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道玄一个,我一个。”清风抱着两只小泥象,爱不释手。
苏衡耐心地陪着清风看完了车象仪仗队的预演。预演结束后,直到京中勋贵人家纷纷派仆从携金带银,找到掌管仪仗队的官员,各自把七头大象都借回自家府上,好让自家主人就近观看大象表演。
“也不知道借一头大象回家要花多少银子,我也好想骑一骑大象。”清风看着皇亲国戚家的仆从牵象离去,艳羡不已。
“不早了,走吧。”苏衡淡淡道。住持师叔连一架扇车都不舍得买,怎可能同意花这么一大笔银子借一头大象回观中。
“哦!”清风恋恋不舍地又望了离去的大象一眼。
两人走欲离开,苏衡忽然看见听见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循声看去,是一位面白消瘦的中年男子。那男子通身气度不凡,虽穿着简朴,不饰金银美玉,但看那衣服的料子,却是软和又保暖的上乘料子。
“主子,外头风大,咱们还是回去吧。您若是着了凉,小的万死难辞其咎!”外头天冷,那男子的仆从却急出了满额头的汗,一边替男子拍背顺气,一边苦口婆心地劝道。
那中年男子缓了一会儿,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些血色。他摆摆手,温声道:“难得有此机会,我再逛逛。过会儿再回去。”
苏衡此人面露病容,连厚厚的冬日衣袍也掩盖不住他瘦削的身量,可以想见应是身患沉疴,久治不愈。但那人看着宣德门前的游人嬉集的热闹情景,眼神却很明亮。
“小师兄?”清风见苏衡停下不走,疑惑道。
“无事。”苏衡收回视线,继续往城南的方向走去。
苏衡师兄弟两人与那一主一仆擦肩而过。许是苏衡身上的淡淡药香引起了那中年男子的注意,他不由转头循香看去。
“这少年一身清朗道袍,清俊出尘,端是一副好相貌。”中年男子忍不住开口赞道,末了,又想起自己早夭的二子,面上不由现出哀色来,“若是昕儿还活着,恐怕也差不多同这少年身旁的小道士一般大了。”
“主子……”那仆从听中年男子提起早夭的小主子,一时不知所措,想说些什么又怕惹得自家主人更为伤心,因此一张嘴开了又闭,欲言又止,半天也没憋出一句话来。
“瞧你那样儿,我知道你们不敢提起这件事。”中年男子似笑非笑地瞅着那仆从,“行了,回吧。”
“哎——遵命!”仆从一听自家主子终于肯回去了,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大口气,脸上忙堆起浮夸的笑容,小步跟在中年男子后头,时刻留心着自家主子的情况。
是日深夜。
按照惯例,赵祯要在大庆殿中留宿。浩浩荡荡的车驾仪仗队伍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殿前可容万人的大庭院中。金线刺绣的信幡、龙旗,华贵的金车玉辂,在月色中清晰可辨。宫中禁卫们披坚执锐,全副武装,排列于殿门内外,护卫天子的安全。
庭院两角分别伫立着钟楼与鼓楼,有太史局的官员在楼上测验刻漏,每隔一个时辰,鼓楼便会响起报时的鼓声。听到鼓声,一位身穿绿袍的报时官便会手执牙牌高声奏报时辰。
在京师一整年的节日中,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最看重的不是元旦,而是冬至。到了这一日,哪怕是蜗居陋巷的穷苦人家,就算兜里没钱也要找人借钱,为自己置办一身新衣裳,备好祭品,享祀先祖。
而对于贵为天子的赵祯来说,则是要率领百官前往太庙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典。
“咚、咚、咚”,外头的鼓楼又响起鼓声,伴随着从宫外传进来的丝竹歌笑之声。赵祯侧耳细听了一会儿,问身边的内侍:“这是何处在奏乐?”
“回陛下,这声音应是从靠近皇宫东南角的潘楼传来的”,内侍毕恭毕敬地答道。
任守忠恰在这时领着一干小内侍进殿,为赵祯送来盥洗之物。闻言,任守忠笑道:“陛下且听,外间的百姓如此快活,反倒是宫里不闻歌吹鼓乐,倒显得冷冷落落了。”
赵祯却想起白日所见景象,微微一笑:“是么?但是稷臣啊,正是因为宫中冷落,外头百姓才能如此快活。若朕成日耽于歌舞享乐,外间百姓又岂能如此安乐?”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勤政爱民,是天下之幸,百姓之福。”
樊楼设宴
过了年,很快便是苏衡的十六岁生辰。
因着念佛桥盲僧复明与瓮市子驱鬼这两件事,苏衡名气大涨,京城百姓纷纷慕名而来,为五岳观添了不少香火。住持为了感谢苏衡,便与贵生道人商量,今年想在外头摆酒设宴,为苏衡置办一场隆重些的生辰宴。
然而,这两人在酒楼的选择上却迟迟争执不下。
首先,苏衡的生辰宴要放在正店而非那些小脚店这一点,两人是达成了共识的。酒水由朝廷专营,只有正店被许可从官府购入酒曲,自行酿酒。譬如七十二正店之一的樊楼,就有专门酿酒的酒坊,每年酿的酒能消耗足足五万斤官曲。而脚店只能仰仗正店,从正店大量买酒后二次出售,卖与寻常百姓。
但汴京城中,正店有足足七十二家,要选哪一家正店,贵生道人与住持已经为此争论了半日。
“不如就选在班楼,班楼的酒水不赖,菜肴滋味也上佳,而且价钱在这些正店中亦是最公道的。”住持提议道。
“不成!”贵生道人斩钉截铁地拒绝,“班楼就在瓮市子往北的大街上,这位置不吉利,还是时楼更好。时楼的碧光酒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美酒,班楼的酒水哪里比得过时楼碧光酒!”
“时楼酒水虽好,菜肴味道在七十二正店中只能排个中上,算不得拔尖儿。而且那碧光酒卖八十文一角,观中这么多人,光酒水就是一大笔花销,还是班楼吧。”住持脸上虽是笑眯眯的,但态度却很坚决,不肯退让丝毫。
“选时楼!”贵生道人震声坚持,连长长的银须都抖了抖。
“还是班楼更佳。”住持笑容不变。
“时楼!!!”
“班楼。”
“要!”
“道玄一个,我一个。”清风抱着两只小泥象,爱不释手。
苏衡耐心地陪着清风看完了车象仪仗队的预演。预演结束后,直到京中勋贵人家纷纷派仆从携金带银,找到掌管仪仗队的官员,各自把七头大象都借回自家府上,好让自家主人就近观看大象表演。
“也不知道借一头大象回家要花多少银子,我也好想骑一骑大象。”清风看着皇亲国戚家的仆从牵象离去,艳羡不已。
“不早了,走吧。”苏衡淡淡道。住持师叔连一架扇车都不舍得买,怎可能同意花这么一大笔银子借一头大象回观中。
“哦!”清风恋恋不舍地又望了离去的大象一眼。
两人走欲离开,苏衡忽然看见听见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循声看去,是一位面白消瘦的中年男子。那男子通身气度不凡,虽穿着简朴,不饰金银美玉,但看那衣服的料子,却是软和又保暖的上乘料子。
“主子,外头风大,咱们还是回去吧。您若是着了凉,小的万死难辞其咎!”外头天冷,那男子的仆从却急出了满额头的汗,一边替男子拍背顺气,一边苦口婆心地劝道。
那中年男子缓了一会儿,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些血色。他摆摆手,温声道:“难得有此机会,我再逛逛。过会儿再回去。”
苏衡此人面露病容,连厚厚的冬日衣袍也掩盖不住他瘦削的身量,可以想见应是身患沉疴,久治不愈。但那人看着宣德门前的游人嬉集的热闹情景,眼神却很明亮。
“小师兄?”清风见苏衡停下不走,疑惑道。
“无事。”苏衡收回视线,继续往城南的方向走去。
苏衡师兄弟两人与那一主一仆擦肩而过。许是苏衡身上的淡淡药香引起了那中年男子的注意,他不由转头循香看去。
“这少年一身清朗道袍,清俊出尘,端是一副好相貌。”中年男子忍不住开口赞道,末了,又想起自己早夭的二子,面上不由现出哀色来,“若是昕儿还活着,恐怕也差不多同这少年身旁的小道士一般大了。”
“主子……”那仆从听中年男子提起早夭的小主子,一时不知所措,想说些什么又怕惹得自家主人更为伤心,因此一张嘴开了又闭,欲言又止,半天也没憋出一句话来。
“瞧你那样儿,我知道你们不敢提起这件事。”中年男子似笑非笑地瞅着那仆从,“行了,回吧。”
“哎——遵命!”仆从一听自家主子终于肯回去了,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大口气,脸上忙堆起浮夸的笑容,小步跟在中年男子后头,时刻留心着自家主子的情况。
是日深夜。
按照惯例,赵祯要在大庆殿中留宿。浩浩荡荡的车驾仪仗队伍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殿前可容万人的大庭院中。金线刺绣的信幡、龙旗,华贵的金车玉辂,在月色中清晰可辨。宫中禁卫们披坚执锐,全副武装,排列于殿门内外,护卫天子的安全。
庭院两角分别伫立着钟楼与鼓楼,有太史局的官员在楼上测验刻漏,每隔一个时辰,鼓楼便会响起报时的鼓声。听到鼓声,一位身穿绿袍的报时官便会手执牙牌高声奏报时辰。
在京师一整年的节日中,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最看重的不是元旦,而是冬至。到了这一日,哪怕是蜗居陋巷的穷苦人家,就算兜里没钱也要找人借钱,为自己置办一身新衣裳,备好祭品,享祀先祖。
而对于贵为天子的赵祯来说,则是要率领百官前往太庙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典。
“咚、咚、咚”,外头的鼓楼又响起鼓声,伴随着从宫外传进来的丝竹歌笑之声。赵祯侧耳细听了一会儿,问身边的内侍:“这是何处在奏乐?”
“回陛下,这声音应是从靠近皇宫东南角的潘楼传来的”,内侍毕恭毕敬地答道。
任守忠恰在这时领着一干小内侍进殿,为赵祯送来盥洗之物。闻言,任守忠笑道:“陛下且听,外间的百姓如此快活,反倒是宫里不闻歌吹鼓乐,倒显得冷冷落落了。”
赵祯却想起白日所见景象,微微一笑:“是么?但是稷臣啊,正是因为宫中冷落,外头百姓才能如此快活。若朕成日耽于歌舞享乐,外间百姓又岂能如此安乐?”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勤政爱民,是天下之幸,百姓之福。”
樊楼设宴
过了年,很快便是苏衡的十六岁生辰。
因着念佛桥盲僧复明与瓮市子驱鬼这两件事,苏衡名气大涨,京城百姓纷纷慕名而来,为五岳观添了不少香火。住持为了感谢苏衡,便与贵生道人商量,今年想在外头摆酒设宴,为苏衡置办一场隆重些的生辰宴。
然而,这两人在酒楼的选择上却迟迟争执不下。
首先,苏衡的生辰宴要放在正店而非那些小脚店这一点,两人是达成了共识的。酒水由朝廷专营,只有正店被许可从官府购入酒曲,自行酿酒。譬如七十二正店之一的樊楼,就有专门酿酒的酒坊,每年酿的酒能消耗足足五万斤官曲。而脚店只能仰仗正店,从正店大量买酒后二次出售,卖与寻常百姓。
但汴京城中,正店有足足七十二家,要选哪一家正店,贵生道人与住持已经为此争论了半日。
“不如就选在班楼,班楼的酒水不赖,菜肴滋味也上佳,而且价钱在这些正店中亦是最公道的。”住持提议道。
“不成!”贵生道人斩钉截铁地拒绝,“班楼就在瓮市子往北的大街上,这位置不吉利,还是时楼更好。时楼的碧光酒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美酒,班楼的酒水哪里比得过时楼碧光酒!”
“时楼酒水虽好,菜肴味道在七十二正店中只能排个中上,算不得拔尖儿。而且那碧光酒卖八十文一角,观中这么多人,光酒水就是一大笔花销,还是班楼吧。”住持脸上虽是笑眯眯的,但态度却很坚决,不肯退让丝毫。
“选时楼!”贵生道人震声坚持,连长长的银须都抖了抖。
“还是班楼更佳。”住持笑容不变。
“时楼!!!”
“班楼。”
“你个死抠门,不是要谢我徒弟?这就是你的诚意?!”
“非也非也,衡儿又不喜饮酒,为了这碧光酒专程选一个更贵的时楼才显得我没诚意呢。”
清风左看看右瞅瞅,见他们半天也定不下来,捂着耳朵大吼:“师傅师伯,你们别争啦!”
“怎么?你有更好的主意?”住持睨了自个儿徒弟一眼。
“有啊!”清风两眼放光,“京中七十二正店,顶顶好的定是樊楼啊!樊楼的白厨可是全开封厨艺最好的厨子,他说独角莲硬膏
汴京城中,不止酒楼无数,还有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茶坊。每间茶坊都有各自的卖点,用以招徕茶客。
比如俞七郎茶坊,以出众的点茶手艺闻名,比如郭四郎茶坊,茶百戏最为绝妙。再如尖嘴蹴球茶坊,这间茶坊就比较特别了,不是以茶道取胜,而是以茶客们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观看蹴鞠表演而出名。还有那清乐茶坊,专门请了琴师为茶客们抚琴佐茶,茗香悠悠,琴音清越,颇得文人墨客们的好评。
但最出名的还得是八仙茶坊。八仙茶坊在满京茶坊中的地位,就如同樊楼在七十二正店中的地位。这八仙茶坊得独特之处,就在于茶坊中有八位色艺俱佳的舞伎。美人倾城,舞动京华,红袖如云,摇荡心目。
这八位舞伎中,又以领舞的黄莺娘舞姿最为动人,一曲惊鸿舞,不知惊艳了多少茶客。不少公子王孙,五陵年少,为了争看黄莺娘一舞,竞相以高价买下八仙茶坊中价格最昂贵的八仙茶。一壶八仙茶,要价八十两,比时楼的碧光酒贵上百倍之多。这卖的可不是茶,而是八位舞伎的歌舞。
不过,这八仙茶坊近来却出了一件大事。八仙之首黄莺娘竟离奇失踪,那茶坊坊主对此也讳莫如深。只是八仙
子缺了一位,坊主又找不到人顶上,如今的八仙茶坊便只剩下七仙子了。领舞的舞伎换成了与黄莺娘最为交好的赵师师。
众茶客虽然深为惋惜,但渐渐地,发现赵师师的舞姿也很不错,而且容色似乎也比之前明艳许多,倒是也担得起新任领舞之名,便也作罢了。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茶客们的喜爱不过是一场浮华幻梦,梦一醒,现实的泡沫便碎了。
阳春二月,东风剪裁出新绿细柳。柳影婆娑间,一架驴车从一处僻静无人知的暗巷中驶出,缓缓向城南而去。哪怕有厚厚的车帘遮挡外界的视线,车中人仍戴着遮挡容颜的帷帽,似乎生怕被人窥见自己的面容。
驴车行至城南,在一座道观正门前停下。车中人掀开车帘,隔着帷帽垂下的薄纱,望了眼那门上的匾额:“五、岳、观,就是这里,多谢。”
“这位娘子,您可是来上香的?”守门人问。
“我找苏神医。不知应往何处走?”帷帽下响起一道悦耳的声音,婉转如莺啼。
苏衡今日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这位病人面部被滚烫的白蜡烫伤,现今已然愈合,只是脸上却因此留下了难看的疤痕。
“苏神医,您可否帮我祛了脸上这疤,恢复我原本的模样?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来人恳切地祈求道。
苏衡端详了一下女子脸上的烫伤,沉思不语。这是受火伤愈后,余毒未尽,阻遏肌肤,使得血瘀在面部凝聚,产生了凸出皮肤的瘢痕疙瘩。若只是单纯地祛疤,倒是容易,但是若想一丝余痕也无,恢复烫伤前的平滑,却是涉及美容方面的知识了。
“我可以为你制一款祛疤的独角莲硬膏,你用时将膏贴烘软了再敷贴于面部瘢痕处。连续敷贴至凸出面部的瘢痕消散后,再来复诊。”苏衡最终道。
“好!多谢苏神医!”女子眼中又燃起了希望,“不知这药膏需要多少时日能制好?我住的地方……不便令人知道,到时我亲自来取。”
独角莲硬膏需要用到十九种药材,其中还包括生穿山甲、刺猬皮等动物药材,观中药房并无存货,恐怕要去外头搜寻采买。苏衡也拿不准需要多长时日才能将药材备齐,便道:“成膏时间难以预估,主要是材料较为复杂,需要花时间凑齐。不如这样,若是药膏制好了,我让人在本观门前第一棵柳树上系一根红绸,见了红绸,便可以来取药了。”
“好。”女子轻轻点头,系上面纱,戴上帷帽,匆匆离去。
等那女子走远了,好奇心快要爆炸的清风连忙扑进药房:“小师兄小师兄,那娘子是不是来找你医脸的?她的脸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比如——被毁容了?”
苏衡眸色一凝,冷声道:“不是吩咐了你不能偷看偷听,这是病人的隐私。”
“我没偷看也没偷听!”清风大呼冤枉,“我猜到的!小师兄你两耳不闻窗外事,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
“坊间又传了什么八卦?”苏衡头也不抬,在药柜里找着制作独角莲硬膏需要用到的药材。独角莲、白芷、皂角刺、防己……
清风大声道:“八仙茶坊鼎鼎有名的舞伎黄莺娘离奇失踪了,现在八仙茶坊都变成七仙茶坊了。外头的人都在传,黄莺娘很可能是被人毁容了!我一看那娘子走路的姿势就知道她是个会舞的,再加上她又是系面纱又是戴帷帽,把自己的脸遮得严严实实的,我就想到黄莺娘了。”
苏衡正在为连翘称重,闻言停下手头动作,抬眼道:“还有此事?”
“是啊,所以说,小师兄你方才真是冤枉我了!”清风两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真的很生气。
“错怪你了,我道歉。想要什么补偿?”苏衡一看便知清风生气是假,讨要好处是真,但刚才他没问清楚情况就先入为主地责备清风,的确做得不妥,因此也有心弥补。
“嘿嘿~”清风得逞一笑,“我想吃小师兄你亲手做的八宝鸭!”
“可以。”苏衡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