。

    杜靖川正在洞口,解开了此处的束缚。

    这些山洞最初就是为了关押门中有罪或有失的弟子,栏杆锁链关不住修仙之人,此处的禁制是无形的。

    杜靖川一挥袖,洞口立刻像是有水波漾动,继而层层退去。

    郑道年站定未动,似乎是想请明无应先走进去。

    明无应却散漫一笑:“这要是什么好地方,你请我先进去也就算了,你们昆仑山上的牢房,关着你们昆仑门中的弟子,就不用跟我客气了吧?”

    郑道年连脸色都没有变一下,整个人反倒显得更加和气了,举步进入山洞。

    张道朴、徐道真等人鱼贯而入,明无应反而留在了最后,好像还悠闲得很。

    谢苏没有办法,磨蹭着走到明无应面前,轻声道:“师尊。”

    他生怕明无应要说出什么让他招架不了的话,所以收敛着目光,看着脚下台阶,就是不看明无应。

    虽然低着头,谢苏却感觉到明无应的目光悠悠地落在他身上。

    谢苏不知道他在看哪里,只觉得耳根好像又令人恼火地发起烫来。

    明无应却莞尔一笑,问道:“昨晚睡得好吗?”

    谢苏顿了顿才道:“还好。”

    “只是‘还好’?”明无应故作惊讶,“可是我睡得很不好。”

    谢苏不知道自己该答些什么。

    明无应既没有提起昨晚他装作梦游的事,也没有故意问他知不知道为什么一觉醒来不在自己的床上,谢苏已经觉得十分庆幸,故而顺着明无应的话,干巴巴地问道:“是么?”

    “嗯,”明无应抬起右手在谢苏面前晃了晃,“这条手臂都被你枕麻了,当然睡得不好。”

    第103章

    问剑昆仑(二)

    明无应这句话说得很快,声音也很低,除了谢苏,没有其他人听到。

    饶是如此,谢苏玉白的脸上也渐渐晕上一层淡红。

    他皮肤很薄,脸红的时候,就连眼下那颗胭脂色的小痣都好似更加秾艳,晃进明无应的眼睛里。

    他心情甚好,知道谢苏经不起逗弄,逗得狠了,大概要换上冷若冰霜的一张脸,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明无应嘴角一勾,将神色中的不正经稍稍收束了一些,说道:“走吧。”

    谢苏看着明无应转身向石洞中走去,高大身形即刻被黑暗隐没,深吸了一口气,追了上去。

    他是不得不追上去,昆仑灵气枯竭,在学宫的地底用阵法汲取天门阵中的灵力,此事还没有告诉明无应。

    这石道狭长幽深,似乎一直通向山岩深处,仅仅足够两个人并肩前行。

    越往里走,越有一种寒冷的感觉。

    而明无应不紧不慢的,像是在等他靠过去一样。

    郑道年等人先于他们进入石道,此刻早已走到了前面去,但谢苏以防万一,同明无应说话时还是用了传音的术法,仅他们二人能够听到。

    他刚把自己跟着昆仑弟子进入学宫地下,又发现那处灵气湖泊的事情说出来,就看到昏暗光线下,明无应轻轻地笑了一下。

    谢苏微微一怔,后知后觉道:“师尊一早就知道?”

    “知道啊,”明无应漫不经心道,“他们从天门阵中抽出去的那些灵气,也算是小小地帮了我的忙。”

    天门阵宛如一个天地间的灵气枢纽,每时每刻都在汲取灵气,想要天门阵消失,恐怕真得这世上灵气断绝才行。

    明无应虽然将天门阵毁去一半,但只要天地间还有灵气,天门阵就可以缓慢修补复原,若非如此,明无应也不会留下一半法力在天门阵中周旋。

    以谢苏对学宫地下那处灵气湖泊的估计,阵法中所抽出的灵气与天门阵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但终究也是对天门阵的一种削弱。

    “学宫的主事说,与从前相比,阵法从天门阵中汲取的灵气变少了,似乎是因为天门阵自身的灵气也变少了。”

    明无应停住步子,偏头看向谢苏。

    “不然你以为我留一半法力在那里,就是做个样子吗?”

    谢苏随之停下步子,心头微微一震。

    昏暗的石道上,明无应的神情不是得意,而是自信,因为势在必得,有了几分睥睨的味道。

    明无应脸上带着散漫的笑意:“假以时日,就这么把天门阵消磨完,也不算难事,但那就太久了,花那么长的时间只做一件事,多无聊啊。”

    石道尽头处有光,照得两边岩壁上凹凸不平之处很是明显,却将明无应的身形勾勒而出。

    而此处又很是狭窄,并肩行走的时候都难免要触碰到对方。明无应此时面向谢苏,却好像比并肩的时候更近了。

    他身量极高,肩宽臂长,站在谢苏面前,就挡住了他的大半去路。

    “你急着告诉我这件事,是怕昆仑和学宫联起手来在什么地方算计我,担心我会吃亏么?”

    谢苏口是心非道:“……我没有。”

    明无应微微挑眉,谢苏立刻顾左右而言他,又道:“还有……我看到何靖济取了一块碧色的灵玉投入了那处灵气湖泊,那灵玉上面好像还有些雕刻的纹路,我看得不是很清楚……”

    明无应好似颇有兴味,问道:“是不是雕刻成了一朵莲花?”

    谢苏目光微动,回忆了一瞬,说道:“好像是,这是什么东西?”

    “青莲玉,”明无应随口道,“维系昆仑山中灵气生生不息的天生灵物,是从紫霄峰山中石芯里剖出来的。郑道年居然都把这东西扔到那湖里温养着,看来昆仑灵气枯竭,已经没有逆转的办法了。”

    若是从前的谢苏,大概会问既然昆仑已经灵气枯竭,又为什么还要维持这山中无数受灵气滋养的清幽之境,还有那些往来于各峰之间的飞舟,所消耗的灵气更是巨大。

    可是如今的他,不必问也已经知道答案。

    昆仑是传承数千年的宗门,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宗,门下弟子何止千数,若是昆仑灵气枯竭,又要如何支持这些弟子修炼所需?

    源头活水断绝,再广阔的河湖,也会变成一潭死水。

    正如这举世闻名的昆仑,一旦灵气枯竭,恐怕一两代人之间就会没落。

    当年郑道年做主,将学宫赠与蓬莱,天下皆知。是希望将来蓬莱门人广布天下,这不假。但借助地利汲取天门阵中的灵气,恐怕是更为真实紧迫的目的。

    这事不能言明,不可泄露,非得这样偷偷摸摸的才行。

    且昆仑山中必须一如往常,如此才是天下第一宗门该有的气象。

    石道尽头,其他人都已经走了出去,那似乎是个较为明亮的石室,有着粼粼的波光。

    谢苏心知他们二人已经在石道里耽搁了太久,轻声道:“走吗?”

    明无应看他一眼,向前走去,又道:“那天在学宫,杨观那个糟老头刚跟我说完话,你就不见了,我还以为……”

    谢苏明知道他是故意不把话说完,等着自己去问,所以装作听不见,只是一言不发。

    明无应道:“你就不怕我真的以为你是要跑?”

    这句话却好似戳中谢苏心里某个地方,他试探道:“若是我真的要跑,师尊还会来找我吗?”

    明无应答得很快:“不会。”

    谢苏的步子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走去。

    石道尽头就在眼前,已经能看到石室里面的粼粼波光乃是一个阵法所发出的。

    明无应忽然道:“我会给你点儿时间,让你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见的人都见过,再把你抓回来。”

    谢苏怔了一下,不明白明无应是什么意思。

    而明无应忽然靠近他耳边,轻声道:“然后用金链子把你锁起来,关在蓬莱山上。”

    说完,明无应径直走出石道。

    谢苏原地站了片刻,躲着明无应的目光,贴着石壁走到了丛靖雪的身旁。

    丛靖雪看了他一眼,奇怪道:“你的脸怎么红了?”

    谢苏镇定道:“嗯……此处太热了。”

    丛靖雪回过头,望着石室中心正在倾吐寒气的阵法,茫然想道,这里很热吗?

    这石室跟其他的岩洞很是不同,正在山岩深处,只有一条石道通向外面,是昆仑门中用来关押犯下恶行者或是入魔弟子的牢房。

    石道两端均有禁制,若是石室内的人有什么异动,两处禁制可令石道崩塌,石室里的人也将葬身山岩之中。

    谈致远身上的定身术已经解开,而他脚下的那个阵法源源不断地倾吐冰寒之气,锁住了谈致远的经脉要穴,令他身不能动,也无法施展术法,却可以说话。

    谈致远身在阵中,鬼面具下,他的眼白似乎已经变得血红,目光混沌又不甘,扫视着石室中的每一个人。

    张道朴道:“他脸上的鬼面具是否先揭下来,与另一只面具做个比对?”

    “不行。”

    说话的人正是谢苏。

    郑道年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谢苏平静道:“揭下面具,他很快就会死。”

    云起镇客栈中另一个戴着鬼面具的黑袍人是谢苏所斩杀的,他这样说了,郑道年便沉吟道:“这面具竟然如此妖异……”

    一旦有人戴上鬼面具,他的修为顷刻间就会暴增数倍,可若是将这鬼面具揭下来,此人也绝无生还的道理。

    郑道年叹息道:“所谓修为灵力,像是从面具主人那里借来的。等揭下面具,不仅要将这些修为还回去,还得赔上自己的一条性命。”

    郑道年不愧为昆仑掌门,转瞬之间便已经看出了这鬼面具的厉害之处。

    杜靖川却是看向阵中的徒儿,缓缓问道:“这些,你戴上面具之前可曾知晓?”

    谈致远双瞳乱颤,阵法定得住他的身形,却阻挡不了他躯干四肢都在微微发抖。

    他咬牙道:“我既然戴上了这个面具,就没想着要摘下来。”

    杜靖川摇头道:“这一辈弟子中,你的悟性修为均是极佳,却在心性上有了这么大的偏差,是我这个师父之过,没有尽早察觉你心性已偏,将你带往正道。”

    谈致远忽然冷笑出声:“师父是说弟子心术不正吗?那昆仑灵气枯竭,还需要从天门阵中窃取灵气,你们又算什么?”

    这句话一出,郑道年、徐道真和杜靖川均是一怔,丛靖雪仿佛从来不知道此事,掩盖不住脸上的震惊之色。

    张道朴却是隐蔽地看向明无应,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谈致远既是杜靖川的大弟子,又被选去学宫检查地下阵法,甚至于那颗青莲玉也是交给他在路上保存,足以见得谈致远在昆仑弟子之中地位很高。

    而他此刻被困,却将这昆仑秘辛不管不顾地道出,石室中一时间陷入死寂,没有一个人说话。

    只听明无应悠闲道:“都看着我做什么?”

    张道朴即刻看向郑道年,这位昆仑掌门的身躯微微摇晃,似乎正在措辞准备解释。

    当年将学宫迁往蓬莱,可以说是郑道年费尽心机手段才促成,明面上看,是昆仑送给明无应一个大人情,这一点,天下皆知。

    谈致远径直将此事挑明,此举冠冕堂皇心机算计之处不必多说,偏偏明无应此刻就在这里。

    郑道年缓缓一笑:“此事……此事……”

    明无应漫不经心地打断了他:“你为什么要把学宫迁到蓬莱,我一开始就知道,也不用费力气找说辞了,继续吧。”

    第104章

    问剑昆仑(三)

    郑道年神色一僵,继而舒展开来。

    不愧是有多年道行,这位昆仑掌门转眼之间已经恢复如常,向杜靖川点了点头。

    杜靖川会意,转向阵法中心的谈致远,问他是何时接触到这个鬼面具的,之前门中弟子夹带此物进山,被护山大阵发现有邪祟的气息,是不是也是他的安排。

    张道朴似乎仍有些不自在,转而望向谈致远,目光渐渐严厉起来。

    倒是丛靖雪仿佛是第一次听到昆仑灵气枯竭一事,一时之间愣在原地,一言不发。

    谢苏却很了解他的性子,郑道年将历任昆仑掌门使用过的佩剑璇玑剑传给他,当然是对丛靖雪有着深厚的希冀。

    但丛靖雪为人纯善,乃是个德厚流光,光明磊落的真君子,心机算计之事向来与他搭不上关系。

    谢苏猜测,只怕是要等到丛靖雪接任昆仑掌门的时候,郑道年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他,所以派遣去学宫检查阵法的弟子是何靖济,而不是他。

    以丛靖雪的性情,骤然得知此事,他又十分聪慧颖悟,心思几转,便已经知道前因后果,虽然强自压抑住了震惊之色,面色却明显沉了下去。

    他望向谢苏,低声道:“此事你也知晓?”

    谢苏道:“我是前几日才知道的。”

    丛靖雪轻轻叹息,不再开口。

    那厢阵法中心的谈致远却好似没有要答话的意思,瞧不出是在负隅顽抗,还是真的鬼迷心窍。

    杜靖川沉声道:“将你关在此处一天一夜,正是希望你能静心思过,想一想自己所做的所有事,究竟对不对得起你自己。”

    谈致远笑了一声:“师父是觉得我在船上点火,打算烧死那些弟子,毫无同门情谊,是吗?无用之人,何必还要留着?”

    杜靖川目光一沉,谈致远又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道是到我身上才有的道理?天地之外,另有乾坤,徒儿只是看见大道通到自己脚下,非得试着走一走不可!”

    他说到最后,竟然几乎激动破音,满是狂热。

    谢苏记得,在弱水之畔,谈致远也说过类似的话。

    他将背后那个操纵一切的鬼面人称为“吾主”,必将令他们身登大道。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自蓬莱》,方便以后阅读我自蓬莱第7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自蓬莱第79章并对我自蓬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