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云婆婆 本章:第172章

    霍去病嘟囔道:“你儿子将来是西北理工的二弟子,我弟弟这个大弟子是什么样子,你儿子将来就会是什么样子。别忘了,曹信以后可是掌控火药的人。”

    曹襄咕咚一声吞咽了一口口水,擦一把嘴角道:“生子如羊,莫若生子如狼!老子认了!”

    霍去病对自己的这个亲弟弟已经非常陌生了,平日里看他活泼可爱,虽然聪慧绝伦,却也表现的彬彬有礼,总觉得云琅把一个好材料给教成书呆子了。

    今天这一幕实在是太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了。

    “他不会真的……”

    “不会,霍光将来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会犯下弒父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呢。”

    “可是,霍仲孺真的很害怕,他一生为官,算是有见识的人,没有大恐惧,不会如此仓惶。”

    云琅丢下喝空了的酒坛子不满的道:“我们继续去春风楼喝酒吧,这里的酒喝光了。”

    “可是,霍仲孺怎么办?”

    曹襄揽着霍去病的脖子道:“哪有喝酒重要……”

    霍光的马车里一片死寂,霍光笑吟吟的朝窗外认识的人招手,霍仲孺缩在马车角落里,看着儿子哆哆嗦嗦的道:“你母亲有一箱子翠玉,我要拿出来修建宅院……你母亲不肯,说是给你准备的迎亲礼……你也知道,家里的人口多了,宅子一定是要翻新修建的……我就拿走了翠玉,开始修建庄子。你母亲咒骂我,我一时气急,就推了她一把……结果,就撞破了头……你母亲就越发的生气了,扑过来厮打,杨姬就帮我扯开你母亲……我想等她睡一晚,第二天再跟她讲讲道理……第二天一推门,就看见你母亲挂在房梁上,身子都冷了……光儿,这真的不怪我啊,我知道你不在乎那点钱……”

    第一一二章

    阳陵邑的冬天

    霍光似笑非笑的看着父亲道:“你还打算骗我?”

    “我没有……”

    “父亲,你可能不知道,我答应过母亲,要让她过上仆婢如云,钟鸣鼎食的日子,那时候,一座巨大的宅院里只有她一个主人……

    母亲极为向往……呵呵,也就是说,只要我活着,母亲就不会绝望。

    至于你……母亲其实早就不指望了。

    卫夫人有哥哥,母亲有我,过上好日子并不算难,我只是觉得母亲还年轻,不应该跟父亲早早别居……没想到一念之差,我们母子竟成永别。

    母亲出身不好,见识不足,贪财乃是本性,你看不起这是常理,我以为有我在,你会对母亲更加珍爱一些,至少不会虐待她。

    这些年我在恩师门下求学,学业繁重,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即便如此,西北理工的学业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此生无论我如何努力也无望全部掌握。

    如此一来,这些年我返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可是我这样的行为让父亲生出了不满之意,不敢来质问你的儿子,却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了母亲身上?”

    霍仲孺的嘴皮哆嗦的更加厉害了,咬咬牙道:“我儿如此说,为父也觉不妥,想必,定是那贱妇杨姬下的手。”

    霍光轻叹一声道:“你又何必呢?”

    霍仲孺颤抖的越发厉害了,指着霍光道:“你敢弒父?”

    霍光把脑袋靠在车厢上懒懒的道:“我其实很羡慕师傅家的家风,大师娘为人端庄温和,小师娘为人跳脱,活泼,师傅还有一个外室,虽然名满天下,却最不受师傅喜爱。

    这三位师娘,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一个无所事事之人,她们三人如果是全部身为男儿,也都是人中豪杰。

    家门和睦,处处透着祥和之气,踏入此门,通体舒泰,小师妹虽然难伺候一些,时常捉弄孩儿取乐,却也是极为良善之人,从不过分,若不出意外,将是你孩儿日后的良配。

    你儿子霍光以弟子的身份执掌云氏大部财源,满门上下竟然没有有怨言的。

    这份信任,即便是父母也很难做到吧?

    父亲,您能做到吗?”

    霍仲孺面如死灰,嘴皮哆嗦一下,终于咬牙道:“我的大儿身为将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年纪轻轻就获封冠军侯,骠骑大将军。

    我的二子,虽然年幼,却也是皇长子的右拾遗,将来封侯拜相可期。

    如此家门,本该光宗耀祖,显赫一时……

    可是……你父亲霍仲孺依旧为三百担小吏,按体裁衣时,前襟总要裁短一寸,不为别的,只因为你父亲整日里就没有多少时间是直起腰肢的,裁短一寸,前襟后袍才能整齐有度。

    你大哥凯旋归来,为父身为小吏,不但要派遣人为你兄长欢呼,你大哥进城之时,为父只能屈居人后,以大礼恭迎你大哥进城。

    卫夫人那个贱婢,昔日为奴的时候,为父对她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自从卫青发迹,昔日恩情就烟消云散。

    长安冠军侯府何等的辉煌大气,却只有那个昔日的女奴高高在上,为父两次前往都被家奴驱逐,如此恶气,我如何能忍?

    为父将所有希望又寄托在你身上……谁料……你大哥成了卫氏门下的人,而你,眼看着又成了云氏门下。

    万般无奈,为父只能又娶了杨氏,希望再生一子,只是这次,绝不将子孙托付他人之手。

    你母亲,却欲学卫夫人,准备在长安另辟别居,此情此景,你让我如何容忍?”

    霍光叹息一声问道:“所以,父亲就杀了母亲?”

    霍仲孺懒倒在车厢里喃喃道:“我只是在暴怒下推了她一把,她的头就撞在桌角上了。我惊恐之下想要救她,终究回天乏术,为了不让你怀疑,我只能假装她是上吊自杀的……你那么聪慧,仅仅看了你母亲一眼就好像什么事情都知道了,提着蜡烛就点燃了我的家……我能……我能怎么办?你目露杀机,凶狠绝伦……我能怎么办?哈哈哈,天底下如此恐惧儿子的父亲,恐怕只有我一个吧?”

    霍光也把脑袋靠在车厢壁上,车子每颠簸一下他的脑袋就在车厢上撞一下,也不知道撞了多少下,霍光擦拭一把脸上的泪水,对父亲道:“我准备将母亲安葬在上林苑,还请父亲恩准。”

    霍仲孺无所谓的挥挥手道:“随你,随你,想要我的命也随你……”

    “霍氏屋宅确实陈旧,趁机翻新一下也有道理,这些不劳父亲操心,只要与杨姬搬出去三五月,待来年开春,必定会有一座新的宅院盖好。”

    霍光跪在车厢板上,朝父亲咚咚咚的磕了头,然后道:“我以后的志向很大,霍氏虽然家道小康,却承载不起。不管霍光日后如何,他的父亲都会是霍仲孺,这一点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父亲保重!”

    霍光把话说完,就跳下了马车,烦躁的驱赶开围着他的云氏家将,从怀里掏出一枚埙,呜呜丫丫的吹着沿着街道就走了下去,在他身后,传来霍仲孺撕心裂肺般的嚎哭。

    冬日的关中,天气阴冷的厉害,风不大却能携带着寒气破皮入骨。

    大氅给了父亲,霍光一声单衣,在寒风中一曲未了,身体就寒彻若冰。

    一辆马车驶过,一顶白色的狐裘暖帽落在了霍光的头上,霍光不用看,仅仅是感受一下暖帽上熟悉的香气,就红着眼睛看向马车。

    马车停在五步开外,一个被白色狐裘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小身子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身手还算敏捷。

    “傻子,为什么哭呢?”

    霍光擦一把脸上的泪水摇头道:“冻的……不对,有一只老鼠从我脚面上跑过。咦?你没有去富贵城?”

    一只温暖的小手拉住霍光冰凉的手,霍光瞅瞅四周看热闹的无聊闲人,就把云音抱上马车,自己也钻了进去。

    “骗人,这么冷的天,怎么会有老鼠跑出来?”

    “会的,老鼠没饭吃,大冷天也会出来。”

    “你没有把老鼠带上马车吧?”

    “没有,我确认过了。”

    “我要搜一下!”云音不怕老虎,却最怕老鼠。

    “大女莫要闹了,让小郎安静一会。”

    红袖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云音立刻就闭嘴了,只是那双漆黑的大眼睛有委屈的快要流泪了。

    在家里,云音不怕宋乔,因为宋乔从不责骂她,至于苏稚,她们是最好的朋友,只有教授她读书识字的红袖最让云音害怕,稍有不妥,就会罚她写字。

    霍光取下帽子从怀里掏出一条白色麻布拴在脑门上对云音道:“我母亲去世了。”

    红袖叹口气,帮霍光重新绑了孝帽,给他披上一件狐裘道:“那么,你就不该在大街上游荡,该去你母亲灵前守孝。”

    云音愣了好久,她从未经历过这种事情,想了半天才道:“我有三个母亲,可以送你一个。”

    红袖正要呵斥云音,十岁的大姑娘了,怎么还说这样的话。

    却听霍光道:“她们是我师娘,也是我的母亲。”

    云音手足无措了片刻,就猛地抱住霍光,用手拍着他的后背道:“哭啊,哭啊,哭一会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就不难过了。”

    霍光不哭反笑,扳直了云音的身子,拉着她的手道:“没关系,我已经哭过了,现在不哭,早点把母亲安葬才是正事。”

    “我娘就是这么安慰我的……”

    “我知道,只是你霍光哥哥已经长大了,要去办事,你早些回府邸去吧。”

    “你不跟我们一起去?”

    霍光将白狐裘帽重新戴在云音的头上,冲着红袖给了一个笑脸,然后就从马车上跳下来了。

    “我讨厌长大!”云音恶狠狠地道。

    “我们总要长大的。”

    霍光回了一声,就大踏步的向还在冒烟的霍家宅院走去,这一次,他觉得阳陵邑的冬天没有那么冷。

    第一一三章

    十斤重的左脚

    长安大雪!

    一排身着黑色衣衫的宦官,在隋越的带领下拾级而上,最终来到了未央宫大殿门前。

    “止!”

    隋越大喊了一声,宦官们齐齐的停步,虽大雪加身也岿然不动。

    殿前将军,收起大戟,隋越掸掉身上的雪花,吸了一口气掀开暖帘,缓步走进了大殿。

    许莫负那张苍老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苍白,包在头巾里的白色,露出了一绺,这让隋越觉得此人很狼狈。

    见到刘彻那张冰冷的脸,隋越就释然了,没人能在陛下的诘问之下安然无恙,心如止水。

    如果硬要从所有人中挑选出来一个,隋越觉得云琅应该是表现最好的一个,至少,他跟陛下奏对的时候,从来不用,大概,可能,也许一类陛下最讨厌的词语。

    引领许莫负进宫的时候,隋越收到了一枚好大的金锭,这是少上造郭解给的。

    隋越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他只是单纯的喜欢金子,如今,那锭金子还被他牢牢地塞在腰带里,沉甸甸的很是让他满足。

    收钱的时候其实也是有差别的……

    比如,曹襄进宫会丢给他一枚玉佩,或者一颗珠子,说是赏赐,隋越会拿的心安理得,即便是被宫中别的宦官告发,陛下也不会追究。

    这样的赏赐拿的安稳,用的舒心,因此,隋越很喜欢曹襄,也很希望曹襄多多的进宫。

    只是陛下面对平阳侯从来就没有什么好脸色,即便是心中很是欢喜,每次依旧对平阳侯拳打脚踢的,让人琢磨不透。

    想起永安侯云琅,隋越就再次用手偷偷地按一下腰里的金子,金锭大有什么用,不如云氏给的金瓜子好用,一把金瓜子的价值就远超这枚金锭,时不时地丢出一枚金瓜子赏赐给小黄门,长脸的很。

    而且,金瓜子这东西是真的能在街市上使唤的,不像金锭,还需要找一个可靠地商贾兑换,每次都吃亏。

    陛下跟臣子奏对的时候,隋越就会神游物外,他绝对没兴趣去听陛下跟大臣说了些了什么,直到陛下召唤,他的魂魄才会附体。

    刘彻见隋越仰着头看大殿藻顶,就轻咳一声,隋越立刻低下脑袋谦卑的道:“仆在。”

    “朕要的东西已经拿来了?”

    “回陛下的话,已经在宫外等候陛下传唤。”

    刘彻挥挥手道:“拿进来吧。”

    隋越倒退出殿,长喝一声道:“召!”

    站立在雪地里的宦官,就缓缓来到大殿门前,掀掉蒙在书籍上的绸布,踩着隋越的脚印进了大殿。

    隋越从第一个捧书的宦官手里取过印刷精美的一摞书籍,轻轻地放在刘彻脚下道:“启禀陛下,这是我大汉掌建邦之三典,一曰:轻典,二曰:中典,三曰:重典。”

    刘彻拿起一本典册,随手翻看一下问道:“可有谬误?”

    隋越启奏道:“书成之后,先由博士检校,再由官吏检校,最后由廷尉赵禹检校,本应无差。”

    见皇帝点头应允,隋越又从其余宦官捧着的盘子里取出好多书籍,一一的围着皇帝摆放了一圈,然后启奏道:“此为汉律九章,依次为《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

    皇帝随手抽了一本书,翻开之后,见字迹清晰,布局完善,遂点点头道:“云氏冥顽,偏偏这奇巧之术,端是让人惊奇。”

    隋越低头不语,他知道皇帝这是没有跟他说话。

    许莫负苍老的声音在大殿里响起:“微臣看不透此人,他的命相杂乱无章,微臣从未见过如此面相,不似生人。”

    刘彻一边翻看典律,一边冷笑着回答道:“他的孩子都生两个了,你还说他是鬼?你也见过云氏大女,总不至于说这孩子非云琅所生吧?”

    许莫负苦笑道:“卓姬命中无子,偏偏云氏大女的面相与卓姬,云琅一脉相承,确实是这二人的血脉无疑。”

    刘彻放下书本让隋越继续拿文书,等隋越将所有典律文书齐齐的放在他身边摆好。

    就拍着这些书籍对许莫负道:“上达九天,下通幽冥,凡我中国莫不在这些典章管束之下!”

    许莫负躬身道:“陛下为天之子,人中皇,此乃应有之意,只是莫要忘记焚表告知天地。”

    刘彻点点头,对隋越道:“替朕恭送许侯出宫。”

    许莫负在宫女的帮助下颤巍巍的起身,朝皇帝行礼之后,就在隋越的陪同下离开了未央宫。

    宫外,大雪弥漫,整个世界都被白雪染成了白色,未央宫的视野极佳,放眼望去,长安城就在脚下,一道道煤烟升起,直插天空,终究敌不过天上的大雪,升空一丈,就被纷飞的大雪压制变得散乱,终究随风散去。

    许莫负心血涌动,想要张嘴说这是烽烟遍地之兆,却终究闭上了嘴巴,一言不发。

    隋越亲手搀扶着许莫负下了高高的台阶,忍不住问道:“求老祖宗告知小子,何时可以飞黄腾达。”

    许莫负看看隋越笑道:“你现在没有飞黄腾达吗?”

    隋越笑道:“谁会嫌弃自己的官职小呢。”

    许莫负笑了一声,再次看看隋越的面容,还伸出手摸摸隋越的眉毛道:“还真是一个福禄寿齐全的人,等你左脚有十斤重的时候,就到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了。”

    隋越诧异的瞅瞅自己的左脚,再看看许莫负,他不知道自己该是欢喜还是该大哭一场,一只脚怎么可能有十斤重,一想到自己的脚肿大的如同白象蹄子,他就有些欲哭无泪。

    想要问清楚,许莫负已经被宫女搀扶着上了步辇,四周的帘子垂下,迅速的消失在大雪之中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户万户梨花开!”

    面对纷飞的大雪,曹襄诗兴大发,张口就是千古绝句,让李敢惊讶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云琅瞅了一眼端着青铜酒樽站在窗前诗兴大发的曹襄道:“有本事接下去才是好文采。”

    曹襄潇洒的挥挥衣袖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续下去做什么,某家不觉得有什么样的文字配得上这样精彩的句子,与其勉强凑字不若留白。”

    霍去病举起酒杯道:“此言大善!”

    对于曹襄的剽窃,云琅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当一个人无耻到可以把剽窃来的东西融会贯通,最终变成自己学问的人,他是毫无办法的。

    为曹襄的无耻痛饮三杯之后,李敢就连忙插话道:“我已经拜托射声校尉路博德,楼船校尉杨仆,希望他们能看在我父亲的份上带一带李陵。就如阿琅所说,不让他北去,让他南下好了。”

    霍去病听后连连点头道:“路博德屯驻丹阳,杨仆屯驻湘水,都是很好的战略要地。丹阳兵艰苦耐战,是大汉国出好兵的地方,一旦李陵能在丹阳成军,到时候随楼船南下,剿灭南越国是大功一件,未必不能一战封侯。”

    李敢张着大嘴笑道:“这就好,这就好,那孩子不能去北地,那就去南方见识一下,南方的蛮夷孱弱,只要大军开道,擒王杀将乃是必然之事。来来来,做兄弟的敬三位兄长,总要我李氏后顾无忧才好。”

    云琅也很高兴,据他所知,李陵是跟匈奴人打仗战死的,只要不去北方,去哪里都好。

    如果他真的能够训练好五千丹阳大军,在南方就算是被那些拿着青铜,木棍的蛮夷包围,也是给他送军功,没有大碍的。

    “这件事只限于我们几人知晓,莫要外传,否则,我的麻烦就大了。”

    想到后果云琅不得不出言警告。

    第一一四章

    倒霉的师徒

    谶纬是谶书跟纬书的合称,是“纬”“侯”“图”“谶”的总称。

    在大汉时代,无事不可问鬼神,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修桥补路,出行架屋都要求神问卜。

    这仅仅是民间,放在朝堂上,但凡有大事,更是要与上天沟通,求问凶吉。

    这就造成了大汉朝方士,术士横行。

    英明如文皇帝夜半在宣室召见贾谊的时候,也制造了著名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成语。

    云琅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原谅大汉人的。

    毕竟,他们对自然地认知非常的初级,当大量的无法用个人智慧解释的事情发生之后,鬼神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云琅在始皇陵那个亡灵世界里待了很久,除过他自己这个异端之外,没有遇见过一个亡灵。

    这就让他对谶纬之说既相信,又不相信。

    如果不信,他就无法解释自己的存在,如果相信,他又觉得对不起他以前学的工科学问。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乡》,方便以后阅读汉乡第17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乡第172章并对汉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