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得知没有出人命,吊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他客气的询问娄汝翰要不要报官,娄汝翰说不用了,说他们仅是路过,报官会耽误行程。
等娄汝翰打发走村民,再回来和宋锦商量后续。
娄汝翰道:“东家接下来有何打算?”
宋锦沉思过后,决定继续上路,“这里不安全了,昨晚那些袭击的人没有回去,必定会再安排人来查探。按照行程,下一站是淮安府,再走一日就差不多到了。”
只要人到了淮安府,相对来说就安全多了。
在淮安府不仅有宋氏旁支,还有宋锦自身的势力,此外还能求助于顺安商行。同时,受伤的人也能得到更好的安置。
一旁的小玉费解问:“东家,受伤的人不宜赶路,就不能先安置在村子里养伤吗?”
不仅是小玉。
同行还有其他人也不明白。
宋锦只能解释道:“安置到村子里养伤确实是个好法子,可若是昨晚来袭击的贼子,还有同伙呢?那时候我们离开了,留下的人会是何种下场可想而知。”
闻言,小玉等人脸色一白。
顿时不敢再说什么了。
娄汝翰补充道:“东家没有说错,那些贼子很可能有同伙,十几人失踪了,肯定会安排探子来查,说不定现在村子外面就有眼线了。到时没有找到我们,留下来养伤的人就遭罪了。
遭遇逼问或泄愤,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没有人再质疑。
一行人麻利的收拾东西起程,甚至腾出了一辆马车,接意用来安置受伤比较重的人员。
或许是宋锦等人幸运。
一路上平安无事的到达淮安府。
娄汝翰连忙联系在淮安府的人来接应,在次日天黑之前,一行人住入了一间宅院。
安置妥当之后。
宋锦写了一封信送去了顺安商行。让商行把这封信快马加鞭送去了京师。
再让人调查袭击他们是何人。
秦七负责的暗卫已经在调查了,人到淮安便有了结果。
“先太子的余孽?”
宋锦心想又是他们,抬头望向秦七,“他们突然对我和孩子下手,是不是相公在京师又做了什么?”
“刚收到消息……”
秦七将秦驰在京师做的事,简单的说了说。
宋锦面色凝重,“徽州爹娘那边,对方会不会下手?照这些人狠辣的作风,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要不要安排人保护他们?”
“夫人,公子早有安排……”
旋即秦七告诉宋锦,秦家沟留有人员保护李氏他们。
自打秦驰入朝为官,没有多久就察觉到形势不对,便写信让李氏和秦老大从宏村回去秦家沟居住。
在五溪山内,藏有一个训练营,随时可以调出人手。
听到秦七所言,宋锦又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黄山给赫连溥,说明了他们路上遇袭,表明了忧心公婆和虎子的安危。
有了这封信,相信赫连溥会明白怎么做。
秦七又安排人将信送出。
98第364章
宋大善人
这次秦七出去。
再带回了一个人。
秦七向宋锦行礼道:“夫人,属下去商行的时候,碰到了陶掌柜,他听到了您遇袭很是担忧,说要特意来拜访您。”
“人在哪里?”宋锦问。
秦七恭敬回道:“就在外面等着。”
“请他进来。”宋锦说道。
秦七应声出去,不稍片刻又带着微微发福的陶掌柜过来。
陶掌柜见到宋锦,恭恭敬敬行礼,“见过夫人。”
“不必多礼,你这时候不是该在京师吗?突然出现在淮安,是不是有事?”宋锦狐疑的问道。
陶掌柜本来听到宋锦娘仨遇袭就吓得脚软,得知他们没事了这才缓了口气,现在见到宋锦毫发无伤,更是放心了。
“夫人,西北打起来了。”
陶掌柜面露凝重和悲伤,“这一仗,西北军是惨胜,军中将士死伤三万有余。凌大将军在京师筹备粮草,首批是送过去了,估摸现在还在路上,后续再想筹备就不易了,公子让我们商行准备,私下购粮送去西北。”
目前商行正全力调动钱银,筹备粮草和药材。
宋锦问道:“那你这边事情办得顺利吗?”
“药材上没问题,邢兄弟把药材都给我们留着了,可粮食筹备不易。”陶掌柜对于宋锦是颇为尊敬的,故而她问起,他便将难题说了说。
商行在筹备粮草遇到了难题。
听到了打仗,粮商要么就是提价,要么就是推搪说没有多余的粮食。还有一些粮商不但不出粮,还继续高价去囤粮。
天灾和打仗,易生乱象。
这个时期粮价必定会上涨,粮商就开始待价而沽。
宋锦对此也无可奈何。
总不能强压着让人家卖粮。
随即,宋锦问道:“你那里还缺多少粮食?我手里还有一些。”
陶掌柜闻言双眼大亮,“公子说了越多越好,没有上限,必要的时候可以高价,这可都是救命的粮食啊。”
“行,我在淮安这边正好有个大粮仓,只不过里面新粮不多,大多数都是陈粮。”
宋锦这话一出,让陶掌柜很是惊讶。
陶掌柜又问:“陈粮没关系,能吃就行。”
宋锦当即写了一封信,再盖上了宋氏族章,将信交到了陶掌柜手里,“你拿着这信去找淮安宋氏旁支的族长,他会带你去粮仓的,不过我希望你搬粮的时候,留下一成给宋家旁支应急。”
“夫人大义。”
陶掌柜兴奋又感激。
一个大粮仓得多少粮食?通常是以万石为计,不用说了,绝对能解西北燃眉之急。
在淮安设置的大粮仓,其实不是宋锦自己的布局,而是宋家早就有的,由嫡支出钱,旁支负责看守。
宋锦也是跟维安府的族人接触过后。
淮安旁支的族长告之的。
陶掌柜是真心敬重宋锦这个夫人,以前公子刚成亲那个时候,他对于秦老头很是怨怪,莫名其妙就决定了公子的婚配。
偏生他家公子为了隐藏身世,不得不接受了这桩婚事。
在陶掌柜眼里,宋锦是配不上秦驰的。
后来渐渐相处下来,陶掌柜渐渐对宋锦改观,事实上多少还是觉得秦驰委屈了,直到现在陶掌柜才算是认同宋锦。
一个时常能帮忙西北军的夫人,品格自是不用说,起码在大义上就胜过无数女子。
陶掌柜拿起信,离开之前深深向宋锦行了一礼,“陶某在这里替西北的将士,谢过夫人。”
“来这一套做什么?我也仅是尽尽绵薄之力。”宋锦挥了挥手,示意他先去忙。
陶掌柜匆匆离去。
秦七同样深深向宋锦行礼,这才退到了屋外。
在太湖赈灾的时候,宋锦不是没有开过粮仓,那时候给秦驰的粮食,是按照平价由官府给银子的,并非无偿。
当时还只是一个中等的粮仓。
淮安府这里的是大粮仓,宋锦无偿捐了九成给西北军。此举在普通抬价的粮商当中,称得上是绝无仅有一员。
这事情解决了,已经是数日后。
宋锦带着儿女暗中起程去京师。
在他们离开了之后。
淮安传开了一则传言,让整个淮安府都震动了,据说西北战鼓雷动,烽火连天。
富甲一方的药材商人宋怀瑾,慷慨解囊,捐出数万石粮食以助军需。
消息一出,如同春风掠过荒野,瞬间点燃了淮安百姓的热情,议论纷纷,无不为“济方的东家宋怀瑾”的义举所感动。
百姓间知道“宋怀瑾”的人不算多,倒是知道“济方药铺”的存在。
济方药铺在淮安的名声本来就不错。
这下更是好了,连带在淮安的宋氏族人都得到了隐形的好处。
“宋东家真是菩萨心肠啊!”
“是啊,这般慷慨,怕是连神仙都要称赞!”
“西北将士保家为国,保护着我们一方的安宁,听说宋大善人是不想看到西北的将士饿着肚子去打仗。”
“呵,想一想最近城里的粮价,一天天的往上涨。这人怕对比,一比就给比到泥地里去了。”
“你说得太大声了,小心以后买不着粮。”
淮安府的茶楼酒肆无不在讨论此事。
宋锦捐赠行为。
后续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好比淮安的粮商,这段时间他们都是闭门不出。
不然,人人戳你一句,你还有脸活吗?
有粮商为了面子,只能捐出一笔粮食。没有多久又有人跟风,这一人捐出一笔,那加起来数目也是相当可观。
而这些人捐赠是直接送去府衙。
本来流言刚起来,知府尚不知原因,后来让人去查明,消息是从顺安商行那里传出,是由一些去搬运粮食的工人无意间传开的。
事实证明,济方的东家确实是捐出了数万石的粮食,还托顺安商行运去西北军。
知府大人便找上了陶掌柜。
秦驰在陶掌柜出发前,便让陶掌柜不惜代价,尽快购买足够的粮食运往西北。
说来还是陶掌柜会做人。
在淮安府的知府找上门的时候,陶掌柜便以礼相待,商谈过后便是一拍即合。
顺安商行来运输粮食,由知府来带头处理捐赠一事。这种可以捡到好名声,又能增添政绩的机会,知府没道理不应允。
当即就让衙门所有人配合陶掌柜行事。
淮安的知府没有去克扣或者刮一层油水。同时,他也不允许衙门其他人伸手,还再三警告,谁敢伸手就处理谁。
这可是他升官发财的机会。
谁敢挡他的官途,谁就给他去死!
98第365章
嘉奖
在宋锦等人尚未到京师。
淮安知府的奏折已经到达京城,明成帝特意在朝堂上说了此事。
以往“宋怀瑾”是何许人,朝中的大臣不会去关注,一个微不足道的商贾,还入不了他们的眼。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突然捐赠了数万石的粮食支援西北战事,又引得淮安的粮商纷纷效仿。
明成帝龙心大悦。
当即淮安的知府升官了,将会调回京城任职。
在嘉奖济方和顺安之时,朝堂上的人一时有了分歧,义举是很得人心,但赏赐什么似乎都不妥,赏重了担心后面有人效仿,赏赐轻了又有损天威。
忽然,明成帝开口道:“要不秦少卿说说,要如何赏赐才恰当?”
被点名的秦驰站了出来。
顺安商行是他的,济方是他妻子的。若赏赐要重了,将来背后的东家曝光,免不得要被人说嘴。
“臣觉得赏赐金银珍宝什么就算了,任何俗物皆不如陛下的墨宝贵重,陛下大可以给两家各题一副字,他们定会珍而重之,把您的墨宝制作成横匾,放到铺子里供世人瞻仰……”
秦驰语带诚恳又继续建议道,“此举不但彰显了陛下的恩威,也是间接的给了两家一份庇护,像济方和顺安这样的仁商义贾,我大夏朝多多益善,其他的商人见了,少不得会效仿几分,长此以往,大夏何愁不兴?”
这话没有人能反驳。
原因是明成帝觉得很有道理。
不用花银子又能达成目的,两全其美。
作为户部尚书的夏维更没有意见,因为不用国库花银子,又能让两个商家受到了嘉奖。
淮安这事情最大的赢家,就是淮安知府。
京师发生的事情,宋锦尚未收到消息。
从淮安出发,不但保护的人手增加,陶掌柜更是让一支商队随同。
护送宋锦娘仨去京师。
一路上就有人盯着他们的队伍。
好几波心存不轨之徒,尚未靠近便让暗卫截杀,连在宋锦面前露面的资格都没有。
宋锦也是事后听到秦七的禀报。
而负责来捉宋锦的人就暴躁了。
临近京师的驿站附近。
有一群人藏匿于一座山林。
当中负责的人暴躁道:“再完成不了任务,我们的下场会怎么样,想必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上头不会给我们失败的机会。”
在场的二十几人全都低下了头。
他们很清楚,完成不了任务就是死。
那负责人道:“对方明日下午就要进城,此前是我们最后活命的机会了。”
“头,属下明白。”
“誓死完成任务。”
“我还跟怡红院的小桃约好了,等我回去要继续包她的场子,我可不想死。”
“死到临头了,还惦记着女人?”
“你不惦记?不对,你这家伙就爱钱,可你存着那么多银子干啥,人死了钱还没花完?”这人话一出,另外那人怒了。
一见两人要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