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王老大之所以这么爽快,主要还是因为今年他家种的蔬菜卖到了好价钱,王老三这边的苹果却一个都没卖出去,毕竟是亲兄弟,也不能眼瞅着他着急上火,反正就是个车,能借就借了,甭管这些苹果最后能不能卖得出去,好歹折腾过,他心里多少也能舒坦点。
就这样,王老三开着他大哥家的小货车,拉着自家一车苹果,捎上他媳妇给准备的干粮,风尘仆仆就奔牛王庄去了。
车子开上水牛镇以后,王老三却又怂了,就像他侄儿说的,老周跟他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帮他这个忙啊?
再说自家这个苹果,王老三觉得就算是老周这种能人,大约也是无力回天的,他家这个苹果酸到了什么程度呢,榨成果汁再加一勺糖大伙儿喝着都还直喊酸呢。
王老三开着车子磨磨唧唧在水牛镇上转悠,然后就有镇上的人问他:“老乡,你这苹果咋卖呢?”
“十块钱四斤。”加上这一路的运输费用,他家的苹果就得卖这个价,他这一年才不算是完全白忙活,多少赚回来一点辛苦费。
“这么便宜啊,切一个我们尝尝。”在他们这边,十块钱三斤的苹果就算是很便宜的了,毕竟不是产区。
“行。”王老三心里知道自家这苹果一切,人就得全跑光。
“哎呦,老乡你这苹果咋能酸成这样?”
“吃不了吃不了。”
“这样的苹果买回去榨汁都嫌酸啊。”
“这是你自家的苹果啊?你这是咋种的呢?”
“我这可都用的农家肥,这苹果别看酸,好歹也是纯天然啊。”
“管你再怎么纯天然,吃不下去有什么用啊。”
“我看你是不会种苹果吧?”
“嗨,刚从人家手里头接手的一片果林。”
“八成是前边的人乱用化肥,把土壤给整坏咯。”
“咱这边也是,从前用化肥用狠了的那些地,后来就都不成样子了,得好生养上几年才能养得回来。”
“哎,这么多苹果,这可咋办呢?”
“家里头还装了大半个地窖呢,这里还是小头。”
“哎呦,那么多啊?”
“唉……”
“你们说,这苹果买回去泡点苹果酒不知道成不成?”
“买点买点。”
“这个应该是没问题。”
“我去年跟那谁买的杨梅那么酸,泡出来的酒照样没酸味。”
“你们爱喝水果酒的,都买点嘛,十块钱四斤又便宜。”
“说起来,他这个苹果的苹果味还是挺浓。”
“是不错,比市场里卖的那些更有味儿,没打膨大剂,肉质也密实。”
“老乡我跟你说,你就坚持这么种,多给那些苹果树上点农家肥,要不了两三年,你这个苹果就得好吃起来。”
“你知道啥?还种过苹果咋滴?”
“果树不都那样啊?没看到我家院子里那棵橘子树种得多好?”
“就是当初你从老周那儿死皮赖脸要来的那个籽儿种出来的树啊?”
“我说你那树种下去也有快三年了吧?咋还没结果呢?”
“桃三李四柑八年,没听说过啊,一瞧你这人就是没文化。”
“看把你给嘚瑟的,别到时候种出来是棵公的。”
“呸,乌鸦嘴。”
牛王庄上每年都泡各种水果酒,久而久之,水牛镇上的人也都有样学样,在家里泡上一些水果酒,逢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就拿出来喝点。也有那爱喝酒的,每天吃完完饭就要咪一口。
这些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果然每人都从王老三那儿挑了几斤苹果,闹得王老三还挺不好意思。
末了,大伙儿又给王老三指路:“你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左手边有个何记西点屋,上那儿瞧瞧去,说不定她那里能要点你这个苹果。”
何记西点屋王老三知道,刚刚他都在水牛镇上溜了几圈了,来来回回看到过几次,那家店貌似生意还不错。
告别了这些热情的水牛镇人,王老三开车去了何记,这会儿学校上课时间到了,刚刚在店里闲逛闲坐的学生都走完了,店里显得稍微冷清些,有两个营业员小姑娘正在整理货架,隔着一面玻璃窗的操作台里头,何瑾英正在教两个学徒工打奶油。
“那个,你们老板在不?”王老三束手束脚地进了这家店,手里头捧着他们家的几个苹果。
“……”玻璃窗后头有个年轻女子转头往他这边看了过来,只见那女子眉头微皱,表情淡漠,王老三一看她这个表情,只觉得心中更是忐忑……
一个星期以后。
“快点快点!”猴娃子领着花花和三毛在前边跑,不时回头催一下自家老子。
“不用那么着急,晚不了。”老周穿着一身毛衣休闲裤,吭哧吭哧跟在后头,他家儿子跑得太快,这丫跟不上。
“快点!再不去就晚了!”
猴娃子急得快跳脚了,瞧他握着两个小拳头站在马路边那小模样,既不像老周也不像肖树林,倒是有几分像肖老大,怪不得那老头最近越瞧这个孙子越顺眼呢。
天都还没怎么亮透呢,父子俩一前一后就到了何记西点屋,在那里,这会儿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里那些人有拿饭盒的有拿碟碗的,老周和猴娃子走到队伍后边排好,然后又从猴娃子的书包里掏出两个铝制饭盒。
“呦,老周你们也挺早啊。”大伙儿见着老周,就跟他打招呼。
“不早不行啊。”老周打了个哈欠,三毛那货,早上五点钟就上他们家喊人去了,跑到他们家小楼下边好一通汪汪,嚎得他连个懒觉都睡不成。
大伙儿在外头排着队,西点屋里头的人这会儿显然也正在忙碌,不时从里边飘出来阵阵浓香。
何记西点屋前几天刚推出一款超级豪华的什锦披萨,这款披萨不仅秉承了这家西点屋一贯的质优味美的优良传统,更加让人着迷的是,它这一次几乎完全没节制没讲究,不管搭配,不管造型,不管卡路里,好像啥都不管,就是拼命地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往这个披萨上面堆,各种蔬菜蔬果肉类,奶酪放得足足的,口味特别浓郁,更绝的是,这个披萨上面放的那种苹果粒,酸得那叫一个有劲,那一酸,就把所有的腻味都给化解了,剩下的就只有美味美味美味……
这一款超高热量的披萨,在初冬时节的水牛镇上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追捧,毕竟这个季节本来就是应该要长膘的季节啊,要不然漫漫冬季,没一点脂肪怎么能熬得过去嘛?
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长身体的青春期来说,在这个充满饥饿感的季节里,何记的这一份披萨,根本就是量身打造,大早上的来一份,简直不能更合适!
好不容易等到六点半的时候,何记西点屋终于开门了,老周父子俩在跟着队伍慢慢往前挪,大约也就那么十多分钟时间,就轮到他们了。
何老板烤披萨的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她不做那种一小个一小个的圆披萨,而是做了一张张巨大的披萨饼,直接铺在自家那些长方形烤箱上,再铺上各种食材,烤好的披萨再用刀切一切,就跟豆腐似的一块一块铲着卖。
这么不大不小的一个豆腐块,要卖十五块钱,如果你能不要包装,她就能给你便宜一块钱,十四块钱,所以这几天过来排队买披萨的,基本上个个都是自带容器,在水牛镇上,自带容器这种事太日常了。
“四份。”等轮到老周的时候,他把两个饭盒都打开,盒子盖子地往柜台上一摊。
“每人限购一份。”何瑾英这会儿亲自上阵卖披萨,每天早上的这个时间,都是他们店里最最忙碌的时候,这会儿她自己拿了一个铲子卖披萨,旁边还有一个营业员负责收钱,至于另外一个营业员,正在里边帮忙切菜呢,她这儿的营业员经常都要客串学徒工。
“三毛和花花都在外边等啊。”猴娃子两手攀在柜台边上,有些不好意思地在柜台前露出小半张脸。
“……”何瑾英抬头看了看玻璃门外边那只身材高大的德国牧羊犬,以及另外一只身材健硕的猞猁,什么都没说,伸手就给往他们的饭盒和盖子里铲了四块披萨。
付了钱,老周父子俩拿上那四块披萨出了蛋糕店,也不走远,站在外头的马路边就开吃了,边吃边等肖树林。
肖树林也爱吃这个披萨,一口气能吃掉两三块,今天他是有点晚了,老周寻思着,肖树林要是再不来,他就厚着脸皮再去排一次队了,不过今天卖披萨的是何瑾英,那家伙不好说话,要不然还是去医馆拉两个学徒过来?哎,那样的话,白老头估计就不能给他好脸色看。
就在老周正纠结这究竟是要看何老板的脸色还是白老头的脸色的时候,肖树林领着一大群练家子气势汹汹就往这边来了。
“爸爸快点。”猴娃子捧着他的那一份披萨,交替着两条小短腿在原地做着高抬腿,恨不得帮肖树林把他的那一段路给跑了,再不快点他今天可就吃不上披萨了。
“乖儿子。”肖树林几步走过来,按着他儿子的脑门一顿揉搓,搓得猴娃子嗷嗷叫唤。
“先吃一口。”老周把自己那块披萨给他递了过去。
“唔。”肖树林就着老周的右手咬了一口,然后又接过老周左手花花那一份,对着还没被咬过的那一头,张嘴就咬了一大口。
“嗷!!!”花花嚎得那叫一个凄厉,仿佛肖树林那一口咬的是它身上的肉。
“你丫是肉食动物,吃那么多面粉没好处。”肖树林表示自己这都是为了它好。
“……”另一边,三毛看到花花这边的惨状以后,就着猴娃子的手,三口两口就把自己的那一块披萨吃了个精光,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
等终于轮到肖树林的时候,他就把刚刚老周他们用过的饭盒往柜台上一放:“三份。”
“……”何老板一脸严肃地看着他。每人限购一份,这都是定好的规矩,别以为是老周家的人就能搞特殊。
“丫丫大宝也来了,都在外边等着呢。”肖树林伸手往外头指了指,这会儿西点屋里的人更多了,从他们那个位置根本看不到外边是个什么情况。
“……”何老板的眉头一跳一跳的,她感觉自己的躁郁症好像又要发作了。
“不信我喊一下他们啊。”肖树林说着,就冲外边喊了一声:“大宝!”
西点屋外头,老周伸手推了三毛一下,三毛福至心灵,张口就喊了一嗓子:“汪!”
“丫丫!”肖树林又喊。
老周看了看花花,这货是指望不上了,于是他就自己张口喊了一嗓子:“啊呜啊呜……”
第382章
犒劳
皇天不负有心人,那王老三终于给自家那些酸苹果找了个好销路,心里很是高兴,走的时候,还往牛王亭的捐款箱里塞了五十块钱。
对于一辈子精打细算的农户人来说,这已经是相当的大手笔了。
早前他刚到水牛镇上的时候,口袋里没几个钱,不舍得下馆子,他媳妇给做的那些干粮,实在又有些咽不下去,于是就跑去牛王亭那里,一口气吃了七个包子。
他坐那儿吃包子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大姐总跟他说话,言语间很是有些同情的意思,又问他有没有地方住啊,又问他身上有钱没有,闹得王老三很不好意思,只管嘴里嗯嗯啊啊地应着。后来他苹果也卖了,口袋里头也有钱了,就又去了一趟牛王亭,那大姐倒是没有再遇到。
至于那一车酸苹果,一斤两块五,何瑾英全要了,连价都没还。
除了车上这些,何瑾英还跟他说家里还有多少,她也都要了,目前冷库里头没地方放,等到年前,约莫腊月二十左右,她让人开车过去拉,价钱还按两块五一斤算,运费算何瑾英的,不要王老三出。
车子开车水牛镇,沿着盘山公路往永青方向开去,开着开着,车速越来越慢,后来索性就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
王老三坐在车里吸着鼻子抹着眼泪,先是低声呜咽,后来干脆就嚎啕大哭起来……这阵子他心里不好受啊,这些年好容易攒下来那点棺材本,都被他砸那片果林里头了,那可都是他一点一点从土里抠出来的血汗钱啊……
哭完了,王老三抹抹眼泪,擤擤鼻涕,又摸了摸怀里那一摞厚厚的钞票,发动卡车再次上了马路。
就这么会儿功夫,他也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明年后年他还得按自己的想法种苹果,没事多用手机上上网,该学就多学点,反正那些龟孙卖的那些个化肥他横竖就是不用,还不信了,他王老三一个大活人,能干不过那些死化肥?他还就卯上了!
何记西点屋那边。
“老板,咱买那么多苹果干啥呀?用不完吧?”毕竟这种苹果在他们这里也就是作为配料在使用,一天也用不了二三十个。
“怕什么,不是还有水牛节呢么?”何瑾英并不担心。大不了等今年水牛节的时候,多请几个人,大干一场。
每年水牛节那几天,都是这个镇子最热闹的时候,到时候各种吃的喝的摊子能摆满整个小镇,不少外地上班族都会在那几天上水牛镇来玩,全家出游的也很多。
从前的水牛节,何瑾英都不咋积极,还跟平时那样,能做多少做多少,今年大不了就积极点呗,起码把那些酸苹果给消耗了,毕竟多赚点钱也不是什么坏事。
“咱们英姐这是心软了吧?”一个店员笑嘻嘻地说道。
何瑾英虽然整天板着一张脸,但经常和她相处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她愿意说话的时候,就表明这时候心情还不错,不说话的时候你就不要再死皮赖脸往上凑了。
“你们不知道庄稼人的辛苦。”何瑾英说道。
“哎,我怎么不知道啊?我太知道了,昨天轮休,上牛王庄捆了一天白菜,才挣了老周家一个核桃。”那个店员唉声叹气道。
“你又去给他干活了?”何瑾英皱眉。
“没办法,我侄女爱吃他们家冰激凌啊,最近也不知道是因为水牛节将近了还是怎么的,我哥他们上桥头去转悠了好几回,都没看到有卖老周家那个核桃的。”那店员说道。
“离水牛节还有一个多月呢。”另外一个店员说。
“那家名叫《短工客栈》的青年旅舍知道吧?水牛节那几天的床位,一个月以前就被卖完了。”操作台那边,一个正在打扫卫生的学徒工搭话。
“你侄女要吃冰激凌,他爹妈不会自己去给老周干活?”另外一个性格孤僻点的学徒工这时候就说了。
“去了,昨天我哥我嫂子还有我爸妈都去了,五个人,总共就挣了四个核桃,省着点,应该够一两个月的。”那姑娘说道。
“下回老周过来买东西,你跟他说不要钱要核桃。”何老板这时候就发话了。
“真的?”小姑娘眼睛都亮了。
“嗯。”何老板淡淡地应了一声。
“嗷!!!英姐霸气!英姐威武!英姐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
牛王庄上。
老周:“阿嚏!”
“打喷嚏躲远一点啊,这边做菜呢。”侯胖子嫌弃道。
“穿这么多还冷呢?我看你就是缺乏运动,不忙的时候吧,也跟肖树林去文化广场练练功夫。”刘春兰今天也在四合院这边,说是来看看罗蒙他们,结果来了也闲不住,总想找点什么活儿干着,这会儿她正拣着手里的一把小葱呢。
“我身体好着呢。”老周摸了摸鼻子,稍稍往旁边挪了挪。
他身体确实是好啊,耳聪目明吃嘛嘛香,睡眠质量也倍儿棒,毕竟有灵泉傍身嘛,只不过灵泉那东西也不能帮他长肌肉,他自己又不爱运动,所以瞅着就有几分弱鸡样,尤其是在有一个肖树林跟他做对比的时候。
~
最近这两天,应广大网友的强烈要求,老周决定在自家网店推出一个名叫《牛王庄食堂菜》的系列,主要就是卖卖各种家常菜。
毕竟一到冬天牛王庄上就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他家那些长工短工个个也都比较清闲。
然后这两天,大伙儿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整个四合院又热火朝天地忙碌了起来。
因为都是一些很日常的菜式,所以大伙儿做起来也不是特别吃力,每个小队基本上只要学会一个菜式就已经比较够混了,再加上侯胖子时不时也会到各个灶台去看看,基本上做出来的菜都还比较像样。
按照这么发展下去,老周认为今年的水牛节,他们这些人应该也可以好好发挥一下,到时候又是一笔进账。
这边做菜归做菜,那边冰激凌的制作也不能落下,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段的熟悉和练习,牛王庄上也培养出了几个会做冰激凌的人才,不再像从前那样,次次都需要侯胖子自己动手了。
老周这几天就总跟这几个做冰激凌的人说,让他们把材料放足一点,每一份都装大份一点,水果啥的该放就多放点,千万别不舍得。
今年秋天坡上的庄稼陆续收回来以后,老周让人先后种了好几拨大白菜下去,现在那些前边种下去的白菜基本上都已经长得挺高了,这时候就需要人工在大白菜外边扎个稻草,帮助结球。
这活儿不重,也不需要什么技术,老周认为可以不要动用自家那些训练有素的短工小队,在镇上搜集一些闲散劳动力就差不多了,比如像学校里头那些初中生高中生啥的。
老周这两天发布出去一个捆白菜换核桃的任务,反响还是比较不错,尤其是在他让人把自家那个冰激凌做得更加豪华之后。
下午的时候,四合院这边也没他什么事,于是老周就晃晃悠悠去了自家医馆,手里头还会拎了一个布袋子。
“老周,袋子里装的啥呢?”前台那几个一看老周来了,就笑着跟他打招呼。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给你们拿点核桃过来,啥时候没那么忙了,就到桥头去换冰激凌吃。”老周说着就把他手里头那个布口袋放在了柜台上。
“啊!冰激凌!”医馆中有几个年轻一点的学徒顿时欢呼起来,争先恐后往柜台这边跑,生怕一个手慢就没拿着。
“别急别急,核桃还多着呢,大家都有啊。”老周笑眯眯地。果然,偶尔犒劳一下大家还是很有必要的嘛,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和拉拢人心。
“老杨他们也有不?”老杨是水牛馆的保安。
“有有,都有。”老周满口道。
“……”
话说老周过来的时候,徐二刚好在隔间里给人扎针,听到动静心里就暗暗着急,奈何他这一套针法还没有施展完,中途停针基本上就是全功尽弃,只好按捺住性子,等到帮病人扎完针,这才连忙从隔间里出来了。
“我的呢我的呢?”徐二还是一副的乡村运动员模样,两条裤腿一边高一边低,脚上耷拉个拖鞋,也不怕冷。
记得刚来那会儿,就因为他这身装扮,好多病人都不太能信任他,生怕这个看着忒不靠谱的家伙把自己给扎坏咯。
“在那儿呢,着啥急,老周不都说了大家都有。”
“……”徐二三步两步走过去,对着柜台上那个布口袋一扒拉,就看到了正孤零零躺在里边的一颗核桃:“就这一个了?”
“是啊,就差你了,你还想要几个啊?”
“这么准?你们是不是有人多拿了?”徐二很羡慕那些多拿到核桃的家伙,刚刚他要是能早点出来,说不定自己也能多拿一个两个的,论眼疾手快,这医馆里除了白老头,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徐二那话刚说完,医馆里头的学徒大夫们就都笑了。
“老周的东西,向来都是这么准。”
“这傻小子,还当能从老周那儿捡个漏呢。”
“看来还是来的时间太短啊。”
“等再多待几个月,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