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驾校偶遇(八)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李和义 本章:12,驾校偶遇(八)

    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

    方大美看着钱军点餐,不时的插上一两句。

    反复的推敲了以后,钱军终于把吃的饭菜都已经点好了。

    “这么好的菜,你怎么不喝一点儿酒呢?”方大美用询问的眼光看着钱军。

    “我这个人,不喜欢喝酒。

    ”钱军淡淡的说。

    “为什么?喝点儿小酒,不是更洒脱吗?你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文人,哪一个离开酒的?李白斗酒诗百篇。

    大诗人李白以酒为伴一生,写出来的诗篇,哪一首不是传世之作。

    ”方大美证明着自己的观点。

    “你说的没错儿。

    古代文人,酒和诗是少不了的。

    但是我确实是不爱喝酒。

    你想喝吗?你想喝的话,我可以陪着你。

    ”钱军平静的说。

    “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怎么喝酒啊?”

    “考都结束了,好不好?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准大学生了。

    ”

    “说实在的。

    我也不喜欢。

    不喜欢喝酒呢。

    ”

    “是因为我的父亲。

    ”

    “有什么事儿让你觉得很伤心吗?”

    “倒不是很伤心。

    而是酒伤害了我父亲的身体。

    虽然他现在每天还要喝一点儿。

    但是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

    ”

    “怎么回事儿?”

    “我父亲是一个日用化工品的厂长。

    每天接来送往,永远都带着酒味儿。

    可能他有不得不喝的原因。

    但是长期喝酒,对他的身体伤害很大。

    我母亲每天都在唠叨她这件事情。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环境。

    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又不敢干,也不想干,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要想把业务谈好,把人情关系处好。

    酒就成了他唯一的媒介。

    ”

    “我父亲不是厂长。

    是一个补习班的负责人,每天也沉浸在饭局和酒局之中。

    每天我看到他喝的那难受那个样子。

    我自己就下定决心,绝不沾一点儿酒。

    ”

    “我们两个人,怎么完全一样的想法?我不仅不想喝酒,而且不想到企业去。

    不想做生意,所以我就很命的去研究学问。

    就是因为我不想走我父亲的老路,不想被这个环境的酒味儿给熏了。

    想保留一点儿文人的尊严,也保留自己。

    生活的空间。

    我倒不是厌恶酒,但是我很厌恶喝酒以后,醉态百出的人。

    ”

    “那你希望你自己的女朋友,以后不要喝酒了呗。

    ”

    “小酒怡情。

    只要是不喝多了,我也不反感。

    ”

    “你听过一个段子吗?关于喝酒的,在网上流传的很广。

    ”

    “我不关注这个。

    我的关注点都在那些发黄的书里了。

    ”

    “那你有点儿out了。

    ”

    “没办法,谁让我是研究历史的呢。

    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儿酸腐?”

    “这个倒没有感觉。

    不过我想帮你普及一下,跟你讲一下这个段子。

    ”

    “好吧。

    ”

    “其实就两句话,喝酒的人都懂的。

    “不喝不喝又喝了,少喝少喝又多了。

    ”这就是喝酒的人,真实的写照。

    ”

    “什么意思?”

    “喝酒的人因为经常的喝多,喝多了以后就后悔。

    所以有人请喝酒的时候,总是推脱不喝了。

    但是他们推脱不过两遍,第三遍又去喝酒了。

    这就是不喝,不喝,又喝了。

    ”

    “有点儿意思,很形象。

    ”

    “喝酒以前下决心一定少喝一点儿。

    喝上酒以后,别人倒酒的时候,也说少倒一点儿,少倒一点儿。

    但是当他们三杯酒下肚,就不用别人再让久了自己抢过,久无给自己盗版的酒。

    少倒一点儿,他都不甘心。

    最后的结果就是,又喝多了。

    这就叫少喝,少喝,又多了。

    永远处在这种恶性的循环当中。

    ”

    “这是什么人总结的?既通俗,又形象,还特别的贴近事实。

    ”

    “连这个流传这么广的笑话,你都没有听说过。

    说明你和现实世界脱离了。

    难道你就不上网吗?”

    “怎么不上网啊?只不过我都是查资料,不关注这些。

    ”

    “看起来,你真的很是专注。

    ”

    “如果我不专注的话,就完不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啊。

    一个研究历史的人写不出论文啦,怎么交差呀?而且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

    ”

    “适当的调节一下情绪嘛。

    ”

    “小姐,这个头不能开呀。

    互联网,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人们现在虚拟现实当中的一种寄托。

    特别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我们两个不都是独生子女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面对社会的时候,是家里的小太阳。

    而一旦走上社会,就觉得遇到了天大的难题。

    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困难。

    所以他们就转过头来,扎进了互联网。

    以此为依托,把自己困在这个虚拟的环境里,而不敢再面对现实社会。

    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

    这也是互联网的一个特点。

    不仅仅是打游戏的人上瘾。

    任何人想找互联网寄托,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打得到的。

    所以我不敢开这个头。

    ”

    “你说的真的是很正确。

    ”

    “是观点正确,还是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事儿正确?”

    “分层次吧。

    首先是很多人在虚拟环境中出不来,这个正确。

    我的小伙伴儿中,还真有那么几个就是这样的情况。

    ”

    “网络游戏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

    “互联网的依赖性确实是很大。

    因为现在处在信息社会,突然之间信息量大爆炸。

    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查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所以有困难就求助于互联网。

    所以产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

    “这就是信息社会呀。

    ”

    “另外就是咱们这些年轻人没有选择。

    走向成功的人,第一步就是要走高考这个独木桥。

    面对高考,哪一个不焦虑呢?而缓解这种焦虑的一种办法就是上上网,给自己寻找点儿开心。

    这些笑话,我就是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找到的。

    ”

    “这才是真正的调节自己的生活呢。

    ”

    “现在我们这些人,离不开两块荧屏。

    ”

    “一个是电脑,还一个是什么?”

    “手机。

    比起电脑的屏幕,更加依赖手机这个小荧屏。

    ”

    “没看你小小的年纪,总结的还挺精辟。

    ”

    “这也不是我总结的,也是互联网上总结的。

    ”

    “自己诋毁自己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

    其实就是一种现象,把这种现象说出来罢了。

    你知道网上是怎么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吗?”

    “怎么说的?”

    “说80后是小太阳,太阳不亮,我不亮。

    ”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父母都是60后。

    他们赶上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

    所以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他们奋斗中干出来的。

    而他们吃的苦,再也不想让他们的子女吃了。

    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

    所以他们就是父母中的小太阳。

    但是当他们要变成社会的主体的时候,突然觉得,一切就暗淡下来了。

    自己感叹,曾经在家里是个小太阳,但是光源却是父母。

    父母老了,没有光了,轮到自己也就亮不起来了。

    ”

    “90后呢?”

    “说80后,我们两个人可能感觉还不太深刻。

    你是90后,早一批的人。

    我是90后,晚一批的人。

    虽然我们之间有差别,但是都属于90后。

    你们前一段的人,有自己的特点。

    偏重于80后。

    我们后一段的人,也有自己的特点。

    那就是你们的毛病,我们都有。

    我们的毛病,你们不见得有。

    ”

    “你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哲学。

    能够这么辩证的看问题。

    ”

    “你又高估我了。

    ”

    “这也是从网上看到的。

    ”

    “你以为呢?”

    “没想到,网上也研究这些呀。

    你还没说90后,共同的特点呢?”

    “先别说啦,吃吧。

    我的肚子,已经提意见了。

    ”

    “那好吧。

    那咱们就先吃,不过一会儿一定要告诉我。

    要不然带着这个问题,我都睡不着觉了。

    ”

    “嘻嘻,急死你。

    ”

    方大美恶狠狠的说。


如果您喜欢,请把《傻妞甜情》,方便以后阅读傻妞甜情12,驾校偶遇(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傻妞甜情12,驾校偶遇(八)并对傻妞甜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