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胡先锋戴焕中 本章:第17章

    扰乱。

    这个词会不会太重了?

    她握着手机,想着要不要再打一通电话给蒋攸宁,办公室的门却被推开。

    “你怎么回事?自己的事不操心,反倒帮王斯成和刘仁美搭上了?”

    “……消息够灵通的。”

    “我才不灵通,刘仁美自己在茶水间跟我提的。该死的老王,被美女一瞟就走不动了,亏我还以为他不以貌取人,结果就这点水平。”

    “……”于燕警告,“不要内涵我。”

    吴桐冷冷地哼了声:“这会儿倒能听懂我的话了?”

    于燕知道自己辜负了他的安排,放软了语气道:“哎呀,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跟他真的不可能嘛。”

    “那你也不该帮他认识刘仁美。”

    “为什么?”

    “刘仁美跟谁谈过你知道吗?”

    “谁?”

    吴桐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她一眼,她在外面飞的天数跟他差不多吧,怎么对同事的了解这么少。

    于燕想了想,以为他担心刘仁美的作风问题:“你不要看她朋友圈里的照片,她就那样,跟谁见面都是一副熟络的样子。”

    “哟,还替她解释,不知道的以为你俩关系很好呢。”

    于燕想,关系好不好的无所谓,反正她俩向来不惮在工作上进行抗衡,但除去明面上的竞争,私怨应该是没有的。

    相反,她还觉得刘仁美身上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比如她能和大多数受访对象保持长期而稳定的联系,不论出差还是坐班都能保持精致的妆容,以及在每个月的选题会上都能提出新鲜得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

    也许刘仁美出稿的效率和获奖的次数不如自己,但她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和她的敬业、完美主义、勤于思考是分不开的,而美貌顶了天不过是她的加分项。

    于燕笑了笑:“好了,别生气了,你就当我脑子一热多管闲事,横竖他俩成了算我积德,不成也埋怨不到我,是吧。”

    “……”吴桐真不知说她什么好。

    刚才刘仁美明里暗里透着炫耀的意思,他听得不爽才到她这儿来发泄几句,眼下见她丝毫不在意,他也懒得再管:“你就长点心眼吧,走了。”

    “拜拜。”

    。

    这周周六,于燕睡到中午,起床做了大扫除,再拾掇拾掇自己,去参加方成彬和胡惠的周年晚宴。

    到了宴会厅,不曾想童珊也在。隔了几张桌,她本想等结束了过去找她,结果吃到一半发现人不见了,给她打电话也没人接,弄得她一头雾水,不知是自己看错了还是她有急事走了。

    方成彬夫妻俩跟新婚似的,还要一桌桌敬酒,于燕等她们过来,看见胡惠还是几年前那副漂亮模样,想是生活安逸保养得当。她既有艳羡也有感慨,笑着说:“惠姐,祝你和方主任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谢谢。”胡惠还给她一个陌生的笑容,搀着方成彬离开。

    于燕站在原地,忽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

    “所以——你俩到最后也没说上话?”

    “没有。”昨天散了席她就走了,方成彬在外面送客,也没给她什么表示。她也是后来才想起方成彬的开解任务,奇怪,她能开解胡惠什么呢?

    “那就算了吧,你俩有什么好聊的,她有育儿经验,你有出差宝典,牛头不对马嘴……苹果削好了没?”

    于燕把苹果递给他,陈越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应该啊,和蒋医生见面得是心花怒放,你这愁眉苦脸的算什么。”

    “你也说了是心花。心花,怒放你看得到吗?”

    陈越笑:“你TM真完蛋了。”

    “喂。”

    “不要喂,也不要把侧脸对着我。”他用专业的语气说,“你的正脸要比侧脸好看一百倍知道吗?待会儿你就用你那双大眼睛勾他,记住,不要跟看见唐僧肉似的直白得想把他吃掉,而是看几秒,低头,或者等他看过来再低,但要注意幅度,不要露出双下巴。这样反复几次,被他发现,你就可以等他主动了。”

    “怎样算主动?”

    “和你对视、碰你的手,或者喂你、亲你……”

    “闭嘴。”

    “这还不满意,你还想怎样?”

    “我想揍你。”

    “……”他哈哈笑,过了会儿又说,“诶,你不会是在紧张吧?”

    废话,她当然是,不然为什么要到他这儿来走一遭。

    他盯着她,第一次,难得地想要看清她绷紧的神情后面藏的是什么:“于燕。”

    “嗯?”

    “其实,你不想见就不要见。”

    于燕沉默了会儿,叹气:“也不是不想见,就是……”

    有点怕。

    其实,从他那晚陪她坐地铁到机场她就开始怕了,又不是毫无阅历的小孩,男人对女人的那点好,她怎么可能没感觉,可是感觉能代表什么?她不知道。

    她回想他工作的状态,和同事的相处,和老师、同龄人的相处。不难看出,无论是对专业还是对人际关系,他都是自信且自在的。如果说她一开始就是被他的这种特质吸引,那么在他们这段还未成型的关系里,他也拥有比她更多的主动,而他越直接,越勇敢,她就越被动,越不知所措。

    她忽然很讨厌这样的自己。

    如果恋爱是采访,只有失败的采访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她习惯了引出话题,习惯了提前准备,怎么能在未正式开始之前就让彼此陷入尴尬呢?

    她掏出手机,看到他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我出发了。”

    她看了眼时间,餐厅的位置离医院不远。

    她打字:“我很快就到。”

    再坐了会儿,她像是完成了心理建设,拿起包要走,陈越叫住她:“于燕。”

    “?”

    “好好吃饭。”

    “嗯。”她点头,心却从出门的那刻就开始怦怦跳。

    而当她怀揣着紧张与不安抵达餐厅,看见那个白色的身影时,她忽然意识到,她不是来见她的采访对象,她来见的,是她三十四岁才遇到的初恋啊。

    26.明月

    蒋攸宁的衣柜除了冬天会变得丰满一点,其余三季都只挂着基本款的衬衫。黑白灰按照深浅排列,穿几年也穿不坏,也就不必费心添置。他本以为这些衬衫足够让他应付各种场合,然而他今天对着镜子试了十来分钟也没个结果,不知该怪选择有限,还是怪他心思太多。

    他捋起袖子,掬水洗了把脸,想借此冷静下来——只是吃个饭而已,之前又不是没吃过,无需太过紧张。

    他自我安慰几句,再出去,门铃响了。

    打开门,是弟弟攸文:“妈包的饺子,说你今晚不回家,让我给你送来。”

    他接过:“你没去诊所?”

    “周末嘛,上午做了两台就差不多了。”他弯腰换鞋,“我刚把小韬从他外婆那儿接回来。他外婆一看我去接,立马变脸,不去吧,妈又对我有意见。我就想不通了,六七岁正是讨人嫌的时候,老人们还把他当个宝贝似的抢来抢去。”

    他往沙发上一坐,给自己倒水喝:“妈讲不通,菲菲也讲不通,她这周还要带孩子回她妈那儿住,来回折腾,我干脆当司机了。”

    蒋攸宁把饺子放冰箱:“她妈妈一个人,她想多陪陪也正常。”

    “那我呢?孩子老婆都不由我做主,谁陪我啊。”

    蒋攸宁听他语气不对:“又吵了?”

    沙发上的人不说话。

    蒋攸宁也佩服,这两人从初中就看对了眼,分分合合都快二十年了,还是好起来如胶似漆,吵起来就像两只啄木鸟。

    他走过去:“歇几分钟就走。”

    “知道。”蒋攸文躺下,过了会儿冒出一句,“哥……我和菲菲准备搬出去住。”

    蒋攸宁有点意外,又听他说:“我和她结婚八年了,虽说习惯了和爸妈在一块,但毕竟私人空间少,而且你也知道,菲菲和妈有时不太对付……我是想着,趁着小韬幼升小,我们干脆做些调整,那房子离学校近,接送也方便。”

    蒋攸宁沉默了会儿:“你跟爸妈提过了吗?”

    “没,我本来想先给爸打预防针,但他怎么可能不告诉妈嘛,我就先来找你。其实我那房子离家不远,就是……唉,反正觉得分开比较好。”他当然不好说是老婆意见越来越大,“哥,你放心,我搬出去也会经常回去看爸妈的。”

    “嗯。”蒋攸宁知道他已经决定,只是先跟自己打声招呼,“你们商量好了就行。”

    “你同意吗?”

    “我没发言权,我都搬出来几年了。”

    “那不会,你是我结了婚不方便才搬出来的。”蒋攸文坐起身,“哥。”

    “?”

    “我今晚在你这儿吃呗。”

    “不行。”

    “那就出去吃。”

    “我有约。”

    “谁啊,陶钟吗?一起好了。”

    “不是。”蒋攸宁去卧室拿了两件衬衫出来,“你帮我看看,这两件哪件更好?”

    “感觉差不多。”

    “选一件。”

    蒋攸文选不了,正要说我哪懂这个,忽然意识到什么:“哥,你今晚跟女孩子约会啊?”

    “嗯。”

    “那你选她喜欢的颜色啊。”

    “我不知道她喜欢什么。”

    “那你问啊。”

    “……”

    蒋攸宁记起她上周的那件白衬衫,那他也穿白的好了。

    蒋攸文第一次见到老哥这副纠结的样子,既激动又八卦:“那女孩谁啊,戴姐?医院同事?”不对啊,老妈早打听过了,他们科室除了学生就是已婚的,“别的科室?消化神内还是整形科?”

    “不是医生。”

    好吧。蒋攸文知道自己是套不出什么了,幽幽地说了句,“哥,你以后要是结婚了,应该也不会跟爸妈住吧。”

    蒋攸宁脱掉T恤,换上白色衬衫:“等我结了再说吧。”

    。

    于燕看着那个白色身影,在原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才走上前去:“蒋医生!”

    她冲他笑,“对不起啊,我迟到了。”

    “没有,是我早到了。”他看她,觉得她有哪儿不一样了,又不太确定,只等她坐下递上菜单,“饿了吗?”

    “有一点。”

    “他家的东坡肉和时蔬味道很好。”

    “好,那我先点东坡肉,一人一客。”她粗略地翻了翻,发现菜单上的菜品都很家常,再要了番茄滚豆腐,丝瓜炒蛋,蒋攸宁等她点完,加了份火腿豌豆汤,“喜欢吃鱼吗?”

    “不太喜欢。”她懒得吐刺,“我们两个人吃这些够了,再多浪费。”

    “没事,吃不完可以打包嘛。”穿着围裙的阿姨走过来取单子,友善地打量于燕,“姑娘你是岚城人吗?”

    “不是,我是遥省人,在上海打工。”

    “诶呦,那蛮本事的。”她笑,“蒋医生等等也应该,人家难得过来一趟。”

    “是。”他应道。

    阿姨笑盈盈去了,于燕感觉他俩挺熟,问了蒋攸宁才知她是这儿的老板娘。

    “她知道你是医生诶。”

    “她丈夫来医院看过病。”

    “什么病?”

    “初期以为是肺癌,后来被判定是误诊。”

    “啊?”于燕愣住,“怎么会这样?”

    蒋攸宁说,“那年他回老家过年,因为持续咳嗽,痰中带血,去当地医院做了肺部CT,初诊为肺癌。”

    “后来呢?”

    “后来他们回来开店,转诊到岚城医院,我给他重新做了气管镜检查。”他回忆那次检查的细节:他在肺部团块里找到一个所谓的新生物,去掉它的表面物质以及周围的炎性肿胀组织后,它竟然开始松动了,取出来发现是半颗掉落的牙齿。

    “牙齿?”于燕惊讶,“这太不可思议了。”

    “应该是意外吞咽,再掉进肺部。”

    “为什么当地的医院检查不出来?”

    “可能是过于依赖CT结果,气管镜检查不太仔细。”

    “那——你难道一开始就不相信他是肺癌?”

    “会有怀疑。”蒋攸宁说,“他年纪不大,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家族遗传史,咳嗽和痰血也不是慢性发病逐渐加重,所以,我在做检查时会更加小心。”

    “如果他们没有来大医院,就会以为自己是确诊了吧。”

    “也不一定。人在疾病面前的反应力是会变化的。面对小病可能还不太在意,但危及生命,人们总会想法设法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他给她倒水,“他们转诊到任何一家医院,或者要求当地医院的医生再复诊一次,说不定也会发现这是乌龙。”

    “但相比之下,大医院的医生水平高,仪器好,误诊率肯定小得多,如果他们一开始就在大医院就诊,也就不用担惊受怕。”

    “这是假设,大部分人还是会就近就医。”

    “所以这才显得不公平。”于燕有些失落,“大城市里的人看个感冒可以去社区医院,也可以去三甲医院,但农村里的人只有得了大病,还是在经济能力足够的前提下才能去大医院治疗,更多的时候,不是没钱折腾,就是被学术不精的庸医耽误了病情。”

    蒋攸宁看着她:“怎么了?你是对现有的医疗体制不满意,还是对医生群体有意见?”

    于燕看着杯子里的茶水,氤氲的热气在杯壁遇冷,凝成密密的水珠:“蒋医生。”

    “?”

    “你觉得免费医疗可行吗?”

    “不可行。”

    她意外他的直接:“为什么。”

    “免费不是公平的催化剂。”他语气平静,给她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得了感冒,去医院免费打点滴,好了他会很开心,但如果他得了癌症,医院替他免费治疗,但到最后依旧回天乏术,你觉得这结果能接受吗?”

    “……能吧,只要大家都尽力了。”

    “那对于那些同样得了癌症,但排在那人后面的患者来说,他们能接受吗?

    “他们可能只来迟了一步,但床位被他占了,药被他用了,他们排队等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可能有的支持不住走了,有的一期二期被拖成了晚期,这样一来,那人的生不过是抢占了先机,死反而是浪费了资源,你觉得这公平吗?”

    于燕摸着光滑的杯身,没有说话。

    “再举个例子,有人摔了腿,去医院止了血就回家,但有人摔了腿,止完血还要求包扎,要求拄拐,伤口好了还要植皮,听上去很正常,但只要每个人‘治愈’的标准不一样,就意味着免费医疗对病人的投入会有很大差别,医疗资源的分配反而更不均衡。”

    于燕想了会儿:“而且人的性格不同,可能老实巴交的人不敢要求多治,胡搅蛮缠的反而获利更多。就算医疗资源多到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可能滋生独占、抱团、交易、无端浪费等问题。”

    “对,所以免费可以保障基本需求,规定下限,比如免费疫苗,免费体检,但它控制不了上限,因为健康是人的需求,而需求涉及人性,人性是很难满足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天见》,方便以后阅读春天见第1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天见第17章并对春天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