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黎先行黎文荣黎静禾 本章:第1章

    她,是自五岁就留在乡下养的景家长女,是大集团的大小姐……

    她15岁回京,一身不凡的医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一次出国,荣耀加身,一场直播,全球围观,让她风靡全世界。

    他,是少年天才科学家。

    在认识她前,他的世界只有实验室和数据。

    遇见她后,他只想守护她,守护她热爱的一切!

    这是一个关于一对在不同领域各自优秀又一起绽放青春的温馨故事,有爱亦有成长,有责任亦有使命,更有传承文化守护家国的大爱。

    此文有CP,团宠无虐,双洁无狗血,慢热型爽文

    13第1章

    景家长女景初

    江市远近闻名的老中医要属黎畔村正和堂的黎先行黎文荣父子,据说黎家中医传承已有十一代,最有名的祖上还曾是御医,如今正和堂中医馆的堂上还挂有历代祖医的画像……

    时代变迁,中医式微,黎家人固守黎畔村,每日只为三十人看诊,其诊病用药之精准,让病人们交口称赞,甚至有跨省市的病人听闻其大名,千里迢迢只为来这寻医问药。

    15岁的景初正坐在黎文荣身侧静静地把脉,然后起身让病人查看喉咙,眼白,然后对伯爷道,“伯爷,我看他咳嗽是阵发性的,一咳就不断,停止时带吸气吼声,属于顿咳,也叫百日咳,是因外感疫疠之气跟体内的痰热之气相搏,导致气道积滞不通,不咳则不畅而致。”

    黎文荣满意地点点头,伸出手给病人重新把脉,确认病症,又问,“那像他这病症,该如何处方?”

    景初想了想,回道:“他已经咳了三个多月,应治养并调,中药取前胡,川贝母,紫苏子加冰糖煎茶代饮。冰糖可以换用蜂蜜两匙。”

    病人听了她的话忍不住称赞,“小神医真厉害呀!”

    黎文荣听他称赞,也骄傲至极,写下桑白皮汤的方子给他,让他去药房拿药。

    “知道为何是写桑白皮汤吗?”黎文荣问景初。

    “因为桑白皮汤可以清肺降气,可化去他积滞于体内的瘀痰达到止咳的效果。”景初一看到伯爷写的方子,她一联想就知道了。

    黎文荣点点头,招来下一个病人,继续看诊。依旧是让景初先诊脉,说清楚病症,自已再复诊,出方,并询问她处方缘由。

    一天看诊结束,景初帮着伯爷整理医案,然后又仔仔细细地看着处方回想她诊脉的脉象。

    黎先行收拾好药草走进正和堂对儿子道,“今天咳嗽的病人挺多的。”

    黎文荣点头,“现在春夏交际,冷热交替,所以容易寒气入表,体内阴阳失衡就会引发发烧,咳嗽。”

    黎文荣转身问正在看医案的侄孙女,“小初,你来谈谈咳嗽如何?”

    景初无言,自从接到母亲打电话要她九月份回京都上学后,姥太爷和伯爷逮到机会就对她各种考核。

    可她也明白太姥爷和伯爷的用苦良心,配合地说道,“咳嗽是肺气向上冲击喉咙时发出的‘咳咳’声,这是肺气上逆的缘故。”

    “有声无痰的叫咳,有痰无声的叫嗽,有痰也有声才叫咳嗽。”

    “咳嗽一般来自肺脏患疾,但《素问·咳论》里有提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所以咳嗽也与其他器脏病变有关系……”

    景初回答的时候还不忘引据药典,让黎先行黎文荣父子两又骄傲又欣慰,一想到小姑娘过两天就要回自已家了,万般不舍之余,又恨不得在她脑子里塞多一些知识。

    景初的母亲黎静禾是黎先行次子的独生女,嫁入京都景家第二代次子景程,目前在教育部工作,致力于华国教育改革。

    十年前黎静禾带着丈夫和孩子回黎畔村度假,五岁的景初被黎先行满院子的药圃所吸引,又连着五天跟在黎文荣身边看他诊病,然后就跟父母要求要留下来学医了。

    对黎先行而言,这是天大的好消息,他育有二子,长子黎文荣继承了他的衣钵,次子黎文耀则到深市教书,是深市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

    长孙黎丰禾在市教育局工作,二孙虽是医生,却学西医临床,目前是市人民医院肝胆科主任医师。

    眼看黎家中医传承就要断层,黎先行是痛心不已,觉得对不起黎家祖先,却意外得到了曾外孙女景初的佳音。

    那几日相处,景初聪慧地记住黎先行给她讲解的药草药性,而本才5岁的她还能安静地陪着黎文荣坐诊正和堂,看不明白的还时不时问一句,这样心性与聪慧的孩子,正是学医的好人选呀!

    可考虑到景初的家庭背景,景家三代都从政,怕是不能同意她来学医。那几天,黎先行跟黎文荣都忍不住叹息,惋惜,多好的苗子呀,要再找个这么聪慧又沉得下心的孩子来继承衣钵得等到猴年马月。

    谁知景初自已跟父母提了,说想留下来学中医,不想回京都。

    这宛如天籁之音!

    黎静禾与丈夫景程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他们向来主张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跟景初定下了三个月之约,如果她学不进或坚持不了就回京都上幼儿园。

    后来那三个月,景初似乎为了证明给父母看自已不是一时兴起,钻进药房,一个药格一个药格打开,每一样药材都要问是什么,有什么用?

    因为年龄小,并不识字,她就拿着本子学画药材,自已画自已看,隔天再拿着前一天认的药材一一讲给黎先行听。

    这期间,景初的奶奶,程氏集团的董事长程修仪特地来看孩子,想说服孩子回京都,却在住了两天后从一开始的不赞成变成赞成。

    后来,黎静禾每逢放假都会带着丈夫和次子来陪女儿,有时景初的太爷和太奶也会来黎家小住,陪陪景家唯一的孙女,顺便让黎先行把把脉,养养身体。

    一晃就十年了,黎先行已是近九十的老头子,虽依旧精神烁烨,但也开始感受到岁月无声催人老。

    黎静禾上个月打电话回家说这几天要来接女儿回京都,黎先行一想到这就难过,感觉还有很多要教小乖宝的,怎么就要分别了呢?

    可为了孩子长远的未来,哪怕有师承,也得经过国家的医学考核才能真正行医。

    所以景初回京都上学,是不得不行。

    黎静禾来接景初那天,黎先行抱着景初舍不得放,知道太姥爷不舍得,景初安慰道,“太姥爷,我寒暑假就回来陪你,我昨天才新种了一片芍药,你可得记得帮我看护好啊!”

    黎先行泪洒,却也不得不挥手告别。

    景初看向站在不远处红着眼看她的黎伯爷,亦红着眼睛朝他行了一个师礼,“伯爷,我寒假就回来陪你看诊。”

    “好!好!”黎文荣含泪点头。

    已经退休陪外孙女好几年的黎文耀夫妇也忍不住泪流,黎文耀道,“想外公外婆了就跟我们视频,要不然我们就去陪你!”

    黎静禾也红了眼,自从调去京都工作,她回来一趟看父母都不容易,心想要不全家人都搬去京都好了。

    可祖父肯定是不同意的,这里是他的根,他生活一辈子的地方,怎能轻易离开去异地他乡生活。

    就在彼此都万般不舍的情况下,景初搬了四箱医书踏上了返京之路,回她十年未归的家。

    第2章

    扎针

    景家四合院

    已经九旬的景正国正坐在厅堂主位,时不时看一下大钟摆的时间。

    这几年身体越发老沉,都没得去黎畔村看看小孙女,虽然有常常视频,但到底没有亲眼见着那么真实。

    黎静禾带着景初走进厅堂,只见景老爷子高兴得直挥手,“哎呦,我的囡囡,你终于回来了!”

    景老太坐在一旁也笑着招手让景初上前。

    景初虽然自五岁后就没回京都,但家里人都是熟悉的,特别是太爷太奶,基本每天都会打视频电话。

    她五官精致,长得极像母亲黎静禾,可气质却不似母亲那么温婉,反而有父亲的几分冷清。

    不过见到家里人,景初还是很开心的,她配合地走上前去挽住太爷太奶的手,“太爷太奶,我回来啦,以后我来给你们当保健医生!”

    这倒也不必!

    景老太爷胡子一抖,回想起几年前去黎畔村小住被小孙女追着扎针的阴影,他不动声色,“没事没事,太爷好着呢,你好好给你太奶看就行了!”

    景老太瞪他,这糟老头子坏得很!可也还是笑呵呵地说,“太奶也没事,我看你爸最近老是脖子痛,你待会给他看看!”

    刚踏进厅堂的景程现场听了自家奶奶是怎么卖掉自已讨好曾孙女的,眉头轻蹙,看向与他一同回家的父亲,面无表情道,“爸,我记得那个说脖子痛的人是你!”

    已经退居二线的景元卿连忙摆手,“我早好了,不痛了,你妈,你妈……”

    程修仪端着汤刚好走出来,皮笑肉不笑地问丈夫,“我咋啦?”

    然后又迅速变脸,对景初笑得如同春风拂面,“小初,过来,奶奶煲了汤,过来喝!”

    景初连忙走过来端汤,“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不喝吗?”

    程修仪笑,“乖乖,你只管喝,大家都喝过了!”

    没喝过的,刚从外面回来的景元卿父子……

    得,他们就是透明的。

    程修仪对儿媳妇道,“阿静,过来,妈妈交代厨房给你煮了百合汤,你这两天有点咳嗽,喝点百合汤清肺!”

    自从和黎家结亲后,他们的饮食习惯都不知不觉朝黎家人转移,果然身体状态比以前好很多。

    程修仪保养得好,从外表看不出来她已经七十多了,朋友都在问她的保养秘籍,但哪有什么保养秘籍,家里家风好,大小都不需要操心,再加上饮食作息规律,自然心态年轻身体也年轻。

    黎静禾笑着坐在女儿身边,也端着汤喝起来。

    “小初喝的是山药排骨汤吗?”

    景初点头,“山药健脾养胃,补益肺肾,大人小孩皆适宜,奶奶煮的山药汤浓稠不油腻,易克化!”

    众人听景初一开口就是药理,心想,果然是学中医的,三句不离本行。

    用过晚餐,不管景家人如何推脱,谁也逃不了被扎针的命运。

    景初给景老太爷把脉片刻,就拿出自已的随身布袋,里面是程修仪特地找人为她定制的金针。

    “太爷,你这最近是不是虚喘多了,走路容易乏,晚上容易醒?”

    景老太爷配合点头,“睡不多,早上起来也犯懒,白天没啥精神。”

    虽然害怕扎针,但对小曾孙女的医术还是很认可的,毕竟照黎老爷子的话来说,可以出师了,但没有国家行医资格证得先考证。

    景老太爷见景初抽出针,忍不住抽了抽眼角,“囡囡呀,我觉得我喝个药就好了,要不你开个方子,我保证配合喝。”

    景初沉静地按了按景老太爷的手,一声不吭地在他两只手上扎了几针,又在头上扎几针,然后说,“太爷,有点麻胀感,你保持这个姿势一会,我先给你的穴位通一下,待会再给你做下艾灸,晚上保证你可以一觉到天亮。”

    说完又写了个药膳单,“太爷太奶养身子,还是要靠饮食调理,是药三分毒,以后我给你们做推拿艾灸提升阳气,再加上药膳,你们就可以补养起来了!”

    处理完景老太爷,她又依次给其他长辈把脉扎针,众人都老老实实端坐着,配合她。

    当景新下了晚自习走进厅堂就看到家里这群在外面叱咤风云的人物都老实地配合姐姐扎针,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想偷偷溜走。

    不料室内一片安静,他的脚步声第一时间被景初听到了。

    景初朝他招手,淡淡道,“过来,我顺便也给你看看!”

    景新害怕,“姐——我……我还有作业呢!”

    景初定定地看着弟弟,俊秀的脸上还有颗青春痘,肝胃火旺,得泄火。

    “去洗澡,洗完先来见我,半个小时!”景初是了解弟弟的遁术的,限定好时间,她就安安静静地掏出一本崭新的案本,给家里每一个长辈建立平安脉记录档。

    天不怕地不怕的景新磨蹭了好一会,到底还是洗了个战斗澡便老老实实来见景初了。

    他想,怕姐姐不丢人,也不瞧他爸妈他爷奶都是京都的风云人物,不也都得听姐姐的话吗?

    不就扎个针吗,顶多痛一下,总比引起公愤强。

    他端端正正坐在红高椅上,等待景初处理。

    景家长辈见状皆笑,果然一物克一物,景新今年13岁,性格醇正直爽,主意也正,但做事常以对错论断,无所顾忌,虽然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但时不时闯点小麻烦来让他们头疼。

    比如前不久,因为他看见有个男生揪了一个女生头发去剪掉,他就带着他的伙伴去把那个男生剃成光头,说既然那么喜欢剪别人的头发,自已也尝尝被人剪头发的滋味。

    老师找上门来反映这事,他们也头疼不已,你说他错吧,他是打抱不平,你说他对吧,做事又冲动没有顾及后果。

    如今他的克星终于回来了,众人喜乐见闻。

    景初坐到弟弟身边,给他把脉,果然肝胃火旺,交代母亲,“妈妈,明天给他煮点绿豆汤喝,排一下肝胃的火。”

    黎静禾立刻表示知道了。

    景初拿出金针,卷起弟弟的裤脚,在两边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扎针,“好好坐着别乱动,今晚不要超过十一点睡!”

    景新乖巧听话,“嗯,保证回房就睡!”他作业在学校晚自习的时候就完成了,如果不是因为知道姐姐今天回家,他就在学校住了,谁知道一时不察,忘了自家姐姐出手就是一针的习惯。

    于是在景初回归景家的第一天,景家人便是在扎针艾灸中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第

    3章

    转学

    景初五点半就起来运动,然后开始看姥太爷给自已的医书。

    等黎静禾来敲门要叫女儿起床时,就看见她坐在窗口看书,专注而美好。

    她拿出手机抓拍了这一瞬间,才开口,“小初那么早就起来了?”

    景初抬头看向母亲,点头,“习惯了,一般五点半太姥爷就会起来打拳,我也会跟着打。”

    自家爷爷这个习惯黎静禾还是清楚的,只是还是心疼闺女那么早起来,“怎么不多睡会呢?”

    “挺好的!”景初收起医书,走向黎静禾。“五点到七点正走肠道,正是排毒的最好时间。”

    黎静禾笑着揉揉女儿的头,这个医痴。

    她牵着景初走下楼吃饭,景新已经赶着下楼吃饭准备要去上学了。

    待坐下,黎静禾对女儿道,“小初,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你这个年龄回京都还是上初三可好?”

    “京都的课程与江市的课程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这学期你去京都四中读九年级做个过渡,适应一下这边的教学模式。”

    对此安排她是没意见的。

    她在江市多数是姥太爷和伯爷教她读书识字,后来外公外婆退休也回来教她,虽然初中的课本她都在江市里学完了,但像普通学生那样正常去上学是没有的。

    虽然黎静禾听父母所说女儿的知识点学得很扎实,但毕竟都是在家里由大人教着,没有真正进入校园,她还是有些不放心。

    “弟弟也在四中读,你有什么事就找弟弟帮你。”黎静禾交代着。

    景新也忙点头,“妈你放心,姐在学校有我呢,谁也不敢欺负她。”

    程修仪这时提着两个保温壶给两个孩子,“你们俩一人带一个水壶去,小初,奶奶给你泡了你喜欢的柠檬蜂蜜水。”

    景新忙问,“奶奶,那我呢?”

    程修仪看了他一眼,“你的是绿豆汤,下了冰糖,今天要喝完。”

    “绿豆汤啊?”景新一点都不喜欢喝绿豆汤,他也想要跟姐姐一样的柠檬汤。

    景初看他盯着自已的水壶,默默伸出手将水壶放自已身边。

    “……”景新突然觉得自已不想要这个姐姐了,看一眼都不行,太小气了。

    他心里愤愤不平,但瞬间被转移注意力。

    只听程修仪对黎静禾说,“你请了两天假不好再请,今天我送小初去学校,顺便让校长多照顾一下小初。”

    黎静禾对这没意见,她如今在教育部工作,也不好请太多天的假。

    吃完早餐就和丈夫一起出发去上班了。

    景新吃完不着急上学了,“奶奶,我和你一起陪姐姐去学校。”

    景新刚升初二,课业没有初三紧张。

    程修仪知道他想粘姐姐,也就随他了。

    这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景初半截转来,怕四中不同意,程修仪直接给四中捐了一座实验楼,算是支持国家科研教育了。

    原本他们计划让景初明年直接来四中上高一,但考虑到京都的课本与江市的课本大不一样,他们担心景初突然上高一课本难度太大,决定还是提前一年让她来适应,看哪些方面比较薄弱,也有一年的时间来弥补,因此几次讨论,也耽误了景初九月一号来京都上学的事。

    吃完早餐,程修仪便带着两个孙子去四中报到了。

    景新一进学校就被程修仪赶去教室,他百般不舍地告别姐姐,“姐,我在初二五班,放学要等我,我带你去饭堂。”

    景初点头表示答应了后他才跑回教室。

    程修仪带着景初来到校长室,四中校长林盛斌早早就在办公室等待他们了。

    见程修仪带着一个长得很清丽的小姑娘走进来,连忙起身招待。

    要知道这是活着的财神爷呀,每年教师的奖金,学生的教研实验还得靠眼前这位财神爷大方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把《景家有女初长成》,方便以后阅读景家有女初长成第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景家有女初长成第1章并对景家有女初长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