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罗老汉罗大娘 本章:第204章

    “一个人只能拍一张。”

    “!”

    “你看,已经很好看了。”

    “!”

    “不许耍赖!”

    “……”

    这一天猴娃子拍了很多照片,连罗蒙肖树林都拍了。

    晚上睡觉前,他就蹲在自己的小木床上,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个双面胶,沿着床铺内墙画着的一根树枝,一张一张把照片贴了上去。一边贴,嘴里一边还边念着照片里这些人的名字:“大王,爸爸,花花,三毛……”

    晚上等他睡着了,“爸爸”去他房里看了看,帮他掖了掖被子,又看了看墙壁上那些照片,然后咧咧嘴,抬手就把“大王”的照片挪到自己后边去了。

    他走后不多久,“大王”也进了这个房间,他也帮猴娃子掖了掖被子,然后他也看了看墙上的照片,扯扯嘴角,把自己的照片又挪到“爸爸”前边去了。

    猴娃子趴在自己那张木床上睡得很香,旁边的墙壁上画着大树的枝干和叶子,在墙边的一个树枝上,挂着一张张照片,猴娃子很喜欢他们,所以才会把这些照片挂在自己床边。

    “大王可厉害了,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山上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得听他的,而且大王对他可好了。”

    “他爸爸也很厉害,功夫可好了,所有人都打不过他,他还会用肩膀驮着自己到处走,他的肩膀比山上那些猴子的高多了,而且走得也很快,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还有花花……”

    “还有三毛……”

    “还有金子……金子身上的毛软软的,很暖和,以前他刚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就跟金子睡在一起,金子对他也可好了,夜里会保护他,还用舌头舔他的头发……”

    第377章

    孙文重

    老周最近发现,用核桃抵工资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一方面可以拉动积极性,另一方面嘛,好多人挣了核桃回去并不是马上消费,有些人是攒着以后花,有些人则是把核桃转手卖出去。

    这玩意儿,简直就跟发债券差不多。也就是说,现在外头还有多少核桃没兑换,老周就欠了多少工资没发出去,而且还不用交利息,也没人催债,欠得那叫一个光明正大心安理得。

    就老周家的那个冰激凌,一般人家还真不舍得经常吃,之前老周让人帮他挖树,那会儿的核桃还好挣点,要是力气大又有经验的话,再加上运气好一点,碰到的都是比较好挖的树,两三个人上山,一天也有挣十几个核桃。

    不过现在挖树的活儿已经没有了,偶尔有镇上的小孩上老周那儿干活,辛苦一天大约也就是那么一个核桃,鲜少有挣到两个的,这个核桃要是拿到桥头去卖给外地游客,大约三十五块钱一个,出来旅游的大多比较舍得花钱,老周家这个冰激凌用料实在口味绝佳,花三十五块钱不算很冤枉。

    这个钱挣得辛苦,镇上好多小孩就不爱去了,再加上现在这个核桃又可以从别人手里买到,有些家境好一点的孩子,就宁愿花钱去买,最多就是平时稍微把零花钱省下来一点。

    但也有那么几个风雨无阻每个周末都去的,像老街那边有个名叫孙文重的男孩就是这样,孙文重他爸从前做生意被人骗,欠了一屁股债到现在还没还完。

    现在他老娘在自家楼下开了个小小的缝补铺子,顺带的卖点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他爸从前就是出去当建筑工人,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后背就有些佝偻了,头发也花白了,一看就是身体不好。前两年他从老周那儿弄了一头水牛,每天赶赶牛车,帮人送送货,活儿相较从前轻松很多,吃睡也都规律,这两年看着倒是显得年轻些。

    星期六早上,孙妈去早市摆摊,孙爸早早也赶着牛车出门了,孙文重起床,掀开锅盖,把孙妈给他留的一碗煮面条端出来吃了,时间放得有点久,面条都坨了,孙文重却吃得很香,他今年十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吃完早饭,去后院把鸭子赶出来,一路赶到小溪里,他们家并不直接挨着溪边,养的这群鸭子,每天赶进赶出的有些麻烦,但是鸭蛋的价格还不错,现在一般都能卖到两块钱左右,要是自己腌成咸鸭蛋,还能再多卖几毛钱。

    孙爸孙妈早晨出门的时候,天都还没亮透,鸭子们都还没醒呢,也不吵它们,孙妈说了,给它们睡足一点,能多下几个鸭蛋。她就用米糠菜叶拌了饲料,等一会儿这些鸭子醒了自己吃,然后孙文重起床后再给它们放出去。

    好在当初他们家再怎么被人催债,也硬扛着没有把这间老房子卖掉,要不然现在可没地儿让他们养鸭子,也没地儿开缝补铺子,更没地儿放牛车。

    孙文重一边赶着鸭子,一边在心里暗暗庆幸。把这些鸭子赶到小溪里以后,孙文重也不回家,沿着溪边的街道往上游走,今天周末,他要上牛王庄去干活。

    也不坐车,牛车忒慢,坐一次还要两块钱,刷卡七折也得一块四,一来一回就得两块八,周末两天就得五块六,要知道他爸可是连一根一块钱的油条都不舍得吃。

    他沿着马路边走了不一会儿,就看到迎面开过来一辆三轮摩托车,车上那人他认识,于是就笑着冲他挥手:“老陈!”

    “文重啊!”被叫做老陈的是一个不到三十的年轻男人,把他车停在孙文重边上,笑着冲他招手,示意他上车。

    孙文重手脚灵活地上了三路车后斗,一路被老陈拉着往镇上开,等开到路边放着老周家特制箩筐的地方,就把三轮车停下来,将路边那个装满瓶瓶罐罐的箩筐往车上搬,筐里的东西有点重,孙文重下去帮老陈搭了一把手,然后再在路边树下摆放一个干净的空箩筐。

    路边这些箩筐里头装着的,都是老周家待回收的牛奶瓶豆浆瓶刺玫果汁瓶之类的,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两个装冰激凌的瓷砵。

    老陈今天就负责做这个回收工作,这个工作挺好,不用出重体力,还可以开着三轮摩托车到处兜风。只不过水牛镇上的盘山公路弯来绕去的不是很好开车,一般不是很有经验的,都不给安排这个活儿。

    这辆三轮车一路在镇上收着这些瓶瓶罐罐,等到三轮车后斗差不多装满的时候,就调头往牛王庄上去了。

    经过水牛馆前边的时候,遇到林阔也骑着一辆三轮摩托车从小广场那边出来,林阔见他们那边车后斗都装满了,孙文重在侧边挡板上蹲着,就招招手,示意他上自己的车,孙文重也不客气,笑嘻嘻就过去了。

    林阔这是往水牛馆这边送石蛙来的,他这会儿送过来,等一下水牛馆开馆了,患者和患者家属就可以排队领取,牛王庄这个石蛙不在免费医疗项目里面,而且需要多少只,单子开出来以后就都付款了,以后每天按时过来拿就好。

    牛王庄上养殖的石蛙数量有限,愿意花钱买的患者又特别多,坐馆大夫们也是节约再节约,尽量将这个资源留给更需要的患者,所以现在才会还有石蛙,要不然早卖完了。

    林阔对孙文重这孩子的印象很不错,穷人家出来的孩子,早熟懂事,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很好,年纪小小就能帮家里分担,像这样的孩子,很少有人会不喜欢。

    水牛镇上不少人都挺看好这个孩子,还有一些深谋远虑的家长,这会儿就已经开始琢磨自家闺女和孙文重的可能性了。

    孙家那些债主这几年催得也没那么紧了,一来孙家这个娃娃将来很有可能是要出人头地的,那些钱借都借了,这里边就有一个人情在,关系闹僵了,那还能有什么好处?

    二来这些年水牛镇上的经济发展得不错,家家户户都有些进项,谁家需要用钱,也都有个周转的地方,不像过去那么紧巴巴了,也不一定非得去催这个债。

    车子出了小镇,沿着盘山公路开上牛王庄,这会儿早市已经快散了,有些摊子早早卖完了东西,也就提前收摊,也有一些摊位这时候生意正好。

    经过这段早市的时候,三轮摩托车开得就慢了,孙文重经过他老娘的摊位的时候,见她人没在,摊位上摆着的还是那些针头线脑,还写了个一元一件的纸板,放了个零钱罐在那里,顾客直接自己拿了东西,再往罐子里丢一块钱就行,旁边卖童鞋的摊主跟孙妈关系不错,稍微也帮忙看着点。

    再往前面走一点,就看到她老娘正拿着一个麻袋在路边收集菜叶,他们家鸭子吃的鸭食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从前去菜市场收集,现在基本上都在早市这边。

    “妈。”孙文重坐在车后斗里喊了她一声。

    “哎,文重啊。”他老娘冲他笑了笑,赶紧又转头忙自己的去了。

    在早市上搜集菜叶也是存在竞争的,水牛镇上不少家里养了鸡鸭的人家都来这里弄饲料,这里边有一些老头老太太,也有年轻一点的。

    刚开始大家都比较放不开,扭扭捏捏的,等到后来,来的人多了,形成了风气,大家也就都习惯了,就就跟当初刚开始大家自己带碗去买早饭的时候差不多。

    早市上人来车往的很是嘈杂,这个季节天气已经转凉,孙妈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绒布外套,面上的神情却相当的轻松,笑容也十分灿烂,不似从前愁苦。

    她装了满满一麻袋菜叶,拖到自家摊位上,这还没完呢,每天早上她都得收集好几个麻袋的菜叶。她男人赶着牛车经过这里的时候,就可以让他顺便捎回家去。

    这些菜叶拿到小溪边洗洗干净,再放在太阳底下稍微晒一晒,剁碎了跟米糠之类的拌一拌,鸭子很爱吃。

    他们家那些邻居里头,也有家里养了鸭子,却没好意思来早市收集菜叶的,孙妈就让他们上自家来拿,刚开始是白给,后来人家拿得也不好意思了,非说要给点钱,他们给个一块钱两块钱的,孙妈就能给他们一大包菜叶。

    别看这一块钱两块钱的,卖得多了,一天也能赚个小几十块,这收入比她帮人缝补还稳定,帮人缝补不一定天天都有生意,那些家里养了鸭子的,却是天天都需要菜叶子。

    ~

    两辆三轮摩托车慢慢穿过早市,一路开上了牛王庄,车子一进牛王庄,拐过两道弯,周围环境顿时就清净了许多,听着流水和鸟鸣的声音,感觉时间都变慢了一般。

    进了四合院,孙文重跟林阔道了谢,下了他那辆车,跑去帮老陈卸车,将车斗里那些装着瓶瓶罐罐的箩筐往下搬。

    在四合院里的一角,这时候正摆着许多大水盆,又牵了好几根水管过来,一些早到的老人正坐在那边做着清洗工作。

    年纪大了觉轻,好些老人早晨四五点就醒了,待在家里也没啥事,溜溜达达就出门了,坐个牛车晃晃悠悠上了牛王庄,再吃个早饭,有活干活,没活儿就唠唠嗑,一群老人凑一块儿也挺有话说。

    深秋时节,水有些凉,不过大家都戴着手套干活,倒也不觉得冷。牛王庄上的生产工具以及劳保用品都在同一个仓房里放着,谁要都可以进去拿,并没有什么限制。

    原本像这种疏松的管理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想当初,陈建华刚接手的时候就很不适应,不过后来他也发现了,在牛王庄上,基本上是不怎么需要担心出现铺张浪费的情况,别人不说,院子里这些老头老太太,简直都把老周家的东西当自家东西心疼。

    这会儿孙文重一边搬着箩筐,一边还听几个老头老太太在那里唠呢,其中一个老头对自己修补手套的手艺很是得意。

    “怎么样,这个手套用起来跟新的一样吧?”

    “确实是挺好。”

    “你们说这一双手套吧,也就这么一个手指头尖的位置特别容易破,这里一破,整双手套就都废了,用我这个专业胶水,从不要的破手套上剪块材料下来往这上边一贴,诶,这一双手套可不就当两双用了……”

    “哎,老李,你这个是什么胶水啊,改明儿我家里也备一瓶。”

    “备啥呀,你改天把手套带过来,我帮你一粘不就完事儿了,刚好老周这儿也有现成的材料,从那些不要的破手套上边剪一块下来就成。”

    “那我明天就拿过来啊。”

    “拿过来呗,客气啥?”

    “哎呦,以前要是知道就好了,都不知道能少买多少双手套。”

    “那可不!”

    “……”

    第378章

    自强不息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跟勤奋上进的好孩子多多接触,老周也不例外,他就挺喜欢孙文重这孩子的,奈何猴娃子好像跟乔尹明关系更好。

    乔尹明这小子现在也在水牛镇读中学,前些日子蔚卓洋离开前,就问他走不走,那小子说不走,然后蔚卓洋就把他托付给了陈建华,主要陈建华现在就是光棍一条,一个人住,他那屋里头还有空地方可以塞得下这么大一个小孩。

    陈建华刚开始的也不太乐意接收这个拖油瓶,不过在蔚卓洋表示以后可以帮他弄些牛王庄自产的婴幼儿奶粉以后,陈管事的就妥协了。要知道陈建华也是有很多亲戚朋友的,这两年不少人找他弄这个奶粉,奈何陈管事的职权有限,牛王庄这个奶粉又着实难弄得很,最终很多人都悻悻而归。

    对于蔚卓洋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老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想马儿跑,就得给吃草啊,好歹也帮他经营这一家奶粉厂呢,这点方便还是能给的。

    他就是看那个蔫搭搭的小子有点不顺眼,那小子吧,高兴的时候也没个笑模样,你要给他弄不高兴了,他也不蹦跶,也不跳脚,最多就是不给你好脸色,不配合你的工作,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跟他家Peter一个德行。

    “你说那小子是不是太蔫了,让他去练练功夫不知道有用不?”星期天下午,老周坐在四合院外边的大树下,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对他身边的肖树林说道。

    在距离他们这里不远的山坡上,猴娃子他们正在藕田里抓泥鳅,这时候田里的藕已经收完了,水也放掉许多,露出下面的烂泥地,那些捉泥鳅的小孩,身上脸上都沾了许多泥水,个个都跟泥猴儿似的,就乔尹明那小子一脸的不在状态,身上也比其他孩子干净许多。

    “管他有用没用,练呗。”肖树林倒是不嫌麻烦,反正多一个少一个都是教。

    两人正说话的功夫,罗蒙的手机响了,他吐掉瓜子皮拿起来一看,是郭大锅给他打过来的。

    “喂。”罗蒙接了电话。

    “呦,老周啊!”电话那头郭大锅的声音很是精神。

    “啥事这么高兴啊,你老婆终于要给你生二胎了?”老周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笑嘻嘻问他。

    “啧,二胎这事不着急。”郭大锅笑道:“我就是打个电话问问你,这个二高这边的食堂,你那边能不能看着也给供应一些蔬菜嘛?”

    “二高?”老周也是奇了:“你咋还帮二高说上话了?该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包其富手里头?”

    “嗨,还提那家伙干啥,以后咱二高这边的食堂啊,也没他什么事了。”郭大锅嗓门洪亮精神满满。

    老周一听,心里顿时就有些明白了:“行啊大锅师傅,包其富后台那么硬都被你挤走了?”

    “嘿,说什么挤走这么难听,这可都是群众的选择,所有在校生以及家长的一致意见,同时也得到了学校所有教职工的一致认可。”说挤走多不好听啊,这话一传出去,他郭大锅都该成啥人了,虽然这市场经济说白了也就是这么一回事,谁吃肉谁喝汤,各凭本事罢了。

    说起来,这事包其富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要不然就凭他跟二高校长的关系,这食堂还是包得很安稳的。

    奈何这人就不是个省心的,眼皮子又浅,上回他图便宜收购回来的一批冻肉,好多学生吃完了就拉肚子,然后他们学校就又闹起来了。

    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要求把食堂承包方换掉,有一些反应激烈的甚至还放话说,包其富要是不走,他们就走。

    校方几经安抚,却并不见成效,后来时间拖的一久,过真就有学生家长跑学校去帮他们家小孩办转校手续了,至于转到哪里,那自然是一高了。

    这事要换了从前,罗蒙他们读书那会儿,想从二高换到一高,那绝对是很不容易的事,毕竟一高是重点高嘛。

    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么多年计划生育搞下来,小孩子越来越少,生源越来越紧张,就算是县一高,也同样存在生源问题。再说能考进二高的学生,成绩一般也不会太差,如果这个要求转校的学生成绩还比较优秀的话,那就更好说了。

    不过事情闹到这里,也并没有哪个学生成功转校,主要是上边的领导发话了,一高和二高一直都是兄弟学校嘛,这时候就让一高这边先缓缓,这事应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会儿他们那边如果二话不说就接受这一批二高的学生,那不是有挖墙脚的嫌疑?

    于是一高按兵不动,就搁那儿等着呢。他们该调解调解去呗,调解不过来,到时候他们肯定就把那些学生给划拉过去了,还跟你客气啊?把人留在他们县,总比跑到外地去读书更好吧?将来高考的时候要是又出一匹黑马,那还不是他们县里的成绩啊?

    一时间好多学生都喊着要转校,甭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造成的影响还是十分地不好,整个二高简直就跟要散架了一样。

    这事要搁在从前,学生闹事,学校搞不定,还可以找家长嘛。但是这一次家长也不站在他们那一边了,嫌我们家孩子不好管,你校方要开除要怎么样都成啊,最多就是多花点钱,送到彤城去念私立学校嘛,反正这破学生他们也不想再让自家小孩待下去了。

    看看人家一高的学生,一个个的吃得多好,面色又好精神又足,再看看他们二高,也不说吃得多好吧,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保障不了,现在这些小孩可都是家里头的独苗,难得那么一两个是有兄弟姐们的,谁在家里不跟宝贝疙瘩似的?

    就这么一闹二闹的,包其富就被他那个校长亲戚给撤了。

    他那个校长亲戚也不容易啊,一般当领导的,往自己单位里安插个人,一方面是提拔自家亲戚,另一方面也不无培养个左膀右臂的意思。

    说起来,这包其富也确实是有几分小聪明,奈何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厮对自己的智商太有信心,偏偏行动起来漏洞又太多,屡屡出现纰漏,这回竟然还给他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怎么看,这人都是留不得的,否则长此以往,他这个校长的位置怕也要坐得不安稳。

    包其富被撸下去以后,二高食堂这块肥肉最后究竟能进了谁的嘴里,这后头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切磋较量了。

    郭大锅能够顺利拿下头筹,自然也跟他这些年的经营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口碑好,一高那些学生替他做了不少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他人脉广消息灵通,得知包其富要被换下来,当机立断第一个就凑上去毛遂自荐了。

    这会儿他刚刚从二高那边签了合同回来,这都还没到家呢,忍不住就拿起手机给罗蒙打了个电话,一方面是跟他说说订菜的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享成功的喜悦,俗称炫耀。

    老周之前也听说了包其富这回又捅娄子的事,但他没料到这家伙竟然能被换下来,看来这年头生源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会儿得知郭大锅接下了这个摊子,老周当即表示支持:“这喜事啊!长期供应啥的我这会儿也不好说,具体还得跟陈管事去商量,不过这头一个月,咱肯定得先把气氛炒一炒,好好拉拢一下人心不是,这样,这个月都需要些啥菜,你跟我说,我尽量给你调。”

    说白了连一高食堂的菜都没几样是由牛王庄直接供应的,二高怎么可能全都由他供应,牛王庄供不起,学生们也不一定个个都吃得起,开始这段时间意思意思就行了,往后的日子还是量力而行。

    但是不管怎么说,郭大锅比包其富那人是靠谱多了,该赚的钱他也赚,但至少也能舍得给学生们吃点好料的。

    挂了电话,老周的心情很是不错,只要一想到往后都不用跟包其富那家伙打交道了,他就感到浑身清爽。

    心情一好,看谁谁就都顺眼了,就连坡上那个蔫搭搭的乔尹明,此刻瞧在他眼里也很是有几分眉清目秀少年如玉的味道。他们家猴娃子就不说了,就算是沾了一身泥水,也挡不住他儿子英俊挺拔气质非凡。文重也是个好孩子啊,老周真挺想把他拉拢道牛王庄麾下好好培养,只可惜他也看出来这孩子是个志向高远的,将来必定是要到外面去闯荡一番。

    “乔尹明那小子吧,小胳膊小腿那样儿,一看就没做过啥运动,你明儿悠着点啊,别头一天就给他吓跑了。”老周这时候又拿出瓜子重新嗑了起来。

    “唔。”肖树林淡淡应了一声。

    “……”罗蒙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有些担心,就怕他看乔尹明那小子一个不顺眼,就把他当花花训了……

    第二天一早,还不待老周找人打听,吃早饭的时候,就在四合院这边听说乔尹明那小子的事情了。

    话说乔尹明昨天傍晚应猴娃子的邀请,今儿一早被肖树林带去水牛镇文化广场练武,肖树林让他蹲马步,他蹲没一会儿就开始打退堂鼓,都还没那些学前班幼儿园的娃娃们坚持的时间久呢,不过这原本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出乎老周预料的是,收拾他的并不是肖树林,而是镇上蛋糕店老板娘何瑾英。

    何瑾英有时候也去文化广场那边练练拳脚,倒也不是天天去,刚好,乔尹明这天就撞她手里头了。

    “这点苦都吃不了,简直给抑郁症群体丢脸。”这赤裸裸的嫌弃,臊得乔尹明满脸通红,后来被肖树林说了两句,又乖乖折回去蹲马步去了。

    大伙儿都说何老板可帅了。

    就算是得了抑郁症,何瑾英也从来都不以弱者自居,在她看来,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应该自强不息,维护他们这一个群体的尊严。

    第379章

    人才

    接下来一段时间,老周就给县二高供上了菜,正如他和郭大锅商量好了的那样,头一个月加大供应。

    郭大锅那边,对于这个刚刚接手的学校食堂,也是格外用心,直把那群小崽子们喂得嗷嗷叫唤,还有人在二高论坛里高声疾呼:“同志们!这就是胜利果实的滋味啊!”楼下还有一大群打了鸡血的青春期跟着起哄。

    二高那边不少同学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晒早饭晒午饭晒晚饭,晒得多了,一高那边的学生就发现不对了:“大锅师傅,凭啥他们那边有老周家的小白菜我们没有?”

    “你咋知道那个是老周家的小白菜?”郭大锅也是奇了,他分明已经做得很小心了,这都能被看出来。

    “看出来的呗。”学生说着就给他看自己手机上的照片:“你瞅瞅老周家这个小白菜,这菜叶,这菜杆,跟别人家的小白菜能比?再看我们最近吃的这一个,这差距,就好比村妇之于西施!就好比石头之于美玉!这差距,老子想要假装看不见都不行好么?”

    “也没这么夸张吧,最多也就是普通玉对高档玉……”差别待遇被人抓到把柄,郭大锅也是有些讪讪的,但是嘴里依旧狡辩:“把大湾村的小白菜比成石头,你小子也忒没良心了,晓得我为了弄到一个长期供货合同多不容易,说实话,二高那边的供货合同这会儿都还没的着落嘞。”

    “大锅师傅,你偏心啊!”

    “大锅师傅喜新厌旧!”

    “大锅师傅,你要再这么干下去,一高这边的人心可就要散了!”

    “拒绝差别待遇!”

    郭大锅被这些小崽子们整得没脾气了,只好答应,以后只要是经过他手的东西,二高有啥他们就有啥,然后这件事才算是被揭了过去。

    这天晚上,郭大锅回家以后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把他小姨子给弄过来,这两所高中,那么多学生,没一个省心的,他只有自己一个人,两头压不住,迟早出乱子。

    话说郭大锅的媳妇也是个实诚人,YG高原下来的女子,容貌过人持家有度,就是稍稍有些缺心眼,别人说啥她就信啥,有郭大锅给她罩着还好,郭大锅一个看不着,她弄不好就得给人当枪使。

    但他媳妇有个妹妹,在她们老家那边可是个风云人物,初中毕业就出去外头闯荡,后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工厂干到经理一职,那些年可真拉拔了老家那边不少年轻人出去,钱也没少往家里头寄,只可惜后来,她们那老板被人给骗了一个大单,再加上资金周转不灵,最后干脆又监守自盗,自己把那个厂子给掏空了,全家老小再往国外一跑……

    总之,郭大锅的小姨子算是被那家伙给坑了,前两年,找她要债的人那叫一个多啊,就连老家那边的房子都叫人给砸了。

    最近这一年下来好像没什么动静,这事本来也不关他小姨子什么事,有些人之所以硬把帽子往她头上扣,不过也就是拿她撒撒气。

    郭大锅琢磨着,这风头差不多也该过去了,这时候把她小姨子安排到这边二高食堂,应该是出不了什么差错,毕竟是个人才啊,不用可惜了,郭大锅两口子家里所有亲戚加起来,也就这一个最有出息。

    郭大锅的小姨子名叫杨慧芳,十几岁就出去外面闯荡,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如今还不到三十,却已经比很多人见识过更多人世沧桑。

    她听说郭大锅想请她去帮自己管理二高那食堂,很爽快就答应了。有了之前那件事,她在原来那个行业已经混不下去了,想要换个行业重新开始也没那么容易。

    二高那边虽然就只是一个食堂,又是人生地不熟的,但毕竟有她姐夫罩着,想必不会太难混,不如就把这里当成一个新的起点。

    杨慧芳走马上任,二高的学生却并不对她表示欢迎,他们都觉得自己这是落后娘手里头了,果然郭大锅还是比较重视一高那边,他们二高这边,就给派来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女的。

    现今社会对于女性总会有一种天然的轻视,特别是在职场当中,这些学生虽然没什么恶意,但是对于这个女食堂负责人,大家都表示并不看好。


如果您喜欢,请把《牛男》,方便以后阅读牛男第20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牛男第204章并对牛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