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你现在有胆子在这里大放厥词了?方才怎么没见你这样,真是个草包。”陈玉筠冲出来指着苏逸嗣的鼻子骂道,“我告诉你苏逸嗣,咱们两个完了,和离!而且所有的铺子都得归我,跟你一个铜子儿的关系都没有。”
“什么?那怎么行,娘子你听我解释——”苏逸嗣大惊失色,一把拽住陈玉筠的袖子就想要解释。
第三百二十五章
镯子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要是今日没有陈玉筠,只怕他的小命就不保了,更别说苏家的铺子还需要陈玉筠操持呢。
他故意缠上来,赔笑:“这些日子都是为夫冷落了你,可这一切都是我听信了沈烟璃的鬼话,不然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冷落你的,如今我已经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痴人说梦!”陈玉筠冷笑一声。
她眼中的怨恨,并不比沈烟璃少几分。
她继续道:“你到底是惹不得我,还是惹不得我给你们苏家带来的好处?”
“苏逸嗣,你没有本事,如今有的钱财全都是我的嫁妆银子生出的,现下你得罪了长公主,难道还想让我跟着你一起倒霉吗?”
“今日要是不和离,我便将你们苏家的恶行捅出去,我看,到时候你们还有什么脸面!”
饶是如此,苏逸嗣也不愿意就此放弃陈玉筠的本事。
宋清音却幽幽开口:“我方才虽然送沈烟璃去往生了,但是她的怨念还在,如今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苏逸嗣,你若不答应的话,我可不能保证日后沈烟璃还会不会来找你寻仇。”
“这——”苏逸嗣这了半天愣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陈玉筠很是高兴,一来是解决了府上的女鬼,二来则是终于摆脱了苏逸嗣,她抱住宋清音的胳膊甜甜一笑:“今日的事情当真是多谢王妃,我还要收拾我的嫁妆跟铺子,只怕是不能多留王妃了。”
宋清音累了一夜,原本就想着回去歇息。
况且今夜的事情怕是把高茹娘吓得不轻,她也得赶紧把人带回去才行。
她点头:“苏大……不,陈姑娘请便。”
说罢,她便带着高茹娘和骆宇珩一同回了靖北王府。
骆宇珩原本想在今日看高茹娘的笑话,只是自己到底也露了怯,谁也别想着笑话谁了。
送走了骆宇珩,二人才网安平阁去。
高茹娘一面走,一面开口:“王妃有这样的本事,实在用不着再去学什么驱除蛊虫之术了,倒是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向王妃学习呢。”
宋清音在玄学一事上的确有自己的造诣,虽说入山门晚,可本事却已经超过了师姐。
可眼下,蛊虫盛行,她总得做个准备才行。
“不过学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天赋的,我在蛊虫上有天赋,王妃在捉鬼一事上有天赋,与其互相学习,倒不如互帮互助,也不会被人给算计了。”高茹娘再次开口。
宋清音看着方才还惊慌失措的小人儿,彼时已经冷静了下来,就知道她是有自己的本事在的。
她点头,将此事应下。
接下来的两日,宋清音在心里将沈烟璃的话细细盘算了一圈,虽然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可到底是提到了一个‘道元’。
她虽然不曾见过这人,却是在清欢的口中提到过一次,这道元久居上阳山,与她们也是师出同门,只可惜一心为权势所驱使,早已背离了本心,倘若自己能够去上阳山找到道元,将他绳之以法,昌平长公主自然也就没人可用了。
想到这里,她准备去找魏璟焰商讨此事。
却不想,还没出门,陈玉筠便下了帖子,请她过去吃酒,算是酬谢她的帮衬。
宋清音想着苏家的事情也算是落下了帷幕,本不想再去,却不想来人说,陈玉筠执意要见到自己,那她就不得不去了。
陈玉筠将宴席设在了清风楼。
宋清音进门的时候,里头只有她一人,不禁问道:“陈姑娘今日宴请,难道只请了我一人吗?”
“王妃为我做了这么多,我自然是要宴请你的,只是想着王妃怕是不喜欢热闹,便没有叫旁人罢了。”陈玉筠笑着为她斟了酒,道,“如今我已经脱离了苏家,一个女子在京城做生意,难免会遇到不少的麻烦,我便想着能够和王妃拉近距离,日后也能有个靠山……”
“想来王妃应该会成全我这些小心思的吧。”
宋清音没想到她竟然将话说得这般直接了当,倒是叫自己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她还敬佩起陈玉筠的为人来。
她笑道:“陈姑娘这么说了,我自然不能拒绝了。”
二人把酒言欢,酒过三巡,宋清音有了几分醉意,她正准备告辞离开,却不想正好看到了陈玉筠手上的镯子。
女子带镯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那个镯子是阴阳鱼纹,要是再配以莲花纹,只怕便成了能操控人言行的法器。
陈玉筠的手上带着这个,未免有些叫人好奇。
“陈姑娘手上的镯子……”宋清音半眯了眼睛,眸中闪出了几分怀疑,却又怕被陈玉筠察觉到什么,赶忙笑道,“我倒是从没瞧过这样的花纹,好看得紧,不知是哪家工匠的手艺?”
陈玉筠听了这话,方才还有醉酒的神情,却在突然间清醒过来,脸色也犹豫了几分。
她连忙拉了拉袖子,将镯子给遮掩住,道:“这是我娘的遗物……”
她眼神闪躲,分明就是在胡说。
宋清音原以为陈玉筠接近自己当真是缘分使然,如今看来,只怕是另有缘故的。
想到这里,她不禁轻笑一声:“原是如此,那我怕是不能打个一样的镯子了。”
她不想打草惊蛇,连忙装出了醉酒的模样,开口:“我今儿吃多了酒,头晕得很,怕是不能再陪着陈姑娘说话了,改日有缘再见吧。”
说罢,她便在春香的搀扶下出了门。
冷风一吹,她的头脑又清醒了许多。
陈玉筠受伤的阴阳鱼纹的镯子本就上清观的东西,只是师祖觉得这种限制人言行的东西实在不应该存在这世间,便已经取缔了,可却出现在了陈玉筠的手上,必然也是被人唆使了。
可要是她也效忠昌平长公主,不可能和沈烟璃没有见过,除非她背后另有别人,而非长公主。
宋清音只觉得如今的谜团越来越多。
她深吸了一口气,却越发想要去见道元一次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胜算
宋清音回了安平阁的时候,魏璟焰已经在屋子里等着了。
他看到人回来,紧皱的眉头突然放松了下来,连忙迎了过来,关切道:“你怎么才回来?”
“我方才去见了陈姑娘。”宋清音并不隐瞒自己的行踪,不过顿了片刻,问道,“王爷对这位陈姑娘到底有几分了解,可知她家和谁走的近?”
魏璟焰不曾想她突然问起这话来,却还是如实答道:“我与她只是有过几回生意上的往来,旁的知道的也不多,不过你想知道,我叫人去打听就是了。”
宋清音点头。
她正准备吩咐春香去给自己收拾行李,却又怕叫人担心,连忙开口将那日在苏家发生的事情细细说了,又道:“我想着这个道元怕是为长公主做了不少的事情,师父也说,我命中有劫难,只怕也与他有关,我便想去上阳山寻他,要是能劝他收手最好,可要是不能,我也会尽力想办法将他擒住。”
魏璟焰的脸色果然难看了起来。
他问道:“你准备和谁一起去?”
宋清音倒是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她虽然还没有和道元真正交过手,可这几次下来,分明就是自己落了下风,即便是自己真的在上阳山见到了人,只怕也很难将人擒住。
可上清观有自己的规矩,凡是山上弟子绝对不能对山下历劫弟子出手相助。
她自然不能去找上清观帮衬。
那还有的人选,便是昭昭了。
宋清音道:“昭昭的道法虽然不高,可阅书无数,懂得多,我想叫她与我同去。”
“那你有几分胜算?”魏璟焰继续问道。
宋清音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的确,即便是加上昭昭,她也没有五成胜算。
魏璟焰看出她的心思,直接开口:“既然你没有太大的把握,就别想着孤身一人去,不如叫我陪着你一起去吧。”
“此事万万不可。”宋清音立刻摇头拒绝,“靖北王府不知给昌平长公主惹了多少麻烦,只怕她正想着对王府下手呢,要是王爷也离开了王府,那老王妃岂不是岌岌可危了?”
“我看王爷还是留下吧。”
“我虽然没有几分胜算,可要是真的遇到了麻烦,师父断然不会不管我的,再说了,还有昭昭呢,她可是个小福星呢。”
她这故作轻松的样子,却没有让魏璟焰安心。
魏璟焰摇了摇头,开口:“我不能放心。”
“可是……”宋清音还想继续争辩,门外却突然传来了声音:“你们两个尽管放心去上阳山,这王府的事情只管交给我就是。”
“母亲。”
“老王妃。”
二人齐刷刷看了过来。
宋清音看着她自打被下了‘活人煞’后,精神就大不如前,要是再操心靖北王府的事情,只怕是要短命了。
她摇了摇头,正准备开口,却听得了老王妃的话:“你们实在不必担心我,老王爷一直在外征战,这么多年都是我撑着靖北王府,从来没有出过半点乱子,如今我在京中也是有地位的,一般的人绝对不敢对我下手,你们只管放心去吧。”
“可是……”宋清音想想昌平长公主的那些手段,自然是不能放心的。
高茹娘在此时出来,笑道:“王爷和王妃只管出门去,就算是老王妃的精神头不够,还有我在这里守着呢,要是真的遇到了我也不能解决的麻烦,我便去上清观请人,绝对不会让靖北王府出半点事情。”
宋清音看着二人的样子,只得答应下来了。
她说走就走,不过翌日清晨便已经准备好了出发的东西。
即便有魏璟焰跟着,她也没有多少把握,还是到了长公主府来寻昭昭。
想来是窦驸马提前打好了招呼,宋清音并没有看到昌平长公主。
昭昭远远地看到宋清音过来的时候,眼睛都亮了,正想着蹦跳着道宋清音的面前的时候,面色狰狞了两分,额上布了一层薄汗,不过瞬间,她的言行便规矩了起来。
宋清音看到这一幕,不免皱了皱眉头。
昭昭走近,盈盈一拜:“昭昭见过王爷王妃。”
宋清音看着她如今这般规矩,心里反而不是滋味,却还是笑着开口:“果然还是长公主府的规矩好,昭昭不过才来了三五日,竟然就这般得体了,想来闲善师叔看到了也会高兴的。”
“我……”昭昭正想开口,却被身后的婆子撞了一下,瞬间垂下了头去。
反倒是那婆子开口道:“那是自然,能在长公主伺候的婆子都是从宫里出来的,自然不是别的府里的婆子能比的,不过也是昭昭姑娘聪颖,一学就会,只是从前没人为她上心罢了。”
“今儿昭昭姑娘还要去学插花,王妃要是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请回吧。”
宋清音原本还想着自己总要客气一些,叫昭昭在这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如今看来,不管自己如何,昭昭在这家里都是难的。
她索性冷笑一声:“我竟不知在这昌平长公主府里头,千金小姐没有说话的资本,反倒是伺候的婆子能做主子的主儿。”
“不管怎么说,我今日是来看昭昭姑娘的,窦驸马也是首肯了的,即便是你一个下人不愿意,想来也没有你说话的地方才是,怎么反倒是你来跟我说话,而不是你家姑娘说话呢?”
“罢了。”
“本王妃就是这么大度的一个人,不愿意跟底下的婆子计较,你去给本王妃倒茶来吧。”
她故意摆了架子出来。
孙婆子能在昭昭身边伺候,说话也不客气,自然是得了昌平长公主的授意,往常在府里也没人敢对她指手画脚的,如今受了这样的言辞,自然是心中不快了。
她仗着有长公主撑腰,直接冷哼一声:“王妃不知,这些事情自然有底下的小丫鬟去做,轮不到奴婢,至于昭昭姑娘……她才进公主府,难免不懂规矩,奴婢替她说,也是为了警醒她,谨言慎行,省得抹黑了公主府,叫驸马丢人。”
第三百二十七章
欺人太甚
“原是如此——”
宋清音故意拉长了自己的音调,低头,伸手理了理自己膝盖上的褶皱,大有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
孙婆子也听了不少她的事迹,再想想沈烟璃的吃瘪,还以为这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她伸长了自己的脖子,仰着头,正欲开口,却被宋清音给堵了回去:“我倒不知公主府竟是这样的规矩,可如今我口渴,不想喝那起子笨手笨脚的人煮出来的东西,就想喝你煮的茶,难道你还敢不给我这个面子吗?”
“你!”孙婆子到底是沉不住气,“你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宋清音回味着这话,突然冷笑一声:“原来这就是公主府的规矩,我堂堂一个王妃,竟然不能支使一个婆子,难不成你比我还要尊贵?”
她在外一向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名分,可面对这样一个不长眼的婆子,可是不能不把自己的架子摆出来了。
“这……”孙婆子突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她虽然是为奴为婢的,可在公主府这么多年,和半个主子是差不多的,又没受过这样的委屈,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就在她准备继续开口的时候,魏璟焰却突然冷冷道:“你难道没听见王妃的话吗?”
“王爷心疼王妃,奴婢也所有耳闻,只是公主府的婢女各司其职,奴婢不能玩忽职守,须得收好了昭昭姑娘,省得她说了不该说的话,丢了公主府的脸。”孙婆子仍旧道。
魏璟焰冷笑:“既然你这么不给本王和王妃面子,那我们也没必要给你留情面了,不如本王现在就送你上西天吧?”
“你……你们……”孙婆子着实被他这样的气场给吓到了。
她仍旧不愿意妥协,却也怕魏璟焰真的对自己动手,干脆跺脚:“你们欺人太甚,我这就去告诉长公主!”
说罢,孙婆子立刻跑开了。
一时间,厅上也就剩了他们三人。
宋清音看向昭昭的眼神里布满了心疼,连忙道:“昭昭,你在这府上可还好?难道她们每每都这么欺负你吗?”
“师姐……”
昭昭来公主府之前就已经料到了会有这样的日子,却并不觉得委屈,如今听到她的问话,反而有些收不住了。
宋清音太知她的脾性,在这府里只会被当成软柿子捏,干脆开口:“你要是觉得住在公主府实在委屈,只管告诉我,我替你去出头,一定能将你带回去的。”
“师姐……”昭昭却是摇了摇头,努力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我在这府里很好,只是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罢了。”
宋清音一眼便看出她在扯谎,不禁皱了皱眉头,问道:“好?一个婆子都要爬到你头上去了,你竟然还说好,你这个样子,叫我怎么能安心呢?”
“孙婆子的确是严厉了些,可那不过是想叫我尽快学会公主府的规矩罢了,师姐,你看,我现在可是有模有样了?”昭昭仍旧笑着。
昭昭一向好学,学东西也快,即便是不找这么严厉的嬷嬷来教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自己开口,孙婆子都是这副样子,更别提面对着昭昭这好拿捏的性子了。
宋清音也知道这孩子固执,自己轻易也是劝不动的,只得道:“我想往上阳山去,可是凭我一己之力,怕是不能如愿以偿,这才来寻你,想要你陪着我一起去。”
“师姐说了,我自然……”昭昭下意识便想要答应下来,却不想突然面色难看起来,额头上都冒了冷汗,连忙改了口,“我如今才回来,不好出门去,师姐还是自己去吧。”
她这副样子,叫宋清音越发觉得不对劲。
宋清音顾不得旁的,连忙坐到了她的身旁来,拉过她的手,问道:“你可是怕长公主动怒?无妨的,我……”
“不是的。”昭昭立刻拒绝了这话,眼中还闪过了几分恐慌。
她并不多作解释,而是悄声道:“师姐此去可一定要小心,须得将师伯给的传音镜带在身边才行。”
她说着话,身子还在不停的颤抖,好似身上有虫子再爬。
“昭昭,你没事吧?”宋清音皱着眉头问道。
昭昭显然痛苦,正准备开口的时候,不远处却传来了昌平长公主的声音:“靖北王和王妃是过来做什么的?难不成是特意来我府上耀武扬威的?”
这声音让昭昭瑟缩了一下,立刻抽回了自己的手,见礼后更是立刻站到了她的身后去。
宋清音只以为是昌平长公主往日对昭昭苛责太过,这才叫她是这副模样,不免皱了眉头,开口:“姑母误会了,我和王爷想要去游山玩水,想着昭昭下山之后哪里都没有去过,这才想带着她同去。”
“只是我看她这般害怕,应当是不愿意的,可她先前在我身边是断然不会如此的,该不会是被苏孙嬷嬷给吓得吧。”
她特意将话头引到了孙嬷嬷神身上。
孙嬷嬷是特意请昌平长公主来为自己撑腰的,自然不能让宋清音的挑拨如愿,连忙跪地:“殿下,奴婢一切都是按照规矩来的,断然不会苛责了昭昭姑娘,只是她胆子小,奴婢大声说话都会吓了她一跳,这些日子来,奴婢可是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
“要是这样还会吓到昭昭姑娘,奴婢当真是没法子了,殿下还是请别人来教导昭昭姑娘吧。”
“奴婢上了年岁,自请回老家去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