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养兔子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青橘柠檬茶 本章:第22章 养兔子

    “队长,咱也觉着提前收成才能最大化止损。”

    就在谢建国思索该咋说服刘刚时,弟弟谢知远忽然过来了。

    谢建国有些意外,他平时都是绕着生产队走,接近都觉得嫌弃。

    刘刚也有些意外,不过他一瞧见谢知远,眼底就流露出嫌弃。

    在他眼里,刘知远就是个二流子。

    刚想三言两语将他们兄弟俩打发走,谢知远就忽然变了个人似的,满脸认真:

    “发生蝗灾的可能性超过九成,我在镇上读书的时候曾看过咱们县的县志,县志里有记载往年发生蝗灾前后,都有哪些征兆。”

    “风卷尘沙天变黄,河塘干涸草疯长,蜻蜓低飞蛙不鸣,蝗虫产卵好温床。”

    “天旱蚂蚱多,久旱盼雨落,草密温又高,蝗虫易成窝,河湖周边地,虫卵易聚集,若见飞虫绕,蝗灾可能到。”

    “光是跟蝗灾有关的顺口溜都有好些,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镇上的图书室借县志来瞧瞧,每一条顺口溜说得都跟眼下这境况一样一样的。”

    二流子忽然认真摆道理,刘刚这才想起谢知远曾是正儿八经的读书好苗子。

    是高考取消了之后,他才变成这二流子样式的。

    心头多了些庄稼人对读书人的三分尊重,刘刚来回的看他们兄弟俩,又朝天上一顿张望。

    村间时不时就刮起一道风,这风一刮,果然是打着卷儿的,卷的沙土眯眼飞扬。

    弟弟忽然之间变了个人,变回了以前读书时那气质,谢建国都有些恍惚。

    “你俩回吧,我知道了。”

    刘刚心底里落下了某个决定,打发一声之后,就扭头跨上二八杠,骑车走了。

    这还是他们兄弟俩头一回站在一条阵线上,这么大胆的公开支棱。

    谢建国心想,原来兄弟同心的感觉……还怪好来。

    哥俩一路唠着嗑回家,路上建国问他咋过来了,知远回应说老娘预言蝗灾的事儿他其实早就听见了。

    担心他一个人跑刘刚面前支棱不起来,所以才特意过来一趟。

    建国又问他为啥也觉得会闹蝗灾,知远又给他唱了段儿顺口溜。

    天旱草密,蝗虫搭窝,阵水一滋润,虫卵乱抱窝。

    ……

    下午时,刘刚就骑着二八杠从镇上回来了。

    其实听谢知远说时,他就已被说服了,只是光说服他不管用,他还得说服全村村民。

    这不,特意去了趟镇上的图书室找来了县志。

    县志上果然记载着过去五十年里发生过的二场蝗灾,仅是瞧着文字的载录,便是触目惊心的吓人。

    当日下午,刘刚就公开对村民宣布,提前收成。

    这话一出,全村老少全都炸了锅。

    “要是没发生蝗灾,咱村儿岂不是平白无故少一半收成!”

    “往时闹蝗灾前都一直干旱不下雨的,刚才还下了阵雨呢!说明不可能闹蝗灾的!”

    这会儿吵嚷间,晌午下了一阵就停的雨,现在隔了不到两小时,忽然地又开始下。

    天一下雨,村里的意见就闹得更大了。

    “阵水一滋润,虫卵乱抱窝,蝗灾前也是会下雨的。”谢建国再次支棱着脊梁骨,给刘刚帮腔一声。

    结果这一出头,村里的白眼也直接朝他集火。

    “别嚷嚷了!现在是五月初!咱村儿必须在十五号之前完成收割、晒谷!”

    “只要完成了!人口粮就提前到十六号下发!不然这个月的人口粮就不发了!”

    刘刚搬出人口粮来压制村民,这毕竟事关饿不饿肚子。

    村民就是再有意见也没法儿了。

    只能服从安排,提前收割!

    但不妨碍所有村民都觉得,刘刚肯定是被神神叨叨地谢建国给蛊惑了,一边做活一边不忘阴阳怪气戳他脊梁骨。

    “要是到时候连个卵都没,咱村儿平白无故少一半收成,叫谁赔哟!”

    “建国啊,你可做好准备喽,到时候要是屁事没有,你家可等着摊上大事吧!”

    “哼,跟他老娘一样,神神叨叨地,有病就去卫生站治病!留村里净嚯嚯人!”

    ……

    杨舒芬每天一有空就往山里跑。

    大清早给知远装好药茶,等知远背上往镇里去了之后,她便先到早前挖的陷坑处。

    这陷坑挖得简陋,好些天陷不着野味儿也正常,守株待兔就是得有耐心等。

    她心里头都盘算好了,趁着旱年杂草疯长野兔多,设法一对对的逮个几对儿。

    野兔的肚子里有两个房,一个房下着崽儿,另一个房能同时怀着,贼能下窝。

    只要逮着了,往后想天天吃肉,还真不算啥难事儿。

    提着沉重的老腿一步步往山上迈,离陷坑还有大老远时,杨舒芬就听见了那边传来喜人的嘈乱簌簌声。

    凑到陷坑旁,扒拉开盖在上头的杂草。

    哎哟喂,俩黄灰毛色的大野兔正在坑底下乱蹦跶呢!

    按着野兔的后脖颈,伸头去瞅野兔的腚裆。

    一个吊着好大的蛋,一个双排扣下边儿摆着红瓣儿蒜。

    恰好一公一母。

    杨舒芬高兴地用草绳将野兔捆好揣进背篓,又采了些草药和野菌直到晌午前才往家回。

    谢知远每天早上都固定地赶早儿去镇里卖药茶,因着药茶供不应求,他每天都能挣到手一大把子的五分钱硬币,刚刚好好三块钱。

    应老娘的要求,这三块钱一到手,他就得去友谊商店,花一块钱买四斤米或面背回家,另外两块钱就由他自个儿攒着当学费。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学费啥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反正就先攒着吧。

    过去这一个多月以来,每天早上都这样,不知不觉,除掉日常吃掉的口粮,家里倒也攒下了快一百斤大米了。

    家底儿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殷实起来,当然了,就这点儿存粮,依旧是家底儿稀薄。

    杨舒芬回到家时,谢知远早就回来了,还用鸡油菇、兔肉和水芹调好了馅儿,正包着馅大皮薄的白面饺子。

    谢知远一回头就瞧见老娘竟背了俩野兔回来?

    这给他兴奋的,险些原地蹦起三尺高。

    “儿,恰好是一公一母呢,就不宰了,你钉个木笼子,将兔子养在你屋里头,悄悄养别叫村里发现了。”

    这话让本就兴奋的谢知远更加欣喜若狂。

    养上了兔子,往后就更不用愁吃肉了。

    在知远兴奋间,听了一早上难听话的建国回来了。

    偶然听见老娘竟逮着了兔子,但却让知远养。

    感觉家里的好事儿全摊他知远身上了,苦事就全撂自个儿身上。

    他心里有些失衡的吃味,不高兴。

    ……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零:玄学老太整顿家门,儿女跪求原谅》,方便以后阅读七零:玄学老太整顿家门,儿女跪求原谅第22章 养兔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零:玄学老太整顿家门,儿女跪求原谅第22章 养兔子并对七零:玄学老太整顿家门,儿女跪求原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