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尚家二公子尚家大公子尚家三公子 本章:第95章

    粮食如预期的上涨,马伶伶的银钱如涨潮节节高升。

    也是这年的六月,她给流敏公主弄的书社开业。

    那日她特意邀了相国夫人与流敏公主一道庆祝。

    瓜熟蒂落(42)

    瓜熟蒂落(42)

    三人喝了些薄酒后,相国夫人趁酒劲问她:“为何要替公主开书社?你可知在她身上图谋不得。”

    马伶伶笑笑,相国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理解。

    再瞧那不胜酒力的流敏公主捧着张不算漂亮的脸蛋,兀自在那里傻乐,可见其内心的快乐。

    马伶伶叹道:“许是都与夫人一样如此想,所以公主才过得如此辛苦罢。”

    相国夫人一愣,却不知她是这样的答案。一时不知如何自处。

    最后,二人默默无言,喝过酒各自散去。

    马伶伶担心流敏公主夜里无丫鬟照料,便派了个丫鬟过去。那丫鬟嘀咕着:“她一个公主平白还能被自己的丫鬟给欺辱呢!”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连丫鬟都懂的道理,平日坚强的流敏公主自也懂,只是她总乐观积极。

    马伶伶便说:“许就是因她的乐观让我瞧着快乐罢。”让她这个新丧夫的悲痛之人能享一方安宁。

    道观是最先缺水的,毕竟建在高处。六月底井里便扯不来水了,她们吃食所用水都得亲力亲为,这下可得下山去山脚那口井里打水。

    道观是有后山的,后山没这样陡峭的千梯,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下。四周厚实的墙障又隔了那些小人。

    平日劳作便是在这里。

    今日打水的是马伶伶与流敏公主,她们交情好自发地组了队。

    流敏公主气力比马伶伶大许多,往山上推水车时,她作为主力,马伶伶与另一个丫鬟从旁协助。

    瞧着她主仆二人手无缚鸡之力,流敏公主便笑话:“当真娇滴滴的主子养娇滴滴的奴婢!”

    丫鬟就不高兴:“莫说呢,公主你的婢女又不知道去哪里偷懒了!”

    流敏公主被戳了痛楚。这观里仆人可以下山,那丫鬟耐不住寂寞,时时往山下去。流敏公主怜她自小跟着,也是宠得下人没了规矩。

    一时尴尬后,主仆三人又是说说笑笑着,幸得这后山密林多阴凉,不叫她们热得没力气。

    一日推一桶水是不够用的,少说得往来三次。

    马伶伶是有粗使的嬷嬷,但她想着自己修道便凡事亲力亲为。

    马伶伶有些焦愁,“我瞧着那山下的井也是吃水不多,若再不下得雨来,我们吃食成了问题。”

    “昨日相国夫人的女子又来了,请她回去,就是提到这水不够吃的事儿。去年我们旱时,那可是半个月才洗得一次澡。”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是临盆在即了。”

    马伶伶叹息。

    吃水问题靠天也可人为,观主说去年因为干旱,入冬时便储了许多的冰块,相信好多大户也是如此。

    只是从即日起也不得浪费水了,女眷只允许五日一擦身,十日洗头。

    这可真是苦。

    可比起她们,城里早便已经有人因为干旱又逃出城了。还时常因为抢水抢冰发生人命的。

    这一切,观里女眷们不得深知。

    挨过炎炎夏日,终于在八月中旬迎来一场雨水。

    这令观里发臭的女眷们欣喜若狂,不顾是否伤寒去淋雨。

    马伶伶亦是其中之一。

    其实七月底王氏便送了一桶的冰块上来,还是趁夜偷偷送上来的。

    瓜熟蒂落(43)

    瓜熟蒂落(43)

    如若是紧着她一人用还是不至于如此浑身馊臭,可她将冰块送去给了观主,由她安排。

    观主极感谢,这些冰块省着用可以保证大家仅靠吃水勉强活下来。

    流敏公主也来淋雨,说道:“去年便是每日吃食一次,今年又是。你说明年还会如此么?”吃︰肉群﹒⑦﹐零⑤⑧.⑧⑤⑨%零

    因为水吃紧,导致这些女眷们个个面有菜色,虚弱不堪。

    马氏扭头看流敏公主,瞧她一个公主都比得她这个平民一样凄惨,蓦然地便想通了许多事,且痛快地大笑了起来——

    阿临,我曾经日日郁结你一生行善从不害人何以还受如此大罪——

    后来,我瞧到了天之骄女流敏公主,她原也比你更尊贵无比,可老天爷却从未善待过她……

    原是抛弃世俗给予的身份,我们皆不过一具皮囊,平等而渺小……

    所以,阿临,我不生老天爷的气了。

    它其实待我已是足够好。

    **

    流敏公主近来时常脸红,只因那日大雨一贯稳重的马伶伶忽然说喜欢她,这叫流敏公主心脏一窒。

    她自小到大便不得父皇母妃的疼宠,嫁作人妇也不得婆家怜惜,好似老天爷除了给她一个公主的虚名外便再不多给。

    她自小过惯了清苦的日子倒也还好,可一天有人放肆地说喜欢她时,那颗冷寂的心就似寒冰遇春雨渐渐地融化了……

    流敏公主的反常,见着马伶伶便脸红躲开的,倒叫马伶伶很疑惑,与丫鬟问道:“她这是怎么了?”

    丫鬟回:“瞧着像是思春。”

    “这观里的她思哪门子的春?”

    “或许是她书本里的小人儿。”

    马伶伶觉着有道理,从前她爱看话本子,也爱寄情于书本中的某个角色。

    为此,主仆皆未再疑。

    许是心里有了些盼头,流敏公主每日都沉浸于写稿子中,一天可伏案五个时辰不吃不喝。

    她丫鬟也是不管自家主子的,还是马伶伶先发现的,那流敏公主嘴唇起了裂子,茶壶中总没水,眼下又是青黑一片。

    她是初次对那婢女发了脾气,叫两个老嬷子扇了她几个巴掌的。气得那婢女卯时便卷了流敏公主所有的银钱跑了。

    马伶伶气得心肝疼,流敏公主还说句:“我平日哄着她就是担心她卷细软跑了的,你瞧,我没看错她。”

    她倒言词间还有些洋洋得意。

    “你不生气?”

    “气。”但是流敏公主又说道:“可我们打小就在一起,情同手足。幼时我被宫人刁难,她总护着我,所以她干了什么事我都不怨她。”

    成罢。既然流敏公主记着情分,她便不多说什么了。那丫鬟跑了便跑了,她把她的一个奶嬷子送她。

    流敏公主本是不想承情,可忽然又转了心思,笑嘻嘻地收下了。

    马伶伶不想叫嬷嬷也委屈,便私下里多许了每月一两银,才哄得老嬷子心甘情愿的。

    “这般时日你也是瞧到流敏公主待下人的好来了,你若贴心护着她,过年时我给予的红包定然不少于一百两。”

    “但是,你若也阳奉阴违的,我定发卖了你!”

    瓜熟蒂落(44)

    瓜熟蒂落(44)

    那老嬷子自然是千言万语的都是会忠心护着流敏公主的,把她里里外外伺候干净!

    在流敏公主的日夜赶稿中,她的第一卷书册出来了。

    马伶伶细读,眼睛都亮了。递给丫鬟,丫鬟看完也是愣道:“从前流敏公主写的稿子那当真是流于表面文笔生涩的,如今却是成熟了许多……夫人,我之前担心你这书社要亏,如今还算有点盼头了。”

    “你呀,小声些。鬼机灵的,我们呀替她润润稿子,到时候砸钱,我就不信了这钱砸不出一位小火的作者来!”

    “夫人待流敏公主比得小杨夫人还好。”

    马伶伶听得老友名字,再想起她上次来瞧她言词间的生疏与客套……不免有些黯然神伤。

    “人生哪会仅一个手帕交……”

    十月,胡京城内粮食飙到了惊人的十倍。朝廷去年赈灾放粮,今年又连续干旱,不敢再放粮。

    朝中为粮食彪涨一事吵得不可开交,自然有想用皇权压制物价的,可大周本就是靠贸易繁荣的国家,赶在这时候将粮价哄抬起来的背景都不小。

    官家一向以和为贵,自不愿得罪那些商人,此事只能任由粮商抬价。

    “倘若是明年还旱,我们的粮仓最多支撑着明年,若是再得罪了那些商人,叫他们去它国也是得不偿失。”

    是,若是明年再旱,还得靠这些粮商再运粮来缓解。

    “但若是明年再旱,这粮价明年怕得翻个天价来!”

    众臣吵吵闹闹间,十三殿下那里便给京里运了一批粮食来。

    官家为此大喜,当众嘉奖了十三皇子。

    其他皇子见状,自然得跟上。

    只是三殿下没什么动静,大公子且也是说了,“若陛下需要,我尚家的粮仓可使上两分力。”

    “我想起你弟媳好像是开了个粮铺,去年也是外国购了粮食?”

    “是,陛下。今年还是靠粮食挣了不少。”

    “如今这价格升成这样,已经有我十三弟珠玉在前,我所行也不过是东施效颦,不如不做。要做,便是明年。”

    大公子神色一敛,“陛下可确定明年还旱?”

    “明年就算不旱,连着两年没收成,你想粮食能降多少?”

    大公子点头。

    马伶伶也时刻关心着粮食问题,身虽在观里,心还是在凡间。

    粮食如今升到一个高点,庆氏送来书信,提议她赶紧将粮食全部抛出。

    马伶伶回信说不急,手上总要留些库粮。

    这事便让庆氏暗里不爽。

    正巧她公公也要募集粮食问题,找上庆氏,只是许给庆氏低于市面上的三成价收购。

    庆氏是个掉钱眼子的,辛苦多年挣得十来万两银子供着她婆家人用,但还是吃力不讨好,没落得预期中的地位。

    她哪里愿意,只是说道自己不过一成的小东家,那粮铺其它东家不愿意。

    庆氏公公便没给她好脸子,骂了不少难听的话。

    小杨大人来找庆氏,逼她交些粮食,庆氏无法,又给马伶伶修书一封送去。

    马伶伶面对信里的一千石数量,冷冷一笑,随后便回了信:我们也甚么粮食了。左右能抽出五十石以五成的低价给予。

    瓜熟蒂落(45)

    瓜熟蒂落(45)

    庆氏公公大怒,又骂庆氏,说还是自小的交情,却是不通人情世故,友谊也不过如此!

    庆氏听得心里也不舒坦,粮仓多少粮她知晓,只是粮铺是马氏作主,她无法干涉,心里头多少对马氏带着埋怨。

    最终还是要了那五十石的粮食,也算是有了功绩。

    而尚中丞最后还是让大公子那里交了一百石粮食,三殿下那里给了两百石,都是从马氏那粮铺里拿的。

    自家人要粮肯定还是按了庆氏那里的五成价买的,三殿下那里是直接送过去的,也没收得银钱。

    “其他国家都知晓我们胡京方圆三百里颗粒无收有两年,明年这粮价肯定是涨,而我们进价也没去年那样低了……”

    所以今年是能多卖就卖。

    只是因为各地收了粮来胡京,倒是把粮价压下去些了。

    此事过后,一度平静到冬。

    这个冬,观里有条件的与没条件的便是愈发明显了。

    炭火能送过来的人家都是不缺钱念着旧人的。

    流敏公主因为屋里冷,提笔的时辰也是大大缩短了。也该是马伶伶舍得砸银子,将这个本来叙事平平文笔平平的作者直接砸火了。

    流敏公主领了人生第一笔巨银子,五百两。

    她觉着太多了,左右不信再三询问马伶伶:“我能得这么多银子?!”

    堂堂一个公主,区区五百两便觉得多了。

    马伶伶为她的童年叹气与怜惜,回:“这尚算少的,你专心写,再写好些,到时候还得往上涨。”

    “我过去一月也不过几两银,卖得最好那月也不过十三两多……”

    流敏公主要强,但也是有心酸落泪之时。她嘴一抿,下决心道:“伶伶,你喜欢甚么?我买来送你!”

    马伶伶笑:“你那点银子不够。”

    她这些年吃穿用度早已非比寻常,区区这点银所购的哪里看得上眼。

    流敏公主尴尬,她知晓中丞府上有钱,好些个比她父皇还富裕。

    “我父皇自幼节俭,我们这些公主每月也不过几十两月银,又我不得宠,一个月就落个十来两。”

    说出去没人信公主如此落魄,可确实是有。

    “因此我盼着早些嫁人便能得一场富贵,又有嫁妆可用。”

    “公主嫁妆是丰富的,可是我竟节俭惯了,一时不会用也不敢用。后来婆婆与郎君找各种借口要我嫁妆,我耐不住便是常给,一来二去这些年便经不住花……”

    马伶伶默默听着,按说婆家用女子的嫁妆是最没出息的,可偏这种情况时有的。因此大周重厚嫁,就为女子在婆家落得好。

    “再后来,他们瞧我银子花光了,便原形毕露,郎君纳妾婆婆骂我多年生不出个儿子……”

    马氏屋里暖和时,常叫不烧炭的流敏公主前来过夜。

    一来二去的,流敏公主便搬了不少她的物什放这里,尤其是文房四宝俱全。

    然后流敏公主便会提起她幼年往事。

    “我那十三弟本算受宠的,可他受宠那时候我已经嫁作人妇,一年回娘家也不过两三次,哪里与他感情深呢。”

    瓜熟蒂落(47)

    瓜熟蒂落(47)

    祖母初一到的观里,与马氏聊了下她守丧后该如何行事,那时马伶伶说不知道。

    待她生辰那日,祖母又提了此事,马伶伶笑问:“祖母为何这般着急,人此刻决定不代表未来决定还是如此。”

    马老夫人叹息,“其实祖母希望你莫要改嫁。”

    马伶伶愣住。

    “于公,为了你娘家人好过。于私,尚家待你多年不薄,自会照料你孤儿寡母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平凡便是福。”

    马伶伶轻点头,“就如祖母这般?”

    “女子活着不只是为了一个郎君,而是兴家立业子孙后代昌盛。”


如果您喜欢,请把《石榴熟了》,方便以后阅读石榴熟了第9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榴熟了第95章并对石榴熟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